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識點
一、酸、鹼、鹽的性質
1.實驗探究酸的通性(以鹽酸為例)
寫出鹽酸分別與上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註明反應類型:
①鐵: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
②氧化銅:CuO+2HCl===CuCl2+H2O,複分解反應;
③燒鹼:NaOH+HCl===NaCl+H2O,複分解反應;
④硝酸銀:AgNO3+HCl===AgCl↓+HNO3,複分解反應。
2.鹼的性質(以氫氧化鈣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質的類別
(2)寫出上述物質中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a(OH)2+2HNO3===Ca(NO3)2+2H2O;
②Ca(OH)2+CO2===CaCO3↓+H2O;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Ca(OH)2+CuCl2===Cu(OH)2↓+CaCl2。
3.鹽的性質
(1)寫出碳酸鈉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氯化鈣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氫氧化鋇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
(2)寫出硫酸銅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硝酸鋇溶液:CuSO4+Ba(NO3)2===BaSO4↓+Cu(NO3)2;
②氫氧化鈉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單質鐵:Fe+CuSO4===FeSO4+Cu。
【歸納總結】
酸、鹼、鹽的化學通性
(1)酸的化學通性
酸+酸鹼指示劑,如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活潑金屬―→鹽+氫氣+鹼性氧化物―→鹽+水+鹼→鹽+水+鹽―→新酸+新鹽
(2)鹼的化學通性
鹼+酸鹼指示劑,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使紫色石蕊 溶液變藍色+酸性氧化物―→鹽+水+酸―→鹽+水+鹽―→新鹼+新鹽
(3)鹽的化學通性
鹽+酸―→新鹽+新酸+鹼―→新鹽+新鹼+鹽―→新鹽+新鹽
【深度思考】
(1)為什麼不同的酸(或鹼)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提示 從微觀角度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會有H+,不同的鹼溶液中都含有OH-,故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2)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推測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提示 ①SO2+H2O===H2SO3;
②SO2+CaO===CaSO3;
③SO2+Ca(OH)2===CaSO3↓+H2O。
二、物質的轉化
實現不同類物質間的轉化
(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並指明反應類型。
①2Ca+O2===2CaO,化合反應;
②CaO+H2O===Ca(OH)2,化合反應;
③CaO+CO2===CaCO3,化合反應;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複分解反應;
⑤Ca(OH)2+2HCl===CaCl2+2H2O,複分解反應;
⑥CaCO3+2HCl===CaCl2+CO2↑+H2O,複分解反應。
(2)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係如下圖所示:
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
①O2 ②H2O ③Ca(OH)2 ④CaO 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
單質到鹽的轉化
部分金屬單質O2鹼性氧化物H2O鹼酸或酸性氧化物鹽
部分非金屬單質O2酸性氧化物H2O酸鹼或鹼性氧化物鹽
(1)下列兩種方法都可製取氫氧化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氧化鈉與水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鈉與石灰水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①Na2O+H2O===2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2)工業上曾選用②而不選用①的理由是什麼?
提示 因為Na2O作為原料,來源少,成本高。
(3)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的是________。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提示 B
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的轉化關係
【課堂練習】
1.小明知道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愚人節這天決定送媽媽一個「無殼雞蛋」。他從廚房中取來一個雞蛋及一杯物質,將蛋泡在其中,只見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氣泡,兩天後就得到了一個沒有殼的蛋。他應取下列哪一種物質( )
A.醋 B.高粱酒 C.醬油 D.食鹽水
答案 A
解析 同類別的物質具有相似的性質。碳酸鈣能與酸反應生成鈣鹽和二氧化碳氣體。小明的實驗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選用的應該是酸,醋的主要成分為醋酸。
2.既能跟稀硫酸反應又能跟熟石灰反應的物質是( )
A.硫酸銅 B.碳酸鈉 C.氫氧化鈉 D.碳酸鈣
答案 B
解析 A項,硫酸銅不與稀硫酸反應,能和熟石灰反應,錯誤;B項,碳酸鈉既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和熟石灰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正確;C項,氫氧化鈉只能和稀硫酸反應,不能和熟石灰反應,錯誤;D項,碳酸鈣只能和稀硫酸反應,不能和熟石灰反應,錯誤。
3.下列有關物質用途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降低土壤酸性 B.用BaCl2處理大量洩漏的濃硫酸
C.氫氧化鈣用於治療胃酸過多 D.熟石灰配製農藥波爾多液
答案 D
解析 氫氧化鈉具有極強的腐蝕性,不能用於降低土壤的酸性,A錯誤;氯化鋇是有劇毒的物質,不能用於處理洩露的濃硫酸,B錯誤;氫氧化鈣不能用於治療胃酸過多,C錯誤;熟石灰氫氧化鈣可以用於配製農藥波爾多液,D正確。
4.已知X和Y能發生如下反應:X+Y===水+鹽,下列有關物質X和Y所屬種類的判斷中一定不正確的是( )
A.X為酸、Y為鹼 B.X為鹼性氧化物、Y為酸
C.X為鹽、Y為鹼 D.X為鹼性氧化物、Y為酸性氧化物
5.無色溶液X是下列四種物質中的一種。將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別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體、NaOH溶液,產生的現象如下表。則物質X是下列選項中的( )
AgNO3溶液
CuO固體
NaOH溶液
現象
白色沉澱
溶解,溶液變藍
無明顯現象
A.NaCl溶液 B.Ca(OH)2溶液 C.稀硝酸 D.稀鹽酸
解析 能使CuO固體溶解的物質為酸,稀硝酸、稀鹽酸均可,能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的為稀鹽酸。
6.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非金屬氧化物分為不同的類別。根據某種共性,可將CO2、P2O5、SO2、SO3、Cl2O7歸為一類,下列物質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歸為此類物質的是( )
A.CaO B.CO C.SiO2 D.H2O
答案 C
解析 CO2、P2O5、SO2、SO3、Cl2O7都屬於酸性氧化物,CaO屬於鹼性氧化物,CO和H2O既不屬於酸性氧化物,也不屬於鹼性氧化物。
7.下列物質在給定條件下的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A.Fe3O4――→CO高溫Fe鹽酸FeCl3 B.H2O2△H2――→O2點燃H2O
