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哭訴:我寧願孩子自私點,也不願意讓他有這種分享舉動

2020-12-05 多肉車釐子

分享、謙讓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多數父母也是從小教導自己的孩子要懂得分享。

古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總是拿小的,把大的讓給哥哥們吃。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就回答說:「我年齡小,吃得也少,按道理就應該拿小的。」

很簡單的一則故事,告訴了人們,凡事都應該懂得謙讓、懂得分享,不要自私自利。

到了現在,很多家長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要懂得謙讓、分享。

其中最常的一種情況就是讓大的讓著小的,還要懂得和別的小孩子分享,好像孩子不分享、不謙讓就是在說這個孩子小氣、不懂事、沒家教等等。

你怎麼這麼小氣?

周末的時候,閨蜜帶著孩子在小區樓下玩耍,孩子拿了自己很喜愛的玩具下來玩。

玩了沒一會,不遠處又走過來一對母女,看樣子也是來這裡玩耍的。走近了之後,看清了孩子媽媽年紀應該和閨蜜年紀差不多,小女孩也比閨蜜家孩子小。

小女孩到了之後先是自己玩了一會,然後就一直看著閨蜜家孩子在玩他的玩具。

可能是之前沒接觸過男孩子玩的玩具,所以看著感覺很新鮮有趣。看了一會之後,小女孩對她的媽媽說:「媽媽,我要玩他的那個玩具。」邊說邊拉著自己媽媽往我們這邊走。

閨蜜家孩子也聽到了小女孩說的話,拿著玩具的手緊了緊。把媽媽帶到了我們這邊之後,小女孩就像是有了後盾一樣,直接掙脫了媽媽,走到閨蜜家孩子面前說:「把你的玩具給我玩玩。」

孩子看向了閨蜜,只見閨蜜問了問孩子:「你願意把玩具給妹妹玩一會嗎?

孩子看了一眼手裡的玩具,搖頭說:「這是我的,我不認識她,不想給她玩。」

小女孩媽媽聽到這句話顯得有些不高興,說:「不就是一個玩具嗎,你怎麼這麼小氣,給妹妹玩一下都不肯。」說著眼神又看向了我和閨蜜,想讓我們勸說孩子。

看著孩子緊緊抱著玩具的樣子,閨蜜也很氣憤對小女孩的媽媽說:「這是我家孩子心愛的玩具,是他自己的東西,他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不要分享,這和小不小氣是沒有關係的。」

「分享教育」到底是對是錯

「你怎麼這麼小氣」、「你是哥哥,要讓著妹妹」、「不懂得分享就不是好孩子」,這些話都是很多家長掛在嘴邊的。

分享的確是一種美德沒錯,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分享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是可以感覺到雙倍快樂的。

當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分享的快樂和好處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分享。

而那些為了面子、為了禮貌,讓孩子「被迫分享」,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所有物的一種「搶奪」

讓孩子被迫分享,長時間下來,孩子就本能很好的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變得什麼都想要或者就是什麼東西都不敢要。

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分享,家長可以這樣做

1. 多鼓勵、表揚孩子分享

首先要肯定的就是玩具是孩子自己的,然後以一個孩子比較容易的方式鼓勵孩子分享。

當孩子邁出分享的第一步的時候,要及時鼓勵、誇獎孩子,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反饋。

比如:「你今天做得真棒,小朋友看起來很高興,我們家寶貝又交到一個朋友了。」

這種正面的反饋和激勵,可以讓孩子受到鼓勵、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從而願意更多的、主動的去和人分享。

2. 閱讀書籍繪本引導孩子分享

看書、讀書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有時候書中所說的比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有用多了。

而且現在市面上各種類型、各個方面的書籍都應有盡有,父母可以從書籍中借鑑一些好的方法。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書籍就很不錯,全書一共有10冊,裡面是內容和插畫的形式,這種形式的繪本孩子更容易產生興趣,看起來也會更好接受。

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培養孩子十種情緒正能量:自我保護、勇敢、自信、誠實守信、情緒管控、懂禮貌、友誼、分享、自強、自律。

繪本故事的表現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動、有趣的故事場景將成長的道理蘊涵其中,孩子不知不覺見就學到了這些道理。

一套10本,一本僅要5.9,加起來也就是幾杯奶茶的錢,教育孩子難道連這麼點「奶茶錢」都捨不得?

