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從這個角度來說幾乎都是有氣體組成的太陽表面也是存在風暴的,太陽光球層中的「黑子」就是太陽大氣形成的低溫旋渦,可以理解為太陽上的風暴。金星就不一樣了,金星擁有稠密的大氣層,金星的大氣壓差不多是地球的92倍,金星表層的大氣運動比較緩慢,但是上層大氣的運動十分劇烈,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數百千米,形成強勁的風暴。不過,說到行星風暴,最為著名的要數氣體巨行星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了,大紅斑是木星的一個醒目標誌。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一個覆蓋著五顏六色的帶狀氣體的巨型行星——木星,在其南極,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象,隱藏著一個比地球還大的紅色斑點。在行星的南極附近,大部分是隱藏在人類窺視之下的漩渦風暴集合,以不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地球上的颶風很好地模擬了我們在木星上看到的這些分布中的單個渦旋,但是這裡看不到令人驚嘆的五顏六色的景象。」與在地球上一樣,木星的風暴趨向於靠近赤道,然後向兩極漂移。但是,地球的颶風和颱風在它們離赤道太遠之前就已經消散。木星颶風會繼續前進直到它們到達極點。
-
NASA公布木星新照片,朱諾號:表面「混亂、多風暴」
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探索的重點,雖然是由氣體組成的,但是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其執行任務的「朱諾」號宇宙飛船上拍攝的新照片中揭示了木星上一個「混亂、多風暴」的表面,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更多有關木星起源和演化的知識。在另一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到了木星北半球的一個褶皺絲狀區域。
-
科學家解決了木星多邊形風暴的奧秘
科學家們解決了木星多邊形風暴的奧秘科學家們解決了木星多邊形風暴的奧秘,這是美國宇航局的朱諾太空探測器於2019年首次發現的。「儘管對這些流體多邊形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研究,但沒有人想到將其應用於行星表面。」
-
NASA公布更多木星新風暴細節
哈勃望遠鏡8月25日攝取的木星精美圖像顯示,這顆巨大行星的大氣層及其表面發生著令人驚嘆的氣候變化。木星上不僅發生著大紅斑在縮小這樣的巨變,而且北半球的雲層正在醞釀著一場猛烈的風暴。(NASA)《商業內幕》報導說,大紅斑是最受關注的一種逆時針旋轉的木星大氣風暴,形成時間長達350年。目前測得的大紅斑直徑為9.818英裡(15800公裡),科學家認為其尺寸正在縮小。但是現在大紅斑也是無比巨大,足以裝下一個地球。地球直徑測為7.917英裡(12741公裡)。而更吸引科學家好奇心的是,木星北半球目前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暴。
-
木星高北緯的風暴
圖中這番木星雲景是由一場位於木星北極區域南端的風暴造成的,圖片源自NASA朱諾號太空飛行器(NASA’s Juno spacecraft
-
你有「木星恐懼症」嗎?木星再現大風暴,這些照片你敢不敢看?
很多人都患有木星恐懼症,在看到它密密麻麻的紅色花紋時,會渾身冒冷汗,甚至是一些太空人在登上太空的時候,也不敢回頭看它。巨大體積在一望無際的黑暗中,形成了無形的壓力。除了巨大的體積外,木星上時常爆發恐怖的風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南半球的大紅斑。「大紅斑」這張照片便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
-
百年前數學模型助力解密木星奇特風暴
這是「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科學家曾觀測到,木星的南極潛藏著一處引人注目的景象——一群風暴漩渦以不同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Ingersoll教授表示,木星上的風暴與每年夏秋兩季襲擊美國東海岸的風暴非常相似,只是規模要大得多。和地球風暴類似,木星的風暴也常常在赤道附近形成。然而,地球風暴在離開赤道後不久就會消散,而木星風暴則會一直前進至兩極,並形成難以解釋的穩定幾何結構。
-
宇宙最恐怖的行星木星!如果太空人掉到木星表面會怎樣
也就是說,木星的質量超過地球300倍。如果把太陽系中除木星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它們的總質量也只有木星的五分之二。 那麼,木星的質量這麼大,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木星上的環境又有多恐怖呢?
