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是人類文明進步?還是野蠻落後?對社會有益就是文明麼?

2020-12-05 回村歇歇

作為老農,第一次聽到「安樂死」這個詞,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場關於安樂死的討論,其中,受人尊敬的鄧穎超女士也撰文,站在了支持安樂死的一方。

至今,又三十多年過去了,安樂死這個詞不時就看見,而關於安樂死也沒有哪個國家通過立法來保護安樂死的執行。

雖然沒有明確界定安樂死的法律條文,但民間安樂死肯定是存在的。就拿最近聽被譽為京城第一文化名人馬未都,坐客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談到安樂死這個話題。

馬未都說,他父親晚年得了癌症,基本上就是採取了類似安樂死,沒有遭受多大的痛苦離開了人世。馬未都軍隊大院成長起來的孩子,他父親是高級幹部,並且是部門一所著名醫院的副院長。

很多像這樣的高幹,得了不治之症,會住在醫院,用最好的藥物,有專人伺候,有高幹病房,能維繫生命延續著,這樣家裡還每年能領一筆不小的工資。其實,這樣活著不僅是社會負擔,還佔用了相當多的國家資源。

當時,馬未都父親把醫務專家叫到病床跟前,把情況問清專家後,索性說,那我就不再輸液了,只要能止痛就行。就這樣,馬未都父親,在一周後閉上了眼睛。聽了馬未都講述,讓人肅然起敬,這位老軍人至死保持了一個人的尊嚴。

當一個人患了不治之症,就等於說有了死期,手術切割、放療、化療,進食都靠插管了,其實這樣活著,自己本身痛苦,造成周圍親人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應病人要求,親人同意,實行安樂死,是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五福的。

中國古人就對一個人活著的幸福指標,總結為五福,五福壽為先,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諺語,但五福的最後一福:善終,其實,這個善終就是,壽終正寢,無痛苦死亡。

我們村裡人把這樣的死亡比喻為:就像一個長在瓜秧上的甜瓜,自然長熟後就會掉把,因此,形容無疾而終的人是「面把甜瓜」,這正好跟那個比喻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成語「瓜熟蒂落」,是多麼的重合?

可見我們古人對生老病死是多麼的智慧?

但是一個人,食用五穀雜糧,被人間世俗的財氣酒色誘惑著,難免得一個痛不欲生的不治之症。而得了這樣的病,選擇「安樂死」,不也就是模仿了人活著五福標準之最後一福善終麼?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忌諱談死,但這死其實是越來越近了。我母親54歲,在肝癌的疼痛中,靠止痛針維持終結了生命;我父親74歲,也是在癌症的難受中去世。

唯有我大伯85歲躺倒後,那天堂弟來喊我。我跑到大伯家,大伯在床上躺著,眼睛已經沒神了,我端著大伯的腦袋,大伯輕微地喊了我的名字,開始大喘,大約一二分鐘時間,腦袋一歪,去世了。

大伯斷氣的鏡頭定格在了我的腦海中,因此,我特別的羨慕大伯的善終。

見過了生死,也因此,老農覺得安樂死應該提倡,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安樂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對病人本身和病人親人都是利大於弊,特別值得提倡。

隨後附五福古解:

