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一天精彩回顧

2020-11-30 中自網


 


2018年4月12-13號舉辦的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由上海易貿攜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各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組織、整車廠、科研院所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百家媒體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起預見人類的未來出行圖景。

 

 

本屆大會匯集了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協會聯盟、高校及科研院所、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通信運營商、智能車載設備廠商、諮詢公司、第三方檢測公司、系統集成商、軟體廠商、硬體提供商、保險公司、律所、內容服務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平臺提供商、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高精尖傳感設備提供商、晶片廠商、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初創公司、領軍企業負責人、超過傳統汽車產業鏈(OEM、Tier1、Tier2)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

 

 

本次的大會以「智能 · 合作 · 未來——融合創新共享智慧出行」為主題,圍繞行業的趨勢發展、合作模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信息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力圖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支持的業內交流盛會,更好的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持續健康的發展。

發言嘉賓

 

 

陳效華 

北汽新技術研究院CTO

研究總院專務副院長

 

 

整車企業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冷思考

 

自動駕駛熱潮全球動態、汽車行業其它行業、企業對策、人才流向、自動駕駛非顛覆性技術、欲望和社會需求的複雜性決定自動駕駛難以成為顛覆性技術、技術發展方向與路徑沒有共識、漸進性、激進型(技術路徑存在差異)、核心技術與能力形成是根本、關鍵人才建立才是關鍵、產業建立與完備不可控、企業能力差異導致生態無法建立、人才環境形成是長期過程、整個汽車行業應該冷靜思考自動駕駛的種種問題不是冒然發

展。


 

 

 高華

奇點汽車總裁助理

 

智能覺醒,奇點臨近

深度學習用於自動駕駛、人為錯誤導致的事故比例為94%、該選擇大品牌、還是有大品牌、或造車新勢力的車現狀與趨勢、目前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一直在邁在世界前列,發展表現較為激進、奇點自動駕駛汽車奇點IS6視頻演示

 

 

 


劉景林

吉利汽車業務戰略規劃部總監

 

 

中國自主品牌智能汽車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伴隨著汽車消費群體「消費升級」的整體環境影響下,汽車企業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嚴峻,同時也在模求著更深層次的轉型。而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新興造車勢力湧入對傳統車企造成的衝擊,無疑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衛達夫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自動駕駛項目經理

 

 

 

Automated Driving in China-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分類進行了總結、介紹博世相關的產品、根據堵塞程度來進行自動導航;在雨雪天氣(導航不足,但是雷達穩定)、智能汽車概述、智能汽車發展、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位增長、汽車產業的宏觀趨勢-物理與虛擬深度融合(科學發展)、傳統車(2.9W零部件) 新能源車(2000多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趨勢明顯)、整車、零部件、相關產業積極行動、新能源未來展望。

 

 

 

圓桌討論

 

在圓桌會議上,車企和Tier1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駕駛總監賈佔輝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我們面對著新技術的來臨,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體系,以腳踏實地為主,做好產品,並且時刻關注新技術。而大陸的車聯網市場總監胡瑞德也表示要謹慎行事,讓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更加精準,並且做好系統集成。

 

另外,商用車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在LTE-V2X和在5G-V2X等通訊技術領域, V2X的應用測試,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體系現場都有深入的探討。

 

 

蔣宏

德州儀器中國區嵌入式產品系統與應用總監

 

 

TI汽車處理器與毫米波雷達晶片助力ADAS與無人駕駛的應用

 

TI汽車應用處理器關注應用領域(影音娛樂、數字儀錶盤、抬頭顯示、ADAS與自動駕駛)、晶片特點(專注車載應用,為了安全而生)、TDA家族硬體與軟體的可拓展性、汽車市場需求趨勢、平臺上的深度學習實踐、TIDL深度學習庫。平臺創新——J7/TDA4x 家族、下一代晶片,明年將會推出。 毫米波雷達在去年5月份北京發布後,國內有上百家企業購買了Ti的毫米波雷達開發板在做研究評估與產品開發。繼去年推出的76-81GHz mmWave雷達晶片, Ti繼續加強可拓展的產品組合(汽車和工業方面)、今年將會推出級聯方案以及60GHz工業頻段的產品。 

