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規出爐!鼓勵整合 未來「剩者為王」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12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各方意見,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9日。徵求意見稿在總體部署中明確提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佔比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以資本市場為依託,發揮各類基金的協同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零部件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也被列入規劃當中。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公司總裁曹鶴分析表示,「在資本市場日趨理性的今天,提出這樣的規劃意見是鼓勵更多資本能夠進入到新能源產業。」

2025年新能源新車將佔四分之一

徵求意見稿首先肯定了以純電動車為驅動力的發展路線,並提出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提升。」

從具體目標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裡,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2升/百公裡。

「如果按2016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規劃的2025年汽車總銷量3500萬輛計算,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875萬輛(3500萬輛x25%),較之前的計劃一年就增加了175萬輛。」在汽車行業分析師田永秋看來,徵求意見稿的這一目標「雄心勃勃」。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2萬輛,同比增長61.74%,但僅佔全年汽車總銷量2808.06萬輛的4.47%。2019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4.7萬輛,同比增長10.2%,僅為同期我國汽車整體銷量的4.59%。

「按照25%的銷量目標,預計當年新能源車銷量至少將達到600萬輛以上,2019到2025年複合增速將超過30%。」安信證券電新行業一位研究員分析表示。

「如果新能源領域沒有重大的變化,五年的時間完成這一目標還是大有希望的。」曹鶴表達了自己樂觀的判斷,「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消費者使用習慣也將慢慢建立起來,接下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鼓勵資本進入,推進產業鏈融合

徵求意見稿中特別提到了「以資本市場為依託,發揮各類基金的協同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零部件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伴隨著市場的日益壯大,集中度不高確實是新能源產業正面臨的問題。」招商證券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馬良旭表示,「提高產業集中度,是為消除產業無效資源、提升效率。比如一些生產停滯的殭屍企業,產能能利用的就利用,能重組的重組,實在不行就退出。」

圍繞新能源汽車的上下遊產業,徵求意見稿也提出了今後的發展路徑,並提出了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標準對接,促進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新一代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徵求意見稿還在關鍵系統創新應用、動力電池、充電設施以及車路協同等方面提出了較為明晰的規劃。

以動力電池為例,未來將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提高鋰、鍥、鑽、鉗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製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

「徵求意見稿多處提出,要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接下來還將大力推動產業鏈企業上市。」曹鶴給出了更為直接的判斷。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對燃料電池技術以及相關聯的氫能產業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規劃,並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現在對於燃料電池汽車來講,車輛本身的問題不大,最主要的問題是從制氫、運氫、儲氫、加氫這套體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出臺更多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資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表示。

五大措施保障規劃實現

除技術層面外,徵求意見稿的第八章分別從深化行業管理改革、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組織協同等5個層面,為規劃的實施提供保障措施。

具體的政策法規體系則包括:完善雙積分,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完善新能源車購置稅等稅收優惠,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保險等支持措施;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獲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與此同時,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補貼」不再是行業發展的動力。

「到2025年,新能源補貼早已完全退出,燃油車排放標準由『國六』向『國七』過渡,限購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基本飽和,新車增長乏力。」 田永秋表示,「如果上述政策組合拳的有形之手,加上新能源車的競爭力和產品優勢(成本、使用、性能)的市場無形之手一起發力,相信至2025年一年八、九百萬輛的銷量還是可以實現的。」

此外,徵求意見稿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也面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發展動力亟待轉換、核心技術供給不足、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產業生態尚不健全等新形勢、新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徵求意見稿提出「提升智能製造水平」,具體則包括推進智能化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等。

「為規劃實施提供保障措施,是推動新能源產業穩健發展的方式。」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需要向市場化的方向推動。與政府引導性的手段和市場化的方式相結合,可以更好地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條件。」

