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相聲演員創業就是笑話

2020-12-08 中關村在線

最近相聲演員王自健的手機公司玄乎科技被公開,又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一陣吐槽。其實除了羅永浩、王自健外,你還可以把李牧加進相聲演員創業的列表中去。但李牧又有所有不同,除了相聲他還學過武術,做過旅遊節目,寫過書,開過文化交流公司,而且,他還是個瑞士人。

中文說的像母語一樣的李牧是位顏值很高的創業者。因為之前曾看過他的博客,雷鋒網記者在京東奶茶館的一場活動上認出了他,當時甚是驚訝,因為覺得他看起來和創業半毛錢關係都扯不上。好奇心驅使,我和他約了之後的採訪。

李牧的公司叫原點生活,做了空氣淨化器和空氣檢測器兩款產品。記者去採訪的時候正值他們把辦公室搬到一個胡同裡,後來明白這是因為他覺得胡同有文化感。

這是一個不斷質疑的採訪,因為如今玩票兒的創業者這麼多,一個旅遊節目做得好好的外國人,突然創業做空氣淨化器,實在可疑。

「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興趣才做」

羅永浩有情懷,有「匠心」,王自健表示「本司既不吹牛逼,老闆也不偏執狂」,李牧則對雷鋒網說「我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興趣才做」。

玄乎科技的招聘廣告

李牧在中國斷斷續續待了差不多11年。04年第一次來的時候還在讀高中,暑假的時候過來玩。高中時候他喜歡編程,把很多大學的編程書籍都看了,可是後來看了一些武術電影覺得很酷,便覺得編程太無聊,想來中國學武術然後和成龍拍電影,結果就真的來了。之後學相聲、拍節目也是如此。

「選一個職業,很安穩地待一輩子,我會崩潰的。」他說。

我想的都很簡單,就是想做什麼做什麼,關於興趣也不會想太多。就不會想比如說,覺得武術學了7、8年,練到一定的水平可以把它當成職業,很多人可能會這麼想,但我不會。這個事情我覺得挺好玩的,但是如果發現有一個更好玩的東西,就去做,比如說學相聲。包括開這個公司也是。

「從什麼都不懂,慢慢成了專家」

相聲演員創業遇到的一大問題是之所做的事情和創業毫無關係,什麼都不懂,這也是他們經常受到質疑的原因之一。李牧也是如此,從做旅遊節目到創業,這個轉變非常大,他對雷鋒網回顧了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

當時挺逗的,我女朋友小時候有哮喘,她在加拿大的時候空氣好,所以沒什麼問題,但我想讓她來北京。有一次她爸媽過來,我跟他們說北京多好,女兒可以放心待在這裡。但他們擔心北京的空氣,一次偶然在電器店裡看到空氣淨化器,想到女兒的哮喘,就覺得應該買。那時候淨化器很貴,最低也得6、7千,而且一個還不夠。但是嶽父嶽母說要買,你不買也不好(笑)。所以只能買,但是買的話應該了解買哪個才好,於是我開始研究這東西。


我是那種好奇心很強的人,有一個問題就會特別專注,花很多時間去把它研究透。那個時候我因為好奇開始研究淨化器,買了一個5000塊的檢測儀,開始一個個地測,做曲線圖來分析,最後發現這些產品都挺差的,但卻賣得很貴。有的本身效果還可以,但其實是為國外醫院而設計的,醫院跟北京的房子完全是兩回事,後者漏風很厲害。


雖然自己從來沒做過工程技術生產方面的工作,整個公司需要的所有環節沒有一項是我做過的,但就是覺得也沒有那麼難,試一下吧。所以聯繫了一位好友,跟他說我有一個想法:做空氣淨化器。他問我什麼叫空氣淨化器?(笑)我說是解決空氣汙染的。


