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大三角如何演變?三大脈絡解析未來全局|新京智庫

2020-12-05 新京報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新京報智庫特約撰稿 凌勝利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大國博弈對於國際關係具有重要影響。其中,「中美歐大三角關係」如何發展,對未來的國際形勢至關重要。

在過去一段時間,中美歐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趨向複雜。面對即將到來的後疫情時代,中美歐關係何去何從值得關注。與此同時,美國即將迎來新的總統,拜登政府對於中美歐三邊關係將產生何種連鎖反應,也令人關注。

美國與中國、歐洲的關係都出現惡化

長期以來,美國把歐洲作為重要盟友,希望歐洲國家在戰略上對美國保持追隨,在很多問題上為美國分擔責任。

在川普執政後,美國基於「美國優先」的政策導向,在大國關係方面表現得更加自私自利,其結果就是導致美國無論是與中國還是與歐洲,關係都出現惡化。

在政治上,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體現出很強的單邊主義。

在全球治理特別是氣候變化方面,美歐矛盾明顯。在經貿方面,美國並未因為歐洲是盟國而大開綠燈。經貿上的矛盾實際上在一定程度傷害了美歐關係。在防務分擔方面,川普政府時期,美國給歐洲盟國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長期以來,在北約框架下,美國與歐洲國家的安全合作歷史悠久,相互受益。但是對於聯盟內部的成本分擔,美歐之間也是齟齬不斷。這種矛盾在川普政府時期更加凸顯。川普政府要求歐洲盟國儘快增加國防開支,這與歐洲,特別是德法等國家的國防預算計劃相衝突。

整體來看,川普執政以來,美歐關係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安全方面都有所惡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疏遠。這也使得歐洲國家對拜登新政府有著更多的期望。

在美國大選結果初步確定之後,歐洲國家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第一時間祝賀拜登當選。英法德等國領導人在和拜登的通話當中,也表明了各自與美國的合作態度,希望能開啟美歐關係新發展階段。

穩定中歐關係對中國很重要

對於美國而言,基於全球霸權的需要,在中美歐三邊關係之間,美國會謀求儘可能地拉攏歐洲,藉助歐洲的力量對中國形成壓倒性優勢,通過美歐在政治、經濟、安全的合作,逐漸孤立中國。

基於這一戰略訴求,拜登政府會將修復美歐關係,作為其重要的對外政策議題。

至於美國對華戰略,雖然目標不會改變,但手段會有所變化。儘管中美競爭的基調不會改變,但合作面可能會有所增加。

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和美歐等世界主要大國保持總體均衡、穩定良好的大國關係很有必要。

不過,由於各自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和美歐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對於中國而言,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穩定中歐關係非常重要。

歐盟處於困難期,不會對美國亦步亦趨

歐盟目前處在一個困難的時期。歐盟的經濟發展面臨很大壓力,內部的一些社會問題也不斷凸顯,包括移民問題、難民危機等。

英國脫歐對歐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盟如何發展,歐盟內部的一些領導國家如何引領歐洲一體化,面臨的內外壓力都比較大。

▲ 圖片來源:unsplash 官網

長期以來,基於大西洋主義,歐洲國家非常重視美歐關係,這在未來不會發生太大改變。

因此,更具多邊主義和合作意識的拜登政府,受到歐盟期待,但是歐洲國家也不一定在所有問題上對美國亦步亦趨,包括在全球治理和在對華戰略方面。

中美歐關係如何發展有三大看點

隨著有效疫苗的出現,全球即將進入後疫情時代。中美歐關係如何發展,主要有三大看點。一是經濟復甦;二是全球治理;三是大國博弈。

未來一段時間,全球將進入一個戰略收縮的時代。各國主要的重心主要是國內治理,包括經濟恢復、社會治理,主要是修復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對幾乎所有國家都是首要任務。無論是歐洲國家還是拜登政府,都需要關注經濟發展,那麼和中國的經濟合作就極為重要。

在經濟發展方面,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抑或是中國,經濟合作有助於實現各方合作共贏。在全球產業鏈中如何實現優勢互補,對於各國的經濟復甦都有重要幫助。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企業,其實還是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還是非常期待和中國之間的這種經濟合作。

當今世界,全球治理的議題日益增加,各國之間的合作需求不斷增長。中美歐之間在全球治理的很多議題上進行合作非常重要,它關係到全球治理能否有效地實現,關係到全球治理中的大國領導力的問題。在氣候變化、反恐、難民問題等方面,中美歐都存在合作利益。全球治理離不開大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中美歐也都存在多邊合作的需求。當然,在不同的議題中,合作多還是競爭多,也存在著明顯差異。