 

 

 

宋朝忠 

深圳市易成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CEO

 


基於FPGA的模塊化自動駕駛車

 

關注無人駕駛技術如何快速落地,如何在近期工程化,量產化

 

落地需要的條件

 

1、技術

2、成本

3、用戶需求(購買的是效用,要被用戶能夠接受)

 

無人駕駛的成本考慮

 

1、雷射雷達

2、計算平臺

3、慣性定位

4、主機廠配套能夠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的方案

 

縮小開發成本,要使產品有市場競爭力

 

如何在5秒內讓傳感器失靈的汽車由車主接管是個十分困難的課題

 

自動駕駛3級功能解決方案

 

1、交通擁堵自動駕駛功能

 

2、高速自動駕駛功能

 

方案需要保證車輛行駛出現問題時停在較安全的地方。

 

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與主機廠一起)

 

 

 


  Jacob Bangsgaard

歐洲智能交通協會CEO 

 

Key challenges for ITS development in Europe

 

 

去碳化是重要的課題

 

克服困難並且也要保持前進

 

自動駕駛

 

L3上的發展一直很困難,這是一個瓶頸,也一直在考慮安全性

 

一直關注著共享汽車方面

 

2030年的挑戰

 

企業、環境、法規等等

 

出現的問題

 

歐洲可停車的地方越來越少,必須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抗議uber網約車,這也是需要去解決的矛盾

 

歐洲針對過剩的車都採用的是廢棄,ITS想要通過立法來改變這樣的現象。

 

 

 


田彤  

江蘇微遠芯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CTO 

 

 

 

 

SICMOS mmWave Radar:Whats happening in StorMicro

 

ADAS與毫米波雷達

 

組建無人駕駛,導航系統和各種傳感器必不可少

 

用於ADAS的毫米波雷達簡述

 

極大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

 

 

國際國內評價

 

其它小批量供貨的產品

 

 

 


 

沈澱

環宇智行科技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高可靠5G網聯自動駕駛

 

RobustAI發展相關介紹

 

所支持的車輛平臺

 

無人駕駛觀光車、5G網聯乘用車

 

自動駕駛視頻演示

 

 

 

 

湯勁松 

Quanergy高級業務發展總監

 


Quanergy 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推動自動駕駛商用化

 

研發在矽谷、雷射雷達和3D感知的設備和解決方案-全球引領者、辦公室分布在中美歐日

 

雷射雷達(最準確的3D感知器件)的橋梁建模應用

 

全備的產業鏈技術突破

 

產品路線圖

 

8線雷射雷達的多臺使用

 


 

 

圓桌論壇

 

基於主動安全的智能駕駛技術

 

1、自動駕駛環境感知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該是以視覺主導、雷射雷達為主導或是其它路徑呢?未來趨勢怎樣?

 

易成:外界影響對雷射雷達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因為技術的進展,這些方案不會一成不變,還是要因地制宜。

 

Quanergy:乘用車市場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為主,高速公路以雷射雷達為主,在場地內的化視覺為主,雷射為輔。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德州儀器: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是必需要的,這兩種傳感器互補性很強; 雷射雷達再做補缺。

 

微遠:紅外、夜視、攝像、雷射都是不可缺的,各個相輔相成都是必須的。

 

2、uber自動駕駛致死對中國的自動駕駛測試有什麼警醒?