C.CaCl2溶液CO2CaCO3鹽酸CO2 D.CuSO4溶液FeCu――→O2加熱CuO
解析 A項中Fe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2;B項中H2O2分解生成H2O和O2;C項中CaCl2和CO2不反應。
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係,其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依次是( )
C――→CuO高溫CO2H2OH2CO3CaOH2CaCO3高溫CO2
A.化合、置換、分解、複分解 B.置換、複分解、化合、分解
C.置換、化合、分解、複分解 D.置換、化合、複分解、分解
解析 該轉化關係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及反應類型依次為C+2CuO高溫2Cu+CO2↑,置換反應;CO2+H2O===H2CO3,化合反應;H2CO3+Ca(OH)2===CaCO3↓+2H2O,複分解反應;CaCO3高溫CaO+CO2↑,分解反應。
9.下列各組物質之間可以按下圖所示關係直接轉化的是( )
物質A→物質B→物質C→物質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解析 選項A中, Fe2O3→FeSO4不能一步實現;選項B中,H2CO3→CO不能一步實現;選項C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實現。
10.銅器久置於空氣中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作用產生「綠鏽」,該「綠鏽」俗稱「銅綠」,又稱「孔雀石」(鹼式碳酸銅),「銅綠」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學利用下述系列反應實現了「銅→銅綠→……→銅」的轉化。
銅①銅綠②甲③Cu(OH)2④乙――→⑤H2Cu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銅綠屬於鹼 B.乙為氧化銅 C.④為分解反應 D.⑤為置換反應
解析 銅綠(鹼式碳酸銅)屬於鹽而不是鹼;反應④為Cu(OH)2△CuO+H2O,屬於分解反應,反應⑤為CuO+H2△Cu+H2O,屬於置換反應,選項 B、C、D正確。
11.如圖為某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內容,由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此食鹽是純淨物 B.食鹽中加入了碘單質
C.所加含碘物質受熱易分解 D.加碘食鹽難溶於水
解析 根據食鹽的配料表可知食鹽是混合物,不是純淨物;加碘食鹽中的「碘」不是指碘單質,應為碘酸鉀;碘酸鉀性質與氯酸鉀相似,易溶於水,受熱易分解,因此菜未煮熟不宜加碘鹽。
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錢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 ℃時製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發表在世界權威的《科學》雜誌上,立刻被科學家們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同學們對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
A.金剛石屬於金屬單質 B.製造過程中元素種類沒有改變
C.四氯化碳是一種化合物 D.這個反應是置換反應
解析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a+CCl4高溫C+4NaCl,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屬於非金屬單質,A選項不正確;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元素種類不發生改變,B選項正確;四氯化碳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屬於化合物,C選項正確;此反應的反應物為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單質和化合物,屬於置換反應,D選項正確。
13.對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許多化學知識。
(1)下表列出了兩種牙膏中的摩擦劑,請在表中填寫兩種摩擦劑所屬的物質類別:
X牙膏
Y牙膏
摩擦劑
碳酸鈣
二氧化矽
摩擦劑的物質類別(指酸、鹼、鹽、氧化物)
(2)根據你的推測,牙膏摩擦劑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難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劑——碳酸鈣可以用石灰石來製備。某學生設計了一種實驗室製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石灰石①高溫生石灰②加水石灰水③加Na2CO3溶液碳酸鈣
請寫出上述方案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鹽 氧化物
(2)難溶
(3)①CaCO3高溫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1)碳酸鈣屬於鹽,二氧化矽屬於氧化物。(2)摩擦劑的作用是除去牙齒上殘留的食物,聯繫日常生活中用砂紙來摩擦金屬以除去金屬表面的鏽跡的事實,可知摩擦劑應為堅硬難溶的物質。(3)中所發生的反應依次為CaCO3高溫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14.給圖中①~⑤選擇適當的物質,使連線的兩物質能發生反應。供選擇的試劑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銅片、食鹽、生石灰、一氧化碳、純鹼、鐵片和木炭粉。
(1)請推斷它們的化學式分別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2+CaO===CaCO3
解析 據單質①能和酸②發生化學反應,由題意可推知①應為活潑金屬單質即為鐵,而酸只有H2SO4,則氧化物④應為金屬氧化物CaO,則氧化物③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屬於鹽且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CaO反應,則⑤應為Na2CO3。
15.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以Na、K、H、O、C、S、N中任意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分別填在下表中。
物質類別
酸
鹼
鹽
氧化物
氫化物
化學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2)寫出⑦轉化為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製備⑦常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反應,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H2SO4(或HNO3等均可)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均可)
(2)2NaOH+CO2(少量)===Na2CO3+H2O
(3)稀鹽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將無色無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即可證明是二氧化碳
解析 (1)酸可以填寫H2S、H2SO4、HNO3、H2CO3等中的一種,鹼可以填寫KOH或NaOH;鹽可填寫K2CO3、Na2SO4、NaNO3、KNO3、K2SO4等中的一種。(2)CO2是酸性氧化物,可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即CO2(少量)+2NaOH===Na2CO3+H2O。(3)實驗室製備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與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發生反應CO2+Ca(OH)2===CaCO3↓+H2O,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可證明是CO2。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