最近相聲演員王自健的手機公司玄乎科技被公開,又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一陣吐槽。其實除了羅永浩、王自健外,你還可以把李牧加進相聲演員創業的列表中去。但李牧又有所有不同,除了相聲他還學過武術,做過旅遊節目,寫過書,開過文化交流公司,而且,他還是個瑞士人。
中文說的像母語一樣的李牧是位顏值很高的創業者。因為之前曾看過他的博客,雷鋒網記者在京東奶茶館的一場活動上認出了他,當時甚是驚訝,因為覺得他看起來和創業半毛錢關係都扯不上。好奇心驅使,我和他約了之後的採訪。
李牧的公司叫原點生活,做了空氣淨化器和空氣檢測器兩款產品。記者去採訪的時候正值他們把辦公室搬到一個胡同裡,後來明白這是因為他覺得胡同有文化感。
這是一個不斷質疑的採訪,因為如今玩票兒的創業者這麼多,一個旅遊節目做得好好的外國人,突然創業做空氣淨化器,實在可疑。
「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興趣才做」
羅永浩有情懷,有「匠心」,王自健表示「本司既不吹牛逼,老闆也不偏執狂」,李牧則對雷鋒網說「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興趣才做」。
玄乎科技的招聘廣告
李牧在中國斷斷續續待了差不多11年。04年第一次來的時候還在讀高中,暑假的時候過來玩。高中時候他喜歡編程,把很多大學的編程書籍都看了,可是後來看了一些武術電影覺得很酷,便覺得編程太無聊,想來中國學武術然後和成龍拍電影,結果就真的來了。之後學相聲、拍節目也是如此。
「選一個職業,很安穩地待一輩子,我會崩潰的。」他說。
我想的都很簡單,就是想做什麼做什麼,關於興趣也不會想太多。就不會想比如說,覺得武術學了7、8年,練到一定的水平可以把它當成職業,很多人可能會這麼想,但我不會。這個事情我覺得挺好玩的,但是如果發現有一個更好玩的東西,就去做,比如說學相聲。包括開這個公司也是。
「從什麼都不懂,慢慢成了專家」
相聲演員創業遇到的一大問題是之所做的事情和創業毫無關係,什麼都不懂,這也是他們經常受到質疑的原因之一。李牧也是如此,從做旅遊節目到創業,這個轉變非常大,他對雷鋒網回顧了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
當時挺逗的,我女朋友小時候有哮喘,她在加拿大的時候空氣好,所以沒什麼問題,但我想讓她來北京。有一次她爸媽過來,我跟他們說北京多好,女兒可以放心待在這裡。但他們擔心北京的空氣,一次偶然在電器店裡看到空氣淨化器,想到女兒的哮喘,就覺得應該買。那時候淨化器很貴,最低也得6、7千,而且一個還不夠。但是嶽父嶽母說要買,你不買也不好(笑)。所以只能買,但是買的話應該了解買哪個才好,於是我開始研究這東西。
我是那種好奇心很強的人,有一個問題就會特別專注,花很多時間去把它研究透。那個時候我因為好奇開始研究淨化器,買了一個5000塊的檢測儀,開始一個個地測,做曲線圖來分析,最後發現這些產品都挺差的,但卻賣得很貴。有的本身效果還可以,但其實是為國外醫院而設計的,醫院跟北京的房子完全是兩回事,後者漏風很厲害。
雖然自己從來沒做過工程技術生產方面的工作,整個公司需要的所有環節沒有一項是我做過的,但就是覺得也沒有那麼難,試一下吧。所以聯繫了一位好友,跟他說我有一個想法:做空氣淨化器。他問我什麼叫空氣淨化器?(笑)我說是解決空氣汙染的。
然後我們一起請假花一個星期去看工廠。其實我也挺想去看工廠的,大家都說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我從來也沒去過一個。我們開始到處走,去見一些做淨化器的,做電風扇的,做電機的,還有做空調的,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跑了一圈子深圳東莞那塊兒,發現很多工廠連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麼,比如在深圳遇到一個專門做空氣淨化器的廠,我去看他們的展示廳,一面牆是玩具熊,一面空氣淨化器,我問「你們到底是做什麼產品的」,他說我們原來是做玩具的,看到明年淨化器的市場可能不錯,就開始轉行做淨化器,「可是玩具跟淨化器一點關係都沒有呀,靠譜嗎?」
這水平也太差了。我想我們自己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找一些國外特別專業的公司,應該可以做一個比他們稍微好點的產品吧。所以我們找了一家瑞士的公司合作,他們在濾網方面是世界頂級的公司,做了有30幾年,中國的濾網工廠可能一般就只做過2、3年。
一開始我們在國內採集很多數據,因為這些是我們可以做的,比如說中國屋子裡的平均空氣水平是多少,和屋外的對比是怎麼樣的,還有一般北京房子的漏風問題有多嚴重,具體每小時會有多少空氣進來。之後把所有的數據傳到瑞士,那邊給我們定製一個適合北京的過濾系統。再找一些工廠,讓他們生產外殼、電路板之類比較簡單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慢慢就學會了,開始加入一些工程團隊,比如做app的,做資料庫的,做雲端的和做硬體的。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會寫程序,雖然現在寫不了,但是看得懂,可以和工程師一起弄。
你是在玩(票)兒嗎?
