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氯氣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練習

2021-01-15 高中化學

一、氯氣

1.物理性質:常溫下,氯氣是黃綠色、有刺激性、能溶於水、比空氣重、易液化的有毒氣體。溫馨提示:聞有毒氣體及未知氣體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輕輕煽動,僅使極少量氣體進入鼻孔。2. 化學性質:氯氣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很容易得到電子,作強氧化劑,能與金屬、非金屬、水以及鹼反應。(1)與金屬反應(與變價金屬反應,均是金屬氧化成高價態)①2Na+Cl22NaCl(產生白煙)②Cu+Cl2CuCl2(產生棕黃色的煙)③2Fe+3Cl22FeCl3(產生棕色的煙)溫馨提示:常溫下乾燥的氯氣或液氯不與鐵反應,所以液氯通常儲存在鋼瓶中。①H2+Cl22HCl(發出蒼白色火焰,有白霧生成)——可用於工業製鹽酸H2+Cl22HCl(會發生爆炸)——不可用於工業製鹽酸溫馨提示:①HCl極易溶於水而成鹽酸。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現象: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氣時,發生爆炸,因此工業生產中不能用光照的方法來製取鹽酸。③所有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叫做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②2P+3Cl22PCl3(氯氣不足;產生白霧)2P+5Cl22PCl5(氯氣充足;產生白煙)(3)與水反應:Cl2+H2O = HCl+HClO溫馨提示:①將氯氣溶於水得到氯水(淺黃綠色),氯水含多種微粒,其中有H2O、Cl2、HclO、Cl-、H+、OH-(極少量,水微弱電離出來的)。②氯氣溶於水生成的HClO是一種極弱的酸,但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漂白、殺菌,它的漂白是一種氧化性漂白,與Na2O2、H2O2的漂白原理是一樣的。③Cl2可使潤溼的有色布條褪色,不能使乾燥的有色布條褪色,說明Cl2沒有漂白性,而是HClO起漂白作用。④Cl2使潤溼石蕊試先變紅後褪色,其原因是Cl2與H2O作用生成的酸使石蕊先變紅,HClO強氧化性使變色後的石蕊氧化褪色(漂白)。⑤光照氯水,黃綠色逐漸褪色,溶液pH逐漸減小(HClO轉化成了鹽酸)。⑥氯水應保存在棕色瓶中且置於陰涼處。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於除去多餘的氯氣)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於制漂粉精或漂白粉)溫馨提醒:漂白液的有效成分為NaClO,漂白粉(精)的有效成分為Ca(ClO)2。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 = 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漂白粉久置空氣會失效(涉及兩個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變質會有CaCO3存在,外觀上會結塊,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加入濃鹽酸會有CO2氣體生成,含CO2和HCl雜質氣體。所以,漂白粉應密閉保存,避免與空氣接觸。②2KI+Cl2 = 2KCl + I2(使溼潤的澱粉-KI試紙變藍色,用於氯氣的檢驗)溫馨提醒:自來水用氯水殺菌消毒,所以用自來水配製以下溶液如KI、KBr、FeCl2、Na2SO3、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會變質。

3. 氯氣的實驗室製法

(1)實驗原理:MnO2+4HCl(濃)△MnCl2+Cl2↑+2H2O。溫馨提示:還可以使用KMnO4、K2Cr2O7、KClO3等作氧化劑與濃鹽酸反應,使用以上物質時,反應不需要加熱,如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溫馨提示:①Cl2的淨化用水或飽和食鹽水洗氣,除去混在Cl2中的HCl氣體;用濃H2SO4除去混在Cl2中的水蒸氣。②由於Cl2的密度比空氣大,常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還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③用潤溼的KI澱粉試紙檢驗(放在瓶口),如試紙變藍,則表示Cl2已收滿。④由於Cl2有毒,多餘的Cl2不能直接排放,一般用濃NaOH溶液吸收,而不能用水或澄清石灰水吸收。因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澄清石灰水中溶解的Ca(OH)2的量很少,只能吸收少量的Cl2。 (3)驗滿方法:①將溼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靠近盛Cl2的集氣瓶口,觀察到試紙立即變藍,則證明已集滿。②將溼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盛Cl2的集氣瓶口,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後褪色,則證明已集滿。③實驗室製取Cl2時,常常根據集氣瓶中氣體的顏色判斷是否收集滿。(4)注意事項:①必須用濃鹽酸,MnO2與稀鹽酸不反應;②為了減少製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熱的溫度不宜過高,以減少HCl的揮發;③實驗結束後,先使反應停止並排出殘留的Cl2,再拆卸裝置,避免汙染空氣;④尾氣吸收時,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為溶液中Ca(OH)2濃度小,吸收不完全。