大國博弈是大國關係的常態。從歷史來看,大國間的關係很少有非常和睦的。大國之間的博弈,包括了大國合作與競爭兩方面,這是正常的大國關係。

對於中美歐三方而言,利益相互交織,競爭與合作並存是常態。中美歐三方都需要避免惡性競爭,避免陷入全面對抗。

□ 凌勝利 (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柯銳 實習生:餘丹 校對:李立軍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相關焦點

  • 參考智庫|學者深度解析近200年間中美日關係如何演變
    倪峰在文章中指出,如果我們把美國與東亞關係的演變聚焦於國家,那麼美國、中國和日本無疑是最關鍵的角色,而且隨著歷史的演變,三者的重要性、相互之間互動的廣度和深度都呈現出逐層遞進的態勢。這是我們在考察美國與東亞關係演進的過程中尤其需要關注的現象。
  • 破解家居家裝消費者決策流程「黑匣子」——三大新趨勢丨億歐智庫
    億歐智庫根據羅傑斯創新擴散理論以及家居家裝消費者在線問卷調研,總結了家居家裝消費者的消費決策路徑:瀏覽-評估-篩選-購買-評價。第一階段是瀏覽:消費者在有家居家裝消費需求時,會通過線下門店、熟人介紹、搜尋引擎等獲取商品或服務信息,進而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公告讚揚默克爾「特別重視歐中關係、全力支持歐中談判」。    歐中投資協定的談判始於2014年,多年來停滯不前。  中歐之間達成協定後,預計將花費數月時間轉化為法律條文,並翻譯為歐盟官方的27種語言,提請經過歐洲議會批准,轉化為正式文本過程,恐怕將會持續到2021 年下半年。  一位歐洲官員稱,該協議可能會在2022 年初生效。
  • 科研與智庫成果選題與思考切入點
    3 在全局的戰略視野中發現問題所在  科研與智庫的選題需要登高望遠,在全球視野、全國視野、全局視野、全區域視野和全行業視野中環視鳥瞰。關於如何在全局視野下以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謀劃新一輪中國城市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筆者撰寫了《新一輪中國城市圖書館創新發展論略》(《圖書情報工作》2017年第1期),指出中國新一輪城市圖書館創新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包括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挑戰、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挑戰、快速城鎮化的挑戰、全面小康文化目標的挑戰、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的挑戰等。
  • 科普: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珠峰」——印太珊瑚礁大三角
    新華社「科學」號5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 吳飛座)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討在正駛往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號科考船上舉行,科研人員介紹了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珠峰」——印太珊瑚礁大三角。
  • 中美歐空間機構前負責人:太空視角啟示人類團結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中美歐空間機構前負責人:太空視角啟示人類團結抗疫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太空中回望地球,思考人類命運的時候該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來自中美歐三大空間機構的前負責人近期共同發聲強調,「如果我們還想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上取得勝利的話,並準備好面對下一個外敵入侵,我們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放棄任何現實存在甚至是想像出來的分歧,團結起來共同抗敵」。要讓這個星球上生存的75億人站在一起,一致對外。
  • 未來世界大國,將只會是中美印三家
    因此,在這種大三角博弈中,中國看似處於劣勢,但未嘗沒有制勝之道。盤點未來的世界大國,從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看,最可能的是三個:美國、中國和印度。其他的,如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等,更可能是第二流大國。當下的外交,其實就是在為未來布局。
  • 中美關鍵時刻的一場智庫對話,折射諸多重大信息
    本文轉自【人大重陽】;人大重陽網訊7月9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
  • TGN推動中美歐跨境孵化
    這次合作在中美歐之間架起了一座跨境孵化的橋梁。」20日,美國Foundry Club創始人Barry Capece在「TGN Talks國際項目路演會」上說。20日,在國際項目路演會上,TGN與美國達福創投跨境孵化加速器及美國Foundry Club籤訂協議,計劃在未來實現中美項目的互換與交流,攜手推動跨境孵化及技術轉移。與此同時,TGN還與Hardware Pro籤約,計劃在歐洲、香港及深圳三地共建智能硬體孵化器。
  • AI時代,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卻能改變自己丨億歐智庫精選
