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葉菁 通信信息報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新能源與智能網聯,也許並不簡簡單單是「汽車的未來」和「未來的汽車」之間的糾結博弈。

1

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洗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全年累計銷量77.7萬輛,較2016年增加了27.0萬輛,增速達53.3%,連續三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令人欣喜。年初,隨著國外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獨資的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投產,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即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以及國外獨資品牌進入三方勢力角逐期,同時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向著市場化發展已不可逆。近日,中汽協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9月汽車市場銷量回升,產銷量均超過了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3.6萬輛和13.8萬輛,環比增長28.9%和26.2%,同比增長48%和67.7%,環比和同比漲幅明顯。在車市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車的保有量繼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總保有量超過400萬輛,佔全球的50%以上。

不過,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也遇到了一些瓶頸。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的不斷形成,近年來補貼政策不斷下降,以比亞迪為例;比亞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6%,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外,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坦言,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服務模式有待創新完善、產業生態不健全等突出問題。

河北米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易微車創始人劉一男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競爭力不足、資源制約三大風險,也正基於此,「以純電動車為首的新能源汽車看起來『受寵』不再。」

2

智能網聯成造車新勢力

隨著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車聯網、新能源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傳統的汽車行業即將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智能汽車的時代正在來臨。在近日舉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當前,隨著汽車信息通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階段。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銷售量達196萬輛,佔乘用車總銷量的14.7%。更有部分企業加速研發L3級自動駕駛車型,多地開展自動泊車、自動駕駛公交車、無人智能重卡等方面的示範應用。如,今年6月,福特和百度籤署戰略合作意向書,計劃圍繞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方面展開合作;8月,東風汽車與華為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中,「下一代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展開戰略合作」是重點內容。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路線圖2.0研判,到2025年,我國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比例超過50%,C—V2X(以蜂窩通信為基礎的移動車聯網)終端新車裝配率達50%,高度自動駕駛汽車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並不斷擴大運行範圍。2035年,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將廣泛運行於我國廣大地區。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多方呈現競合發展態勢,走向協同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場景也不斷重塑。在技術進步、成本下降與法規包容三重作用下,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從實驗室走向公開道路實際測試與商業化示範的階段,在計程車、幹線物流、公交、封閉園區物流、環衛、末端配送、自助代客泊車等場景示範應用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可以看出,未來智能網聯勢必將藉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東風,實現核心產品技術創新求突破、跨界融合交通和信息通信求發展、智能路網基礎設施建設求升級。

3

新能源、智能網聯「交融與共」

此前在「第二屆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智能汽車專場論壇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相比於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發展速度更快」。不過儘管如此,「智能網聯」的發展任重道遠,「焦慮」也時時存在。

在9月1日舉行的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論壇上,有行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焦慮」:除了交付瓶頸,還有來自行業的壓力——幾乎同時期成立的蔚來、威馬步步緊逼,執掌江山多年的主機廠當然無法忍受被「革命」的風險,紛紛發力新能源。對新造車勢力來說,除了交付問題、競爭市場,「先建高樓後打地基」的問題也開始顯現。不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沒跟上節奏的監管,註定是場馬拉松賽跑。

國家智能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關積珍表示,網聯化、協同化、智能化、電動化是交通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基礎設施和載運工具都在圍繞這個趨勢發展,其中載運工具電動化更要順應這一趨勢。智能網聯汽車具有明顯的跨界和跨越發展的特徵,這些問題新能源汽車也同樣存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並不衝突,事實上各自的發展也影響著對方的進程,從這層面上講,兩者是互為「解碼器」,未來的發展,必將走向融合。

對於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互融協同發展,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徐猛認為,「首先要在各自行業的發展規劃中相互借鑑、補充和影響。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是相互促進的,電動平臺是智能網聯繫統的最佳載體,未來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具有智能空間的功能,智能駕駛水平也將越來越高。」

