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向歐盟釋放善意,數據隱私問題成美歐緩和第一步?

2020-12-01 騰訊網

據美媒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消息傳出後不久,歐盟機構領導人及主要國家領導人表示,希望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可以開啟「跨大西洋關係」新階段。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期間,在數字經濟領域,美歐雙方在數據隱私、徵稅、反壟斷等問題上糾紛不斷。歐盟官員表示,如若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美歐雙方或在上述領域有所突破,而首要的是建立新的數據隱私傳輸協議。

在美國總統選舉前,拜登就上述問題向歐盟方面釋放善意。拜登曾表示,將重啟相關談判。但是他也表示,在數字隱私問題上,美歐設定的標準不會完全相同,美國就數字隱私問題的立法尚需數年。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歐洲研究中心副教授賴雪儀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將更容易帶領美國重回談判桌。民主黨與歐洲價值觀相近,雙方更易妥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歐就一定能在數據隱私問題上達成協議。美歐雙方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立場有本質不同。首先,美國在數字隱私問題上更強調國家安全,歐盟則更強調消費者利益。其次,數字科技巨頭多為美國公司,美國政府要保護美國公司的利益,而歐洲則想發展本土科技企業。

拜登將使美國重回談判桌?

近年來,在一系列針對美國情報計劃的法律挑戰之後,美歐在數據隱私方面的關係跌入冰點。

歐洲法院在7月表示,由於美國的監視做法危害了歐洲民眾的個人隱私,因此2016年通過的跨大西洋《歐美隱私盾牌》數據共享安排無效。

此前,根據協定,美國被定義為「與歐盟基本等同」的國家和地區,美國企業可以不需要特別授權而直接傳輸歐盟民眾的個人數據。

作為建制派代表,拜登與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相識已久。這也使得歐盟方面相信,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將使美歐之間的諸多談判重啟。目前,歐盟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正就能否更換新的隱私盾牌協議開展談判。

一些歐盟官員及隱私專家表示,在拜登的領導下,談判不僅將重啟,也將變得更為容易。

賴雪儀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從意識形態上來說,拜登與歐洲的主流意識形態相符。在外交政策上來看,拜登宣揚國際主義,更注重加強與盟友之間的關係,這使得歐美可以在諸多擱置的問題上有所突破。

德國歐司朗是一家照明設備製造商,其數據隱私主管史密茲(Barbara Schmitz)認為,拜登政府更願意改革美國的隱私法規,這使得美國監視的數據傳輸行為更具透明度,能更好地保護其客戶的數據隱私。

喬治亞理工學院法學院教授斯維爾(Peter Swire)曾在柯林頓和歐巴馬政府內任負責隱私立法事務的官員。他稱,拜登當選總統,可以讓歐洲人向美國傳輸數據時更放心,美國有可能就一般性隱私問題立法。但是,他也表示,美國未必會在關鍵問題上向歐盟妥協。

美歐提供三種談判方案

如果美歐得以重回談判桌,歐盟方面表示,希望美歐之間就數據隱私問題制定一個框架協議,雙方執法機構可以共享電子證據。兩年前,歐盟委員會在就該問題立法時,就已向美國方面尋求類似安排。去年,美國與英國籤署了類似協議。

從美國方面來看,斯維爾稱,美歐之間仍有其他的解決方案。如果美國政府訪問歐洲消費者數據,美國政府提供相應的補救措施,如將該數據再傳回歐洲法院。如果仍有風險,歐盟監管機構可以勒令相關公司停止將數據轉移到歐洲以外的國家。

一些在歐巴馬政府任職的官員稱,美國還有第三種方法使歐盟滿意。美國商務部前總顧問克裡(Cam Kerry)曾協助促成《歐美隱私盾牌》數據共享安排。他表示,美國政府如果想訪問從歐洲傳輸過來的數據,多以國家安全為由。而這就需要聽從總統的命令,如若將這些編製成法律,就將打消歐盟的擔憂。

但是,由於美國政府在該問題上的政策具有連貫性,這也使得歐盟方面認為,即使美歐重回談判桌,尋求突破也需時日。

歐洲數據保護主管維維羅夫斯基(Wojciech Wiewiórowski)表示:「在這些討論中,我沒有發現歐巴馬政府與川普政府對待該問題態度有什麼特別的區別。」

樸次茅斯國際隱私協會研究主任、隱私之盾總監凱特琳·芬尼西(Caitlin Fennessy)曾於2018~2019年在美國商務部擔任《歐美隱私盾牌》談判的美方負責人。她表示,美歐參與《歐美隱私盾牌》談判的官員均在雙方政府工作多年,其政策態度均有連續性,民主黨和共和黨對外政策的取向相異,但是在具體問題上,將保持一定的連續性。