然後我們一起請假花一個星期去看工廠。其實我也挺想去看工廠的,大家都說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我從來也沒去過一個。我們開始到處走,去見一些做淨化器的,做電風扇的,做電機的,還有做空調的,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跑了一圈子深圳東莞那塊兒,發現很多工廠連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麼,比如在深圳遇到一個專門做空氣淨化器的廠,我去看他們的展示廳,一面牆是玩具熊,一面空氣淨化器,我問「你們到底是做什麼產品的」,他說我們原來是做玩具的,看到明年淨化器的市場可能不錯,就開始轉行做淨化器,「可是玩具跟淨化器一點關係都沒有呀,靠譜嗎?」


這水平也太差了。我想我們自己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找一些國外特別專業的公司,應該可以做一個比他們稍微好點的產品吧。所以我們找了一家瑞士的公司合作,他們在濾網方面是世界頂級的公司,做了有30幾年,中國的濾網工廠可能一般就只做過2、3年。


一開始我們在國內採集很多數據,因為這些是我們可以做的,比如說中國屋子裡的平均空氣水平是多少,和屋外的對比是怎麼樣的,還有一般北京房子的漏風問題有多嚴重,具體每小時會有多少空氣進來。之後把所有的數據傳到瑞士,那邊給我們定製一個適合北京的過濾系統。再找一些工廠,讓他們生產外殼、電路板之類比較簡單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慢慢就學會了,開始加入一些工程團隊,比如做app的,做資料庫的,做雲端的和做硬體的。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會寫程序,雖然現在寫不了,但是看得懂,可以和工程師一起弄。

你是在玩(票)兒嗎?

李牧曾經出過一本書叫《「玩」才是正經事兒》,講的是一些他在中國有趣的冒險經歷,比如扒火車、從林探險之類的。這也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觀——玩,就是不斷地去冒險,去嘗試,去創造新的回憶。對他來說這次創業也是一場冒險和旅行。「所以你會玩到一半覺得沒興趣了就放棄嗎?」我問道。他的回答是:

當時我說我想做淨化器,電視臺沒一個人支持。他們說你太傻,你懂這個嗎,你懂生意嗎,懂生產、推廣、技術嗎。無所謂呀,這些東西都挺好學的。從我非常小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還好我是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想。


雖然我做過很多事情,但沒有一個是做到一半就不做的,有可能沒做到最極致,但都會做到平均水平以上,包括電視。我今年11月要給探索頻道拍一個節目,從中國一路到土耳其,所以做電視的事情仍然在向上走。武術也是進入了海外的國家隊,可以參加比賽可以得獎,覺得OK了,往後十年一直練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其實公司也是,到了那個點就會希望賣出去。

李牧創業的資金最開始是三位合伙人一起湊的,「我們都沒有太多所謂的現實主義,銀行裡有錢,公司也需要錢,那就放吧。做失敗了也算挺好玩的一次旅行吧,反正出去玩也會花好多錢呀。」他說。自己投完後就沒錢了,甚至付房租都成問題。後來因為產品量產需要大量資金,他們融了一筆天使資金,足以把產品做出來,包括推廣和團隊的擴大。

招人最困難,順便黑了一下中國教育

招人大概是所有創業公司都會遇到的難題,李牧表示「中國是個神奇的地方,人非常多,但是好的員工非常少」。他需要的員工是:

可以獨立思考,自己有動力,可以看得遠,而不是只關心我這個月能拿到多少錢,然後就是能力好,滿足這幾點非常難。

還順便黑了一下中國教育和創業:

這就是一個教育體制的問題。教育體制沒有培養人思考的能力,學習動力到了大學基本就消失了,因為高考特別難,很多人到了大學就「哇,輕鬆了」。我們就相反,小時候什麼都不幹,到了大學大家非常認真,這樣才是合理的,因為大學能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很多人大學期間就沒什麼主動性去學,去做一些事情,出來的時候就沒什麼強項,當然也有很多例外。尤其現在稍微好點的人全都在創業,這個很麻煩的,絕大部分項目都會失敗的。理論上創業應該是先有相關的經驗,但是很多大學一出來就創業,毫無疑問會失敗的。

