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向標|《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發布 首批四大科創...

2020-11-22 極客網FromGeek

《科創板日報》(上海,宋子喬)訊,本周,硬科技領域重要新聞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正式發布;首批四大科創50ETF下周一上市;蘋果公司發布搭載「M1」晶片的Macbook;高通已獲準向華為出售4G晶片;歌爾股份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欲分拆上市。

《科創板日報》主播小K為您播報。

》》政策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正式發布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11日召開。大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線、願景和戰略目標進行詳細介紹。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工信部:下一步將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優惠政策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表示,下一步將實施《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 鼓勵"換電"模式創新發展,組織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和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優惠政策,支持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科技部: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

近日,科技部官網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的答覆。針對這份《關於加快推動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的建議》,答覆文件明確,科技部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凝練等工作,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提升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度,為燃料電池商用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主持召開5G終端座談會 對5G終端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主持召開5G終端座談會,針對5G終端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快5G終端研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5G服務。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加快提升5G終端的產品性能和成熟度,推出高性價比5G終端。二是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夯實5G融合應用發展基礎。持續推進5G行業晶片、行業模組研發,為垂直行業提供多形態、多種類、多功能的終端產品。三是共建良好產業生態,協同推進5G應用創新。產業鏈上下遊之間、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之間要加強協作,聯合開展5G終端研發、應用探索等工作,共建5G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

上海: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龍頭企業

13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等六部委印發《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計劃提出,加快培育10家以上國際知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積極引入國內外燃料電池產業鏈企業總部機構或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等功能性總部,支持企業通過開展兼併收購等活動,重組整合上下遊產業鏈,加快發展壯大;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商用車製造龍頭企業,發揮整車牽引作用,帶動燃料電池系統及配套產業鏈企業成長。

上海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城市」 未來將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標杆城市

2020「雙千兆寬帶城市」發展高峰論壇11月11日在上海舉辦。目前上海千兆固定寬帶已覆蓋960萬戶家庭、實現99%家庭覆蓋,固定寬帶平均可用下載速率達到50.32M,是全國第一個超過50M的城市;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將上海作為5G網絡首發城市,上海已累計建設5G室外基站3.14萬個、5G室內小站4.98萬個。上海已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重點區域5G連續覆蓋,平均下載速率超300M,重點區域下載速率超800M。從網絡基礎設施能力、網絡覆蓋以及用戶感知度看,上海已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城市」。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整合省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示範區,重點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建立自主可控、技術先進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鼓勵省內氫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等企業加強合作,加快開發具有自主技術的氫燃料電池高性能電堆,實現規模化生產。通過產業鏈上下遊聯動,支持氫燃料電池在商用車、應急電源、儲能等領域的應用,通過規模應用降低電池電堆和系統製造成本。重點突破碳紙、催化劑、高壓儲氫瓶、加氫設備、高性能制氫設備等關鍵材料和設備。力爭在2020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IPO

深度:聚焦|AI公司密集闖關科創板:「造芯」背後的執著與現實

深度:開創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掛牌期間曾信披違規 兩重要股東還身兼客戶

深度:龍頭「未動」中遊先行 光伏接線盒這兩家公司闖關A股IPO

》》一級市場

「嬴徹科技」再獲1.2億美元融資

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完成新一輪1.2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本輪融資由鋰離子電池研發製造公司寧德時代領投,普洛斯、G7、蔚來資本等全部原有股東跟投。嬴徹科技表示,通過此輪融資,他們將加速L3級別自動駕駛重卡量產和商業化運營進度,圍繞「自動駕駛+綠色能源+資產運營」的願景,與新老股東合作,構築新一代自動駕駛TaaS(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貨運網絡。

「深之藍」完成2億元Pre-IPO輪融資

水下智能裝備企業「深之藍(SUBLUE)」近期剛剛完成了2億元Pre-IPO輪融資,領投方為春華資本,跟投方為嘉溢創投和老股東華洲科技、索道投資、朗瑪峰創投、盛景嘉成和懿錦文創等。今年7月深之藍完成了1.2億元的B+輪融資,並在10月中旬完成了股改,按計劃穩步推進科創板IPO進程。據悉,本次融資後,深之藍主要會在核心技術人才、水下精密製造、水下檢測能力以及水下供應鏈能力建設四個方向加大投入。