4. X-離子的檢驗:


【課時練習】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後溶液呈紅色A⑥Cl2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在化學反應中只能做氧化劑⑨Cl2能使溼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說明Cl2具有氧化性⑩Cl2通入NaOH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Cl2+OH-===Cl-+ClO-+H2O

2.下列關於氯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B.氯氣溶於水得到淺黃綠色的氯水,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C.氯氣化學性質活潑,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游離態的氯元素D.氫氣在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燃燒,產生蒼白色火焰和白煙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把氯氣通入到溼潤的有色布條集氣瓶中,有色布條的顏色褪去,說明氯氣具有漂白性 ②實驗室製取氯氣時,為了防止環境汙染,多餘的氯氣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③久置氯水的酸性強於新制氯水④檢驗HCl氣體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 ⑤除去HCl氣體中的Cl2,可將氣體通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①②⑤

4.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

5.數位化實驗是利用傳感器和信息處理終端進行數據採集與分析的實驗手段。下圖是利用數位化實驗測定光照氯水過程中得到的圖像,該圖像表示的意義是

6.如下圖所示,在A處通入未經乾燥的氯氣。當關閉B閥時,C處的紅布條看不到明顯現象;當打開B閥後,C處的紅布條逐漸褪色。則D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飽和NaCl溶液       B.NaOH溶液       C.NaBr溶液       D.濃H2SO4

7.下列實驗現象和結論一致,正確的是

A.氯水加入有色布條,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氯水溶液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存在C.氯水加入鹽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有Cl-存在D.氯水加入NaOH溶液,氯水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存在

8.某同學用以下裝置製備並檢驗Cl2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Ⅰ圖:若MnO2過量,則濃鹽酸可全部消耗完B.Ⅱ圖:證明新制氯水只有酸性C.Ⅲ圖:產生了棕黃色的霧D.Ⅳ圖:溼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9.某小組比較Cl-、Br-、I-的還原性,實驗如下: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裝置

現象

試管內顏色無明顯變化;用蘸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管口,產生白煙。

溶液變黃;把溼潤的KI澱粉試紙靠近試管口,變藍。

溶液變深紫色;經檢驗溶液含單質碘。

下列對實驗的分析合理的是

D.上述實驗利用了濃H2SO4的強酸性、強氧化性等性質

10.某實驗興趣小組模擬工業製備高鐵酸鉀(K2FeO4),涉及反應

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

已知高鐵酸鉀易溶於水,微溶於濃 KOH 溶液;在強鹼性溶液中穩定,酸性至弱鹼性條件下,與水反應放出氧氣。

Ⅰ.製備 NaClO,實驗裝置如下圖。

(2)B中盛裝的液體是____,玻璃管 a 的作用是____。第①步:將製得的 NaClO 溶液轉移到大燒杯中,依次加入適量 NaOH 和 FeCl3 溶液,得 Na2FeO4;(4)第③步「洗滌」時,洗滌劑不用蒸餾水,而採用 95%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


【課時練習】參考答案

1、②④⑨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O具有強氧化性,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的現象是先變紅,後褪色,①錯誤;在複分解反應中,一般情況下只能用較強的酸制較弱的酸,酸性H2CO3>HClO,CO2通入次氯酸鈣溶液反應為CO2+H20+Ca(ClO)2=CaCO3↓+2HClO,②正確;液氯、氯水都是液體,但前者是純淨物,後者是混合物,③錯誤;氯氣與水的反應是氯分子中氯原子間發生的自身氧化還原,即歧化反應,水雖然是反應物,卻未參加氧化還原,④錯誤;次氯酸鈉是弱酸強鹼鹽,其水溶液呈鹼性,⑤錯誤;Cl2中的氯元素化合價為0價,處於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⑥錯誤;HClO是弱酸,不能拆開寫,⑦錯誤;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使蛋白質變性而殺菌消毒,發生化學變化,⑧錯誤;Cl2可以用溼潤的澱粉碘化鉀試液檢驗,試液變藍,說明KI轉化為I2,則說明Cl2有強氧化性,⑨正確;電荷不守恆,應該是Cl2+2OH-=Cl-+ClO-+H2O,

2.D【解析】A、氯氣為黃綠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具有刺激性氣味,有毒,能溶於水,選項A正確;