 

Quanergy:1、這種危險不會讓科技停滯,汽車每年的事故也有很多,也不會讓汽車停開

2、將來車會越來越多,很多事超出想像

 

德州儀器:多傳感器融合有不同層次(高階融合和低階融合),我們希望未來多傳感器的融合更多在低階層面上做融合,原始數據的維度越多,越豐富,系統魯棒性容易做得越好。

 

易成:1、可以規避,不會阻擋技術的發展。這是自動駕駛裡程碑必然會發生的事,這個行業的小插曲,不會阻擋歷史的車輪。

2、不管別人是否接受自動駕駛,你也必須需要去投資和發展,這就是一個必然發展的事情。

 

微遠:有人駕駛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自動駕駛也一樣無法避免,只有在後面的發展不斷改善才可以不斷發展。

 

3、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因從何處彎道超車?

 

Quanergy:習主席說過要更開放,而不是固守自身,要公平貿易,一起來做。產品和應用級的開發已經趕超美國,但是深度還是不夠。

 

易成:中國的第四或第五級無人駕駛技術會先在中國完成,因為中國路況最複雜。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德州儀器:政策扶持有利於無人駕駛的發展。

 

微遠:國外的無人駕駛技術並不見得比中國的強,因為中國的路況的確是很複雜,在中國發展無人駕駛十分有利,可以考慮到很多的因素。不過還是需要做大量的實驗和大量的努力。

 

 

 



