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井岡山下林業科技推廣有心人
●曾廣騰,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一位倍受林農尊崇的科技推廣工作者。
●他34年如一日,堅守一線,服務林農林企,主持或參與完成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11項、省部級科研推廣項目10項,助力建設森林藥材骨幹示範基地23個,榮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16篇,組織辦班授課200多期,培訓人員近萬人次,服務林農達50餘萬人次。
●曾廣騰先後獲評江西省科技進步獎、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獎、江西省林業科學技術獎、江西省林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吉安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主攻項目,成為林業增效的技術專家
「項目為王、效益為先」,這是曾廣騰擔任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的重要理念之一。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幹的。
主動作為爭項目。近5年,曾廣騰主持完成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7項,向上爭取省部級林業產業項目4個,其中《溼地松松脂高效低頻採集技術示範》《江西省永豐縣油茶標準化示範區建設》《陳山紅心杉良種繁育及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示範》《江西省遂川縣油茶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等7個項目已通過專家驗收,獲得了項目驗收證書。特別是主抓《吉安香樟》《龍腦樟林木良種基地建設項目》,成功培育了首批香樟組培芽苗,為江西省樟樹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時項目爭取到了,可在工作中推廣起來,又會遇到很多困難。安福縣有油茶麵積15萬餘畝,但是油茶產量難以達到要求。為了解決這一普遍存在的難題,首先是要對現有的油茶樹進行「一幹三枝九個頭」的修剪,也就是一棵油茶樹只能保留1個主幹,一個主幹上只保留3個分枝,1個分枝只保留三個梢頭。就這一道剪枝修整技術,種植戶很有牴觸情緒,「好好的油茶樹就這樣剪掉,太可惜了」。為了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曾廣騰一家一家做工作,耐心細心做解釋,並冒著刺骨寒風到油茶林裡現場作示範,手把手教種植戶做修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幾年的改造,安福縣洲湖鎮2000多畝的油茶林林相整齊、樹冠豐滿,油茶產量逐年遞增,最好的一塊畝產茶油達30公斤的高產量,村民都誇他是個助推林業增效的「好專家」。
就這樣,曾廣騰啃下了一塊塊技術「硬骨頭」,拿到了一個個項目技術「過關書」。34年來,他累計參加了21個省部級以上林業科研項目,主編了19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為江西省森林質量提升、森林「四化」、森林藥材等良法推廣骨幹示範基地23個項目提供科技支撐,有3個森林「四化」項目的示範點列入了2019年全省造林綠化暨生態扶貧現場會參觀點。
巧用項目求效益。曾廣騰承擔完成江西省星火計劃項目《溼地松高效低耗持續豐產採脂新技術示範》,在泰和、吉水等地實施低頻採脂累計面積2萬多畝,節約了採割資源,提高了松脂產量,實現了增產增效。承擔江西省重點推廣項目《吉安市楠木大苗生產基地建設》,在安福縣洋門鄉種植楠木大苗30多萬株,培育楠木容器苗500多萬株,實現銷售收入370多萬元。像這樣產生了經濟效益的項目還有20多個,成了我市名符其實的林業增效技術專家。
研發精品,成為林企增質的行家裡手
作為一名林業科技工作者,曾廣騰作風科學嚴謹,紮實求真,始終堅持學中幹、幹中學,致力白僵菌不同品系及其優良菌株的選育研究、天然冰片片狀產品加工技術研究。歷經多年,幾經磨鍊,最終成為服務林企增質的「行家裡手」。
安福縣武功山林場是溼地松主產區,大部分溼地松分布在武功山景區內。溼地松很容易被肖氏松莖象僵蟲感染,造成樹木枯死變黃,影響景區景觀。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曾廣騰決心下到疫區一線,開展《白僵菌不同品系及其優良菌株的選育研究》工作,為了找到在自然條件下感染白僵菌而亡的肖氏松莖象僵蟲,他帶領課題組成員在武功山林區,翻山越嶺,跨溝過坎,不辭辛勞地在溼地松林內尋找僵蟲,經過7天尋找,終於找到5隻僵蟲。他馬不停歇,連夜趕回單位實驗室,從僵蟲身上分離出白僵菌絲進行培養、篩選、感染等複雜環節的試驗,最終選定感染力強殺蟲快的優良菌株作為原菌種生產白僵菌藥劑,投放溼地松林內,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受到林場和景區單位的高度讚揚。
曾廣騰在開展《天然冰片片狀產品加工技術研究》時,為了選出無毒揮發快且無殘留的有機溶劑,冒著隨時爆炸受傷的危險,在實驗室反覆試驗了上百次,最終取得了成功,選出了一種無毒揮發快且無殘留的有機溶劑。使用這種溶劑生產天然冰片具有得率高、主成份含量高、產品外觀好等優點,為廣大林企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011年,曾廣騰在總結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精心提煉出《片狀結晶體的天然冰片的製取方法》,並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為自身的林業科技推廣事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推廣技術,成為林農增收的堅實靠山
曾廣騰是一名農家子弟,從小家境貧困,大學畢業後,本可選擇到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工作,可他卻一頭紮根林業基層一線,立志助力父老鄉親脫貧致富,並時刻銘記生態建設和興林富民的使命,為吉安林業科技推廣做了大量工作,受益群眾達50餘萬人次。
安福縣是陳山紅心杉之鄉。這些年來,曾廣騰又痴迷陳山紅心杉良種繁育和豐產培育技術推廣,把安福當成了第二個家,常常一兩個月不回家,吃住在基地。付出總有回報,他採取良種壯苗、毽子栽植法、合理施肥等技術組裝,助力杉木長勢旺盛,3年生樹高達到2.36米,為《杉木速生豐產用材林》規定樹高1.3米的182%,取得了明顯的示範推廣、輻射帶動和經濟、社會效益。同時,曾廣騰堅持示範推廣陳山紅心杉等良種豐產栽培示範林21751畝,舉辦技術培訓班37期,培訓技術人員、企業、合作社和林農4241人,其中貧困戶參訓人數佔20%,輻射推廣面積520489畝,許多林農依靠了這項「技術紅利」,讓腰包逐漸鼓起來了。
不能再讓鄉親們守著綠水青山受窮,這是曾廣騰內心發出的吶喊。他發奮圖強,用了13年時間來追求提高吉安油茶產業發展質量,實現助農增收目標。他帶領科技推廣人員深入全市13個縣(市、區)30個鄉鎮場50多個油茶企業、大戶種植的油茶林地,研究品種產能,實地進行科技服務。針對大多數林農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專業知識聽不懂的現狀,他提出推廣選良地、種良種、用良法、要良態的「四良」方法,開展油茶專家、技術資料、諮詢服務「三到戶」活動,精心製作圖文並茂、直觀易懂的PPT,現場開班教學,手把手地教授引導廣大林農科學經營油茶。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安福縣洲湖鎮高產油茶示範基地一畝地產茶油30.6公斤,有效助力當地林業經濟實現質的飛躍,許多貧困戶因此摘下「貧困帽」,達到了產業脫貧目標。
34年來,曾廣騰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為建設綠色家園不懈努力,寫實了基層林業科技推廣幹部的忠誠擔當。
(文章來源:井岡山報)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