B、氯氣溶於水後,部分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部分氯氣以分子存在於水溶液中,氯氣呈黃綠色,所以新制氯水顯淺黃綠色,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選項B正確;

C、氯元素化學性質活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形式存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離態的氯氣,選項C正確;

D、將H2點燃後插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氫氣在氯氣中安靜的燃燒,產生蒼白色的火焰,產生白霧,選項D不正確。

答案選D。

3.C【解析】①把氯氣通入到溼潤的有色布條集氣瓶中,有色布條的顏色褪去,不能說明氯氣本身具有漂白性,還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①不正確;

②澄清石灰水濃度小,吸收氯氣的效果差,所以應使用較濃的NaOH溶液吸收,②不正確;

③久置氯水中Cl2全部轉化為HCl,新制氯水中大部分Cl2沒有與水反應,所以HCl的濃度久置氯水中大,酸性強,③正確;

④HCl和Cl2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澱,所以檢驗HCl氣體中是否混有Cl2,不能使用AgNO3溶液,④不正確;

⑤氫氧化鈉溶液既能吸收HCl,又能吸收Cl2,所以除去HCl氣體中的Cl2,不能使用NaOH溶液,⑤不正確。

綜合以上分析,只有③正確。故選C。

4.D【解析】A、氯氣是黃綠色氣體,因此氯水的顏色呈淺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確;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白色沉澱是氯化銀,這說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確;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氣體是CO2,這說明氯水中含有H+,C正確;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反應中有氯化鐵生成。由於氯氣也能把氯化亞鐵氧化生成氯化鐵,因此不能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D不正確。

答案選D。

5.C【解析】A、氯水光照發生反應為2HClO2HCl+O2↑,則隨著橫坐標時間的增大,氯離子濃度應該越來越大,圖象不符合,故A錯誤;

B、氯水光照發生反應為2HClO2HCl+O2↑,則隨著橫坐標時間的增大,氧氣體積分數應該越來越大,圖象不符合,故B錯誤;

C、氯水光照發生反應為2HClO2HCl+O2↑,則隨著橫坐標時間的增大,弱酸生成強酸,則氯水的pH越來越小,圖象符合,故C正確;

D、氯水光照發生反應為2HClO2HCl+O2↑,弱酸生成強酸,則隨著橫坐標時間的增大,氯水導電能力也越來越大,據圖象不符合,故D錯誤;

故選:C。

6.A【解析】乾燥的氯氣不能使有色布條褪色,溼潤的氯氣能使有色布條褪色,關閉B閥,C處紅布條看不到明顯現象,當打開B閥後,C處的紅布條逐漸褪色,說明氣體經過洗氣瓶D後氯氣或水被除去。

A. 飽和NaCl溶液不能吸收氯氣,會降低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達不到實驗目的,A符合題意;

B. NaOH溶液能吸收氯氣,B不符合題意;

C. NaBr溶液能吸收氯氣,C不符合題意;

D. 濃H2SO4能吸收水,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

7.B【解析】A.氯氣沒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A不正確;

B.氯氣是黃綠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氯水溶液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存在,B正確;

C.由於鹽酸中就存在氯離子,幹擾了氯水中氯離子的檢驗,所以不能得出氯水中存在氯離子的結論,C不正確;

D.只能說明氯水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但不能說明含有次氯酸,D不正確,

答案選B。

8.D【解析】A.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鹽酸變稀,二氧化錳不與稀鹽酸反應,即使二氧化錳過量,鹽酸也不能全部消耗完,A錯誤;

B.圖Ⅱ中溶液先變紅後褪色,不僅能證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還可以證明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B錯誤;

C.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黃色的煙,不是霧,煙是固體小顆粒形成的氣溶膠,霧是小液滴形成的氣溶膠,C錯誤;

D.氯氣沒有漂白性,不能使乾燥有色布條褪色,圖Ⅳ中氯氣遇到溼潤有色布條與水反應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條褪色,D正確;

答案選D。

9.B【解析】A.硫酸不具有揮發性,白煙不可能是(NH4)2SO4,而是濃硫酸與NaCl固體反應生成的揮發性酸HCl與氨氣生成的氯化銨,故A錯誤;

B.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將溴離子氧化成具有揮發性的溴單質,溴單質將溼潤KI澱粉試紙中的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使得KI澱粉試紙變藍,可知氧化性:濃硫酸>Br2;而濃硫酸不能氧化Cl-得到氯氣,說明氯氣的氧化性強於濃硫酸,則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故B正確;