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攜手數百家媒體,包括東方頭條汽車網、東方汽車網、貓撲汽車網、和訊家、億歐網、太平洋汽車網、環球汽車周刊、雷鋒網、汽車商業評論、21世紀經濟報導、蓋世汽車、億邦動力網、鎂客網、汽車之家車家號網、58車網、中國新能源汽車網、易車網、與非網、中國汽車動態網、造車網 、上海汽車零部件雜誌、大半導體網、第一電動網、每日汽車、中國智能汽車網、電子產品世界、美通社、Tractica、techweb、Yourstory等數百位國內外主流汽車媒體現場實時報導。感謝各位參會嘉賓的鼎力支持,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二天的內容為「智能網聯汽車開發測試技術探討與車載信息系統技術及安全」探討,我們期待4月13號在上海與您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新合作|中國汽研聯手十大高校,共...
    12月3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指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主辦,中汽院智能網聯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上,中國汽研與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等10所高校籤署協議,「中國智能駕駛人才培養計劃」正式出爐。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重磅發布
    大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線、願景和戰略目標進行詳細介紹。《技術路線圖2.0》中提到,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 開放的幾何+,重新定義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規劃當中明確指出,要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搶佔先機、趕超發展的突破口,從而引領汽車產業升級,達成建設汽車強國的目的。隨後在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也明確指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且完整的產業鏈。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核心內容概要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 2.0》」)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有效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經濟重構和安全、高效、綠色的汽車社會文明形成,促進建設世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
  • 紅姐日誌|2018年10月18日汽車圈重要事件提醒
    今天是2018年10月18日,星期四,今日值得關注的事件有:北京現代菲斯塔新車上市發布會,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開幕,2018藍谷科技大會,第二屆長安新能源「香格裡拉大會」暨逸動EV460(參數|圖片)上市,理想智造產品發布會
  • 智慧醫療艙現身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顯露抗疫科技
    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 2020)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以「智能新時代,車聯新生活」為主題,吸引了120餘家企業參展,展車數量超過130輛。
  • 兩天四場的專業高端論壇帶你深入智能網聯的關鍵技術
    第三屆中國國際智能網聯汽車論壇 10月25-26日 北京新世界酒店 盛大啟幕! 2018年,無人駕駛技術又一次在國內外成為熱點———谷歌無人車項目浮出水面,將在今年商業化其無人駕駛計程車業務;傳統車企巨頭豐田推出無人駕駛商用概念車的同時,高調宣布自己「不再是一家汽車廠」;年初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自動駕駛技術佔據了半壁江山,在全球車企中,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開始全面崛起。
  • 智能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發布 汽車「智商」鑑定有標準
    本報訊 (記者王 輝)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如同是汽車的「大腦」,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且重新定義汽車生活。如今各大汽車廠家及IT企業紛紛發力,除了爭相推出相關產品外,在營銷上更是大打智能網聯牌。由於行業技術標準和評價體系長期缺席,導致了產品性能上的良莠不齊,讓消費者的選擇也無所適從。
  • 2019國際汽車技術年會(IAC)暨汽車創新技術大獎頒獎盛典成功舉辦
    上海2019年12月9日 /美通社/ -- 2019年12月04日,「2019(第十二屆)國際汽車技術年會(IAC)暨汽車創新技術大獎頒獎盛典」在上海隆重舉行,旨在探討全球汽車前沿技術的發展,結合中國汽車市場的本地化需求,致力於為中外汽車界搭建技術交流的橋梁。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公開徵求意見
    歐盟、美國、日本等相繼出臺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測試和應用的相關政策規劃,我國汽車、交通、信息等行業的骨幹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等也在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應用,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品化應用,對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需求十分強烈。2018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以下簡稱《測試管理規範》)。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共建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二周)|國務院支持自動駕駛地圖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一周)|重慶發自動駕駛路測辦法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四周)|武漢60億布局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三周)|大眾出行與AutoX合作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二周)|深圳發布智能網聯意見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一周
  • 智能網聯汽車電磁輻射發射測試面臨的挑戰
    1 智能網聯汽車電磁輻射發射測試面臨的挑戰 智能網聯汽車引入了更多的智能安全子系統與網聯通信子系統,這些新系統與傳統汽車子系統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不僅通過內部傳感器收集汽車內部的運行信息,還通過全新的外部傳感器,如蜂窩移動通信天線、V2X 通信天線、車載毫米波雷達、視頻圖像採集系統等,主動地收集車輛周圍,甚至超出視野範圍的交通信息及其他車輛運行狀態信息。
  • 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國際峰會召開
    2020年12月26-27日,由由中國消費金融協會、中國金融科技組委會發起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國際峰會」在上海盛大舉行。  峰會匯聚了來自監管機構以及國內知名銀行、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共計300位行業精英出席及20+發言嘉賓發表各自對金融科技的見解。
  • 201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圓滿落幕
    另外,經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第四屆汽車測試技術年會」、「第十六屆汽車NVH控制技術國際研討會」共推薦37篇優秀論文在《201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出版。年會亮點一:「汽車工業饒斌獎」頒獎作為汽車行業至高榮譽獎項,已連續舉辦5屆,共有6位優秀的汽車企業家獲此殊榮。
  • 智能網聯汽車駛入發展快車道,網御星雲護航車聯網信息安全
    智能網聯汽車,是5G、人工智慧與傳統汽車的有機結合,搭載了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並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飛速發展。
  • 全國汽標委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2018年4月3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等多個領域的委員及行業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 北汽徐和誼:新能源汽車2.0即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融合 |電動車百人...
    ,新能源汽車2.0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相互融合。研究表明,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約佔全球碳排放的20%,巨大的環境壓力和超高的排放水平提示我們,制約燃油車全面電動化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在荷蘭、德國、法國、挪威等國相繼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基礎上,2018年的7月,英國又推出了「零汙染之路計劃」,承諾到2030年,英國至少一半的新車和40%的貨車都必須實現超低排放。
  • 《嘉興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新聞發布...
    三是要推動產業做大做強,以智能網聯汽車做為新的突破口,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和數字經濟發展。 會議最後,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建設局、嘉善縣人民政府領導共同啟動了我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並現場連線嘉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觀看測試畫面。
  • 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
    重要內容:一是在以安全為前提下,鼓勵和引導技術與模式創新;二是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主體仍為第一責任人;三是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通用檢測項目為異地測試結果互認;四是減少測試負擔提供基本條件;五是示範應用應循序漸進,並在充分的道路測試基礎上進行,且應提前告知搭載人員及貨物擁有者相關風險、路段、區域選擇、車輛審核;六是通知書和牌照頒發和管理均由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國家相關部委對相關活動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