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又一泛濫物種:存在兩億多年的史前生物,肉質鮮美卻無人敢吃

2021-01-15 芃汐的旅行搜羅

英國又一泛濫物種:存在兩億多年的史前生物,肉質鮮美卻無人敢吃

大多數國家都曾面臨過物種泛濫的問題,比如英國的小龍蝦,澳洲的生蠔等等,這時候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網友,都會說把這個問題交給中國人,肯定能一下子就能給你解決。除了我們國人會吃懂吃外,我們也很擅長利用食材變成一道道美味的菜餚。

之前,英國就已經出現過一次小龍蝦泛濫的問題,近期又有一種物種在英國大肆「蔓延」,讓英國人十分苦惱。這一物種就是七鰓鰻,說起鰻魚,其外形特別像蛇,導致很多人都難以分辨出來。而七鰓鰻的外形就更為奇特了,長著一張滿是尖刺的嘴,還呈圓筒狀,看起來就像是動漫片裡的怪獸,不知道的還以為它是什麼怪物。

實際上,七鰓鰻是一種史前生物,大家應該都知道恐龍就是史前生物中的一種,現在也已經消滅很久很久了,但七鰓鰻卻是比恐龍出現年代還要更早的生物,這也是為何它會長著一個「遠古外形」的原因了。七鰓鰻至今已存在了兩億多年,簡直就是活著的活化石。

七鰓鰻起源於大西洋,在大航海時代被當做是一種美食佳餚引進了英國,當時英國的貴族們也非常喜歡吃七鰓鰻,都覺得他它肉質鮮美。但沒過多久,英國人就發現了七鰓鰻的危險性,它們吸盤內鋒利的牙齒一旦咬上其它魚類,最後都會變成骨架,甚至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它們還會進犯人類。

因為能夠在淡水中生存的關係,七鰓鰻曾被遷移到北美洲的五大湖區,可是因為當時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七鰓鰻在英國的主要棲息地水質被受到嚴重的汙染,加上當時英國貴族酷愛吃這種魚,導致七鰓鰻一度絕跡。但在近年來,七鰓鰻卻在英國各河流再現蹤跡,原因就在於這些河流的水質汙染程度,是近百年來最低的,而七鰓鰻本身的生命力就很強大,雖然對生活環境要求苛刻,可一旦水質適宜它們成長,它們就會大肆泛濫。

雖然七鰓鰻長相詭異,但它卻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是現在的英國民眾和之前的英國貴族不同,它們看到這種七鰓鰻的外形實在是太醜,加上也不知道怎麼去烹飪,所以也不肯去吃它。加上在英國,七鰓鰻也沒有天敵,導致七鰓鰻泛濫成災,讓當地政府苦惱萬分。

當地政府甚至還開設懸賞制度,但英國人都對七鰓鰻避而遠之,別說吃了,連抓都不想去抓。此消息在網絡上一放出,就有網友說派中國人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在我國東北鴨綠江等地帶也有飼養七鰓鰻,雖然不同的鰻科但在味道和肉質上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我們的中國廚師也能將其烹飪地十分美味。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一物種呢?或者有沒有吃過七鰓鰻呢?小編單看它的外表,就覺得無法下口,不過想必吃起來,也應該和其它鰻魚一樣美味吧!