李牧曾經出過一本書叫《「玩」才是正經事兒》,講的是一些他在中國有趣的冒險經歷,比如扒火車、從林探險之類的。這也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觀——玩,就是不斷地去冒險,去嘗試,去創造新的回憶。對他來說這次創業也是一場冒險和旅行。「所以你會玩到一半覺得沒興趣了就放棄嗎?」我問道。他的回答是:
當時我說我想做淨化器,電視臺沒一個人支持。他們說你太傻,你懂這個嗎,你懂生意嗎,懂生產、推廣、技術嗎。無所謂呀,這些東西都挺好學的。從我非常小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還好我是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想。
雖然我做過很多事情,但沒有一個是做到一半就不做的,有可能沒做到最極致,但都會做到平均水平以上,包括電視。我今年11月要給探索頻道拍一個節目,從中國一路到土耳其,所以做電視的事情仍然在向上走。武術也是進入了海外的國家隊,可以參加比賽可以得獎,覺得OK了,往後十年一直練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其實公司也是,到了那個點就會希望賣出去。
李牧創業的資金最開始是三位合伙人一起湊的,「我們都沒有太多所謂的現實主義,銀行裡有錢,公司也需要錢,那就放吧。做失敗了也算挺好玩的一次旅行吧,反正出去玩也會花好多錢呀。」他說。自己投完後就沒錢了,甚至付房租都成問題。後來因為產品量產需要大量資金,他們融了一筆天使資金,足以把產品做出來,包括推廣和團隊的擴大。
招人最困難,順便黑了一下中國教育
招人大概是所有創業公司都會遇到的難題,李牧表示「中國是個神奇的地方,人非常多,但是好的員工非常少」。他需要的員工是:
可以獨立思考,自己有動力,可以看得遠,而不是只關心我這個月能拿到多少錢,然後就是能力好,滿足這幾點非常難。
還順便黑了一下中國教育和創業:
這就是一個教育體制的問題。教育體制沒有培養人思考的能力,學習動力到了大學基本就消失了,因為高考特別難,很多人到了大學就「哇,輕鬆了」。我們就相反,小時候什麼都不幹,到了大學大家非常認真,這樣才是合理的,因為大學能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很多人大學期間就沒什麼主動性去學,去做一些事情,出來的時候就沒什麼強項,當然也有很多例外。尤其現在稍微好點的人全都在創業,這個很麻煩的,絕大部分項目都會失敗的。理論上創業應該是先有相關的經驗,但是很多大學一出來就創業,毫無疑問會失敗的。
泥萌歪果仁真會玩
今年6月原點生活發布了自家的第二款產品鐳豆(Laser Egg)空氣檢測儀,關於這款產品李牧也說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因為空氣檢測儀如果要很準確的話,需要在使用過程中透過雲端對傳感器進行校準,而校準首先需要獲得當地一個已經非常準確的數據。哪些地方的空氣數據非常準呢?美國大使館算一個,還有很多專業的檢測站。李牧說他們為獲得鐳豆在檢測站的數據,跑遍了各大城市,有些願意合作,有些不願意他就偷偷地放。
最有趣的是美國大使館,因為使館一開始不合作,他只能半夜爬到使館樓上去放插著移動電源的空氣檢測器,沒電了還得去換,於是有一個月時間他每天半夜起來去爬美使館的樓,直到後來美使館跟他們合作了。
雖然李牧不喜歡別人對他說「你們外國人怎麼怎麼樣」,但記者還是很想說「泥萌歪果仁真會玩」。
創業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場冒險。
http://news.zol.com.cn/543/5432266.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43/5432266.html report 6371 最近相聲演員王自健的手機公司玄乎科技被公開,又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一陣吐槽。其實除了羅永浩、王自健外,你還可以把李牧加進相聲演員創業的列表中去。但李牧又有所有不同,除了相聲他還學過武術,做過旅遊節目,寫過書,開過文化交流公司,而且,他還是個瑞士人。中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