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人工智慧的演進路徑是「統計」還是「類腦」?如何用計算機重現氣味?計算機技術如何助力城市社會綜合治理?獲悉,預計於10月22日至24日舉辦的CNCC2020將重點討論這些議題。
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唐衛清在發布會上介紹,由於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大會除了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外,還在瀋陽、杭州、濟南、重慶、廈門等地設置了3個分會場和3個專場,且開通了線上直播。
CNCC2020以「信息技術助力社會治理」為主題,將邀請超過四百位來自國內外計算機領域專家、企業家帶來聚焦不同專業和話題的特邀報告、大會主題論壇和前沿技術論壇。另還有100餘場前沿技術論壇和活動及展覽展示。
據了解,3場大會主題論壇將分別以新基建、城市社會綜合治理和第三代人工智慧的演進路徑為主題。
當天發布會上,CNCC2020程序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教授謝濤介紹了特邀講者陣容。
目前,已確定的有ACM圖靈獎獲得者、史丹福大學前校長、現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他將在線上帶來以計算機體系結構為主題的報告;
以色列科學院副院長、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David Harel,他將在報告中介紹如何用計算機重現氣味;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張亞勤將以「智能產業新浪潮」為主題作報告;
NEC 前CTO、IPSJ主席Katsumi Emura的報告主題是IT技術怎麼樣影響社會;
其他特邀講者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CCF獎勵委員會委員、候任主席廖湘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IEEE Life Fellow、CCF首位海外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黃鎧,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CCF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組主任、IEEE Fellow劉明,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IEEE Fellow張黔等。
CNCC2020的日程安排為,上午是大會特邀報告和大會論壇,下午則是技術論壇及特色活動。大會報告涉及智慧城市、大數據、人機互動、人工智慧等前沿話題,也有軟體、5G、晶片等國際關注話題,還有計算機歷史、影視科技、校企合作等新話題。
CNCC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創建於2003年,已舉辦十六屆。CNCC2019會議註冊人數超過8000人,觀展人次超過2萬,共有來自超過1000家機構的代表參展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