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13號舉辦的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由上海易貿攜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各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組織、整車廠、科研院所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百家媒體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起預見人類的未來出行圖景。
本屆大會匯集了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協會聯盟、高校及科研院所、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通信運營商、智能車載設備廠商、諮詢公司、第三方檢測公司、系統集成商、軟體廠商、硬體提供商、保險公司、律所、內容服務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平臺提供商、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高精尖傳感設備提供商、晶片廠商、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初創公司、領軍企業負責人、超過傳統汽車產業鏈(OEM、Tier1、Tier2)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
本次的大會以「智能 · 合作 · 未來——融合創新共享智慧出行」為主題,圍繞行業的趨勢發展、合作模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信息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力圖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支持的業內交流盛會,更好的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持續健康的發展。
發言嘉賓
陳效華
→
北汽新技術研究院CTO
研究總院專務副院長
整車企業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冷思考
自動駕駛熱潮全球動態、汽車行業其它行業、企業對策、人才流向、自動駕駛非顛覆性技術、欲望和社會需求的複雜性決定自動駕駛難以成為顛覆性技術、技術發展方向與路徑沒有共識、漸進性、激進型(技術路徑存在差異)、核心技術與能力形成是根本、關鍵人才建立才是關鍵、產業建立與完備不可控、企業能力差異導致生態無法建立、人才環境形成是長期過程、整個汽車行業應該冷靜思考自動駕駛的種種問題不是冒然發
展。
←
高華
奇點汽車總裁助理
智能覺醒,奇點臨近
深度學習用於自動駕駛、人為錯誤導致的事故比例為94%、該選擇大品牌、還是有大品牌、或造車新勢力的車現狀與趨勢、目前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一直在邁在世界前列,發展表現較為激進、奇點自動駕駛汽車奇點IS6視頻演示
劉景林
→
吉利汽車業務戰略規劃部總監
中國自主品牌智能汽車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伴隨著汽車消費群體「消費升級」的整體環境影響下,汽車企業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嚴峻,同時也在模求著更深層次的轉型。而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新興造車勢力湧入對傳統車企造成的衝擊,無疑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衛達夫
→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自動駕駛項目經理
Automated Driving in China-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分類進行了總結、介紹博世相關的產品、根據堵塞程度來進行自動導航;在雨雪天氣(導航不足,但是雷達穩定)、智能汽車概述、智能汽車發展、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位增長、汽車產業的宏觀趨勢-物理與虛擬深度融合(科學發展)、傳統車(2.9W零部件) 新能源車(2000多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趨勢明顯)、整車、零部件、相關產業積極行動、新能源未來展望。
圓桌討論
在圓桌會議上,車企和Tier1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駕駛總監賈佔輝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我們面對著新技術的來臨,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體系,以腳踏實地為主,做好產品,並且時刻關注新技術。而大陸的車聯網市場總監胡瑞德也表示要謹慎行事,讓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更加精準,並且做好系統集成。
另外,商用車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在LTE-V2X和在5G-V2X等通訊技術領域, V2X的應用測試,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體系現場都有深入的探討。
蔣宏
←
德州儀器中國區嵌入式產品系統與應用總監
TI汽車處理器與毫米波雷達晶片助力ADAS與無人駕駛的應用
TI汽車應用處理器關注應用領域(影音娛樂、數字儀錶盤、抬頭顯示、ADAS與自動駕駛)、晶片特點(專注車載應用,為了安全而生)、TDA家族硬體與軟體的可拓展性、汽車市場需求趨勢、平臺上的深度學習實踐、TIDL深度學習庫。平臺創新——J7/TDA4x 家族、下一代晶片,明年將會推出。 毫米波雷達在去年5月份北京發布後,國內有上百家企業購買了Ti的毫米波雷達開發板在做研究評估與產品開發。繼去年推出的76-81GHz mmWave雷達晶片, Ti繼續加強可拓展的產品組合(汽車和工業方面)、今年將會推出級聯方案以及60GHz工業頻段的產品。
