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2020-08-01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你有沒有經歷過又醒著又睡著的狀態?其實,這是真實與夢境的中轉站。只要稍加引導,你就會進入你想要的夢境。MIT團隊研製出特殊裝備,可以幫穿戴者入睡時觸發特定的夢境體驗。


既然是夢,為什麼不做大一點?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現在,美國麻省理工(MIT)的一組天才研製出了一種實驗裝置,能讓佩戴者在睡覺時觸發特定的夢境體驗。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這個項目名為「定向夢境孵化」( Targeted Dream Incubation),簡稱TDI。顧名思義,就是為你設計夢境。近日,在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將一款可穿戴睡眠的跟蹤傳感器設備與其應用程式相結合,不僅能記錄夢境,還能分析你進入睡眠前的信息,引導夢境走向特定的主題。

真,盜夢空間。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直接與個人的夢想大腦互動,並操縱他們夢想的實際內容。」研究人員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睡眠與認知中心主任Robert Stickgold說,「這將對夢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這個裝備是一個被稱為Dormio的可穿戴手持設備。如今已是第三代。該研究最初於2018年發布在alt.CHI網站上,並在6個人身上作了初步的試驗。隨後,多名科學家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由此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夢境工程的研討會。

  • 你剛才睡著了嗎?我也不知道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迷迷糊糊,即將入睡。但卻能清晰的聽見周圍人的說話。相信這種事情一定經常發生在辦公室打盹的白領們身上。那這到底是睡著了?還是沒睡呢?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短暫意識在科學上被稱為「睡前幻覺」(Hypnagogia),這種現象令神經科學家感到不解。因為對於如何定義真正的睡著,學界仍然存在爭議。

「睡前的意象或者幻覺是在清醒過渡到睡眠期間一個正常的意識狀態,」劍橋大學心理學家Vladas Noreika說。睡前幻覺似乎是一個自發而普遍的過程,不需要特殊的訓練,就可以誘發其效果。

「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在這種意識狀態中是否變得更有創造力,睡前幻覺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豐富的夢境,而在其他情況下會導致無夢的睡眠,」Noreika說。


  • 夢寐以求的半睡半醒,開啟創造力的鑰匙

然而,這種難以捉摸的「睡前幻覺」卻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大發明家愛迪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還有小說家瑪麗雪萊等人,都曾表達過對睡前幻覺的迷戀——在那種狀態下,他們找到了科學或藝術的靈感。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於是,這種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創造力,就被科學家們「盯」上了。

  • 進入盜夢空間,總共分幾步?

這種名叫Dormio的東西,你稱它為手套也好,指環也罷。戴在手上,就可以跟蹤你的心率,肌肉張力還有皮膚電導情況。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此外,你還需要睡在一個機器人的旁邊。

當手套檢測到你已經進入到清醒與睡眠之間的狀態時,機器人會發出單詞或音頻,與你「對話」。這時的你,會被輕微叫醒,但並不是完全清醒。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來源:The Sun

然後,用戶會重新進入睡眠狀態。直到他們的生物信號顯示他們陷入了更深的狀態。機器人會再次「吵醒」你,並且此循環重複進行,引導進入定製的夢境。

MIT開發出造夢機器,「美夢孵化器」為你定製真人版盜夢空間

試驗的結果表明,它可以成功地影響夢境。

當參與者被告知夢到一棵樹時,67%的人表示在夢中看到一棵樹。「我的夢確實和一棵樹有關,」一名參與者說,「我和某人跟著樹根走,樹根把我帶到不同的地方…」

「這種思維狀態是迷幻、鬆散、靈活和發散的,」論文作者之一Adam Haar Horowitz)說。「這就像在走神時把槽口調高,讓它變得身臨其境——你被新的感覺推著拉著,就像你的身體在漂浮和下落,你的想法很快就失控了。」

在這種狀態下,大腦特別容易受到夢境暗示的影響——Dormio到這種狀態,就會播放預先選擇的音頻來引導夢境,而不會完全喚醒佩戴者。一旦開始做夢,人們通常會體驗到與入睡狀態下聽到的東西相關的東西。

