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常態|美高中生:將為習近平夫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11-29 澎湃新聞

朱牆紅瓦的哥德式建築,偌大青翠的松樹,美國前總統林肯的雕像——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林肯高級中學及其所在的寧靜小城塔科馬(Tacoma) ,即將迎來一位故地重遊的特殊客人。

當地時間9月17日,塔科馬市林肯高級中學校長派屈克·歐文(Patrick Erwin)通過廣播向全校師生宣布:9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夫人彭麗媛將要訪問林肯高中。

9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將對美國展開國事訪問,西雅圖是他此訪的第一站。根據公開的日程,他將會參觀塔科馬林肯高級中學,22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曾首次訪問塔科馬市並參觀林肯高中。塔科馬是坐落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南端的一個港口城市,是該州第三大城市。

當地人很興奮,期待與習近平合影互動

《塔科馬周刊》也報導了習近平預計在塔科馬當地的活動行程。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將要來到我們學校訪問。」歐文宣布說。

「許多學生聽到消息時特別興奮,當然大家也都很緊張。」就讀於林肯中學高中三年級的16歲女學生特麗·布魯斯(Terri Bruce)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過,這位『最有權力的人』看起來還挺和善的,如果能和他合影就好了。」

17歲的高中三年級學生馬爾庫斯·坎貝爾·葉拉德(Marquis Campbell Yelladay)對澎湃新聞說,「我很想與習近平互動,我知道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比美國還大,治理起來一定不容易。所以,我想當面問問他『當中國主席的感覺怎麼樣,會不會很累』。」

在澎湃新聞記者走訪塔科馬市以及這所林肯高中期間,許多當地人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的到訪令他們「難以置信」。

在塔科馬生活20多年的喬治·馬萊斯(George Marice)對澎湃新聞說,「前兩天坊間就有傳言說中國的國家主席會到訪這裡,我一開始還不相信他會來我們這個『小地方』,周三(23日)我想去林肯中學門口看看這位主席先生。」

居住在西雅圖的華人湯先生也向澎湃新聞表示,習近平到訪的那天,他的妻子和母親將會住到塔科馬,希望能一睹主席真容。

當地居民麥克·萊納表示,自己收到了參加習近平到訪活動的邀請函,「能見到中國主席,我覺得特別榮幸。」

他還向澎湃新聞記者展示了兩份報紙——《西雅圖時報》頭條刊發了習近平將訪問華盛頓州的報導,另一份《塔科馬周刊》也報導了習近平預計在塔科馬當地的活動行程。

排練用中文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特麗·布魯斯和馬爾庫斯·坎貝爾·葉拉德。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最近,整座學校都在為習近平夫婦的到訪進行緊張的準備。

布魯斯向澎湃新聞透露,習近平主席一行將於23日下午4-5時來到林肯高中,她所在的合唱團將為習近平夫婦獻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為了這場表演,他們已經密集排練近3周,反覆練唱歌曲。除了合唱表演,林肯中學的鼓號隊也會在學校正門口表演,以迎接習近平的到來。

「自這學期開學伊始,9月9日,合唱團老師就對我們說,將有來自中國的貴客到訪,他是中國的國家主席,當時我們都驚呆了,不過在那時我們都必須保密。」布魯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老師介紹說,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第一夫人彭麗媛的作品,主題是『希望』,我們要帶著積極歡快的情緒演繹,而且用中文唱。不過,我們的發音都不太標準,要記下所有的歌詞也不容易。」

林肯高中的學生們在歌詞下作了漢語拼音和發音的標註。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據人民日報報導,這所學校的華人學生並不多,為了表達對習近平的熱烈歡迎,更好地展現學校的文化風貌,學校著實費了一番心思:請來中文老師、中文合唱隊隊員,中文老師先把歌詞教給音樂老師林恩·艾森豪,再由她教給學生們。

林恩有28年的教齡,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唱前,她首先給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意境:「人們辛勤勞作之後,聚在一起休息放鬆,明天的生活充滿希望,看著鄉村美景和豐收的果實,人們不禁放聲歌唱……整首歌節奏明快、歡樂,昂揚向上,你們可以想像一下,傍晚時分,如果西部牛仔聚在鎮子旁的大樹下,跳舞放歌……」

「合唱隊的老師對我們非常嚴格,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練習。」儘管每天練習,特麗坦言,她還是非常緊張,生怕出錯。

葉拉德是林肯中學鼓號隊的鼓手,他也將參與打鼓表演,他向澎湃新聞展示了學校鼓號隊的表演視頻,並介紹說他們將身著與林肯中學校徽顏色相同的黃黑相間的服裝表演。

「我們想向主席先生展現我們的才藝,讓他了解我們美國學生的生活,希望他會喜歡。」葉拉德說。

為習近平到訪修繕校園,將贈送球衣

教室掛滿了各國國旗,牆上還貼有習近平等其他各國領導人照片。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除了緊鑼密鼓的節目排演,校園修繕工作也在進行中。

