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發布:美歐跨大西洋合作路線圖

2020-12-06 走出去導航網

近日,新美國國家安全中心(CNAS)發布了《應對中國崛起的跨大西洋路線圖》,提出對華政策不僅應遵循六項原則,而且要在技術、投資、貿易和國家治理等多個領域聯合跨大西洋夥伴展開與中國的競爭。 CNAS是美國國家安全政策核心智庫,是美國政府對外政策的主要參考來源之一。新美國安全中心在入選「美國頂級智庫」的97家美國智庫中排名第12。其創辦人之一的Kurt M. Campbell曾在柯林頓執政時擔任助理國防部長,在歐巴馬政府擔任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美國助理國務卿。

制定跨大西洋對華政策應考慮的六大原則

報告認為,在制定跨大西洋對華政策時,政策制定者應考慮以下六條原則:

行動的緊迫性。中國已在AI、5G等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量子計算和基因組學領域中國也具有競爭力。美歐應迅速做出反應。

美歐共同採取協調政策。美歐應建立一個龐大而有凝聚力的聯盟。

增強各自競爭力。美國和歐洲必須確保各自在技術、清潔能源和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保持優勢。而加強跨大西洋合作是保持其優勢的關鍵因素。美歐應更有效地共享風險評估和情報,總結最佳做法等。

美國應在各個層面加大與歐洲的接觸。美國應該在所有層面上與歐洲接觸,不僅包括歐盟委員會的對話層面上,而且包括加大與各成員國的接觸。最好通過投資審查和出口管制等措施採取一致行動,尤其在5G、AI等關鍵基礎設施投資領域要加強與歐盟的協調,共同應對中國競爭。

尋求跨大西洋合作夥伴。美國應通過擴大合作夥伴國家範圍,尋求建立更大的同盟和價值認同的利益夥伴。

與中國在符合規範和標準的前提下接觸。盟友間的跨大西洋合作並不意味著歐洲或美國應該放棄與中國的所有接觸,在氣候變化、反海盜的海上安全、軍備控制等方面應與中國進行接觸。但同時要確保接觸符合現有的規範和標準。

在確立了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則以後,該報告提出了,美國和跨大西洋夥伴應該在技術、投資、貿易和治理四大方面進行合作,並且詳細給出了每個方面的行動路線圖。

01

技術合作

報告認為,中國在5G、人工智慧、量子計算領域已由過去的追隨者轉變為現在的全球領導者。為了減少對進口技術的依賴,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幅增加研發投入、併購海外公司和技術、引進人才等……

目前,美國和歐盟已經通過投資限制和出口管制,限制了關鍵技術流向中國。同時,他們還在尋求制定共同的政策、技術規範和標準,以防止其新興技術流入中國。報告認為,歐美在應對技術方面的合作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通過建立多邊出口管制、制裁和加強商業情報共享,保持美國和歐洲的技術領先。

二是,通過協調發展戰略產業和國防創新、聯合研發、培養技術人員等,加強創新能力。在電信、先進設備、生物製藥、半導體、計算和軟體等成熟的合作領域建立一個美、歐、日合作的技術聯盟;優先共同開發支撐軍事能力的未來技術,比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6G。同時協調人工智慧及其法規的發展等。

三是,在5G方面建立聯合評估、研發、購買和替代機制。報告建議,建立一個由多邊聯盟開發的5G風險評估機制,並且美國、芬蘭、瑞典、日本和韓國應該聯合研發和部署5G網絡解決方案,建立一個聯合基金,為數字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四是,制定數據隱私和戰略技術規範和標準。在如國際電信聯盟(ITU)、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等領域加強美歐的合作,確保數據技術規範和標準被廣泛採用。

02

投資合作

報告認為,歐美的經濟、供應鏈等對中國存在過度依賴,因此存在較大風險,需要美歐分別或聯合採取措施:

一是,通過聯合磋商、建立投資基金和打造跨大西洋公共外交活動。

二是,利用FIRRMA篩選機制、FATF和反壟斷政策推動建立更有效的國家篩選機制。

三是,協調美歐投資決策機制、加強信息共享,限制對港口等重要基礎設施的投資、收購等。四是,聯合對研發活動進行嚴格監控。

03

貿易

報告認為,美歐在貿易方面需要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以應對包括補貼、稅收減免、低成本貸款、貿易和投資壁壘等不正當競爭。

一是,修復美歐經濟關係,重建信任。美國與歐盟重啟跨大西洋貿易談判,儘量達成貨物或服務貿易協定或雙邊投資協定;美歐現存的232條款措施、空客-波音爭端、數字稅收和氣候變化等問題應得到解決;美歐需要與盟國一起,維護供應鏈安全,包括使工廠、開發和產品設計等供應鏈環節多樣化並回歸到盟國範圍內。

二是,利用WTO、工業標準制定等機構約束中國。

三是,通過訴訟、經驗分享、多邊出口管制等手段,確保美國和歐盟的技術優勢。

04

全球治理和控制國際組織

歐美需要建立一種統一的、積極主動的戰略,更積極地推動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治理體系。

一是,致力於國際機構的控制,爭取控制機構的制定議程。美國應該回到參與和領導其具有戰略利益的多邊組織上來,包括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改革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建立網絡、空間和其他新興技術的規範和標準等。

二是,提高在聯合國系統的能力。

三是,大西洋兩岸國家採取全政府措施,加強對話和信息共享;針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更積極主動的公共外交。

