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重磅發布

2020-11-25 騰訊網

導 讀

詮釋「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全文共計3644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來源| 國汽智聯(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 蒲蒲

11月1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召開。

大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線、願景和戰略目標進行詳細介紹。《技術路線圖2.0》中提到,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技術路線圖2.0》是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之後,又一份定調未來15年技術路線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

《技術路線圖 2.0》系統梳理、更新、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技術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分級,分析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發展現狀和未來演進趨勢,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1.0》實現程度和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面向2035年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願景、裡程碑與發展路徑,提出創新發展需求,以期為我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製造強國建設、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

在2016年發布的《智能網汽車技術路線圖1.0》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結合產業最近進展與趨勢,進行了全面更新:

研判目標擴展到2035年。形成2025、2030和2035為階段性目標的時間裡程碑。其中,路線圖研判到2025年,我國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汽車總銷量超過50%,C-V2X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50%,高度自動駕駛車輛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並不斷擴大運行範圍。2035年,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廣泛運行於中國廣大地區。

增加評估篇章。充分結合2017-2019年編制出版的評估報告,參考國內外近期的標誌性進展以及實施效果進行實施效果評估。

將整車研究範圍細化為乘用車、貨運車輛、客運車輛。主要分析城市道路、城郊道路、高速公路和限定場景四種類型運行範圍內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業化、市場化、商業化時間進度。

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架構和體系進行全面梳理和修訂。車輛關鍵技術部分增加系統設計技術,其中包含電子電氣架構、人機互動、智能計算平臺;信息交互關鍵技術部分增加車路協同技術,豐富雲控基礎平臺;基礎支撐關鍵技術部分增加人工智慧、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優化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標準法規等。

對跨產業融合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共識。突出網聯化分級是基於車-車、車-路、車-人、車-雲控平臺的車路雲一體化、相融合的分類方式。

「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

智能網聯汽車涉及整車零部件、信息通信、智能交通、地圖定位等多領域技術,將技術架構劃分為「三橫兩縱」技術架構。「三橫」指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與基礎支撐關鍵技術。「兩縱」指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車載平臺與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設施、通信網絡、大數據平臺、定位基站等,將逐步向數位化、智能化、網聯化和軟體化方向升級,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願景和總體目標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願景是實現汽車強國偉大目標,使汽車社會朝著有益於文明進步、可持續軌道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無限嚮往的需要。體現在安全、效率、節能減排、舒適和便捷、人性化等方面。

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由於採用智能化和網聯化技術,駕乘安全性和舒適性顯著提高,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數量大幅降低,交通出行和物流運輸效率顯著提升,道路交通能源消耗和汙染排放有效降低。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有效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經濟重構和安全、高效、綠色的汽車社會文明形成,促進建設世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體目標

在頂層設計方面,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形成,並逐漸成為國際汽車發展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標準體系、產品安全體系、運行監管體系建成並不斷完善。汽車與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形成,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在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方面,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創新產業鏈體系形成並持續優化。擁有世界排名前十的供應商企業1-2家,中國品牌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核心零部件國際競爭力增強。「人-車-路-雲」高度協同,通信網絡、道路交通、地圖定位等智能化基礎設施覆蓋度高。

在市場應用方面,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持續增加,2025年達50%,2030年超過70%。C-V2X終端的新車裝配率2025年達50%,2030年基本普及,網聯協同感知、協同決策與控制功能不斷應用,車輛與其他交通參與者互聯互通。高度自動駕駛車輛2025年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並不斷擴大運行範圍。

核心內容: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裡程碑

《技術路線圖 2.0》圍繞乘用車、貨運車輛、客運車輛,制定分階段發展目標與裡程碑。

(1)智能網聯乘用車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乘用車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乘用車為轎車,其功能包括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停車場自動駕駛等。

2025年左右,C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開始進入市場。

2030年左右,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

2035年以後,F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開始應用。

(2)智能網聯貨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貨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貨運車輛包括中型、大型貨車,以及目前在特定區域示範應用的新型物流配送車輛。

2025年左右,高速場景DA、PA級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CA級自動駕駛貨運車輛開始進入市場。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實現商業化應用,高速公路隊列行駛開始應用等。

2030年左右,城市道路HA級自動駕駛技術開始應用,高速公路HA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應用,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高速公路隊列行駛實現規模商業應用,典型應用場景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

2035年以後,FA級智能網聯貨運車輛開始應用。

(3)智能網聯客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客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客運車輛包括用於城市公交、城際客運、社會團體等客車,以及目前在特定區域示範應用的新型通勤小巴。

2025年左右,限定場景公交車(如BRT)CA級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限定場景接駁車HA級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

2030年左右,HA級自動駕駛接駁車規模化應用,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公交車(BRT)商業化應用, HA級自動駕駛城市道路公交車開始進入市場。

2035年以後,實現城市道路公交車HA級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高速公路客運車HA級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隨技術發展,逐步實現全路況條件下的自動駕駛。

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全新的產品形式,與之帶來的是創新性的商業模式與產業生態,新一代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多領域技術都已經與智能網聯汽車深度融合,將對產品發展和開發模式產生巨大影響。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正處於關鍵期、攻關期,《技術路線圖 2.0》的制定將支撐政府自動駕駛產業規劃、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引導社會資源集聚,為中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

