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就要醒著做!一起走進光影世界裡的「十三場夢境」

2021-01-09 景典傳媒
請點擊輸醒是一種夢見不做夢的夢入圖片

年末的帝都愈發地寒冷蕭瑟,

最近,

789園區多了一抹明亮的黃色,

為二十世紀十年代最後一個冬天

增加了一絲暖意。

幻藝術中心攜手藝術家黃鶯

何在峰以及Y&Z新媒體團隊

傾力打造幻系列沉浸式展覽「十三場夢境」

為帝都的冬日狂歡奏響夢幻樂章!

01

展覽在哪兒?

THIRTEEN DREAMS

十 三 場 夢 境

展期:2019.10.26 - 2020.01.09

開放時間:11:00 - 18:30

展覽地點:幻藝術中心798第一空間

本次展覽是幻藝術中心繼

《漫步星際一:趙旭視覺藝術》、

《漫步星際二:巴日林奇幻之旅》、

《未來系列:田曉磊:夜殿》

之後主辦出品的第四場新媒體藝術展。

也是藝術家黃鶯、何在峰及Y&Z跨媒體團隊

迄今為止在全球範圍內

首次大規模沉浸式展覽的公開亮相。

作為幻藝術中心2019年的壓軸項目,

展覽以幻藝術中心1000平方米的展陳空間

及其國際首創新媒體作品為核心,

在這個沉浸式展覽的氛圍裡,

你無需被思維層面的複雜所惑,

用新媒體的語言和編碼,

為帝都呈現一幕真實與虛幻藝術交融的高光時刻。

02

何為十三場夢境?

「十三」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藝術家希望能藉此表達無窮夢境和未知的精神世界,通過不斷變換的空間與影像,打破人類身份與信息的界限,用視覺感知虛擬與想像的世界。

來到這麼夢幻的展覽,

可不能沒有照片發朋友圈啊!

小景這就為你奉上《超級大片的拍照指南》

《觸》| 互動數字裝置

低垂的幕布上色彩流動變幻,仿佛潛浮水下仰視天空。

觸碰或划過幕布,就像划過水面,會產生出新的流動融合。

置身其中,我們是夢中的藝術家,可以描繪出屬於自己夢境中的天空。

《CONNECTION 》| 燈光裝置

光是連接現實與虛擬的載體。

通過光把具象的物質世界抽象化,呈現出事先無法預料,卻又似曾相識的景象。

在自我與環境、真實與虛擬、時間與空間的多重關係中發現自我和世界的連結點。

《無限的遠與近在咫尺 》| LED燈光互動裝置

通過數據採集和編程控制每根LED燈管的亮度和色彩,你對作品的反應形成了它的整體面貌,燈光明暗隨著我們的參與產生節奏的交錯變化。

它是人類與另一個自我溝通的信息集合,是現實與未知的接觸。

鏡面反射以後,形成無限的不確定,就跟我們的生活一樣所有東西都不可控。

作品試圖探究人類個體、群體、數據、想像之間的關聯,未來溝通方式的改變產生於人類自身的變化,還是來自人工智慧學習演化傳遞給我們的全新方式?

《Deepink 》| 投影映射裝置

一步踏入黑暗的空間,一顆閃爍著鑽石般光彩的「心」懸浮於眼前。

這是一顆「數字之心」,通過視覺變幻,光影附著於每一個幾何切面上變幻流轉,

讓人對這顆「數字之心」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伸手觸摸下真實的手感又把我拉回現實。