天瞳威視(CalmCar)完成億元B1輪融資

天瞳威視宣布已於9月完成由中投中財旗下的龍石資本、香港的中源資本共同領投的億元B1輪融資,本輪上汽恆旭及上汽加州風投繼續增資,石湖基金、華成創投等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擴大高低速智駕系統軟硬體量產規模,產品研發,華東研發中心建立以及深圳後裝事業部大規模擴張。

Zilliz獲4300萬美元B輪融資

AI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和分析軟體公司Zilliz宣布完成43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摯信資本和Pavilion Capital跟投,A輪領投方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和天使輪領投方雲啟資本繼續超額加注,義柏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這是全球開源基礎軟體領域迄今為止最大單筆B輪融資。Zilliz創始人兼CEO星爵表示,本輪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全球人才招募,構建開源軟體生態,研發雲端產品和服務,進一步促進AI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在全球的普及和應用。

「阿丘科技」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

工業AI視覺平臺服務商「阿丘科技」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襄禾資本領投,老股東DCM、君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大核心產品研發、擴充交付及銷售團隊,為國內工業AI視覺市場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

「妙盈科技」完成B輪戰略投資

金融科技服務商「妙盈科技」近期正式獲得B輪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穆迪公司及TOM集團。妙盈科技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技術研發、國內外市場等方面。妙盈科技成立於2016年,創立初期以工具型產品切入市場,以服務私募基金、私人銀行和家族辦公室管理客戶資產。妙盈科技於2019年完成了重要戰略升級,決定以ESG數據整合與另類數據風險管理為主要定位,推出ESG⻛險管理產品,從泛資管領域的展業工具升級為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

「數瀾科技」宣布完成B輪1.5億元戰略融資

國內第一家企業數據中臺服務的獨立供應商「數瀾科技」宣布完成1.5億B輪融資,由金蝶集團獨家戰略投資。本輪融資後,數瀾科技將藉助金蝶在場景、EBC架構、渠道、市場等方面優勢,加快數瀾業務、產品、技術等全方位、規模化的To B企業級服務能力升級。

Nuro宣布獲5億美元C輪融資

自動駕駛公司Nuro宣布獲5億美元C輪融資,由T. Rowe Price Associates, Inc.領投,多家新老股東跟投,包括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LLC.、特斯拉重要機構股東Baillie Gifford、軟銀願景基金一期,以及Greylock。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專注技術、產品開發以及商業部署。到目前為止,Nuro獲超過15億美元融資。目前,Nuro在美國休斯頓積極提供無人駕駛送貨服務,並已與CVS、沃爾瑪、達美樂披薩、Kroger等品牌達成合作。

「有為技術」完成1.5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深圳有為技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近完成C+輪1.5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中金資本。據了解,該公司是環保塗料新材料與塗裝一體化解決方案原創技術平臺企業。

「融雲」完成數億人民幣D輪融資

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廠商「融雲」完成數億人民幣D輪融資,由eWTP中東北非區域基金和深創投集團聯合領投。本輪融資後,融雲的戰略方向會繼續在國內的網際網路、政企、智能硬體這三個市場以及海外市場發力。

「小碼大眾」獲韻達千萬元融資

10日,小碼大眾(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完成韻達股份領投的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小碼大眾表示,融資將用來繼續夯實數位化共倉共配S2b冷鏈物流新模式。2020年4月,小碼大眾還曾獲得住友商事亞洲資本的A+輪融資。公司歷史股東還有普洛斯隱山資本、英諾天使基金、音飛儲存、拓鋒投資、子米投資等。小碼大眾成立於2015年7月,是一家智能共配平臺,公司高管團隊均來自惠普、金山、阿里、順豐等企業。

》》熱點聚焦

首批四大科創50ETF下周一上市

11日,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等基金公司紛紛發布公告,上述公司旗下首批四隻科創50ETF將於11月16日(下周一)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作為跟蹤科創板當前唯一指數科創50指數的ETF,四隻產品的上市,即將正式拉開二級市場科創板指數化投資大幕。