相關焦點

  • 孩子爭搶玩具怎麼辦?家長別過度幹涉,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解決!
    02我們正在繼續挖沙子,那個小男孩又跟了過來,繼續跟若蘭商量,能不能把分享幾件工具給他玩。我覺得若蘭那個沙灘玩具有那麼多件,分幾件給其他小朋友也是可以的,就跟若蘭說「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更有意思」,但是,若蘭就是不願意。
  • 「二胎出生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心理學家:理解寶媽吧!
    煩悶不已的小何,把她的遭遇和想法寫出來——「自從生了二胎之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了,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總之覺得讓我累得不能幹一點自己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老大……」文章掛在網上後,很多寶媽給小何評論:「可算找到和我有一樣感覺的人了
  • 我為什麼勸寶媽陪孩子到1歲半?孩子的冷漠,寶媽真的受不了
    之後就是跟孩子漫長的分別了,即使在周末的時候,會跟孩子視頻,會跟孩子強調:寶寶還記得媽媽嗎?我是媽媽哦~經常視頻之後,小柏就忍不住跟老公發脾氣,發著脾氣就哭了……他們夫妻兩個,只要是有長的假期,就會回家,但是孩子跟自己還是親不起來。讓小柏特別難過的是,有次全家一起去玩,孩子迷糊這臉說餓了,小柏就餵孩子吃奶。
  • 自私、小氣孩子的這些毛病都是遺傳誰,現在總算知道了
    「你這孩子,就把你的餅乾分了一半給弟弟,怎麼就哭個不停,這麼小氣的性格,到底是隨了誰啊?」看著哭鬧不止的兒子,小冉很無奈。自己和老公都不是小氣的人,平時對孩子也是疼愛有加,吃的、喝的、玩的從來沒有少過,就是不知道兒子小氣的性格,是從哪裡遺傳過來的。
  • 寶媽為何反感婆婆抱孩子?「護崽」行為惹的禍,還真不怪寶媽小氣
    身邊幾乎所有的寶媽都會說這句話:真討厭婆婆把我寶寶,想當初我也是這樣的,明明其他人抱都沒事,但是只要婆婆一抱寶寶,我就會很生氣,尤其是在看到婆婆抱著寶寶去別的房間的時候,我的心裡就會有很多無名火往上竄。
  • 寧願上一個月班也不想帶一周孩子,真的好累,二胎我是真不敢想!
    但是壓力大,不工作不行,孩子越大開銷越大,先做簡單點的,工資低點沒事,慢慢來。加油寶媽!@搖瀾我在帶老二,現在一歲,準備兩年後工作,沒學歷,沒經驗,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現在都很想找份工作,可是孩子沒人帶,感覺脫離社會越久,越怕接觸社會。哎……
  • 二胎寶媽曬「作息時間表」,六點起床九點半休息,網友:寶爸呢?
    生了娃之後,許多寶媽都會感嘆,孩子是自己的,家務也是自己的,明明有寶爸這個「幫手」,可他卻一點忙也幫不上,只會吃飯、睡覺、看手機、搶廁所。全職寶媽從早忙到晚,365天無休息,而職場寶媽也覺得上班比帶娃更加輕鬆,因為在家只會加倍忙碌。
  • 寶媽讓孩子學英語,6歲女童哭著大喊,我一點也不喜歡
    童童今年6歲了,平時給人的印象就是活潑開朗的那種,童童性格天生比較喜歡安靜,所以她平日裡除了上學,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畫畫,只要有時間自己就會在房間畫畫,可是寶媽看著孩子馬上還有一年就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所以希望給孩子在學前可以惡補一下英語,這樣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學習也不至於吃力。
  • 為什麼孩子很自私?三山實驗:兒童自私是自我保護的本能
    小姨有個兒子,是屬於佔有欲特別強的,每次有人帶著小孩去他家做客時,他都將別人帶來的玩具據為己有,當讓他拿出自己的玩具進行交換時,他不但不會拿出來,反而會將他所有的玩具都藏起來,自己不玩也就算了,竟然還不讓別人玩,遇到這種情況小姨也教導過孩子很多次,但是孩子還是這樣,這令小姨拿他毫無辦法。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媽寶男?這是女人的錯覺:改變婆婆才是最難
    我聽到過不止一個女人問我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想從婆婆手中「拯救」媽寶男丈夫,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做到的,不要高估自己。愛上媽寶男丈夫,該不該放手?舒雅愛上了一個大自己兩歲的媽寶男丈夫,並且很快的步入婚姻。但在結婚前,舒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丈夫是媽寶男,更沒有想過如何與媽寶男家庭的婆婆相處。
