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更多木星新風暴細節

2020-10-03 衛報

哈勃望遠鏡於2020年8月25日用紫外線、可見光及近紅外拍攝的多光譜木星圖像,提示研究者應用新思路去分析這個巨大行星。

哈勃望遠鏡8月25日攝取的木星精美圖像顯示,這顆巨大行星的大氣層及其表面發生著令人驚嘆的氣候變化。

木星上不僅發生著大紅斑在縮小這樣的巨變,而且北半球的雲層正在醞釀著一場猛烈的風暴。

NASA發表聲明說,這是哈勃望遠鏡在距離木星4.06億英裡(6.53億公裡)的位置用可見光拍攝的驚人圖像。而近紅外和紫外線的圖像更凸顯木星目前發生著前所未見的大氣運動,因此研究者會從另外的角度去分析木星的演變。

8月25日哈勃望遠鏡在4.06億英裡(6.53億公裡)的高度用可見光拍攝的驚人圖像。(NASA)

《商業內幕》報導說,大紅斑是最受關注的一種逆時針旋轉的木星大氣風暴,形成時間長達350年。

目前測得的大紅斑直徑為9.818英裡(15800公裡),科學家認為其尺寸正在縮小。但是現在大紅斑也是無比巨大,足以裝下一個地球。地球直徑測為7.917英裡(12741公裡)。

而更吸引科學家好奇心的是,木星北半球目前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暴。今年8月18日,在木星的中緯度地帶,突然出現一種白色明亮的旋型風暴,伴著多個逆時針運行的氣旋,其風速為每小時350英裡(560公裡)。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木星高清晰圖像,顯示這個巨大無比的行星大氣劇烈運動。圖左上方的小星球為木星的衛星木衛二,又名「歐羅巴」(Europa)。(NASA)

哈勃望遠鏡的網站信息顯示,目前所見的木星大風暴的結構組成要比以前所見的大氣變化運動更複雜。大風暴頭部附帶的羽狀結構說明,木星北半球將開始發生持續時間很長的、比大紅斑更為劇烈的氣候變化。

科學家面臨的問題是,怎樣解釋這場突然出現新風暴。NASA強調,這是拍攝北半球風暴形成早期結構的「完美」時間點。

木星北半球上,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大氣現象。位於大紅斑的下方,有一個名為「小紅斑」的風暴,其顏色正在由白轉紅。

科學家是在二十多前(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注意到小紅斑的存在。這個小紅斑也在一直加強運動,而且它的顏色一直在變。哈勃望遠鏡的光譜分析儀監測到,小紅斑的顏色在紅白之間反覆轉變。

哈勃望遠鏡在8月25日還給科學家帶來一個小插曲,即在木星的一側拍攝到非常清晰的木衛二圖像。


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有個冰殼,其下方隱藏液體海洋。因此,這個行星被視為探索地球外「宜居地」的重大目標之一。

科學家期待,在2022年歐洲宇航局的木衛探索計劃(JUpiter ICy moons Explorer)之中,研究木星的三顆最大衛星——木衛三(迦尼米德)、木衛四(卡利斯託)和木衛二(歐羅巴)。