蘋果公司發布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 國行版7999元起售

蘋果公司發布搭載ARM晶片「M1」的Macbook Air。新款Macbook Air比英特爾機型的速度快3.5倍,採用無風扇靜音設計,續航時間比上一代多6小時。全新MacBook Air起售價為999美元,國行版7999元,全新MacBook Air教育優惠版起售價為899美元,國行版9999元。

深度:又一蘋果爆款產品或誕生 史上最便宜Mac倒計時 這些公司已進入供應鏈

上遊供應商:高通已獲準向華為出售4G晶片

從上遊供應鏈廠商獲悉,高通已獲得向華為出售4G晶片的許可證。「(4G晶片許可)前兩天拿到的,5G晶片還沒有拿到許可。」一華為供應鏈公司高層表示。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5G模組價格將持續降低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2020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表示,5G模組種類和價格,乃影響5G行業應用發展的關鍵,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款5G模組,140多款行業終端,當前市場上有1400多款4G模組,5G模組數量很快將達到甚至超過4G模組的水平。他預測,未來5G模組價格會持續降低,到2020年底,5G模組價格將降低到100美元左右,到2022年底進一步降低到40美元左右。

瑞典行政法院取消對華為和中興的5G頻譜拍賣禁令

當地時間11月9日,瑞典電視臺報導,在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收到華為的上訴後,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的禁令。10月底,瑞典郵政電信管理局(PTS)明確要求任何參與5G頻譜拍賣的運營商不得使用中國5G設備供應商華為和中興的設備。有幾家瑞典電信公司在其4G網絡中都裝有華為設備,如果不使用華為設備,意味著升級到5G網絡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瑞典郵政電信管理局將決定是否對該裁決提出上訴。該裁決也意味著10日的5G頻譜拍賣可能會推遲。

榮耀獨立後辦公地點確定 已入駐深圳福田新一代產業園

11日,昨日,多家媒體報導,華為計劃將榮耀手機業務整體打包出售,交易作價1000億元人民幣。界面•財聯社從知情人士處得知,榮耀員工將從華為坂田總部搬出,遷入深圳市福田區上梅林新一代產業園4棟。11月11日,界面•財聯社獨家探訪上述產業園,園區4棟前臺向界面新聞確認,榮耀確已入駐此樓。但具體是哪一層,對方表示暫無法透露。

榮耀獨立後管理層去向:萬飆或任董事長 趙明或任CEO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待榮耀獨立融資後,華為將有多名高層加入榮耀擔任核心高管。其中,華為消費者業務COO萬飆或將擔任董事長,榮耀總裁趙明則可能擔任CEO。

歌爾股份:籌劃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分拆上市

10日,歌爾股份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經營層啟動分拆歌爾微電子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歌爾微電子主要從事公司MEMS麥克風、MEMS傳感器、微系統模組等相關產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無線耳機、可穿戴產品、汽車電子等領域。

國產量子通話手機或將於年底或明年初推向民用市場

記者從中國電信和國盾量子處確認,雙方正在研發一個手機支持量子安全通話的項目,同時,記者從中國電信處獲悉,中國電信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面向民用市場推出帶有量子通話功能的國產手機。

中國聯通:年底預計建成超38萬5G基站

中國聯通表示,截至10月底,中國聯通已累計開通5G基站33萬站。到今年年底,中國聯通5G基站規模預計將超過38萬個,將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

中國信通院:10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676萬部 佔比提升至64%

據中國信通院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615.3萬部,同比下降27.3%。其中,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676萬部,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64.1%。

紫光展銳推出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

紫光展銳11月9日推出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滿足各類複雜場景對5G的需求。方案採用模組化設計,集成功率放大器(PA)、開關、濾波器和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器件,比業界平均水平降低15%的通路損耗、尺寸減小20%,可提供整個射頻前端所需的有源晶片。

舜宇光學科技10月手機鏡頭出貨量1.59億件 同比增長9.3%

舜宇光學科技10月份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5750萬件,同比增長7.6%;手機鏡頭出貨量1.594億件,同比增長9.3%。

乘聯會: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 同比增長119.8%

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9月增長15.9%。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29711輛、比亞迪22395輛、上汽乘用車12785輛、特斯拉中國12143輛。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合眾、零跑等新勢力車企很優秀。