泥萌歪果仁真會玩

今年6月原點生活發布了自家的第二款產品鐳豆(Laser Egg)空氣檢測儀,關於這款產品李牧也說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因為空氣檢測儀如果要很準確的話,需要在使用過程中透過雲端對傳感器進行校準,而校準首先需要獲得當地一個已經非常準確的數據。哪些地方的空氣數據非常準呢?美國大使館算一個,還有很多專業的檢測站。李牧說他們為獲得鐳豆在檢測站的數據,跑遍了各大城市,有些願意合作,有些不願意他就偷偷地放。

最有趣的是美國大使館,因為使館一開始不合作,他只能半夜爬到使館樓上去放插著移動電源的空氣檢測器,沒電了還得去換,於是有一個月時間他每天半夜起來去爬美使館的樓,直到後來美使館跟他們合作了。

雖然李牧不喜歡別人對他說「你們外國人怎麼怎麼樣」,但記者還是很想說「泥萌歪果仁真會玩」。

創業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場冒險。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43/5432266.html report 6371 最近相聲演員王自健的手機公司玄乎科技被公開,又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一陣吐槽。其實除了羅永浩、王自健外,你還可以把李牧加進相聲演員創業的列表中去。但李牧又有所有不同,除了相聲他還學過武術,做過旅遊節目,寫過書,開過文化交流公司,而且,他還是個瑞士人。中文說...