《尚書洪範》解釋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相關焦點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由於這次聯合國大會是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又恰逢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召開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文明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正在帶來新的文明形態生成。
  • 科技進步與社會文明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帶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紀元。科學技術之所以是創造社會文明的強大槓桿,這是由科學的本性和科技的社會價值所決定的。當今人們所說的科學技術,主要指的是由自然界本質知識構成的自然科學以及運用它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技術知識體系。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安樂死的本質是死亡過程的文明化,科學化,主張「安樂死」是對於醫學無法挽救的瀕臨死亡者的死亡過程進行科學調節以減輕或消除死亡的痛苦,使死亡狀態安樂化。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不是解決生還是死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死的質量。不是從生向死的轉化,而是從痛苦向安樂的轉化。
  • 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上)
    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通向文明的康莊大道,利用資本市場和商業利益強大的驅動力把社會變為野蠻的屠宰場,疲於奔命的人們在利益的盤剝下成為待宰的牛羊。現在向我們提出一個尖銳的實質性問題:這種現狀的存在與形成;到底是資本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究竟誰來背這個鍋,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如果從人類學上看,人類從動物界脫離出來,由野蠻時代而進入文明時代的最終標誌,並不是因為有了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是因為有了政治共同體和政治生活。而正是由於有了政治共同體、政治生活等社會制度體系,人類才需要去協調不同的利益關係,建立一定的權威和秩序,制定一定的規範和制度,進而形成一定的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所以,共享文明與人類本身、人性、財富、技術、地區、社會、政治、制度乃至自然、氣候等密切相關。
  • 土耳其史:小亞細亞的社會進步,西臺文明,一個獨特的社會文明
    在這以後,從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有許多人定居在特洛伊地區,小亞細亞整個地區一直被一種古老的鄉村式社會文明統治著,使其進入了一個黯淡的歷史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小亞細亞地區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什麼顯著的社會進步,直到早期青銅器時代的到來,才使得小亞細亞地區的歷史與文明開始有了新的重大發展。
  •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還是限制了人類自由?
    部分網友:禁食狗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這部分網友認為,狗是人類的伴侶,也是人類的寵物,與人類有了感情,食用狗肉是不道德的行為。所以,深圳市立法規定禁止食用,是人類進步的表現,體現了文明層次的躍升。還有一部分網友:禁食狗肉與人類文明進步無關!它只體現了愛狗人士的價值觀!這部分網友認為,人類文明與是否禁食狗肉根本就沒有關係。在中國的很多地方,狗肉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食物,吃不吃狗肉只跟人類的喜好有關,跟文明程度無關!
  • ...中國崛起 胡錫進:別以為有點技術就是真文明了 現代返祖的新蠻夷!
    五眼聯盟從大歷史角度看,就是英國人擴張到北美和澳洲後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集合,仍可看作是「一個國家」。他們加起來4億多人口,是中國人口的零頭,明明是人類中的一小撮麼。就算整個西方加起來,不過也只大約有10億人口,沒有中國的社會規模大,他們憑什麼就代表世界了?五眼聯盟唯我獨尊、仇視中國崛起的樣子,在我看來就是蠻夷之風的現代返祖。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信息系統的進化包含結構層面的進化和信息層面的進化。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語言、文字的出現,第二次是紙張、印刷術,第三次是計算機、手機和網際網路。現在我們仍處在社會信息系統的第三次進化中,曾經的電報、無線電僅僅是前奏,計算機、手機、網際網路推向高潮,當下如火如荼的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是繼續。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回答得出:「因為古人的科技太落後了,對宇宙和世界萬物的認識太單一了,唯物主義是站在了物質的粒子性思考世界;而唯心主義是站在了物質的波動性思考世界」。最初能思考這兩者之間關係的人,一定是本著對世界和生命本質的探索而思考的,而現在,在國內對於這兩者的對立已經偏離了方向,聚焦在了靈魂是否存在的對立、科學與迷信的對立、物質與神的對立、物質與意識的對立……單純討論兩者的是非對錯是沒意義的,重點是哪一種觀點可以推動文明的進步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由於時間和地域分布的差異,產生了多種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瑪雅文明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澱,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
  • 人類在宇宙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是最落後的智慧文明嗎?
    人類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終於走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這個時候我們才初步揭開了神秘宇宙的冰山一角。遠古時期的少數智者猜測天外可能會有其它的世界,既然有其它的世界,那必然會有其它的智慧生命。而這樣的智慧生命在現代人的眼裡,他們都是外星文明,而在遠古先民眼裡,他們可能就是神。因此,不管是遠古時期的普通人還是智者,對於外星文明的認知都用神來稱呼。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時間:2016-03-13 14:17   來源:搜狐滾動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人大代表:建議安樂死立法。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全球化自古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驅動力
    故國興亡固然可供嘆喟,但是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中,興替輪迴是歷史的常態。縱有千劫萬難,人類文明始終生生不息,並持續向前發展。 是什麼支撐著人類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其實,答案正是當年那位東周大夫在鎬京之墟上所見的禾苗。 農業是所有文明的根基。
  • 人類不吃貓狗,是文明進步的體現
    最近隨著深圳立法不吃貓狗,國家也開始準備全面普及,看得出來這是人類文明的體現,有效的將伴侶動物區別於養殖的肉食動物,這對貓狗是一種保護,更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這麼多年對於吃貓吃狗一直都有爭議,但是總體來說畢竟還是少數人群,也確實有部分人完全沒有底線,他們認為人類已經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什麼都可以吃,所以把貓狗等同於其他飼養類牲畜,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豆瓣6.6,文明與野蠻畸形並存,揭穿了人類的劣根性
    還是人性本惡?這一道問題讓人們追問了千年?人們在不斷地邁向文明社會,但野蠻,邪惡等堂而皇之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習俗?還是人性的罪惡?如果你相信前者,那麼你能理解這一部電影中的某些情節。她內心變化,遭遇,行動態度的轉變,以及她身邊人的表現,詮釋文明社會與野蠻行為畸形並存的現象,從面揭穿了人類的劣根性!「驚」和「邪」是這一部影片的重點。影片從一封郵件開始。女主丹妮收到妹妹一封威脅郵件,正當她內心猶豫,彷徨不安時,男友Christian卻想與她分手。只不過捨不得一個固定的「炮友」,一直開不了口。
  • 宇宙中的光速限制會鎖死人類科技文明嗎?
    )能源方面,目前人類主要還是用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可控核聚變遲遲無法實現技術突破,極大地限制了人類的文明;物質方面,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食物、水泥、鋼鐵、木材、有色金屬等各種各樣的物質上的,而現在地球的各種資源使用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很難再取得什麼突破了。
  • 從國人愛狗方式的變遷看人類文明進步的實質
    對於狗的處置只有主人有權力,他人是不能染指的,打狗要看主人就是這麼來的。即使社會發展到2000年,那時的狗還普遍生長於中國的鄉村,狗的品種無一例外是中國的土狗,也就是現在的中華田園犬。而社會經濟還遠沒有現在發達,而狗們的生存狀況,依然和幾千年來一樣沒有實質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