上海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增加404公裡 已向20家企業發放119張測試牌照

近日,上海自動駕駛測試道路新增404公裡,總裡程達530.57公裡,其中嘉定區315公裡、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18.2公裡(含東海大橋34公裡)、奉賢區97.37公裡。截至目前,上海已向20家企業發放了119張測試牌照,測試企業數和牌照數均居全國首位,道路測試裡程超過65萬公裡,累計測試時長達2.8萬小時。

特斯拉CEO馬斯克:一天之內進行四次新冠檢測 結果兩陽兩陰

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發推稱,「一些極其虛假的事情正在發生。今天做了四次新冠檢測。兩次測試結果呈陰性,兩次此事結果呈陽性。同樣的機器,同樣的檢測,同樣的護士。來自(美國)BD公司的快速抗原檢測。」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10月份生產22929輛Model 3

據媒體報導,上海超級工廠在10月份生產22929輛Model 3,按這一產量計算,上海超級工廠Model 3的周產量,在10月份就已達到了5177輛。

特斯拉或將在車內系統中使用AMD晶片 提升車主遊戲體驗

據媒體報導,一份洩露文件顯示,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可能會在車內信息娛樂系統中使用AMD即將推出的Navi 23圖形處理單元(GPU)。

特斯拉上海工廠明年計劃生產55萬輛汽車 超10萬輛出口

特斯拉上海工廠明年的生產計劃已經出爐。多位行業人士透露,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計劃生產約55萬輛汽車,包括30萬臺Model 3車型,25萬臺Model Y。「T公司(特斯拉)已經向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發出訂貨需求」。

理想汽車:預計第四季度汽車交付1.1萬-1.2萬輛

理想汽車第三季度汽車交付8660輛,預計第四季度汽車交付在1.1萬-1.2萬輛之間,環比增長27%-38.6%。第三季度營收25.11億元,市場預期19.25億元。第三季度淨虧損1.07億元,市場預期虧損5億元。

理想汽車註冊資本再降 李想持股比例增至77.56%

11月6日,理想汽車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利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燦谷投資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董事樊錚、劉慶華從主要人員中退出;企業註冊資本從約4.33億元降至約3.44億元。同時,李想的股權比例從61.50%變更為77.56%,秦致的股權比例從1.73%變更為2.18%。

小鵬汽車三季度營收增342% 股價漲逾30%

小鵬汽車發布三季報,第三季度營收19.9億元,好於預期,同比增長342.5%,環比增長236.9%,淨利潤虧損11.49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76億元;毛利率轉正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別為-10.1%和-2.7%;汽車交付8578輛,同比增長265.8%;預計第四季度營收約為22億元,汽車交付量約為1萬輛。財報公布後,截至當日美股收盤,小鵬汽車逆市漲超30%,市值突破300億美元。

比亞迪漢EV第20000輛新車下線 月產能即將破萬

12日,比亞迪漢EV迎來第20000輛新車下線,比亞迪股份副總裁兼乘用車事業群COO何志奇表示,漢EV單月產能即將突破萬。數據顯示,比亞迪漢10月銷量7545輛,環比增長34.4%,截至目前,累計訂單超4萬輛。

恆大汽車正式推出恆馳車標

10日,據恆大汽車官方微信,恆大汽車正式推出恆馳車標。恆大汽車表示,這個車標的寓意是「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

摩根史坦利下調寧德時代評級至平配 股價已反映新能源電池中期前景

13日,摩根史坦利將寧德時代的股票評級從超配下調至平配,因新能源電池的中期前景已基本反應在股價中,而且全球的汽車廠能否推出受市場歡迎的新車型情況可能要到明年才能被驗證。分析師Jack Lu等在報告中稱,寧德時代的技術服務收入佔到了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的19%,而且這部分的利潤率也高於電池行業。考慮後續公司合資基地產能建設放緩,這部分收入可能在今年就會見頂。因為三季度的電池裝機量未達預期,下調公司2020年的盈利預測,但暫時維持251元的目標價。

三星西安三期項目將押注5G、汽車晶片

消息人士透露,三星西安三期項目不會繼續投資高端存儲晶片。按照最初計劃,三星西安三期項目總投資為150億美元,主要製造5G晶片和汽車晶片。據了解,三星西安高端存儲晶片項目分為三期,一期項目總投資108億美元,2014年5月竣工投產,月產能13萬片;二期項目總投資150億美元,主要製造快閃記憶體晶片;一期、二期項目存儲晶片月產能各13萬片。目前,二期第二階段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預計2021年年中建成投產。