C.結合試驗2可知濃硫酸的氧化性大於溴,②中溶液中還有剩餘的濃硫酸,也能氧化I-成碘單質;所以試驗3中無法確定是何種物質將碘離子氧化,故C錯誤;

D.①中為難揮發性酸製備易揮發酸,②為濃硫酸氧化溴離子,所以利用了濃H2SO4的難揮發性、強氧化性,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0.(1)蒸餾燒瓶(2)飽和食鹽水;平衡壓強(3)相同條件下,K2FeO4溶解度小於 Na2FeO4(4)K2FeO4易溶於水且與水反應,95%乙醇能減少 K2FeO4溶解損失

【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是模擬工業製備高鐵酸鉀(K2FeO4);首先製備NaClO,裝置A中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固體共熱製取氯氣,產生的氯氣中混有HCl氣體,可在裝置B中盛放飽和食鹽水將HCl除去,之後通入C中與NaOH溶液反應製取NaClO,裝置D吸收未反應的氯氣;然後製備K2FeO4晶體,將製得的NaClO溶液轉移到大燒杯中,依次加入適量NaOH和FeCl3溶液,得Na2FeO4;由於相同條件下,K2FeO4溶解度小於 Na2FeO4,所以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適量KOH的固體至飽和,可以析出K2FeO4晶體,之後經過濾、洗滌、乾燥得到K2FeO4晶體。

 (1)根據儀器X的結構特點可知其為蒸餾燒瓶;

(2)B中盛裝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混有的HCl氣體;玻璃管a與大氣相通,可以平衡壓強,防止裝置內壓強過高;

(3)參考侯德榜制鹼法可知,相同條件下,K2FeO4溶解度小於 Na2FeO4,所以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適量KOH的固體至飽和,可以析出K2FeO4晶體;

(4)高鐵酸鉀易溶於水,與水反應放出氧氣,用蒸餾水洗滌會造成產品的溶解損失,所以用95%的乙醇洗滌降低損失.


    

專業、有「鈹」氣的化學公眾號    

ID:RealChemistry


免費微課視頻!

免費知識點整理!

免費化學學習群答疑!