  • 英語啟蒙:孩子不願意讀英文繪本怎麼辦?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48篇原創文章。近日,有寶媽誇獎苗爸說:「苗爸,你分享的方法真的很好,非常接地氣。感謝你這麼無私的分享。」 聽到這裡,我心裡暖暖的,仿佛突然看到了自身的價值似的,心裡美滋滋的。接著,這位寶媽話鋒一轉,說到:「現在的問題是,我家的孩子死活不喜歡讀英文繪本。我要給他讀,他還把書推一邊,要我讀中文繪本故事。
  • 「一根筋」爸爸去接娃,在醫院引圍觀,寶媽:我只是讓他折根桃枝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對於新手爸爸來說,一切關於寶寶的事情,都會讓他們戰戰兢兢。生怕自己毛手毛腳之下犯錯誤。一方面自己心疼,一方面還要被寶媽嚴重批評甚至是「家暴」。
  • 「孩子不是你的」,寶媽玩笑被寶爸當真,親子鑑定結果懵了
    >很多玩笑說著說著就變成了真話,特別是某些很重要的事情上,很多人都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有一次,張穎和老公在吵架,正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情況,有一句話像晴天霹靂一樣刺激到老公。「孩子不是你的」,寶媽突然說了這句話,本想故意氣老公,沒想到寶媽的玩笑被寶媽當真。於是,張穎為了打消老公懷疑的念頭,就收取了孩子的一撮頭髮,去醫院做親子鑑定。
  • 並非奶粉質量差,而是寶媽不會儲存
    ,最近很火的《產後調理院》這部劇中,因為有個寶媽拒絕給孩子母乳餵養。很多人都說她自私,但其實我想說作為寶媽他們有資格拒絕母乳餵養,他們是人是女人並不是一個奶牛,這不是他們的義務。並且現在奶粉越來越多,隨著科技進步奶粉的質量也越來也高了,甚至都快替代母乳了,尤其有些寶寶母乳餵養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現象。
  • 寶媽親測:孩子學習美術寶1對1的幾點感觸
    原標題:寶媽親測:孩子學習美術寶1對1的幾點感觸這幾年,兒童教育越來越重要,卻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在應試與素質教育之間平衡。作為寶寶Olive的媽媽,我還有一個身份,是兒童教育自媒體博主。
  • 寶媽生下雙胞胎,爸爸聽到後撒腿就跑,網友:要是我比他跑得還快
    還有一部分家長希望兒女雙全,但也不一定會如他們的意願,有時候第一胎是男孩,但第二胎不一定會是女孩。寶媽成功生下雙胞胎,爸爸聽到後卻撒腿就跑在網上有這麼一段視頻火了起來,一位爸爸爸在聽到護士的話之後,撒腿就跑,讓眾網友開始圍觀。
  • 孩子的玩具真有講究嗎?大多數寶媽都做錯了,這3點很重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寶媽們的育兒觀念也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比於80年代注重「吃喝」,新生代的家長更看重『玩樂』,為此,每次逛商場時看到漂亮的玩具家長們都會給寶寶選購。
  • 李建回應不要孩子:不是瀕危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網友:太自私
    然而,當得知如此優秀的一對夫妻竟然過著「丁克」生活,一些人坐不住了:這麼好的基因竟然不願意延續下去,他們這就是自私!非議排山倒海般湧來,李健還未回應,記者搶先揪住了這個話題。不久前,李健接受了一家雜誌的採訪,意料之中的,他沒有逃過「為什麼不要孩子」這個問題。
  • 生娃最「上癮」寶媽火了,13年連生7娃:不想浪費老公好基因
    可就是在「不敢多生」的大潮下,出現了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寶爸寶媽們。前段時間,網上的一位寶媽迅速走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即便是家裡有礦,生這麼多孩子,一點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沒有,生活的真的幸福嗎? 看到網友們的評論和留言,這位寶媽最後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我老公智商140,不想浪費這麼好的基因,多生幾個怎麼了?」看到這位寶媽的解釋,真的是令人羨慕又無法辯駁!
  • 寶媽在家遇蟑螂,萌娃左手奶瓶右手拖鞋「護駕」:媽媽別怕,有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每個寶媽都有過在家碰到蟑螂,蟲子或者老鼠的經歷,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寶媽在家碰見蟑螂,萌娃一手奶瓶一手拖鞋趕到:媽媽,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