END

向「通信信息報」投稿,請致信:txxxb2001@163.com,

稿件一經刊發,將根據文章質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議、新聞線索,

歡迎於微信公眾號後臺聯繫我們。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3365173。

RECOMMEND

原標題:《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2035年純電動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今年10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規模佔比到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開放的幾何+,重新定義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在汽車發明130年後,這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傢伙,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身份與使命。從信息孤島到移動互聯終端,大踏步跨入新四化時代的汽車,不但讓消費者體驗到了一種全新的出行體驗,也開啟了智能網聯的新時代。2017年4月,工信部聯合發改委和科技部發布了《汽車產業中長期規劃》。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一天精彩回顧
    ,由上海易貿攜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各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組織、整車廠、科研院所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百家媒體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起預見人類的未來出行圖景。超過傳統汽車產業鏈(OEM、Tier1、Tier2)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  本次的大會以「智能 · 合作 · 未來——融合創新共享智慧出行」為主題,圍繞行業的趨勢發展、合作模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信息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力圖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
  • 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 新玩家不斷入場
    原標題:《智能汽車產業鏈機遇凸顯》隨著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新玩家不斷入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 智見未來,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啟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機械裝備處副處長顧紫明,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區長譚明鶴主旨發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金雙根,大陸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 《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發布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覃勇)29日,在中國海南召開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發布了《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 軟體定義汽車,綠色驅動未來,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藍圖顯規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0日訊 軟體定義汽車,綠色驅動未來。11月20日,上汽大通MAXUS以「新能源汽車全領域定製專家」為主題,攜旗下新能源全系車型重磅亮相第十八屆廣州國際車展。未來5年,上汽大通MAXUS還將持續推出數十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達成新能源銷量佔比將超過30%的目標,致力於成為國內新能源車型最全面、海外細分市場市佔率最高的中國車企。
  •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11-20 10:34:35 1.2018中國智能車挑戰賽在常熟成功舉行
  • EV Tech 2021新能源汽車大會
    EVTech 是雋蔚專注智能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的專業盛會,每年在上海、北京及廣州等地相繼舉辦。EVTech聚焦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汽車零部件、汽車電池電機、充換電設施等最新技術發展以及成果展示,深入探討其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交流各企業發展戰略、國家政策導向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研討產業高端及前沿技術的研發,並以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為原則的交流平臺。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中間我想就三個技術熱點問題和大家做交流:1、動力電池;2、氫能燃料電池;3、充電與換電。
  • 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迎來高成長期 金溢科技構築智慧交通未來
    、智能網絡汽車測試管理,不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北京、上海、重慶、長沙、長春、武漢、深圳等地也相繼出臺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與法規,推動本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加速跑」的背後,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背後湧動的澎湃力量。
  • 並非曇花一現,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持續利好
    說起新能源汽車,目前國內很多家庭已經在使用了,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家庭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如何?據了解,下一步,國家將進一步優化獎補政策,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在解決「裡程焦慮」的同時,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
  • 近500位精英齊聚上海共商智能汽車落地之路
    隨著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車聯網、新能源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傳統的汽車行業即將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智能汽車時代開始臨近。當前世界各國都在探索未來出行的新形式,搶佔未來技術高地。智能汽車時代誰主沉浮?中國是否能引領智能汽車時代的風口?
  • 國內測試裡程最長,濟南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授牌
    在授牌儀式上,山東高速集團執行總監王博代表山東高速集團介紹了山東高速在智慧高速、智能網聯方面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思路。他表示,山東高速將全力配合濟南市打造優良的智能網聯產業發展環境,構建互惠共贏的智能網聯產業發展生態,為推動濟南市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產業發展,服務支撐交通強省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 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規出爐!鼓勵整合 未來「剩者為王」
    來源:財聯社12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各方意見,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9日。徵求意見稿在總體部署中明確提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佔比目標。
  • 新能源汽車正帶火這個產業!新年剛開始,就有公司迎來大批調研
    除了電池,新能源汽車還需要什麼?方向盤、輪胎、還是玻璃?去年末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板塊牛氣十足。記者注意到,除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新能源電池個股大漲之外,機構對細分產業鏈調研也如火如荼。其中之一便是未來網聯汽車操控系統,即智能駕駛的相關產品。A股之中包括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相關公司都迎來密集調研。
  • 智慧醫療艙現身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顯露抗疫科技
    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 2020)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以「智能新時代,車聯新生活」為主題,吸引了120餘家企業參展,展車數量超過130輛。
  • 中國新能源汽車時間簡史:一個新時代開啟
    從1881年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誕生至今,新能源汽車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中鍛造了一百多年,歷經漫長的汽車電氣化進程,不僅一步步釐清了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脈絡,也擎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十年來令人矚目的鋒芒。歷史的鏡頭拉回當下,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未來將繼續加快新興產業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再度成為行業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