來源:機工情報 作者:機工智庫研究員/周青玲

相關焦點

  • 北約成立70年,美歐關係「跨大西洋大陸漂移」正在發生
    北約成立70年,美歐關係「跨大西洋大陸漂移」正在發生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克里斯多福·希爾 2019-04-03 13:22
  •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跨大西洋國家的中國戰略重點》報告
    科技戰略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跨大西洋國家的中國戰略重點》報告 據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官網11月30日消息,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跨大西洋國家的中國戰略重點》報告,稱跨大西洋國家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經濟
  • 技經觀察|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布報告《跨大西洋國家的對華戰略重點》,稱跨大西洋國家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經濟、安全和價值觀挑戰,並應為此制定協調、有效的跨大西洋對華戰略。報告提出跨大西洋國家應把戰略重點放在六大關鍵優先事項;報告認為,可以通過成立「跨大西洋協調理事會」,促進討論和協同行動,實現國家間的戰略兼容性與協調性。
  • 跨大西洋的十大航運公司和港口排名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導致需求急劇下降,加上大西洋兩岸關稅爭端不斷升級,這兩個因素共同抑制了美歐貿易在2020年以來的穩定增長。來自JOC的姊妹產品PIERS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美國從歐洲的進口總量下滑4.5%至141萬標箱,而美歐出口貿易則下跌11.9%,至73萬標箱。美國從歐洲進口的汽車和零部件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與2019年前5個月相比,美國汽車和零部件進口銳減40%,約3.1萬標準箱。
  • 拜登向歐盟釋放善意,數據隱私問題成美歐緩和第一步?
    據美媒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消息傳出後不久,歐盟機構領導人及主要國家領導人表示,希望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可以開啟「跨大西洋關係」新階段。
  • 大西洋理事會:川普這7條政策,拜登可能會執行下去
    未來四年是制定淨零排放路線圖關鍵時期 作者認為,美國國會在川普在任期間通過的45Q稅收抵免法案(45Q tax credit)推動了39個碳捕獲項目,促進工業部門轉型並為負排放鋪平道路,為拜登擴大淨零排放技術規模奠定了基礎。
  • 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即:大西洋變「寬」,中美歐戰略三角更微妙
    美歐和美德關係幾乎陷入了冰點。值此多事之秋,中歐之間的良好互動則顯示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活力與潛力。維護全球化大方向:中歐默契彌足珍貴自從川普上臺以來,美國與歐盟和德國之間漸行漸遠,大西洋似乎越來越寬了。
  • TTIP談判秘密文件被曝光 美歐「黑箱作業」再遭炮轟
    TTIP談判秘密文件被曝光 美歐「黑箱作業」再遭炮轟 2016-05-02 20:22:0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柏林5月2日電 (記者 彭大偉)5月2日,國際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荷蘭分部將一份遭洩漏的長達240頁的美國與歐盟圍繞TTI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
  • 美歐聯手發難,稱俄反對派領袖遭化武襲擊,俄:該毒劑僅美在生產
    據俄新社本月3號發布的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針對俄羅斯反對派成員的化學武器襲擊確有其事。根據德國研究人員的分析報告,遭到襲擊的俄羅斯反對派成員納瓦利內,體內存在著軍用級別的「諾維喬克」神經毒劑殘留物。
  • 歐美將聯合打造100Gbps跨大西洋海底光纜
    該組織與歐洲國家研究和教育網絡(NREN)合作,計劃為研究和教育機構建立和運行先進網絡。其GEANT(幾何和追蹤)網絡是專門針對研究和教育的高速歐洲通信網絡。結合NREN合作夥伴,GEANT創造了一個安全且高速的研究基礎設施,為40個歐洲國家超過8000個機構的4000萬用戶提供服務。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重磅發布
    導 讀 詮釋「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大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線、願景和戰略目標進行詳細介紹。《技術路線圖2.0》中提到,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 復旦辦了一場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
    焦揚:以一體化的思路加強成員單位間交流合作,以高質量的目標帶動諮政服務能級提升,在新發展階段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打造更強大的智力引擎焦揚在致辭中代表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和復旦大學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去年9月,由復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華東五校共同發起的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正式成立。
  • 博弈 | 外媒:大西洋「團結大廈」出現新裂縫 歐洲人真能睡踏實?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近日刊登葉連娜·普斯託沃伊託娃題為《大西洋團結大廈的新裂縫》的文章稱,川普「美國優先
  • 英國NOC發布《國家海洋設施技術路線圖》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29日,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發布了《國家海洋設施(NMF)技術路線圖2020—2021》《NMF技術路線圖》新增了規劃、數據管理和考察船性能開發相關的內容,為了全面展示NMF和英國海洋學數據中心(BODC)向英國海洋科學界提供的支持。
  • 摩爾斯電碼的發明和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
    在1858年鋪設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之前,英國和北美之間的消息傳遞最多需要10天的時間,這是兩國之間航行所需的時間。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向詹姆斯·布坎南總統發出了第一條跨大西洋的信息。國際通訊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郵件經過16個小時才到達,經過2500英裡的電纜,與之前的10天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
  • 谷歌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6400 多公裡,自家專用
    ▲圖:谷歌跨大西洋海底電纜示意圖現在,谷歌正打算自己建造一條全長近4000英裡(約合6400多公裡)、從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延伸至法國海岸的大西洋海底電纜。在過去幾年中,谷歌聯合其他公司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洋底鋪設了多條電纜,進行了大量投資,其中相當一部分將在2019年上線運營。據悉,TE SubCom公司是這一長約4000英裡、四對光纖組系統項目的承包商。正如谷歌所指出的,建造這樣一條海底光纜,谷歌可以精確地把它鋪設到其數據中心連接需要的地方,而無需考慮其他合作夥伴的需要。
  • 中國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照明節電工作,1996年啟動實施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先後將其列入「九五」、「十五」節能重點領域和「十一五」、「十二五」重點節能工程,並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開展了三期綠色照明國際合作項目。通過多年不懈努力,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取得顯著進展,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密切關注和積極支持,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
  • 谷歌建首條跨大西洋私有海底電纜:為提升雲計算服務
    據了解,「Dunant」電纜全長近4000英裡(約合6400多公裡),從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延伸至法國海岸的大西洋。谷歌全球基礎設施戰略談判代表Jayne Stowell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Dunant』將成為首家由非電信公司建造的跨大西洋私有電纜,以滿足谷歌雲計算業務迅速增長的網絡需求。」
  • 三大脈絡解析未來全局|新京智庫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新京報智庫特約撰稿 凌勝利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大國博弈對於國際關係具有重要影響。其中,「中美歐大三角關係」如何發展,對未來的國際形勢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