-
NASA公布木星絕美風暴照片,網友感嘆「猶如梵谷藝術品」
據yahoo3月4日消息,近日有NASA分享了一副木星令人驚嘆的圖像,呈現出木星上空旋轉時宛如油畫般的風暴和漩渦。 宛如油畫一般的木星表面 這張彩色增強圖顯示的是木星北半球的風暴和漩渦,圖像左側中心深褐色的橢圓形就是木星上強大的風暴
-
解開木星「大紅斑」之謎 持續350年的超級風暴
「大紅斑」風暴是一個反氣旋旋渦,位於木星南赤道帶邊緣;「大紅斑」面積廣闊,寬度約等於3圈地球圓周,其平均氣溫僅華氏零下260度。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 屬於氣體星球的木星是太陽系裡體積最大、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至少有63顆衛星圍繞四周。
-
木星的風暴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近些年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就為我們傳回了一些關於木星的照片。從照片上,我們看到的木星就如同一幅幅油畫般,有的甚至可以跟梵谷的名作《星空》一決高下。但是我們在感嘆木星照片美麗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隱藏在這些色彩斑斕的條帶之下的,都是太陽系內最嚴重的恐怖的風暴。
-
上百年前的數學模型,也能用來解密木星的奇特風暴
科學家曾觀測到,木星的南極潛藏著一處引人注目的景象——一群風暴漩渦以不同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這種由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的「朱諾號」太空探測器首次發現的現象為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謎題:木星風暴的外在表現為何如此奇特?
-
太陽系的超級風暴秀,嘉賓模特: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動力來源:太陽金星表面一半高溫一半寒冷,形成強烈對流。當晝半球升溫,氣體就會上升,並向夜半球擴散。金星的大氣環流要比地球簡單。木星超級風暴速度:500多公裡每小時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最古老的超級風暴。它跨度24000公裡,已存在300多年 ,風速為500多公裡每小時!
-
木星大紅斑寫真: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
-
木星天空充滿電子流、氨氣和巨大風暴—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一直知道木星是一個充滿風暴的地方。但自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去年7月抵達太陽系的這個最大的行星之後,科學家發現那裡的風暴比此前認為的更加劇烈。 研究人員在5月25日發表於《科學》的文章中表示,去年8月「朱諾」號首次繞軌運行時捕捉到的木星極地的首個細節圖揭示了混亂的風暴漩渦,其中一些直徑可達1400公裡。 該研究還表明,木星赤道停留著廣泛的氨氣,它們來自大氣層深部,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由進入木星大氣層的耀眼微波發現的一個「顯著且未預料到的特徵」。
-
木星發現「六眼風暴」,天文學家:風暴面積跟美國一樣大
在太陽系,木星一直是個充滿謎團的「老大哥」,在眾多行星中,它不僅體積最大,質量最大,同時,作為一個氣體巨行星,它總產生一些「異象」,前有震古爍今的「大紅斑」,最近又出現了詭異的「六眼風暴」。上個月,美國宇航局的朱諾(Juno)探測器飛越木星南極,觀測到了一場巨大的風暴,這個風暴與美國德克薩斯州一樣大,更令人驚奇地是,該風暴與南極地區的其他五個風暴組成了一個六邊形,堪稱「六眼風暴」。這場「六眼風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排列。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如此高的自轉速度也造成了木星是一個風暴肆虐,風速最高能達到150米/秒的恐怖星球。最為著名的就是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上圖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在2017年之前,這張圖片是人類探測器最近距離拍攝的大紅斑。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肯定是風暴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了。主要原因是大紅斑一直在往靠近赤道的方向漂移。由於赤道處木星大氣層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較為緩慢,所以這讓大紅斑失去了動力。而風暴就最容易形成在高緯度,層與層間對流比較強烈的地方。而最近也就是8月25號,哈勃望遠鏡再次對木星的大紅斑進行了觀察拍照,發現大紅斑縮小的速度正在放緩。於是同時確實木星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現了一個正在醞釀的新風暴,科學家預計這個風暴未來會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甚至是持續的變大,最終超過日益縮減的大紅斑,成為木星上最大的風暴。
-
木星大紅斑照片 一窺太陽系中最劇烈風暴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發布的一張木星「大紅斑」照片帶我們從近處一窺這場太陽系中最劇烈的風暴。朱諾號利用其上搭載的「JunoCam」成像儀拍攝這張照片時,距木星雲端約13917公裡。「這張真實色彩照片展現了從朱諾號的角度看去、大紅斑和周邊區域在人眼中會是怎樣一番情景。」NASA解釋道,「大紅斑內部和四周的劇烈風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湯姆·莫馬利(Tom Momary)發表了這張照片,題為「一瞥大紅斑……利用色彩增強技術展現豐富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