相關焦點

  • NASA公布木星新照片,朱諾號:表面「混亂、多風暴」
    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探索的重點,雖然是由氣體組成的,但是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其執行任務的「朱諾」號宇宙飛船上拍攝的新照片中揭示了木星上一個「混亂、多風暴」的表面,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更多有關木星起源和演化的知識。在另一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到了木星北半球的一個褶皺絲狀區域。
  • NASA公布木星絕美風暴照片,網友感嘆「猶如梵谷藝術品」
    據yahoo3月4日消息,近日有NASA分享了一副木星令人驚嘆的圖像,呈現出木星上空旋轉時宛如油畫般的風暴和漩渦。 宛如油畫一般的木星表面 這張彩色增強圖顯示的是木星北半球的風暴和漩渦,圖像左側中心深褐色的橢圓形就是木星上強大的風暴
  • 木星最新天氣:北半球出現新風暴,小紅斑重新染色,還有……
    對研究人員來說,哈勃望遠鏡的清晰圖像無異於是木星的最新天氣報告,其中包括一場正在醞釀的引人注目的新風暴,以及大紅斑的一個「表兄弟」——小紅斑正準備再次改變顏色等有趣細節。Wo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the OPAL team 這張最新照片裡,一個獨特而令人興奮的細節出現在木星的中北緯度地區:一場明亮、銀白色、橫向伸展開的風暴以每小時560千米的速度環繞木星飛行。中北緯度的這場風暴於8月18日爆發,之後地面觀測者又發現了另外兩場出現在同一緯度的風暴。
  • 木星高清照片已公布,哈勃顯示:北半球正在形成風暴
    提起氣態星球,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木星,這顆巨大的「氣態巨獸」在太陽系排名第二,雖然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得益於人類的探測器,我們可以一睹木星的風採,以及那場已經肆虐300年的「大紅斑」,但是你見過木星更為驚嘆的照片嗎?現在它來了。
  • 木星的多種打開方式?在木星展覽館一次看個夠吧!
    圖源solarsystem.nasa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碎片W撞擊木星這四張木星和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碎片W的發光的夜面撞擊的畫面是1994年7月22日由伽利略號太空船拍攝的。 圖源solarsystem.nasa木星驚人的南半球從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木星航天飛船拍攝的新照片可以看見木星的南半球美麗的細節。朱諾靠近木星 這是由美國航天局木星航天飛船上的朱諾成像儀設備拍攝的在朱諾設備為了準備沿軌道運行而關閉設備前的最後一個角度的畫面。
  • NASA「朱諾號」為木星的水之謎提供了新發現
    儘管由旅行者號(Voyager)和其他探測器在木星上所探測到的閃電(一種典型的由水汽引起的現象),暗示著木星上水的存在,但對木星大氣層深處的水含量的準確估計仍然是難以實現的。因為木星的赤道地區非常獨特,我們還需要將這些測量結果與木星上其他區域的水含量進行對比。」向北移動朱諾號的53天飛行軌道正按計劃緩慢向北移動,每次飛越都會使木星北半球上的更多區域變得更加清晰。
  • 令人震驚的新木星圖片顯示,9800英裡的特大風暴比地球還要大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張令人震驚的木星照片,顯示了9800英裡的大紅斑和一場全新的風暴。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拍攝木星和冰月歐羅巴的照片時,捕捉到了這場新風暴的近景。這場新發現的風暴是一個明亮的白色波
  • NASA公布朱諾號新發現!木星極地分布著詭異氣旋
    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複雜的雲層和天氣系統超乎想像。最為人所知的自然要數著名的大紅斑,這是一個比地球還要大的反氣旋風暴,至少存在了300多年。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木星大氣充滿好奇,畢竟還有大量奧秘等待揭開。NASA的朱諾號肩負重任,對木星展開近距離探測。
  • 「朱諾號」拍攝木星新照 大氣層產生淺層閃電
    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來源:中新網
  • 解開木星「大紅斑」之謎 持續350年的超級風暴
    原本我們以為『大紅斑』只是一個歷史悠久但平凡無奇的橢圓形氣體,但新觀測數據顯示,其實它的結構非常複雜。    科學家發現,「大紅斑」橘紅色中心部分的氣溫比外圍部分高上華氏5至7度;溫度的些微差別,使得風暴中心以順時鐘方式緩慢旋轉,而外圈則以逆時鐘方式旋轉。
  • NASA朱諾號探測器捕獲木星風暴合併的畫面
    據外媒CNET報導,木星經常「上演各類表演」: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旋轉大氣層不斷變化和重新排列。最近,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中有了一些非凡的發現:兩個橢圓形風暴合併在一起。 NASA將該事件描述為「不同尋常的事情。」
  • 哈勃望遠鏡拍攝木星新照片 NASA:目前最好的一張
    6月27日,這臺望遠鏡給木星拍攝了一張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照片。哈勃望遠鏡拍攝木星最新照片(圖源BGR)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在一個帖子中發布了這張照片,顯示了這個氣體巨人的許多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它錯綜複雜的雲層,呼嘯的風暴,當然還有標誌性的大紅斑。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圖像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此前有報導稱,木星大紅斑可能正在消亡,甚至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這可能會發生,但在這張照片中,木星大紅斑確實看起來不可思議。它下面較小的白斑是另一個風暴,雖然沒有大紅斑那麼大,但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新哈勃圖像展示木星瘋狂風暴:大紅斑仍異常搶眼
    據外媒報導,木星跟地球一點也不像。這顆氣體巨星的漩渦、喧囂的大氣層充滿了狂暴的風暴。而在8月25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新圖像中,這顆行星的彩色雲帶非常突出。多虧了哈勃這隻眼睛,人類得以從4.06億英裡(6.5億公裡)外欣賞到了清晰的木星景象。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一個覆蓋著五顏六色的帶狀氣體的巨型行星——木星,在其南極,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象,隱藏著一個比地球還大的紅色斑點。在行星的南極附近,大部分是隱藏在人類窺視之下的漩渦風暴集合,以不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風暴類似於地球上的颶風。但是,在我們的星球上,颶風不會像五星或六邊形那樣聚集在極點,並以五邊形或六邊形的形狀互相纏繞。現在,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安迪·英格索爾(Andy Ingersoll)的實驗室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為什麼木星的風暴表現得如此奇怪。
  • 大氣謎團:從金星到木星
    朱諾木星探測器 credit:space.com2016年,NASA的朱諾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當它飛過南北兩極時,發現木星極地地區存在幾個巨大風暴,而且這些氣旋在極地地區規律地排列著。北極地區存在一個中心風暴,並且還有8個氣旋圍繞著他。南極地區則是一個中心風暴被6個氣旋包圍著。
  • 大氣謎團:從金星到木星
    金星的熱點還沒過,木星又來湊熱鬧了。一直以來,木星的大氣現象就令人著迷,最新的研究帶領我們走進這個巨型氣態行星。朱諾木星探測器   credit:space.com2016年,NASA的朱諾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當它飛過南北兩極時,發現木星極地地區存在幾個巨大風暴,而且這些氣旋在極地地區規律地排列著。
  • 木星大紅斑寫真: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1880年法國藝術家、天文學家艾迪安.特魯弗諾繪製的木星艾迪安.特魯弗諾在1880年11約1日繪製的木星圖中,可以看到木星衛星在木星上的投影,以及巨大的大紅斑。由比約恩·瓊森重新處理的1979年旅行者1號拍攝的大紅斑照片顯示了驚人的豐富細節。這是一個巨大且存在很長時間的風暴。巨大的風暴位於木星南半球相反的急流之間。資料來源:美國航天局。大紅斑不只是在變小,其旋轉速度也在增加。根據以往文獻記載,其轉動周期為6天。
  • NASA:木星的「大紅斑」仍在變小
    科學家使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繪製了木星的新地圖,發現著名的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仍在持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