免費送學習用品,還包郵!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知識點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2020-11-20 15:00:04 來源: 百之靈 舉報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 高中化學專題:氯氣及其化學性質
    氯氣,作為高考常見考點之一,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我們通過做題的形式,來熟悉氯氣的常見性質。氯氣及其化學性質01氯氣及其相關性質熟悉(1)把氯氣溶於水得到黃綠色的溶液稱之為氯水氯水。氯氣及其化學性質解析:氯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Cl2+H2O===H++Cl-+HClO黃綠色的是氯氣,具有漂白性質的是次氯酸,酸性是由於溶液中有氫離子生成,能夠和硝酸銀反應是由於氯水中有氯離子。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2020-11-18 16:53:44 來源: 百之靈 舉報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 【學案】氯氣的性質
    舍勒製備出氯氣以後,把它溶解在水裡,發現這種水溶液對紙張、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還發現氯氣能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從1774年舍勒發現氯氣以後,到1810年,許多科學家先後對這種氣體的性質進行了研究。這期間,氯氣一直被當作一種化合物。直到1810年,戴維經過大量實驗研究,才確認這種氣體是由一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物質。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為chlorine。
  • 氯氣的相關知識點總結
    首先一起來揭曉昨天關於鈉及其化合物相關知識點習題的答案,C,(考察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區別,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碳酸鈉受熱穩定,等質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 ,碳酸氫鈉產生的二氧化碳多);C(向碳酸鈉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加鹽酸,產生氣泡速率快的是碳酸氫鈉溶液,產生氣泡速率慢的是碳酸鈉溶液
  • 新高一丨氯及其化合物!為高考打好基礎!
    原標題:新高一丨氯及其化合物!為高考打好基礎! 今天給大家分享氯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識點,這部分內容要結合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進行學習哦。 一、氯氣 1、氯氣的發現 1774年,瑞典化學家
  • 名師精講|第10講 氯及其化合物
    第10講氯及其化合物【知識梳理】一、氯氣1.物理性質:常溫下,氯氣是黃綠色、有刺激性、能溶於水、比空氣重、易液化的有毒氣體。溫馨提示:聞有毒氣體及未知氣體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輕輕煽動,僅使極少量氣體進入鼻孔。2. 化學性質:氯氣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很容易得到電子,作強氧化劑,能與金屬、非金屬、水以及鹼反應。
  • 高中化學物質的轉化及練習(新人教版)
    鹼+酸鹼指示劑,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使紫色石蕊 溶液變藍色+酸性氧化物―→鹽+水+酸―→鹽+水+鹽―→新鹼+新鹽(3)鹽的化學通性鹽+酸―→新鹽+新酸+鹼―→新鹽+新鹼+鹽―→新鹽+新鹽【深度思考】二、物質的轉化實現不同類物質間的轉化(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並指明反應類型。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矽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矽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在學習碳族元素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矽的晶體結構、性質和用途。   能力培養:通過聯繫碳的已學知識來學習矽的新知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歸納比較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金剛石的結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 高中化學非金屬‖氯及化合物重要知識點,高一期末高三必背
    今天我們要說的內容是氯及其化合物,極其滷素的性質。氯及其化合物這一章內容,我們要把目光重點放在氯氣的性質上。要知道氯氣的製備方法,檢驗方法和收集方法,這都是尤為重要的。那接下來咱們就一一說下,這些常見的性質吧!第一,氯氣的性質。
  • 高中化學:氯氣與金屬鐵反應,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點!
    氯氣與金屬鐵在點燃的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金屬鐵,氯化鐵是我們在高中化學考試中經常見到的化合物,甚至可以說是高考必考點,所以對於氯化鐵相關的知識點我們要做到寧可多學十條,絕不放過一條,這樣才能對於高考應付的更加得心應手。
  • 烷烴的性質知識點總結
    首先一起來揭曉有機化合物基礎知識習題答案,A(結構相似,必屬同一類物質,因此有同一通式,但不一定有相同的最簡式;相鄰同系物組成上相差一個CH2原子團;因結構相似,所以化學性質基本相似,但組成上的差異使得物理性質隨碳原子數增加而呈規律性變化)√。
  • 【圖書推薦】《鉛鋅及其共伴生元素和化合物物理化學性質手冊》
    全書共10部分, 分別收集了包括全部重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散金屬以及鐵、錳、鋁、鈣、鎂、矽、砷,及與能源有關的碳、氫、氧等元素和無機化合物的性質數據。書中前7部分屬化學冶金基礎, 包括有關物理化學性質、 熱力學數據、水溶液中的熱力學數據、氧化還原電勢數據、元素的氧化態與氧化還原電勢的關係以及電位-pH圖;第8部分為物理冶金基礎——狀態圖。
  • 2020年中考化學輔導:元素分類及其性質的表示
    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1834~1907)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元素及其性質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據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規律進行排列,製成的表格成為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預測了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鎵、鈧、鍺)。
  •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題型經典全面,值得一練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題型經典全面,值得一練數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關聯性很強的學科,一單元的知識點內容沒掌握好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後面的章節也會出現問題,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進入初二以後,則更是如此。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矽及其化合物
    矽在常溫下,能與氟氣、氟化氫和氫氧化鈉反應,加熱時可以氧氣、氯氣等非金屬反應。(1)矽與氟氣反應(2)矽與氟化氫反應(3)矽與氫氧化鈉反應(4)矽與氧氣反應(5)矽與氯氣反應2.二氧化矽二氧化矽是矽最重要的化合物
  •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測試卷(pdf版)
    中考網為初一學生精心整理了各類練習題及其答案內容,希望能對各位學生及家長有所幫助。下面是《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測試卷(pdf版)》,供大家參考。     請下載附件: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測試卷
  • 在問題中感悟物質性質的轉化規律
    一、從物質轉化的條件與形式感悟物質性質的轉化規律物質往往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轉化,不同的物質,其轉化的形式不同,可以從物質的分類角度看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中學階段的物質轉化是基於「Na、Mg、Al、Fe、Cu五大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轉化」和「Cl、N、S、Si、C五大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轉化」的核心知識體系。
  • 面試說課稿分享: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教材主要內容為甲烷的結構,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甲烷的化學性質包括甲烷的氧化反應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作為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又是學習烴的入門,從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對類推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學習烴、烴的衍生物及接下來學習的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過渡】了解完教材再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 高考知識點集合:金屬鈉的物理及其化學性質
    金屬鈉的存在狀態:鈉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等。一. 鈉及其鈉離子的原子結構從鈉的原子結構來看,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只有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該電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層的這個電子,因此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表現出很強的 還原性 。(結構決定性質),對應的離子結構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