相關焦點

  • 相聲演員劉穎:1982年到1992年,我和于謙說了十年相聲
    北京市曲藝團團帶班嚴格來說應該是五代,不嚴格說是三代。第一代的演員有莫岐老師、馬歧老師,第二代就是我師父和謙祥老師他們這一代,第三代人有張志強老師、種玉傑老師,第四代有劉廷凱、崔偉麗、李紅軍,我們就是第五代。我們第五代演員也有淘汰和補充,先來的有我、于謙、李偉建,後來補充進來還有武斌等演員。1960年北京曲藝團學員班合影。
  • 《洛桑學藝》裡的洛桑,他也是相聲演員嗎?屬於什麼輩分?
    他就是洛桑,一顆划過相聲天空的璀璨流星。 在洛桑去世二十多年後,相信有不少人在想到洛桑時都會想到另一個問題,洛桑到底屬不屬於相聲演員?如果是的話,他又屬於相聲界什麼輩分呢?
  • 相聲演員竟然拿音樂獎,是「破圈」還是破底線?
    不過,近日某相聲演員拿了某音樂盛典的「最具突破男歌手獎」,在音樂圈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相聲演員拿了音樂獎,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破圈」頒獎也引發「毒舌」樂評人丁太昇直言「荒謬」,並批評說把音樂類獎項頒發給說相聲的才是「突破」,突破了華語樂壇的底線。演而優則唱,成功「破圈」的演藝明星,在此前並非沒有,劉德華就是此中傑出代表。
  • 相聲演員入鄉隨俗大有講究,馮鞏恰到好處,這幾位卻弄巧成拙
    有經驗的相聲演員到外地演出時,總會關注當地的風土人情、語言習慣、熱門話題和流行語彙等,為的是方便與當地觀眾溝通,使自己的節目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膘乎乎」的意思就是缺心眼兒、半膘子,就是這樣一句入鄉問俗時得到的當地流行的俚語,引得現場觀眾哄堂大笑!
  • 國家一級演員,從「相聲奇才」到「無人問津」,71歲的牛群怎麼了
    馮鞏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幾十年在春晚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雖然他有很多代表作,也有很多經典的語錄,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句「親愛的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只要一說到這句話,觀眾就哈哈大笑,可見,牛群是一位非常能調動觀眾笑點的相聲演員,怪不得他會成為春晚常客,現在的他,雖然退出了春晚
  • 《瘋狂的球球》德雲社相聲演員燒餅與馬蘇battle誰的手更巧?解壓...
    德雲社相聲演員燒餅和影視圈的姐姐馬蘇竟然在比誰的手更巧?這是一檔怎樣神奇的綜藝!注意!注意!前方「球」來了!本周五晚7點,金鷹卡通衛視中國首檔明星親子室內球元素解壓綜藝作業幫直播課《瘋狂的球球》全新來襲,乘風破浪的姐姐王智、著名演員馬蘇、德雲社相聲演員燒餅、曹鶴陽、金鷹卡通主持人E哥、小燕子姐姐、小演員樊雨潔、肖添仁齊聚解壓現場,帶你找回歡樂,瘋狂一下!馬蘇燒餅緊張「battle」誰的手更巧,「彈球之爭」誰能更勝一籌?
  • 相聲行裡「帥賣怪壞」真正含義是什麼?代表人物都是誰?
    前日碼字凌晨三點,剛要關機蹦出來一個問題,讓筆者舉例說明相聲裡帥賣怪壞的代表人物都是誰。這個答案二十年前侯耀文就說過了,筆者本不打算回答,瞅了一眼下面其他文章,有一位列的帥字代表人物是張雲雷?!靠的就是高人一等的水平和超凡的自信,他在當年靠說相聲掙的錢換算到今天也是天文數字。如果非要再加一位代表人物的話,那常家三蘑菇常寶霆可以算一位,對於他的水平筆者不多說,有那麼多影像資料可以去參考。賣,當然不是指能賣票能掙錢,而是指在相聲創作和表演上的一絲不苟和深入研究。
  • 《于謙動物園》:我看到一個相聲演員的素養和一個玩家的最高境界
    「不務正業」的「相聲皇后」于謙是鐵路文工團的相聲演員,郭德綱眼中的捧哏奇才,喜歡聽相聲的觀眾一提到于謙,自然而然脫口而出:抽菸、喝酒、燙頭!在舞臺上,這三大愛好是郭德綱調侃他的經典之詞,但正經場合,郭德綱評價他:謙哥是相聲界的玩兒家! 謙哥沒有不玩兒的,不僅各種活物一概全玩兒,文玩類也應有盡有。
  •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博士夫妻「公式相聲」
    相聲組評委趙炎認為,相聲創作要向小品學習,多創作一些聚焦觀眾生活的題材。並勉勵選手們:「作品不要怕反覆,不要怕推翻,刻苦勤奮才能推出好作品。」藏族小品展現精準扶貧 「公式相聲」戲說二十四節氣在昨晚的比賽中,三組相聲和三組小品作品兩兩穿插登臺表演。
  • 于謙和郭德綱的相聲大部分是現掛?別當真,現掛也有套路
    1、極廣義現掛 極廣義的「現掛」其實就是生活中的逗趣和幽默,比如你剛吃完烤肉自言自語說道:回家泡壺茶,打一打油水。朋友立刻接茬:youshui是誰,打他幹嘛! 這種即興的逗笑其實就是現掛,現編出來的笑話。
  • 相聲演員孫越,出身於相聲世家,卻為何養了10多年的大象?