下一步,編制團隊將把握產業技術發展脈搏,持續更新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支持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實踐。同時詮釋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應對國際發展態勢,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影響力。

新基建

5G

情報局

相關焦點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核心內容概要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 2.0》」)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2019年5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適時組織行業力量啟動《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
  • 硬科技投向標|《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發布 首批四大科創...
    《科創板日報》(上海,宋子喬)訊,本周,硬科技領域重要新聞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正式發布》》政策《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正式發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11日召開。
  • 智能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發布 汽車「智商」鑑定有標準
    本報訊 (記者王 輝)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如同是汽車的「大腦」,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且重新定義汽車生活。如今各大汽車廠家及IT企業紛紛發力,除了爭相推出相關產品外,在營銷上更是大打智能網聯牌。由於行業技術標準和評價體系長期缺席,導致了產品性能上的良莠不齊,讓消費者的選擇也無所適從。
  • 開放的幾何+,重新定義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規劃當中明確指出,要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搶佔先機、趕超發展的突破口,從而引領汽車產業升級,達成建設汽車強國的目的。隨後在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也明確指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且完整的產業鏈。
  • ...即將開放的測試區,長沙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
    雷鋒網按:4月16日,長沙市政府發布了《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長沙成為了繼北京、上海、重慶之後,國內第四座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則的城市。以下是管理實施細則: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快推動我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及應用,指導和規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控制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風險,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動長沙創建「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
  • 智能網聯汽車駛入發展快車道,網御星雲護航車聯網信息安全
    智能網聯汽車,是5G、人工智慧與傳統汽車的有機結合,搭載了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並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飛速發展。
  • 智慧醫療艙現身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顯露抗疫科技
    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 2020)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以「智能新時代,車聯新生活」為主題,吸引了120餘家企業參展,展車數量超過130輛。
  • 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
  • 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一天精彩回顧
    ,由上海易貿攜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各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組織、整車廠、科研院所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百家媒體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起預見人類的未來出行圖景。(OEM、Tier1、Tier2)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  本次的大會以「智能 · 合作 · 未來——融合創新共享智慧出行」為主題,圍繞行業的趨勢發展、合作模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信息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力圖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支持的業內交流盛會
  • 《嘉興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新聞發布...
    三是要推動產業做大做強,以智能網聯汽車做為新的突破口,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和數字經濟發展。 會議最後,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建設局、嘉善縣人民政府領導共同啟動了我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並現場連線嘉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觀看測試畫面。
  • 吉利牽頭首屆SCP大會,迎接混動車智能網聯時代
    今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發布消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暨「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協同創新發展」專題研討會,將於12月1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探索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由此可見,智能網聯將會是未來中國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而混動車行業作為整個汽車行業的一部分,也在積極嘗試智能網聯技術。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公開徵求意見
    附件2《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背景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技術、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戰略方向。為指導各州開展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自2016年9月起,連續發布更新《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自動駕駛系統2.0:安全願景》《自動駕駛汽車3.0:準備迎接未來交通(AV 3.0)》和《確保美國在自動車輛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自動駕駛車輛4.0》,基於行業共識提出自動駕駛系統
  • 智能網聯汽車電磁輻射發射測試面臨的挑戰
    傳統汽車上所用無線設備的上限頻率不超過 6 GHz,引入 5G V2X 通信和毫米波雷達後,車載無線設備的上限工作頻率飆升至 81 GHz。對於如此高頻段的汽車輻射發射,國際國內均未有標準給出明確的限值,汽車電磁兼容實驗室在設計建造時往往也不會針對如此高的頻率。
  • 梧桐車聯TINNOVE OpenOS全面開放 智能網聯汽車「一站即達」
    長期預測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不斷增長,至2025年接近20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75%以上,高於全球市場的裝配率水平。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已成大勢所趨,將對人們的出行生活產生巨大改變,而網聯科技驅動的新型汽車生態,也正迎面而來。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共建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二周)|國務院支持自動駕駛地圖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一周)|重慶發自動駕駛路測辦法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四周)|武漢60億布局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三周)|大眾出行與AutoX合作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二周)|深圳發布智能網聯意見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一周
  • 全國汽標委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2018年4月3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等多個領域的委員及行業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
    第三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運輸部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推動和促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工作並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條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依據本規範制定實施細則,具體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工作。
  • 汽車智能網聯化風起雲湧,萬億市場蓄勢待發
    智能網聯汽車是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網聯協同是智能駕駛發展的未來趨勢。智能網聯汽車=單車自動駕駛+網聯式汽車,二者融為一體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生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涉及信息通信、交通、汽車等行業,以安全為支撐,對車、路、雲端產生的信息流進行融合感知、計算、決策與信息下發。具體技術架構可劃分為「三橫兩縱」。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附全文)發布時間:2021-01-11 17:02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從工信部了解到,為營造更好的測試示範環境,共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組織行業機構、重點企業等開展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的修訂,已形成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 新玩家不斷入場
    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也於當天公開徵求意見。機構認為,智能汽車高歌猛進,將開啟千億級賽道,產業鏈應用加速推進,具備卡位優勢的相關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截至11日收盤,同花順無人駕駛概念板塊漲幅居前,上漲0.48%,聯創電子、四維圖新、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等多隻個股漲停,長城汽車、啟明信息、萬集科技等漲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