該論文發表於《意識與認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雜誌上。

相關焦點

  •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造夢機器」,你的夢我說了算
    顧名思義,就是為你設計夢境。近日,在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將一款可穿戴睡眠的跟蹤傳感器設備與其應用程式相結合,不僅能記錄夢境,還能分析你進入睡眠前的信息,引導夢境走向特定的主題。 真,盜夢空間。
  • 造夢機器來了,定向孵化夢境,真實版本的盜夢空間?
    夢裡面的內容也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夠體驗夢境當中生動而豐富的內容,那麼我們能不能創造自己的夢境呢,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天似乎並不遙遠,在今年四月份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將論文發表在了意識與認知這個雜誌上,題目就是多米奧,一個定向夢境孵化設備,說的直白點這個設備可以理解為造夢的機器
  • 上映10周年,「盜夢空間」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盜夢空間》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上映,一方面是為新片《信條》做足宣傳的鋪墊,畢竟新片上映前在銀幕上多刷一刷導演的存在感總是沒錯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盜夢空間》具有很強的可看性,每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與體會,
  • 淺析《盜夢空間》和《功夫》的結尾,背後深層含義令人細思極恐!
    電影是造夢的藝術。光影構建的另一個世界,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沉浸其中的人也逐漸模糊了邊界,分不清自己是停留現實,還是身處夢境。有時候,你甚至無法完全相信自己的記憶。經常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看完某部片子,以為自己已經瞭然於心,時隔許久重溫,卻又仿佛什麼都是陌生的。熟悉中帶著新鮮感。總能有新的發現創造重重驚喜。比如最近重溫《盜夢空間》。
  • 破譯「羅塞塔石碑」要幾十年?華裔MIT博士開發新系統,快速解密
    MIT新開發的系統旨在幫助語言學家解讀已被遺忘的「死語言」。要說大英博物館裡最出名的文物,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絕對名列前三。它矗立在櫥窗裡,古老、神秘,沉默不語,但身上密密麻麻的字,卻記載著古埃及的歷史。
  • 患上乳腺癌後開發AI診斷模型,MIT女學者獲「AI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出爐!那麼這位首屆「AI諾貝爾獎」得主,究竟有何厲害之處?很快,就在去年,她就發現了一種名為「Halicin」的抗生素。作為J-Clinic共同負責人之一,最近專注於一個「AI Cures」的研究,這是一個跨機構的倡議,專注於開發負擔得起的Covid-19抗病毒藥物。
  • 86歲還在錄網課:MIT教授Gilbert Strang最新「線性代數」課程上線
    從各大平臺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關鍵詞:1、實用、難度適中。知乎上有個帖子專門討論 Gilbert Strang 的線性代數教材《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有人表示,「Strang 的教材更加面向實際應用,難度適中,比較注重從實際問題中培養數學直覺,比較適合工程學科學生使用。」
  • MIT研發出腦控機器人:可使用腦波為機器人糾錯
    選自news.mit.edu作者:Adam Conner-Simons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微胖、晏奇、吳攀MIT 研發出的反饋系統能夠讓人類操作者僅通過大腦信號就能實時糾正機器人做出的選擇。研究論文可點擊閱讀原文查閱。為了讓機器人按照人類想法行事,它們就得理解我們。
  • 造夢機來了,潛入大腦、控制夢境,MIT研發定向夢境孵化設備
    那麼問題來了,你想定製什麼夢?「人在學習時得到啟蒙,但在睡眠時通過夢去獲得靈感。」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中,盜夢者們能夠潛入人的夢境,人為地改變被潛者的所思所想。其主角曾在電影中說道:「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的想法。在夢中,人們一個簡單的念頭就可以創造出一座城市。」