這裡仿佛是一個現實與虛擬無法分辨的模糊地帶,不停上演著迷失與不確定。

在這裡,過去、現實、未來相互交錯著。

《仙鏡》 | 沉浸式空間

《仙鏡》是展覽中最大的一個沉浸式空間,也是「自我之鏡」。

走入仙鏡,仿佛進入了自己內在未知的精神世界,可以在裡面做夢,甚至遇見另一個自我。

萬物在時間中慢慢生長演化,創造出呼吸般的節奏與張力。

在這裡星光飛逝,隕石跌落、萬物生長、花朵綻放,如果殼中的宇宙,無邊無垠,無始無終。

當我們的身體參與其中,會對自我和身體有了一個重新的認知,不由自主地主動用身體去回應和參與建構這種虛擬的空間。

同時加速意識的進入,光、能量、運動代表著新物質的詩學,在環境中流動和編織,不斷循環。

《嬗》| 沉浸式空間裝置

在這個夢幻般的世界裡,

一扇三角形的門延伸出了另一種可能,

將眼前的空間拓展出一個新世界。

這個世界裡,

三角形的鏡面反射和影像一起

構成了垂直向無限延伸

卻又對身體產生壓迫感的夢境空間。

我們被無限重疊的層層網絡包圍,

被自己身體內部的神經、細胞包裹,

一開始感受到的是炫目與失重,

而隨著一重重如夢似幻的畫面。

你將進入夢境中最深層的一個夢,

隨之得到對自我的觀照。

這是一種意識狀態,

通過身體感知自我意識的轉變,擠壓、迷失、出離,

在非物質世界的幽閉空間中

創造一種似曾相識的存在感。

這些作品,

聚焦現實與虛擬深度融合的多重夢境空間,

在這種被光製造出的龐大的幻境中

思考自己內在的精神世界。

《白日夢》 | 沉浸式空間裝置

從夢境中踉蹌著掀開角落裡的另一扇門,眼前的世界瞬間把你從夢中喚醒。

我們是這場夢境的參與者和敘事者,

在做夢和尋夢的旅程中,

我們的夢、體驗、故事將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超越現實,呈現出暫時性的永恆。

置身於此,

就好似徜徉於多重夢境空間之中,

仿佛進入我們的內心世界,

感受醒是一種夢見不做夢的夢。

相關焦點

  • 對話|「十三場夢境」主創:光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沒法躲避
    近年來,新媒體不斷走進觀眾視野,隨之而來的也有關於「網紅展」「打卡展」的反思,正在北京進行的新媒體藝術展「十三場夢境」,再度聚焦現實與虛擬碰撞的展覽形式。澎湃新聞在展覽之際,與兩位新媒體藝術家進行了一次對話。他們認為,「光影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你沒有辦法去躲避。」
  • 《AI:夢境檔案》評測:夢是現實的投影
    但與核心玩法是「密室脫出」的《極限脫出》系列不同,《AI:夢境檔案》的「Psyncer」是一個夢中世界,既然是夢,自然沒必要太過強調邏輯性,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是這個世界的靈魂。所以與其說本作是一部推理遊戲,倒不如說是帶有一定程度推理成分的懸疑作品更恰當一些。
  • 開眼App&梅賽德斯奔馳|感受不動聲色,動人心的「光影之夜」
    12月12日,由開眼Eyepetizer與梅賽德斯-奔馳聯合呈現的「不動聲色光影季」線下活動「光影之夜」在北京798藝術區愛馬思藝術中心舉辦。著名導演李少紅,視覺藝術家葉錦添,優秀青年導演白雪,梅賽德斯-奔馳VIP車主及媒體出席本次活動。
  • 「光影之前」黑屋放映特別場預告|《颶風小隊》
    開眼 Eyepetizer 2020 年傾力打造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群展,攜手國際國內頂尖導演,致敬電影誕生「125 周年」。展覽匯集了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電影製作素材,揭秘電影誕生的始末。
  • 夢意識界:基本夢境符號
    事實上,在你試圖解讀你的夢境畫面時,解夢詞典很可能會把你誤導到錯誤的方向。 因為解夢詞典是來自單一作者的觀點,如果你相信了他(或她)對於圖像符號的主觀詮釋,很可能你就會錯過那個夢境畫面對你自己的獨特象徵意義。舉例來說,你可能會認為紅色代表「熱情」,但是其他人卻覺得紅色代表的是「憤怒」。
  • 夢境是如何出現的?兩個人能否做同樣的夢?科學家說出答案!
    每當夜晚是所有人休息的時刻,夜晚的時間似乎不屬於我們控制,每當晚上進入睡眠之後,人類都會做夢,一些人在夜晚做夢之後會上網絡上搜索夢境的好與壞,搜索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似乎有很多人都做過同樣的夢境,比如說從懸崖上墜落,夢到有很多人一直在背後追趕我們,如果兩個人能夠夢到相同的事物,能否通過某種途徑進入他人的夢境呢
  •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新智元導讀】你有沒有經歷過又醒著又睡著的狀態?其實,這是真實與夢境的中轉站。只要稍加引導,你就會進入你想要的夢境。MIT團隊研製出特殊裝備,可以幫穿戴者入睡時觸發特定的夢境體驗。既然是夢,為什麼不做大一點?
  • 意識從能量場中創造粒子,投射出物質世界