林肯中學始建於1913年,具有深厚歷史底蘊。根據該校網站資料,林肯高中是塔科馬市第二大古老的高中。2007年,學校曾對校內建築進行修繕和保護,葉拉德告訴澎湃新聞,為了習近平的到訪,自上周起,學校又開始了小範圍整修工作,比如修剪雜草樹叢,平整樹根周圍的泥地,清除常年遺留的地面汙漬等等。

「原來這片區域是雜草叢生,非常混亂,現在就像一個美麗的公園一樣。」葉拉德說,「聽說他曾經來過我們學校,我們想讓他(習近平)留下一個好印象,不要破壞了他曾經在這裡的美好記憶。」

林肯中學負責校園設備的管理人員布萊恩(Brian)帶領澎湃新聞記者參觀了校內場館,他介紹說,習近平將會參觀教學樓內的教室,並與一些學生互動,澎湃新聞觀察到,這間教室掛滿了各國國旗,牆上還貼有習近平等其他各國領導人照片。

布萊恩告訴澎湃新聞,在校內體育館,學生代表將會贈送給習近平一件印有他名字的足球上衣,在校內演出廳內也會安排一些表演。

習近平即將到訪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林肯高級中學。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首次訪問塔科馬市,在他的推動下,次年,塔科馬市和福州市從1994年開始締結了姐妹城市關係,兩個城市在教育、文化和運動領域交流密切。

2008年,林肯高中與福州一所高中成為姐妹高中。

校長歐文告訴人民日報,「習主席來訪,我感到高興。他是很睿智、果敢的領導人,一向關心人文交流。我們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有合作關係,歡迎中國學生來我校交流學習。」

「自1994年以來,塔科馬至少接待過30個自福州來的代表團。」塔科馬市市長瑪麗蓮·斯特裡蘭(Marilyn Strickland)向媒體表示,「我們期待習近平的到來能增強我們與中國的教育、文化和商業聯繫。」