    大家都知道相聲是分逗和捧兩種角色,一般來說負責逗大家的總是讓人容易記住,相反作為捧的角色就會被大家遺忘。我幾天要說的這位就是孫越。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別看孫越現在說相聲這麼專業
  • 粉絲神坑,2020年,我們再也聽不到免費的德雲社相聲了
    張雲雷作為德雲社近幾年的比較出名的年輕演員,因為形象好,被許多年輕網友,特別是女網友喜歡。而且他除了相聲基本功紮實,更有一手太平歌詞的絕活,會的太平歌詞,比郭德綱都多,被戲稱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但就是這樣一位形象,業務能力都上佳的相聲演員,去年就飽受網絡暴力的困擾。
  • 「雲端」上下 相聲何為?(解碼線上新風潮)
    抖音直播推出「歡樂DOU包袱」(網絡圖片)上海評彈團直播(網絡圖片)近期,「相聲 直播」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支持者大聲點讚,認為相聲就該這樣與時俱進,要跟得上當下觀眾的觀賞需求;反對者則認為這種碎片化的笑話集錦、類似於才藝展示的表演,已然空有相聲之名而沒有相聲的味兒了。那麼,當今橫跨「雲端」上下的相聲,究竟應該何為?
  • 相聲老前輩不該被嘲諷聲淹沒
    到底又是誰揭的老底呢?在很多德雲社的老觀眾眼中,王文林愛笑場似乎成了共識。甚至還有人認為「包袱一出來,觀眾沒樂,他先樂啦。」姑且先認為他有笑場的毛病。通常情況下,演員上臺前都要「壓活」,即捧逗二人排練對詞,壓活不可能只壓一遍,即便段子裡包袱再好,也許第一次對詞被逗的笑場了,可是同一個包袱連續使幾次,觀眾聽著都未必能樂,演員又怎麼會在臺上輕易笑場呢?
  • 侯家孫子輩後人少相聲演員 侯震經常現身德雲社
    隨著侯耀文的突然離世,使侯寶林名下的大家族裡又少了一名相聲演員。從此以後,相聲的舞臺上常有侯家弟子,卻難見侯家子孫。  侯寶林之子侯耀華已成為「影視劇演員」  比侯耀文年長兩歲的侯耀華雖然偶爾也說相聲,但與弟弟相比,侯耀華更像是一個影視劇演員。
  • 青年相聲演員董建春李丁:我們不做"包袱"的搬運工
    「我最喜歡他們那個《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相聲表演與創作中的指導及應用》,哈哈哈哈……」觀眾小於是董建春、李丁的鐵粉兒,能不打磕巴地背下來他們經典節目的名字。當初參加第七屆全國電視相聲大賽時,他們這個節目的名字就讓臺下的評委有點發蒙,「這也太不像是相聲的名字了!」   不光名字不像,說的內容也是大異其趣。
  • 相聲有諷刺幽默的特長,反應的生活是誇張的,姜昆馮鞏曾堪稱完美
    它不在局限於北方的幾個城市,也不僅僅流傳於市民階層的狹小範圍,而是由北方發展至全國;由城市便即鄉村,由一般市民拓展到整個社會階層,可以說是婦孺皆知,雅俗共賞。一種短小精悍的藝術形式沒有太大的體積容量,卻能反映重大的社會生活一種對話的表演方式,不必藉助過多的綜合藝術手段,也無需音樂伴奏之類的渲染,竟然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這確實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 第八代相聲演員中最著名的五位,馮鞏第五,郭德綱第二,第一是他
    相聲是給人帶來歡笑的語言藝術形式,相聲經過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已經越來越火爆了,相聲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相聲演員們的不懈努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相聲演員到現在已經有十多代了,發展到每一個代都會有能人出現,相聲五傑、相聲八德、還有像侯寶林等寶字輩一大批的優秀相聲演員,第八代相聲演員處於新老相聲交替的階段
  • 相聲演員也會中別人的語言陷阱,老藝術家們都躲不了
    馬三立被騙去東北當免費勞動力那個愛說「逗你玩兒」的馬三立老人,年輕時候也被別人逗著玩兒過。只不過馬老說「逗你玩兒」讓觀眾開心,而他被人逗著玩卻非常可悲。當時日本全面侵華,平津地區淪陷,很多相聲藝人都改行或者出去避貨。馬三立當時一家子人要他管,也沒別的地兒可以去,所以只能留在天津求生存。
  • 《左眼不跳財》熱拍 相聲演員王振華爆笑加盟
    相聲演員王振華爆笑加盟本片,肥胖的外形加上本身的喜劇功底為影片加分不少。  王振華在《左眼不跳財》中扮演廣告公司老闆,是王喜的領導也是合伙人。這個老闆在劇中吃盡苦頭,被屬下算計,被討冤枉債,一個搞笑又卑微的大老闆形象被他演的活靈活現,爆笑點十足。近日拍攝一場被追債三兄弟追到樓頂平臺的戲中,他拖著肥胖的身體來回跑了十幾趟才順利拍完,每跑一次都要休息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