    不過,如果你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這一切的真正來源其實是能量場和意識。人體的複雜系統,是意識的因所產生的結果,要做到這這一點,許多粒子必須:以特定方式組合。一旦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形態,就要「緊貼在一起」,才能保持本身的形狀和形態。被教導如何執行本身各式各樣的工作。
  • 「夢裡的怪物世界」
    陽光透過窗簾在牆上印出一道溫柔的黃光,賴著床,愜意的回想剛剛夢裡驚險的場面……。一位博士和四位同行者正研究什麼,畫面拉近,原來他們被困在一個空間裡,正在想辦法逃出去,而唯一的辦法就是穿過面前那條充滿病菌的隧道,病菌可能會致命,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保護自己。
  • 夢境真的能預知未來嗎,每天都做奇奇怪怪的夢
    」簡單來說可以預知未來的夢就叫做預知夢預知夢聽起來很高深的亞子但實際上有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做過預知夢重新做了一遍但這種情況其實是大腦迷惑你的結果法國心理學家埃米爾·波拉克將這種現象稱為「Déjà vu」也就是「既視感」
  • 開眼Eyepetizer x 梅賽德斯-奔馳|「不動聲色光影季」邀您在聲色...
    在走過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裡,汽車和電影已經發展成為龐大的產業帝國,更成為了人類生活中無法被忽視的標誌。現在,開眼Eyepetizer攜手梅賽德斯-奔馳,將汽車之美與電影藝術相結合,在時間與空間的對話中,尋找光影流動的純粹之美,體驗汽車飛馳之間的動人之感。
  • 「力場」創世周報
    創造,這勢必是個好玩又充滿未知的過程,所以希望你們能來和我一起參與,一起經歷。「力場」的周報不同於之前的EOS周報,我會以更加個性化,更加輕鬆的方式,和你們一起分享在「力場」成長的過程中,我遇到的奇人,看到的異事,以及從中間獲得的經驗和認知。
  • 《寶可夢 劍/盾》被異世界的生物們「入侵」了?
    毫無疑問,前兩天剛結束的寶可夢直面會又引發了不少爭議。在遊戲上線不到3 個月的時間裡,《寶可夢》官方宣布將會推出《寶可夢 劍/盾》的全新擴充票內容:「鎧之孤島」以及「冠之雪原」。而據影像內容介紹,這次將會更新加入超過 200 只以往的寶可夢,售價約 174 元,前者預計將於 6 月末推出,後者則預計將在今年秋季推出。
  • 夢境反映前世記憶?關於做夢,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人們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許我們長大後的夢境確實是這樣,但小時候那些美麗的夢境又是哪兒來的呢?而且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些現實中的一些場景,居然和昨晚做過的夢似曾相識?有人解釋為這是前世記憶。
  • 夢境時間 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樣的窘境:當鬧鐘響起的時候,立刻按下暫停開關,縮回溫暖的被窩裡繼續打盹,當我們再次醒來的時候,往往發現時間已經流逝,甚至因此錯過了早上去公司的班車,或是朋友間難得的聚會。唉,為什麼時間從不歇歇腳,與我們一起打會盹呢?  當我們悔恨交加的同時,也會回想剛剛睡著時做的夢。夢裡的情景千奇百怪,有些與生活相關,有些是超現實,還有些純屬噩夢。
  • 「藝惠藏」畫家楊寶樹的山水畫似夢境猶如蓬萊仙境
    夢境?仙境?幻境?像霧?像雲?像水?中國山水畫要表現出很大的空間,而要用在簡單的筆墨中,表現出幾十裡的深度,這真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無論筆墨如何做減法,意境卻是要不斷做加法的。「藝惠藏」孫鴻展筆墨精微,構圖精巧,筆下花鳥栩栩如生
  • 真實世界的寶可夢:暱稱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
    真實世界的寶可夢:暱稱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作者:勇哥在家鄉本文由勇哥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年夏天,在臺灣東北角、墾丁、小琉球、綠島和蘭嶼,總會在岸邊看到很多潛水人頂著大太陽、汗流浹背,揹著沉重裝備拿著相機,準備下水尋找「Pokémon」。水下生物的魅力只有接觸過的潛友才了解,那種令人流連忘返的吸引力多麼瘋狂,海洋生物多麼神奇,讓我們走進水下世界,尋找真實的「Pokémon」。
  • 「科幻與社會」講座預告|《盜夢空間》與虛擬實在
    學  術  策  劃  : 張   曦主辦:「知道人文」公眾號
  • 夢境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
    >emmm我們先不要關注大毛掛科的事情這不重要說起做夢能不能預知未來這事吧其實很多人都蠻感興趣的今天我就從科學的角度講一下首先說一個概念「預知夢」都覺得自己做過預知夢好像是把夢中發生的事情重新做了一遍但這種情況其實是大腦迷惑你的結果法國心理學家埃米爾·波拉克將這種現象稱為「Déjà vu」也就是「既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