賴雪儀也認為,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美國總統,與歐盟談判時都代表美國利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美歐均打擊甚大,雙方在具體經濟利益上難以讓步。

此外,賴雪儀還表示,英國脫歐也為未來解決該問題增設了障礙。英國屬美國「五眼聯盟」成員之一。到今年12月底英國脫歐過渡期完結前,美國科技公司可以將歐盟消費者的數據傳送到英國,再轉送到美國。如果未來美歐之間未達成一致協議,美國科技公司仍可能通過英國傳遞數據。

相關焦點

  • 拜登還沒上臺,歐盟就琢磨與美國「冰釋前嫌」聯手抗中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及其支持者,每日都在翹首以盼明年1月20日的到來。然而,歐洲有人比他們還著急:在拜登未正式上臺前,歐盟官員就想與其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排除中國的新全球聯盟。在11月30日的報導中,英國《金融時報》提到了一份歐盟計劃草案。該草案提議在數字監管、新冠疫情應對、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與未來的美國政府合作,旨在重振在川普時期被埋沒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草案建議,美歐應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 烏克蘭表示願意與俄羅斯做回兄弟,但俄國得釋放善意歸還克裡米亞
    烏克蘭在克裡米亞還未收復的前提下放棄仇俄反俄的立場,與俄羅斯重新做回兄弟,只有更換政府,並且是季莫申科當選總統才有可能實現;俄羅斯向烏克蘭釋放善意,把克裡米亞歸還給烏克蘭,並且不再幹涉因此,烏克蘭臨時被佔領土部副部長格奧爾吉·圖卡關於俄烏互相釋放善意,相向而行,恢復過去的那種睦鄰關係,做回兄弟之邦的言論,根本沒有落地的土壤,不過是博眼球的表演而已。
  • 陳根:隱私保護之痛下,隱私計算將成數據價值釋放突破口
    加上數據的頻繁洩露,數據隱私安全成了時下亟待解決之痛。而現有的隱私保護主要從信息處理過程中的隱私保護、隱私度量與評估兩個方面入手。從信息處理過程中的隱私保護方法來看,主要分為訪問控制技術方法、信息混淆技術方法、密碼學技術方法三類。
  • 拜登欲重返伊核協議,盟友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雖然扎裡夫拒絕重新談判,但其實從拜登團隊和扎裡夫的表態可以看出來,雙方都釋放出了緩和的信號,這對緩和美伊關係而言邁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獲悉拜登在大選中擊敗川普的消息後,外界更加肯定,美伊關係可能迎來轉機。
  • 川普歇斯底裡,留給拜登的時間也不多了
    在這場反思與甩鍋並行的辯論中,川普政府官員再度扮演了「小丑」的形象,大肆炮轟歐盟的決策是「在搞鬼」,氣昏頭的川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甚至喊出一句:「歐洲拿掉了遮羞布」——的確,對於以博明為代表的罔顧自己國民生命安全的「偽君子」型政客而言,中歐的合作的確撕下了部分歐美雙標政客的「遮羞布」。相比川普政府官員的歇斯底裡,拜登的表態則不同。
  • 歐盟27國率先對出手,美科技巨頭未來日子難過了
    據環球網消息稱,近日歐盟27國率先出手,對美國吹響反擊號角。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競爭,將伴隨著數字稅政策的完善推廣變得更加激烈。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的科技巨頭,將要對歐洲國家繳納高昂的稅收,未來的日子也將會變得更加難過。
  • 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
    看樣子,這回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孤立中國的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歐盟外交官表示,談判代表已經向27個成員國做出了談判內容的簡報。歐盟之所以如此硬氣,是因為在過去,歐盟長期受到美國勢力影響,與中國方面的合作接連中斷,導致歐州經濟受到重創。 尤其是美國發起對中國的晶片制裁後,歐州半導體產業經濟受到波動。但令歐盟失望的是,美國一方面要求禁止對華供應晶片,卻另一方面在為自家的半導體企業大開綠燈,恢復了本土企業對華供應渠道。
  • 美智庫發布:美歐跨大西洋合作路線圖
    美歐應迅速做出反應。美歐共同採取協調政策。美歐應建立一個龐大而有凝聚力的聯盟。增強各自競爭力。美國和歐洲必須確保各自在技術、清潔能源和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保持優勢。而加強跨大西洋合作是保持其優勢的關鍵因素。美歐應更有效地共享風險評估和情報,總結最佳做法等。
  • 年終報導|美歐的2020與前路展望
    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緊急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從而向市場注入巨額流動性。 綜上,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應該會在氣氛上出現一定的緩和,但需要認識到,美國認為中美關係存在結構性矛盾,這是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我們仍應抓住機會,力爭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力改善中美關係。
  • 英國自誇贏得競賽遭美歐質疑