臺積電公布10月銷售額與董事會決議

臺積電10月銷售額為1193億臺幣,同比增長13%。1-10月銷售額為1.097萬億臺幣,同比增長27.7%。臺積電董事會批准了第三季度每股2.5元臺幣的現金股息,並核准了資本預算約151億美元建設及擴充先進位程產能、建設特殊製程產能以及建設及升級先進封裝產能。此外,董事會還決議核准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100%持股之子公司,註冊資本35億美元。

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收10.8億美元 環比增長15.3%

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收10.8億美元,環比增長15.3%,同比增長32.6%,市場預估9.948億美元;第三季度淨利潤2.564億美元,同創歷史新高。中芯國際全年收入增長預期上修為24%到26%,全年毛利率目標高於去年。中芯國際2020年第三季毛利為2.62億美元,較2020年第二季增加5.4%。

深度:中芯國際三季報終出爐 單季度營收、淨利再創新高 先進位程收入佔比提升

深度:訂單需求強勁!中芯國際上午這場業績會還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總投資120億元 三安光電Mini/Micro LED晶片項目明年三月投產見效

據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消息,三安光電Mini/Micro LED晶片產業化項目預計明年三月項目將投產見效。這是我國首個大規模微發光二極體晶片項目,產品主要供應三星、華為、蘋果等公司。

深康佳A:擬參與建設半導體產業園 力爭建設期內總投入達到300億元

11日,深康佳A公告,本公司擬與南昌經開區管委會在南昌經開區管委會轄區內共同建設半導體產業園。其中本公司負責在半導體產業園引進一批符合半導體產業園定位的半導體及相關產業鏈項目,並將該半導體產業園作為半導體企業孵化平臺,積極引進半導體專業研發團隊及半導體初創企業入駐。半導體產業園項目建設期為10年,分兩期建設,力爭建設期內總投入達到30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總投入力爭達到75億元,不低於50億元,上述投資將主要由半導體產業園的入園企業投資。

