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正帶火這個產業!新年剛開始,就有公司迎來大批調研

2021-01-18 上海證券報

除了電池,新能源汽車還需要什麼?方向盤、輪胎、還是玻璃?


去年末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板塊牛氣十足。記者注意到,除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新能源電池個股大漲之外,機構對細分產業鏈調研也如火如荼。


其中之一便是未來網聯汽車操控系統,即智能駕駛的相關產品。A股之中包括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相關公司都迎來密集調研。



新年開市兩天(1月4日、5日),德賽西威已迎來兩批機構調研者,且調研人數眾多。據上證報記者依據公司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不完全統計,近3個月裡,公司更迎來了超過10多次的機構調研。與此同時,公司股價連續上漲。


德賽西威走勢圖


無獨有偶,1月5日,華陽集團迎來了70餘家機構的調研,包括中金資管、上投摩根、高盛證券、JP Morgan、安信基金、華寶基金、悟空投資、相聚資本、景林資產、湘財基金、華夏基金……


記者注意到,眾多機構普遍關心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控制相關產品的落地情況。


結合當前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行情,不難理解為何相關產業公司如此受機構青睞了。


從相關公司的答覆來看,隨著新能源車的熱銷,其核心「配件」——智能駕駛操作的相關產業產品也加速落地。


其中,德賽西威公司回復稱,公司的L3級別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已在小鵬汽車的車型上配套量產。公司與理想汽車、英偉達籤署了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司還稱,在智能駕駛布局多年,目前自主研發的融合型全自動泊車系統、360度高清環視系統、駕駛員行為監控和身份識別系統、24G毫米波雷達、T-box、V2X產品、L3級別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新產品和新技術獲得量產。


華陽集團在回答機構關於「公司自動泊車產品的發展情況」時稱,公司目前已完成了融合環視系統的自動泊車系統APA2.0版樣車。公司採用華為晶片的APA產品方案,近期正參與車廠項目競標。


另外,華陽集團稱,公司車機搭載華為HiCar應用已完成適配,將在奇瑞車型上量產;基於華為海思晶片研發的新一代APA產品(融合環視功能)正在參與項目競標。



「新能源汽車對於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化,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和數據化能力等都是一個很好的支撐平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師建華認為,現在的汽車正從簡單的交通工具向大型智能移動終端轉變,智能駕駛產業產品受到關注在情理之中。


「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工信和信息化部,以及上海、廣州等多地多部門都在發力智能網聯汽車,2021年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或更有看頭,包括限定場景下的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示範項目或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 佐智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余杰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鼓勵地方開展自動駕駛車輛共享、擺渡接駁、智能泊車等試運行及商業運營服務。


與此同時,各類車企也已紛紛行動。


今日,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稱,公司生產的12米自動駕駛客車近日通過了在法國巴黎進行的道路測試。這是法國首臺12米自動駕駛客車獲得開放道路運行許可,同時也是中國自動駕駛客車首次進入法國。


不僅整車廠商在搶抓新機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在加快轉型升級。「公司的多屏智能座艙產品已在理想汽車、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的車型上配套量產,並獲得廣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和天際汽車的新項目訂單。」德賽西威向調研機構表示。


對此,有專業人士預測,隨著汽車工業數位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智能駕駛產業板塊中的公司每年能夠至少以25%-30%的速度實現增長。