    英國自誇贏得競賽美歐質疑不夠嚴謹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孫微 陳欣】第一批在比利時製造的輝瑞/BioNTech新冠肺炎疫苗4日經英法海底隧道運抵英國,即將分發給各地醫院。英國是第一個批准該疫苗緊急使用的國家。它搶先衝過終點線,在英國和歐盟、美國之間激起一場口水戰。英國高官在得意自誇的同時,不忘踩歐盟和美國一腳。歐盟和美國則質疑英國是倉促求成,監管程序不嚴謹。
  • 歐洲緊緊束縛住雙手,俄羅斯絆住腳步,美國衰落成必然趨勢?
    歐洲不願意對華開展制裁措施 根據弗裡德裡希·默茨的預測,美國新上任的總統拜登在對歐洲的政策上可能會做出緩和舉動,可美國是絕對不會放棄對歐洲的控制權,這讓大多數歐洲國家感覺,美國的「優待政策」就好像是施捨一般,倒不如不要。
  • 波蘭呼籲歐盟轉投美國 法德發出不同尋常信號
    他表示,歐洲必須成為一個自主的全球參與者,若歐盟為了與美國政府協調而阻止與中國的投資協定,這將會是一個「可怕的跡象」。而波蘭的不同態度則反映出,該國與歐盟的離心離德,企圖拉攏域外大國為自己撐腰壯膽的心態。事實上,波蘭曾多次因此而多次吃虧,可惜波蘭人依然沒有吸取教訓。歷史上,波蘭曾在東歐稱霸一時,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把俄羅斯所在地區都曾被其統治國。
  • 歐盟新文件:要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甘願做「美國的鷹犬」
    德新社11月30日稱,在川普將卸任的時刻,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正在領導制定一份改變未來全球格局的新文件。在文件上,歐盟提倡迅速結束跨大西洋貿易爭端,並向美國提出了一個共同對抗中國的新策略。  歐盟提出這一文件並不令人意外。青木觀察到,在拜登當選以來,歐盟及德國等成員國高層一直抱著拜登的大腿,宣稱要建立聯盟,對抗中國,甚至被觀察家批評是「美國的鷹犬」。  實際上,歐盟提出新文件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主要體現三個方面。  一是,消除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在草案中,歐盟將向美國新政府提出了一個「積極貿易議程」。
  • 美智庫:2021拜登政府如何促進技術發展?24項政策建議來了
    1.2 建立新的「歐盟—美國」隱私保護系統 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最近宣布Schrems II案中的隱私保護無效,這一決議將影響到成千上萬的美國和歐盟公司(主要是中小型公司),這些公司在跨大西洋的貿易和創新活動中,依賴隱私保護來傳輸數據。
  • 隱私計算: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這個燒腦的問題涉及這樣一個矛盾,如果想比較兩人誰更富有,兩人就必須公布自己的真實財產數據,但是兩個人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財富多少。那麼,在我們看來,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悖論。這一看似難解的問題就涉及到了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問題。富翁擁有的財富就是數據的所有權,富翁將財富數據公布就是數據的使用權。
  • EXIN PDPF 谷安隱私與數據保護認證正式上線!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的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 另外在全球一體化、數位化飛速發展的當下,中國、歐盟、以及其他相關國家和區域,幾乎不約而同出臺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保護規定,如中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出境辦法》、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等。
  • 馮碩:TikTok被禁中的數據博弈與法律回應
    而從約瑟夫·拜登的外交觀點看,其認為中國等新興國家對美國領導地位的挑戰是不可迴避的現實,而維護對國際規則的主導權仍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任務。反觀新興國家,在現有規則框架下重塑利益分配格局以實現國際正義也是他們的追求。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法者,治之端也」,法律的生命在於付諸實施,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
  • 歐盟將對數字平臺徵稅,或成歐美貿易緊張的導火線
    打開APP 歐盟將對數字平臺徵稅,或成歐美貿易緊張的導火線 央視新聞客戶端 發表於 2020-12-02 15:03:56 當地時間12月1日,歐盟經濟與財政理事會舉行視頻會議,重點向各成員國部長通報了有關加強稅收領域行政合作的指令修正草案,並就下一步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框架下繼續展開國際稅收談判交換意見。
  • TTIP談判秘密文件被曝光 美歐「黑箱作業」再遭炮轟
    該文件暴露出的美歐談判存在的巨大不透明性,以及該協議可能對歐盟環境與消費者保護造成的顯著破壞,再次引發了德國等歐洲國家對TTIP的強烈質疑。  綠色和平荷蘭分部在較早前獲得了這份文件,並交給了三家有影響力的德國媒體充分驗證其真實性。德國之聲報導稱,多名熟悉談判情況的人士證實了這些文件的真實性。  本月2日,該組織在網上公布了文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