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講,畢業後最要緊的事就應該是找工作了吧,2021年畢業生也不例外,但有一部分的畢業生卻在求職的過程中,接到過不少的騷擾電話,並在接通電話的一瞬間,準確的被叫出姓名。這是怎麼回事呢?經過調查發現,原來竟然簡歷被洩露了。簡歷銷售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份2-8元的價格銷售。而這些簡歷的購買者主要用於刷單、微信、賭博、無證網貸等黑色行業。
大學生小羅最近在招聘網站上發布簡歷時,選擇了「不公開」自己的簡歷。根據網站規定,不公開的簡歷,只能被目標企業看到。但簡歷發布後,她卻接到一個奇怪的電話,是某「兼職」公司打來的。該公司一開口就準確的叫出了她的名字,甚至知道實習的哪家公司。小羅認為,一定是那份簡歷被洩露了。小羅表示:「即使我選擇的是「開放式簡歷」,也應該只被網站上的用人單位看到,而不是被網站之外的人知道,更何況我還沒選擇那項。」
不只是小羅,很多畢業生都有類似的經歷。在一些QQ群裡,這些簡歷被公開出售,分為「一手」和「二手」,意思就是簡歷分為「第一次」和「很多次」。「一手」簡歷每份2元,每次最低購買100份,包括姓名、地區、電話號、學歷等信息。
一位求職者表示,2020年6月,他通過幾大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一周內就接到了許多的陌生電話。但並不是正規公司打來的,而是許多「騷擾」電話,例如刷單、兼職等。接到電話時滿心歡喜,但緊接著的就是憤怒。
據了解,他們通過企業帳號在招聘平臺上採集,利用公開的企業註冊信息,偽造營的業執照,在招聘網站註冊帳號,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引誘求職者投遞簡歷。
再就是通過招聘平臺內部網絡採集。一位QQ群主曾表示,他以前在一個招聘平臺工作過,雖然現在平臺看似嚴格,但他也可以通過平臺內部員工之間的關係拿到簡歷。這位群主可以使用網站的內部帳號,以8元的價格出售簡歷的全部內容。
還可以幫助買家註冊公司在招聘網站上收集信息,當然用的也是假的營業執照。一旦買家拿到招聘帳號,他們就可以自由的發布簡歷。
針對這類情況,人社部發布發布了《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其中明確要求從事網上招聘服務的公司,對用人單位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核,不得將收集的個人信息洩露,違者將受到處罰。
個人信息洩露嚴重的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輕則接到騷擾電話,嚴重的可能還會收到詐騙信息。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社會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們很可能分辨不出事情的真假,從而導致受騙。不僅是簡歷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例如快遞單、外賣單,上面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信息,一定要銷毀後再做處理。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