    同時,未來十年翻譯、簡單的新聞報導、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將有90%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最近關於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威脅就業的辯論越來越受到關注。AI時代確確實實已經來臨,我們躲都躲不過。因此,我們此時不應該為人工智慧的強大而焦慮,更多的是應該思考如何改變自己適應這個時代。
  • 西北望︱中俄美之間:如果不是「大三角」,是什麼?
    在中俄、中美、俄美關係中,第三方不是其全部背景和內容,但卻都是其背景和內容的重要部分,它們之間的互動和傳導作用非常明顯,由此說,中俄美是三角關係無疑。如果要對中俄美關係現狀作一個簡要的描述,可以這樣說:當今中俄美三角的基本特徵是中俄為戰略夥伴,在國際政治上與美國形成兩大思想和主張。但兩國針對一國的結構性的框架並未形成,更談不上「大三角」的復活。
  • 智庫論壇|隆國強: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時代給智庫提出了新考卷,智庫必須回答好這些新問題,才能不負時代的要求。1.中國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深入研究國際格局變化的根本原因與主要動力,才能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演變的新趨勢,分析國際形勢演變中所蘊含的新機遇新挑戰。
  • 近200年間中美日關係如何演變?這篇文章說透了
    據參考消息9月26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倪峰於近日在《日本學刊》2017年第5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與東亞關係的歷史考察——兼論中美日三國互動及地區影響》(全文約2.1萬字),說透了中美日關係的演變。
  • 參考消息 | 十問2019: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
    《參考消息》「十問2019」新年特別報導系列之一【原標題】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自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關稅到7月公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後兩國關係雖然稍有緩解,但因兩國摩擦升級而產生的焦慮感與緊張感卻在全球急劇上升。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烈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中國未來發展走向。2018年11月,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交付中心舉行儀式,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波音飛機。(吳曉凌攝) 看清美國多重面目全球輿論對中美兩國互動的高度關注,折射了兩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影響力。
  • 中美攜手才能戰勝病毒 三大領域合作是當務之急
    放棄幻想,中美需要同心協力不應抱有幻想。戰勝這場流行病是關鍵的國家利益,需要兩國同心協力。如果不能精誠合作,美中雙方都無法獨自完成這一目標。從未來12個月內的經濟增長,到兩國公民對於各自政府的信心,再到兩國的全球地位和聲望,這次考驗的成敗牽動世界人心。在真正的戰爭中,死亡人數是關鍵。在經濟方面,真正的增長才能產生盈利。
  • 【首席視野】國泰君安花長春:全球復甦,中美歐庫存周期共振,強制造...
    我們認為後續,中美歐三方庫存啟動共振,2021年我國製造業動能將有顯著抬升,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達9%。一、庫存:中美歐補庫共振,看好家電、家居、消費、電子、汽車、基化、有色機械設備等1.1.最近三輪庫存周期,中美歐同步啟動最近三輪庫存周期,中美庫存同步啟動;中美庫存前兩輪領先於歐洲,最近一輪(2016年以來)歐洲率先啟動。我們梳理了中美歐最近三輪歷史庫存周期,即第一輪:2009.8-2013.08,第二輪:2013.8-2016.06,以及最近一輪:2016年6月以來。
  • 命盤中的大三角格局和相位
    大三角相位共分為四類——火象大三角火象大三角非常活躍。火象的特點是:行動和活動。有火象大三角的人總是喜歡馬上停蹄,要注意不可過份擴張自己。火象就像是火餡一般,會持續燃燒發熱,直到沒有燃料為止。火象大三角賦予人衝動的性格;也可能顯示絕對的誠實,因為火象只能表達出真實的性格,不會隱瞞。火象大三角可以非常強烈,突出火象擴張的特質,有時候,會爆發式地表達喜怒哀樂。火象大三角的人必須學會保存能量,了解各種情感表達方式,而不是單純地用最強烈,最原始地方式表達。在四象大三角中,火象大三角可能是使人受益最大的,這些人真的非常富有勇氣,敢冒險,也能享受許多樂趣。
  • 中國夢與世界未來暨高端智庫建設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指出,「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在這種背景下,2014年12月28日,「中國夢與世界未來暨高端智庫建設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與會嘉賓就中國夢的體系構建,中國夢與世界未來的關係,以及高端智庫與多層次智庫體系的建設等主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
  • 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共同求索智庫治理和思想理論傳播的未來路徑  為充分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角色作用、承擔職責使命,12月19日,由光明日報社聯合南京大學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