相關焦點

  • 北汽新能源多維發展 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由大變強」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站在風口、激蕩前行的一年,在傳統燃油車走入低潮的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實現了3倍多的同比增長,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更是完成了增長4.5倍的驕人業績。「兩會」前夕,國務院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鼓勵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多維發展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 噪音超80分貝就要被罰,這些新規將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
    紅色預警,汽車(含臨時號牌)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按機動車號牌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單號為1、3、5、7、9,雙號為2、4、6、8、0)。另外,新規對於私家車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在變更規定細節之後,限行的條件依然是重度汙染。買車君:當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汽車限行的條件也必然會更加嚴苛。要想不受限制,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新能源汽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能源汽車也列入了不受限制車輛,預計這新規實施之後,廣州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會迎來一波爆發。
  • 發展較早增速略放緩 生化診斷市場「剩者」為王
    來源:投資快報在IVD子品類中,生化診斷產品在國內發展較早,為醫院常規診斷檢測項目,近年來發展速度略有下滑。不僅在國內市場,生化診斷在全球也處於成熟型競爭格局,頭部企業佔領市場份額較大,呈現出「剩者」為王的態勢。
  • 洗盡鉛華 鉛蓄電池公司"剩"者為王
    釩電池(全稱: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英文縮寫為VRB)是一種基於金屬釩元素的氧化還原電池儲能系統,可深度大電流密度放電、循環壽命長、充電迅速、價格低廉。非常適用於大型靜態儲能,未來將被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風能發電儲能設備,電站儲能調峰以及電動汽車等領域,或成為未來電池發展的重要方向。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年中國汽車租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2017-2019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汽車租賃(包括經營租賃及融資租賃)市場規模為2258億元,同比下降1.2%。其中,汽車經營租賃市場規模為718億元,融資租賃市場規模為1540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人們出行減少,汽車經營租賃企業經營更加困難,部分企業斷臂求生,未來行業將加速整合。
  • 剩者為王!疫情加速行業洗牌,一季報受影響小的公司出爐
    來源:紅刊財經剩者為王!面對疫情,雖然A股上市公司短期業績也會受影響,但是部分公司近期仍然獲得資金關注,股價持續上漲,甚至頻創歷史新高,部分投資者感到十分不解。以史為鑑,2020 年疫情過後,市場核心邏輯也將繼續重歸當下基本面:目前經濟結構轉型,而當前產業鏈行業景氣確定性比較高的主要是5G、科技、半導體和新能源等,因此這些基本面向好行業中的公司確定性也相對比較較高。哪些行業一季報受疫情影響小?
  • 2017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大事件一覽
    政策法規1.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出爐 動力電池不達標無法拿補貼影響指數:★★★★★在2016年最後一個工作日,業界期待多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於出爐。12月30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財政部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所採用的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截至**中國已成為世界汽車大國,年產銷量已經接近兩千萬輛,但行業快速擴充所帶來的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交通壓力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必然方向。截至**,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誠然,中國是世界最大汽車產銷國,但不是汽車強國。
  •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利好政策扶持下...
    註:2016、2017年銷量增速為40.91%、58.17%。從全球新能源熱銷榜前十的品牌情況來看,中國品牌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四家,美國品牌雖然只有特斯拉一個,但其憑藉2019年367820輛的市場表現,力壓全球新能源老大比亞迪,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新科冠軍。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Wind 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汽車銷量 9129.67 萬輛;據 EV sales 統計,2019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220.98 萬輛。我們據此測算,2019 年全球新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 2.42%。我們預計,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 300 萬輛左右,滲透率 超 3.5%,如圖 3 所示,未來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在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全面出擊之勢,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而在2018年車市寒冬年,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一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在2019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9萬輛和79.3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6%和32.0%。
  • 「自動駕駛」如何發展?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
    政策鼓勵 重點推動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隨著汽車與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領域深度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的產品形態。  2015年,國務院首次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領域。
  • 淺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自從科技君上次寫了關於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未來發展趨勢之後,有小夥伴表示想要馬上換掉自家的油老虎,重新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壕,請隨意)...不過在現在科技君看來,新能源燃料替代傳統燃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就是時間待定)這一次科技君帶大家了解了解新能源汽車的關聯產物-充電樁。
  • 並非曇花一現,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持續利好
    說起新能源汽車,目前國內很多家庭已經在使用了,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家庭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如何?據了解,下一步,國家將進一步優化獎補政策,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在解決「裡程焦慮」的同時,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
  • 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新信號: 專家組不建議制定「禁燃」時間表】終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前夕釋放出新的信號。9月16日下午,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已通過專家評審,很快就要正式發行。
  • 馬斯克全球首富告訴你什麼了——堅毅、努力達到極致就能剩者為王
    來源:吳國平財經吳氏隨筆:馬斯克全球首富告訴你什麼了——堅毅、努力達到極致就能剩者為王伴隨著特斯拉股價的不斷刷新歷史新高,2021年1月7日,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這一消息出來,你有什麼感悟嗎?
  • 以技術為驅動,中國新能源汽車潛力無限
    由於各種歷史原因,中國傳統汽車工業在以前未能實現與全球同步的發展,以至於國產自主品牌車企不論技術實力還是品牌價值仍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而縱觀新能源汽車發展布局,中國與國際水平起步一致,並且從中國的能源結構和技術實力,都適合於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是未來能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國際上實現彎道超車,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 九成上門汽車O2O掛在冬天裡:從以燒錢為榮到剩者為王
    九成上門汽車O2O掛在冬天裡  資本寒冬來襲,從以「燒錢為榮」到「剩者為王」,創客們啟動「造襖模式」  作者:盧韻如  O2O洗車平臺e洗車近日曝出「瀕臨倒閉」的消息,引爆了創投對O 2O戰場的關注。業界分析,至少有九成以上的汽車上門服務項目已經關閉或者瀕臨關閉。
  • 任澤平:汽車百年大變局——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為此我們建議:1)進一步引導電動化轉型:在公交、物流、出租等公務領域先行試點燃油車禁售,鼓勵部分大氣汙染重點治理區域和新能源汽車普及率較高的城市優先試點燃油車禁售,明確網約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要求。傳統燃油車3年殘值率在70%左右,新能源車3年殘值率在30%左右,貶值太快,試錯成本太大,很多消費者都不敢購買新能源汽車,觀望情緒濃厚。5)加快私人充電樁建設,鼓勵推廣社區智慧充電:充電難是限制新能源汽車發展步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