相關焦點

  • 「史前生物」在英國泛濫成災卻無人敢吃,中國吃貨:我們願意幫忙
    「史前生物」在英國泛濫成災卻無人敢吃,中國吃貨:我們願意幫忙在一些外國遊客心中,中國的美食實在太多了,而且不同城市的食物都各有特色,吸引著他們不遠萬裡前來品嘗。不過國內一些奇特的食物,外國人卻是接受無能,像國人鍾愛的肥腸皮蛋等等,外國的吃貨就吃不下,認為味道太臭了。
  • 被吃到「瀕臨滅絕」的生物,又在英國泛濫,中國吃貨:我願意幫忙
    提到史前動物的話,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例如恐龍之類的,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種不被大家熟知的史前生物,是魚形動物之中相對比較原始的一種,聽過或見過這種動物的人真是不多,這種魚的嘴巴是可怕的圓筒狀,而且不存在上下顎,擁有著相當鋒利的牙齒,被吃到「瀕臨滅絕」的生物,又在英國泛濫,
  • 被吃到「瀕臨滅絕」的生物,又在英國泛濫,中國吃貨:我願意幫忙
    提到史前動物的話,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例如恐龍之類的,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種不被大家熟知的史前生物,是魚形動物之中相對比較原始的一種,聽過或見過這種動物的人真是不多,這種魚的嘴巴是可怕的圓筒狀,而且不存在上下顎,擁有著相當鋒利的牙齒,被吃到「瀕臨滅絕」的生物,又在英國泛濫,中國吃貨:我願意幫忙!
  • 為何兩億年前的史前生物,在英國泛濫卻無人敢吃?中國人說出答案
    提到上古時代,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恐龍,但是恐龍到現在早就已經滅絕,不復存在了,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生物比恐龍出現得還早,近幾年卻曾在英國泛濫,英國人不敢吃,這是為何,中國人說出答案。這種動物就是七鰓鰻,這種動物還有著遠古時期的外形,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早,曾經也被國人們發掘,把它們送上餐桌,只不過後來七鰓鰻都被國人們吃得瀕臨滅絕了,所以也就很少在中國出現過。
  • 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
    導語: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就比如我國的沿海城市,可能吃海鮮都吃到膩了,但是不沿海的城市吃海鮮就相對比較少,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盛產的食物。當然外國也是一樣,但是外國很多地方盛產的「食物」,並不合他們的胃口,所以當地人並不愛吃,導致這些物種瘋狂的繁衍生長,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但是到了我國吃貨這裡,恨不得全部「收拾」掉,就比如這4個外來的物種,被我們吃到還需要人工養殖,吃貨:太香了。
  • 這個印度牛群「泛濫」,體格健壯,肉質鮮美
    讓人疑惑的是印度牛群「泛濫」,體格健壯,肉質鮮美,中國食物卻不敢「下嘴」?之前印度牛已達3億多頭,在國際上擁有最多牛的國家,印度牛群激增的原因是他們非常尊重牛。所以當地人不想吃牛肉,他們很少在印度看到牛菜,可見,他們崇拜牛為「神」。印度人會用一些「產品」的牛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比如牛糞公交車就是最好的例子。
  • 史前生物被吃到「瀕臨」,現又在英國泛濫,中國吃貨:這忙願意幫
    說起史前動物,大家第一個想法肯定是恐龍或者是那些滅絕的動物。其實還有一種生物,大家可能沒聽說過,它在魚形動物中算是最原始的一類。
  • 7個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吃成瀕危物種!
    美國的鯉魚,澳洲的兔子,丹麥的生蠔,一個物種的泛濫註定會給其他的物種帶來災難,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哪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1.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又一「巨型蝦」入侵中國,最長可達1米,據說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又一「巨型蝦」入侵中國,最長可達1米,據說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在外國人看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的確,中國人對吃也是十分的講究,只要是能吃的東西,我們總是能研究出最適合它的做法,就好比入侵生物小龍蝦,同樣是入侵,在其他的一些國家,小龍蝦能橫穿馬路,令人頭疼不已,但在我國就不同了,剛到中國,就被吃到什麼都不剩!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那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一、羅非魚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最成功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吃到幾乎滅絕
    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外來物種入侵是近年來各國面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可凡事無絕對。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為何兩億年前的史前生物,在英國眾多卻無人敢吃?中國人說出答案
    提到上古時期,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恐龍,但是恐龍到如今早就曾經滅絕,不復存在了,但是你曉得嗎,有一種生物比恐龍呈現得還早,近幾年卻曾在英國眾多,英國人不敢吃,這是為何,中國人說出答案。再後來英國人也引進了這種美食,當時當地很多經濟條件好的人都喜歡吃七鰓鰻,可是後來人們逐步認識到它的風險性,由於它長著一個圓盤
  • 印度恆河鱉泛濫,無人敢吃,最後大多自然老死
    印度鯰魚因為無人吃,而泛濫成災的消息,許多人都看過,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你可知道在印度的江河裡,其實真正的「江河霸主」,並非鯰魚,而是一種在我國非常稀少的水族——甲魚。近日,一組「恆河甲魚泛濫成災」畫面,在網上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可以看到,印度河裡的甲魚不僅密密麻麻、數量極多,還個頭驚人,不少都有十多斤以上!
  • 這種魚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
    這種魚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如果對海鮮不過敏的話,大部分人其實還是比較喜歡吃的,當然是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它們的味道的確比普通的食物要鮮美一些,尤其是那些極品海鮮,雖然非常貴,但是個頭很大,肉美汁豐,吃的很是過癮。雖然它們的確很好吃,但是大部分人吃得最多的還是普通的河鮮,尤其是魚類最多,螃蟹的話是有季節的,小龍蝦也是有季節的,但是魚類卻可以每個季節都可以吃到,並且有一些魚也是很好吃的,就比如這種魚,它每到春天就泛濫,李時珍稱它為水豚,肉質鮮美,熱量還很低。
  • 這7個外來物種來到中國,被吃到人工養殖,唯獨第7種沒人敢吃!
    因為幾乎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生物。有個笑話說到,如果廣東人發現了新物種,是先研究能不能吃,怎麼吃。所以,在中國不會有泛濫的物種出現,一出現就會被吃光。有網友統計了從國外引進的7個物種,如今都被吃的快沒了蹤跡,唯獨第7種,至今無人敢嘗試。第一種:羅非魚羅非魚本是生活在非洲東部,它還有一種稱呼叫:非洲鯽魚。
  • 湖南遭「巨型蝦」入侵,最長可達1米,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我們將小龍蝦製作成了各種美味端上餐桌,很多人在吃到小龍蝦這個美食之後都愛不釋手,如今的小龍蝦在中國一點泛濫的跡象都沒有,反而是供不應求,不夠中國吃貨食用。,有一位湖南地區的釣友就在當地的湖泊中釣到了這個入侵物種,根據它的描述,這個巨型大蝦有近半米長,重達一斤,有一對長長的鉗子,一開始這位釣友還以為是變異的小龍蝦。
  • 生存800萬年的一大生物,只因肉質太鮮美,只能被淘汰!
    生存800萬年的一大生物,只因肉質太鮮美,最終被淘汰!地球上總共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很多生物由於環境的變化逐漸淘汰,也有些生物適應了環境的變化,最終生存了下來,後代延續至今。在我們已有的知識中,將存活很久的生物稱為活化石。
  • 生活在臭水溝裡的魚:肉質鮮美繁殖力強,但兩廣地區卻不喜歡吃
    對於「吃」我們是從來不會馬虎的,所以我國才會有如此多的美食,即使你花幾十年可以都吃不完中國的美食。當然了人們不僅會吃,對於食物的烹飪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然也不會出現一道美食每個地區的吃法都不一樣。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聊一聊魚,魚可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 湖南遭「巨型蝦」入侵,最長可達1米,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但是當小龍蝦來到中國的時候,它剛泛濫起來,就被中國人找到了治理的辦法,那就是將它製作成美食,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將小龍蝦製作成了各種美味端上餐桌,很多人在吃到小龍蝦這個美食之後都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