當然,汽車智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機械處處長吳衛表示,中國有條件有希望引領智能汽車發展,但「智能化是個系統智能化,絕對不是自動駕駛這一點點東西,實質是在智能的社會、智能的經濟格局之下,汽車扮演著一種角色。」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截至**我國自主研製的鎳氫、鋰離子動力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顯著提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200kw以下車用永磁無刷電機、交流異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重量比功率超過1300wkg,實現了與整車的配套。
  •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按照未來發展趨勢,會迎來爆發期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新國標出臺、鋰電池價格的降低和政府環保政策的推行,將促使更多消費者因為鋰電的明顯優勢而從鉛酸電池新能源汽車轉向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機會巨大,眾多鋰電池企業蜂擁而至,鋰電池迎來了真正的爆發期。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按照未來發展趨勢,會迎來爆發期嗎?
  • 「固態電池」攪局,鋰電行情有新變化!這幾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視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被視為引發此次鋰電池行情分化的「始作俑者」,不過,150kWh電池計劃將於2022年四季度才開始交付,距今仍有一定時間差。而且,蔚來發布會上「固態電池」的說法也並不十分準確,擁抱真正的「固態電池」仍尚需時間。當然,除了電池板塊備受市場關注外,新能源這個重要的戰場依然被機構和資金看好,並被視為2021年不可或缺的投資主線。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從**年銷量才開始突破萬輛,**年也僅有1.76萬輛,不足兩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相對較多,為1.46萬輛,因此,想要完成**年累計50萬輛的產銷目標難度較大。近幾年,我國政府也因此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給予支持和鼓勵。
  • 財聞點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氫能源成重要方向
    重大事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氫能源成重要方向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開展高壓氣態、深冷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應用
  • 【調研】新能源汽車用空調市場調研報告
    新能源汽車空調能耗佔整車能耗15%以上;PTC熱電阻加熱供暖方式能耗很大,熱泵技術節能效果明顯,成為替代PTC的應用趨勢。國外的寶馬、三菱、日產都開始採用電動渦旋壓縮機的技術來進行採用,目前國內現在也有部分車型的採用,但是現在的技術水平還是處於單機的水平。對於熱泵技術,進一步提升功率密度,降低最低工作溫度是下一步研發的重點,也是節能重要的手段。
  • 新能源汽車產業 南海領跑
    以北汽福田為例,目前已擁有並聯、串聯混合動力、增程式、純電動等新能源客車等產品,2016年新能源客車產量超過3500輛,銷售總收入35億元;而一汽大眾更將於近期投入使用二期項目,2018年計劃生產新能源汽車。  2014年國家在珠三角地區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南海開始起步,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樁以及燃料電池及總成、儲氫、加氫等關鍵環節,成為南海要加快補課的內容。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給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影響,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面臨第四輪重構,汽車產品將向安全、節能、環保方向邁進,「新能源汽車」概念也隨之成為業界關注重點,新能源汽車成了各國競相研發的目標和追求。  市場容量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年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
  • 新能源汽車將迎利好 2018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新的汽車投資管理規定等多項政策正在加緊推進,鼓勵技術、模式等創新。未來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將迎來更多利好。那麼,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龍頭髮改委表示,目前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已經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南方基金史博:新能源汽車未來幾年還會有重大變化
    「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會有很重大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汽車電子化水平的提升密切相關,這裡面也會產生很多機會。」「全球對於光伏的需求,我覺得未來幾年是有非常穩健的增長,所以光伏會呈現比較確定性的周期性成長。」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我們綜合判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全球主流實力經濟體長期支持的產業,發展前景廣闊。2. 終端產品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將帶來產業鏈蓬勃發展全球視角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總體處於成長期較早階段。在政策的推動和優質供給的引領下,新能源汽車需求將持續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帶動上遊產業不斷發展。
  • 2020年新能源開發利用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 -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集團公司旗下公司。長江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優秀代表,是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的中國企業,創造了很多「中國第一」。例如,其是第一個拿到國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牌照的非傳統汽車生產企業,是杭州G20峰會唯一指定用車,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標準是由國家發改委依據長江汽車的綜合評分標準對標制定。
  • 海松沙龍六期丨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新紀元的機遇與挑戰
    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且剛剛開始。 11月10日,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暨海松沙龍第六期在北京華瑞大廈成功舉辦。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青睞,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本期沙龍座無虛席,北汽產投董事總經理賈廣宏作為特邀演講嘉賓拉開了活動序幕。
  • 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報廢高峰期 電池回收行業正在形成新的藍海市場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繼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一些關鍵環節提升創新能力,並鼓勵國內車企和國際車企深化開放合作,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事業;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並行發展,同時通過制定配套法律法規
  • 「限塑令」+「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 金髮科技向上空間已打開
    隨著年關將近,上市公司開始預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這其中得益於公司所在行業迎來了政策利好,而同樣是年底,另一股政策東風正在颳起,2020年是新版限塑令第一步的截止日期,這也意味著,2021年,可降解塑料市場佔有率將迎來一個增長,在這個領域早有布局的企業將打開成長空間。
  • 讓永磁電機助力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市場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監詹文章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中國有稀土資源優勢,稀土也被限制出口,未來還是要把握好這個優勢去大力發展永磁電機,提高效率,為電池的更新換代做好準備。」蘇楚奇強調,我國做永磁電機基礎較好,這個市場愈加規範。「讓市場來決定電機產業能走多大,不需要政策額外的傾斜。」他說。
  • 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縮水嚴重遭吐槽 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佔優受青睞
    寒潮來襲,新能源汽車給車主帶來的體驗怎樣?受超低溫影響,新能源汽車續航縮水嚴重。不少新能源車的實際續航只有NEDC(歐洲續航測試標準)的五折至七折左右,導致新能源車車主「不敢開空調」 「不知道下班還能不能開回家」「時刻處於焦慮中」。
  • 潮落潮起:回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激蕩十年
    「中國汽車產業不能再走老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萬鋼向國務院撰文,提出中國汽車產業要跨躍式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切入口。「雖然傳統燃油技術落後國際先進水平20多年,但新能源技術我們的差距沒有那麼大。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中國汽車業戰略發展的機遇,也是必須要抓住的機會。」事實上,即便在當時,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領先了中國一大步。
  •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分析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
    原標題: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分析: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 1、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市場滲透率逐年走高 四大亟待解決的潛在發展風險得益於優惠政策,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14年以來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上升;隨後,在2016年和2017年,由於欺詐和補貼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