宋朝忠
→
深圳市易成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CEO
基於FPGA的模塊化自動駕駛車
關注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快速落地,如何在近期工程化,量產化
落地需要的條件
1、技術
2、成本
3、用戶需求(購買的是效用,要被用戶能夠接受)
無人駕駛的成本考慮
1、雷射雷達
2、計算平臺
3、慣性定位
4、主機廠配套能夠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的方案
縮小開發成本,要使產品有市場競爭力
如何在5秒內讓傳感器失靈的汽車由車主接管是個十分困難的課題
自動駕駛3級功能解決方案
1、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功能
2、高速自動駕駛功能
方案需要保證車輛行駛出現問題時停在較安全的地方。
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與主機廠一起)
Jacob Bangsgaard
←
歐洲智能交通協會CEO
Key challenges for ITS development in Europe
去碳化是重要的課題
克服困難並且也要保持前進
自動駕駛
L3上的發展一直很困難,這是一個瓶頸,也一直在考慮安全性
一直關注著共享汽車方面
2030年的挑戰
企業、環境、法規等等
出現的問題
歐洲可停車的地方越來越少,必須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抗議uber網約車,這也是需要去解決的矛盾
歐洲針對過剩的車都採用的是廢棄,ITS想要通過立法來改變這樣的現象。
。
田彤
→
江蘇微遠芯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CTO
SICMOS mmWave Radar:Whats happening in StorMicro
ADAS與毫米波雷達
組建無人駕駛,導航系統和各種傳感器必不可少
用於ADAS的毫米波雷達簡述
極大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
國際國內評價
其它小批量供貨的產品
沈澱
←
環宇智行科技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高可靠5G網聯自動駕駛
RobustAI發展相關介紹
所支持的車輛平臺
無人駕駛觀光車、5G網聯乘用車
自動駕駛視頻演示
湯勁松
→
Quanergy高級業務發展總監
Quanergy 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推動自動駕駛商用化
研發在矽谷、雷射雷達和3D感知的設備和解決方案-全球引領者、辦公室分布在中美歐日
雷射雷達(最準確的3D感知器件)的橋梁建模應用
全備的產業鏈技術突破
產品路線圖
8線雷射雷達的多臺使用
圓桌論壇
基於主動安全的智能駕駛技術
1、自動駕駛環境感知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該是以視覺主導、雷射雷達為主導或是其它路徑呢?未來趨勢怎樣?
易成:外界影響對雷射雷達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因為技術的進展,這些方案不會一成不變,還是要因地制宜。
Quanergy:乘用車市場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為主,高速公路以雷射雷達為主,在場地內的化視覺為主,雷射為輔。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德州儀器: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是必需要的,這兩種傳感器互補性很強; 雷射雷達再做補缺。
微遠:紅外、夜視、攝像、雷射都是不可缺的,各個相輔相成都是必須的。
2、uber自動駕駛致死對中國的自動駕駛測試有什麼警醒?
Quanergy:1、這種危險不會讓科技停滯,汽車每年的事故也有很多,也不會讓汽車停開
2、將來車會越來越多,很多事超出想像
德州儀器:多傳感器融合有不同層次(高階融合和低階融合),我們希望未來多傳感器的融合更多在低階層面上做融合,原始數據的維度越多,越豐富,系統魯棒性容易做得越好。
易成:1、可以規避,不會阻擋技術的發展。這是自動駕駛裡程碑必然會發生的事,這個行業的小插曲,不會阻擋歷史的車輪。
2、不管別人是否接受自動駕駛,你也必須需要去投資和發展,這就是一個必然發展的事情。
微遠:有人駕駛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自動駕駛也一樣無法避免,只有在後面的發展不斷改善才可以不斷發展。
3、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因從何處彎道超車?
Quanergy:習主席說過要更開放,而不是固守自身,要公平貿易,一起來做。產品和應用級的開發已經趕超美國,但是深度還是不夠。
易成:中國的第四或第五級無人駕駛技術會先在中國完成,因為中國路況最複雜。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德州儀器:政策扶持有利於無人駕駛的發展。
微遠:國外的無人駕駛技術並不見得比中國的強,因為中國的路況的確是很複雜,在中國發展無人駕駛十分有利,可以考慮到很多的因素。不過還是需要做大量的實驗和大量的努力。
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攜手數百家媒體,包括東方頭條汽車網、東方汽車網、貓撲汽車網、和訊家、億歐網、太平洋汽車網、環球汽車周刊、雷鋒網、汽車商業評論、21世紀經濟報導、蓋世汽車、億邦動力網、鎂客網、汽車之家車家號網、58車網、中國新能源汽車網、易車網、與非網、中國汽車動態網、造車網 、上海汽車零部件雜誌、大半導體網、第一電動網、每日汽車、中國智能汽車網、電子產品世界、美通社、Tractica、techweb、Yourstory等數百位國內外主流汽車媒體現場實時報導。感謝各位參會嘉賓的鼎力支持,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二天的內容為「智能網聯汽車開發測試技術探討與車載信息系統技術及安全」探討,我們期待4月13號在上海與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