入夜的林肯高中略顯清冷,不過很快,這裡的安靜將會被「習旋風」打破。

「難以想像下周三(23日)會熱鬧成什麼樣,我們都期待著。」葉拉德對澎湃新聞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在希望的田野上》姊妹篇《在收穫的田野上》出爐 謳歌小康畫卷
    四十多年前,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用音樂記錄了從農村開始的改革開放進程,被譽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音樂裡程碑。四十多年後,這首歌曲終於有了「姊妹篇」。 說到創作這首歌曲的動機,詞作者曲波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中國的田野早進入了喜人的豐收季節,農村各類集會活動,除了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還應唱一唱飽滿結實的喜人收穫,唱一唱《在收穫的田野上》。"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希望的田野,希望的春天——各地農業生產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希望的田野,希望的春天——各地農業生產新動態掃描>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題:希望的田野,希望的春天——各地農業生產新動態掃描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
  • 希望在田野上萌發
    繼《祝酒歌》之後,施光南與曉光合作,創作出反映中國農村改革的名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這首歌已然凝結成一個劃時代的音樂符號,在新中國音樂史上譜寫下不朽華章,就讓我們一同回味這首伴隨億萬中國人民奔向光明未來和美好前程的時代讚歌吧。
  • 馬雪梅: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長,有滋有味的日子不再是奢望。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一樣,「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唱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唱出了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而我有幸生長在這樣一片熱土,作為親歷者、踐行者,感到無比自豪。
  • 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
    來源:海外網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經濟社會發展秩序。體量小、資金少、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對經濟波動感受尤深。而這一次,受全球疫情衝擊,消費、投資均受影響,海外訂單萎縮尤為嚴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更加凸顯,有些甚至面臨生死考驗。
  • 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致敬施光南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在撥亂反正的金秋歲月裡,《祝酒歌》唱出人民心聲;在改革開放的明媚春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激發人民奮進……作曲家施光南逝世已經近30年,但是他筆下的首首歌曲至今膾炙人口。大型現實題材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3-4日晚在浙江音樂學院首演兩場,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約200項成果 為習近平訪美鋪路
    「從緊張開始,到微笑結束」,德國媒體如此描述剛剛閉幕的中美年度高層對話。經過兩天多「坦率」的對話,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昨日在美國華盛頓落幕,雙方肯定在金融和環保問題上所取得的進步,也沒有掩飾在網絡黑客和南海局勢上的分歧,但努力做到「鬥而不破」,也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做了重要的準備。
  •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就如這首歌曲所唱,榮獲2020年首屆浙江省青春助力鄉村振興帶頭人「青牛獎」的紹興市大學生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會長湯帥亮,和他的年輕夥伴們,正在祖祖輩輩耕種的這片黃土地上,播種著新生代農民的夢想與情懷。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鄭慧玲獨唱音樂會舉行
    11月16日晚,由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河南大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藝術中心主辦,校黨委宣傳部、音樂學院、河南保利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承辦「在希望的田野上」鄭慧玲獨唱音樂會於河南保利藝術中心音樂廳隆重舉行。
  • 他為《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後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今歌曲永存
    昔日又昔年,一曲「希望」歌不脛而走,那就是由曉光作詞、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2018年,浙江歌舞劇院將這首歌曲的歌名作為劇名,製作了一部反映「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藝術人生的歌劇,並於當年11月初在杭州首演。
  • 韓合唱團演唱彭麗媛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此次韓中首腦會談距離習近平主席和樸槿惠總統上次海牙會談僅僅過去3個月,原本預定45分鐘的單獨會談最後居然延長到1個小時40分」,韓國《京鄉新聞》報導稱,在進行大範圍會談之前,樸槿惠對習近平開玩笑說:「我們談了這麼久,不正是因為我們共同關心和需要合作的事項越來越多嗎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原標題:   孟冬時節,山東東明小井村,暖陽高照,村東頭牌坊上的「改革第一村」紅色大字分外醒目,村道兩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農村發展新藍圖」「創建美好鄉村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尤其在南海這個原本並不屬於中美雙方核心關切的議題上,中美官員卻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爭論戰。從網絡黑客到亞投行,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崩潰論」,從學術圈到媒體圈,中美雙方似乎對彼此都變得不那麼友好。
  • 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40年前,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森總統、基辛格博士等中美兩國老一輩領導人打破堅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歷史進程。  作為龍年中國外交的開年大戲,習近平訪美如何為中美關係開局定調?早春二月的跨洋之行,又能否為兩國關係注入新生機?
  • 恆輝寶通:逐夢在希望的田野上
    原標題:恆輝寶通:逐夢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美蘇北,如意寶通。 寶通又一家分公司落地江蘇! 2019年8月13日,山曉晴空,沛縣如畫,籌備數月之久的江蘇恆輝寶通編織機械智造有限公司迎來了盛大開業。
  • 習近平訪美_網易新聞_網易
    ● 9月22日:抵達西雅圖  習近平抵達西雅圖,由駱家輝等人代表團前往歡迎。當日晚宴,習近平就美中關係、美中貿易,向前國務卿基辛格等貴賓,發表重要政策演講。● 9月23日:網際網路論壇  出席中美網際網路行業論壇。
  • 中美關係期待四十不惑且更應共同進化
    已有西方觀察人士將此行程與歷史上197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破冰之旅」、200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新世紀之訪」比照,認為這又將是新階段中美關係的開啟之旅。不過,也有國內專家並不認同這樣的對比,「習近平此訪是在兩國元首去年達成的合作框架下,進一步推動各項協議的落實,並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向前發展。」
  • 大國關係「新常態」及良好外部環境營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十四五」規劃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2018年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斷達成新的高水平自貿協定,已經生效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美墨加協定》《美日貿易協定》《日本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協定》《日英經濟合作協定》,基本涵蓋所有發達國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貿易協定還存在「毒丸條款」,針對中國的傾向明顯。第二,中美關係對抗性增強,對世界穩定造成影響。
  • 旅美溫籍夫婦的溫州故事 最治癒的還是家鄉餛飩
    那年,王儉美赴美陪伴攻讀博士研究生的妻子。對於王儉美來說,放棄國內原有的大學教師「鐵飯碗」的工作,在美國從零開始,其中的落差讓人難以想像。為了能有個落腳點,他找了一份餐館的工作,每天在廚房裡刷盤、洗菜、剝蝦、炒麵。兩三年後,不甘落後、追求卓越的王儉美抓住了機遇——當地一家華文媒體招聘記者。為了工作上的便利,他還用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買了一臺二手汽車跑業務。
  • 喝早茶吃粵菜唱粵劇 老外夫婦為廣東「瘋狂」(圖)
    喝早茶吃粵菜唱粵劇 老外夫婦為廣東「瘋狂」(圖) 他此行廣州,是為廣州與溫哥華建立友好城市20周年慶典活動「打前哨」的。  「鬼佬」夫妻檔痴迷廣東  一臉白鬍子,加上圓圓的大肚子,詹森看起來就如慈祥的聖誕老人。他是加拿大UBC大學人類及社會關係教授,教授中國社會課程,被譽為加拿大的「中國通」。  詹森21歲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