  • 觀《盜夢空間》有感
    一顆小小的意識種子,它也會生根成形,他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毀掉你。
  • 《盜夢空間》影評:究竟是科幻電影還是哲學電影?
    夢境和現實又有什麼區別,在夢境中改變人的意思,在夢中塑造世界,讓人分不清是夢還是記憶,這是一部燒腦的大片,由我最喜歡的好萊塢明星小李子演的這部電影就是盜夢空間,他的導演是諾蘭,很有自己風格的導演,他拍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出他很喜歡多條線索交叉發展、多個敘述者共同敘述、倒敘。這就很厲害,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一旦一點點的小問題沒處理好,就是全盤皆輸的概念。但是拍好了就是完美佳作。
  • 科學家開發出「人工舌頭」,可以品出不同年份的威士忌
    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類的五感逐漸可以通過機器模擬出來,截肢者可通過機器手臂重獲觸覺,VR 、AR 技術和「虛擬觸覺」的結合讓《頭號玩家》的未來更進了一步,不久前面世的人眼仿生鏡頭可隨著眼球運動旋轉,眨眨眼就能變焦。現在,機器又開始進入舌尖上的感官世界。
  • 從《盜夢空間》看《克萊因壺》,三十年前的VR構想宛如現實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小說《克萊因壺》,是由日本傳奇推理作家組合——岡島二人在三十年前創作的,被喻為日本虛擬實境VR題材的開山傑作,超前了我們熟知的《盜夢空間》二十餘年。克萊因瓶,是拓撲學上的一個概念。其結構可表述為:一個瓶子底部有一個洞,現在延長瓶子的頸部,並且扭曲地進入瓶子內部,然後和底部的洞相連接。
  • 美夢可以定製和迭代更新的時代來了
    這使你處於半清醒狀態,微夢可以進入,允許導引夢的方向。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操縱夢境的設備,可以讓你選擇在睡眠中體驗什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組天才研製出了一種實驗裝置,目的是在佩戴者睡覺時觸發特定的夢境主題和體驗。
  • 業界| 微軟宣布投資人工智慧孵化器Element AI,機器之心獨家對話...
    Element AI 是一家總部設於蒙特婁的人工智慧創業孵化器,成立於今年 10 月底,旨在通過矽谷式的產業服務幫助創業者將人工智慧領域的各種技術從實驗室轉化為商業應用。而在解決其他公司的應用研究方面的需求的同時,Element AI 也會將一些通用的問題的經驗集合起來,發展出專門的 Spin-Off 公司,並繼續優化解決方案,為需要這個領域 AI 技術的公司進行服務。JS 認為,Open AI 雖然自稱是開源研究,也確實開源了很多基礎研究,但在最有價值的應用成果上還是主要服務於其出資方。而 Element AI 的模式則可以真正地服務整個行業。
  • 真人版「火星異種」因為票房慘澹而中止拍攝續篇?
    真人版「火星異種」因為票房慘澹而中止拍攝續篇?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6-07-13 09:10:00   「鋼之鍊金術師」和「銀魂」等人氣漫畫都發布了將拍攝真人版的消息,而今年四月公開的伊藤英明主演的電影
  • 85歲MIT教授上線全新「線性代數」公開課:大牛幫你重新梳理知識點
    這門名為「A 2020 Vision of Linear Algebra」的課程一共分為6節,每節課的長度不超過15分鐘。在這門課中,Strang教授以獨立向量和矩陣的列空間作為學習線性代數的起點,逐步引出正交向量、特徵值和特徵向量、奇異值等知識點。
  • 《盜夢空間》,諾蘭十年磨一劍,夢境與現實,你分得清嗎?
    夢境與現實,你分得清嗎?據說諾蘭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寫就了《盜夢空間》的劇本。構思這樣一個故事一定花費了大量心思,就像是在蒙著眼睛走鋼絲,並且同時還在下棋,一招不慎滿盤皆。影片中,萊昂納多扮演的柯布為了測試一個年輕的造夢師艾裡阿德妮,讓她設計一個迷宮。
  • 龍星涼出演「紺田照的合法菜譜」真人版!
    龍星涼出演「紺田照的合法菜譜」真人版!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8-01-05 10:58:37 美食+黑道+校園主題漫畫「紺田照的合法菜譜」,講述的是18歲高中生紺田照在身為高中生的同時
  • 臺灣同人製作真人版「進擊的超電磁炮」震驚日本同好
    臺灣同人製作真人版「進擊的超電磁炮」震驚日本同好 2013-11-28 1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