深度:半導體王者歸來!除了情緒回暖 火爆行情背後或有這些數據支撐

深度:新版Model 3電池組能量密度提高5% 中韓夾擊下 昔日鋰電霸主電池研發加速

深度:數據| 「金手銬」頻現!科創板52家公司推股權激勵 考核條件「大起底」

深度:寧德時代規模招標進行時 先導智能再獲32億設備訂單 新能源擴產新周期來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重磅發布
    導 讀 詮釋「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大會現場,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線、願景和戰略目標進行詳細介紹。《技術路線圖2.0》中提到,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核心內容概要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 2.0》」)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2019年5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適時組織行業力量啟動《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
  • 智能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發布 汽車「智商」鑑定有標準
    本報訊 (記者王 輝)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如同是汽車的「大腦」,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且重新定義汽車生活。如今各大汽車廠家及IT企業紛紛發力,除了爭相推出相關產品外,在營銷上更是大打智能網聯牌。由於行業技術標準和評價體系長期缺席,導致了產品性能上的良莠不齊,讓消費者的選擇也無所適從。
  • 開放的幾何+,重新定義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規劃當中明確指出,要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搶佔先機、趕超發展的突破口,從而引領汽車產業升級,達成建設汽車強國的目的。隨後在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也明確指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且完整的產業鏈。
  • 智慧醫療艙現身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顯露抗疫科技
    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 2020)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以「智能新時代,車聯新生活」為主題,吸引了120餘家企業參展,展車數量超過130輛。
  • 《嘉興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新聞發布...
    10日上午,嘉興市經信局、嘉興市公安局、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共同舉辦《嘉興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新聞發布會暨首批測試牌照發放儀式。 會上,市經信局倪英副局長介紹了《實施細則》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共建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二周)|國務院支持自動駕駛地圖智能網聯汽車周報(9月第一周)|重慶發自動駕駛路測辦法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四周)|武漢60億布局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三周)|大眾出行與AutoX合作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二周)|深圳發布智能網聯意見智能網聯汽車周報(8月第一周
  • 第二屆2018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峰會,第一天精彩回顧
    ,由上海易貿攜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各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組織、整車廠、科研院所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數百家媒體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起預見人類的未來出行圖景。超過傳統汽車產業鏈(OEM、Tier1、Tier2)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  本次的大會以「智能 · 合作 · 未來——融合創新共享智慧出行」為主題,圍繞行業的趨勢發展、合作模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信息安全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力圖打造一個集信息共享
  • 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迎來高成長期 金溢科技構築智慧交通未來
    包含自動駕駛在內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新基建重要應用之一,它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人工智慧等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興業態,亦是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技術變革和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隨著「智能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共識,相關車企及網際網路企業在新能源、車聯網、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晶片、5G、高精度定位與地圖融合等領域發力,在政策指引支持和相關技術逐步成熟的大力推動下,智能駕駛生態平臺的構建如火如荼。特別是今年以來,在新基建浪潮中,以百度、比亞迪、騰訊、華為、金溢科技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進一步加快了將智能網聯研發成果產業落地的進程。
  • 吉利牽頭首屆SCP大會,迎接混動車智能網聯時代
    今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發布消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暨「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協同創新發展」專題研討會,將於12月1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探索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由此可見,智能網聯將會是未來中國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而混動車行業作為整個汽車行業的一部分,也在積極嘗試智能網聯技術。
  • 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
  • 智能網聯汽車駛入發展快車道,網御星雲護航車聯網信息安全
    智能網聯汽車,是5G、人工智慧與傳統汽車的有機結合,搭載了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並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飛速發展。
  • 梧桐車聯TINNOVE OpenOS全面開放 智能網聯汽車「一站即達」
    長期預測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不斷增長,至2025年接近2000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75%以上,高於全球市場的裝配率水平。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已成大勢所趨,將對人們的出行生活產生巨大改變,而網聯科技驅動的新型汽車生態,也正迎面而來。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公開徵求意見
    2021年1月11日附件1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製造強國、科技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建設,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規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範
  • ...即將開放的測試區,長沙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
    雷鋒網按:4月16日,長沙市政府發布了《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長沙成為了繼北京、上海、重慶之後,國內第四座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則的城市。以下是管理實施細則: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快推動我市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及應用,指導和規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控制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風險,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動長沙創建「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
  • 千方科技建設全球首條智能網聯汽車潮汐試驗道路
    2017年9月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推動,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下稱:創新中心)主導建設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宣布正式啟動全球第一條智能網聯汽車潮汐試驗道路服務。
  • 汽車智能網聯化風起雲湧,萬億市場蓄勢待發
    智能網聯汽車是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網聯協同是智能駕駛發展的未來趨勢。智能網聯汽車=單車自動駕駛+網聯式汽車,二者融為一體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生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涉及信息通信、交通、汽車等行業,以安全為支撐,對車、路、雲端產生的信息流進行融合感知、計算、決策與信息下發。具體技術架構可劃分為「三橫兩縱」。
  • 資深汽車工程師:汽車智能網聯有哪些趨勢?中國車企如何應對?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朱玉龍,汽車行業工程師。雷鋒網獲作者授權發布。本文想從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配置情況的感知來對汽車智能網聯的各個部分做一個概覽性的分析,主要從分類和實現結構兩部分進行探討。圖1 智能網聯類基本功能分類表1 汽車各類顯示和提醒功能
  • 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 新玩家不斷入場
    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徵求意見稿)也於當天公開徵求意見。機構認為,智能汽車高歌猛進,將開啟千億級賽道,產業鏈應用加速推進,具備卡位優勢的相關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截至11日收盤,同花順無人駕駛概念板塊漲幅居前,上漲0.48%,聯創電子、四維圖新、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等多隻個股漲停,長城汽車、啟明信息、萬集科技等漲超5%。
  • 智能網聯汽車電磁輻射發射測試面臨的挑戰
    傳統汽車上所用無線設備的上限頻率不超過 6 GHz,引入 5G V2X 通信和毫米波雷達後,車載無線設備的上限工作頻率飆升至 81 GHz。對於如此高頻段的汽車輻射發射,國際國內均未有標準給出明確的限值,汽車電磁兼容實驗室在設計建造時往往也不會針對如此高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