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剩下的93%都是什麼?

2020-12-03 硬核宇宙知識聯盟

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剩下的93%都是什麼?

我們知道組成世間不同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原子,而組成原子的粒子,又有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至於組成原子核的粒子,那就是質子和中子了。而科學家又把質子和中子再進行了「分割」,發現它們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組成的,其中質子由2個上夸克和1個下夸克組成,而中子由1個上夸克和2個下夸克構成。但是科學家經過測量後,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那麼質子剩下93%的質量都是什麼?

問題的答案是「膠子」,顧名思義,也就是把不同的夸克「粘」在一起的微觀粒子。膠子和組成光的基本粒子「光子」,性質非常的相似,都屬於「規範玻色子」的範疇。膠子和光子一樣,是不存在靜止質量的,也正是由於膠子的存在,才能讓不同的夸克彼此結合,形成質子/中子等等粒子。

上文中已經提到過,膠子是不存在靜質量的,但是蘊含的能量卻非常高,抽象點來描述,可以看成是一團「能量」。但是能量為什麼會以質量的形式存在?這就要搬出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了:E=γ*mc^2,相信大家對這個式子都不陌生。而根據相對論,我們能夠知道物質的質量和能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在原子核的質子當中,有93%的質量,都是以「膠子」這種沒有靜止質量的物質,也就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

實際上不只是質子和中子,世間所有的複合粒子,基本上都是由基本粒子由「強相互作用」形成的。而基本粒子本身的質量通常不高,所以大多數的質量都是「能量以質量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這種說法可能比較顛覆大家的認知,但是從微觀的角度來說,確實也是合情合理的。

那麼從微觀的視角轉向宏觀的世界,既然世界上所有物質都是以原子(分子)形式存在的,而原子中大部分的質量又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有質子和中子組成——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物質,其中93%左右的質量,都是以純粹的能量形式存在的。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們終於計算出了質子質量的來源
    質子的質量不僅僅是其各個部分的總和。現在,科學家們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亞原子粒子的重量。質子由什至由較小的稱為夸克的顆粒組成,因此您可能希望簡單地將夸克的質量相加即可得到質子的質量。但是,這個數字太小了,無法解釋質子的體積。
  • 比分質子、中子再小的夸克粒子你知道嗎?
    帶正電荷的質子是元素周期表的締造者-_表中的元素依它們原子核內所包含的質子數進行排布。然而,與電子不同,質子並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叫作夸克(又譯「層子」或「虧子」)的小結構單元構成的。夸克分為6種,分別稱作上夸克、下夸克、底夸克、頂夸克、奇夸克和粲夸克。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構成個質子。這些夸克的電荷組合( +2/3,+2/3和- 1/3 )使得質子整體所帶的正電荷與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剛好相反。然而,夸克的質量僅僅佔質子質量的1%左右。
  • 質子由夸克組成,夸克由什麼組成?夸克真的不能再分割了嗎?
    質子由夸克組成,夸克由什麼組成?一般人認為,夸克是一種不可分割的粒子,同電子一樣屬於最基本的粒子,是所有物質組成的基石。但是,夸克真的不能夠再分割嗎?我想並非如此。當初科學家們認為電子就是組成物質最基本的粒子,是不可以繼續分割的。
  • 原子中的這些「真空區」是由什麼組成的?
    既然大多數原子都是氫原子,那我們就從氫原子開始說起。在氫原子中,一個電子佔據了一個軌道空間,這個軌道空間創造出到達質子的第一道屏障。這個電子是一個體積如此小的點狀粒子,以至於它僅有的作用就是其負電荷能阻擋其他原子的電子。假設質子是個嬰兒,那麼電子就在四公裡之外。
  • 質子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夸克也許不是唯一
    質子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夸克也許不是唯一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的。質子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質子還能再分嗎?在《莊子》內篇的《天下篇》中,莊子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30年代,物理學家實驗發現質子磁矩為5.6個單位核磁子,中子磁矩是-3.82個單位核磁子。說明質子和中子都是旋轉的可分割的粒子。
  • 輕子、夸克和質子、中子、電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帶電荷為+2/3)和一個下夸克(帶電荷為-1/3)組成。   直到現在,人們還沒能在任何檢測器中觀測到任意一個自由活動的夸克,現在人們也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強子中的夸克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被具體的檢測到,比如高能電子轟炸(此方法類似於盧瑟福所做的散射實驗,據此他證明了原子內部原子核的存在)。
  • 天體物理學家告訴你質子的質量從哪來?
    可質子並不遵循這樣的規則。質子由3個夸克組成,但是如果把這3個夸克的質量加起來,你會發現這個數字不但不等於質子的實際質量,而且兩者相差甚遠。那為什麼質子不遵循「總數等於部分之和」這個規律呢?這就是巴裡·達菲要我們解決的問題——質子內部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它的質量超過了組成它的夸克的質量之和呢?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必須要做一些深層次的了解。圖解:人體的組成,事關原子的數量與質量。我們身體的整體,等於身體各個部分的總和,直到小到一個很基礎的尺度才不是如此。
  • 一根夸克大小的細絲,快速切割人體,會致人於死地嗎?
    那麼這條納米飛刃細到只有夸克級別,又會傷害到人體嗎?我們從上文中了解到,刀片破壞了肌肉纖維的組織,組成這些纖維的是細胞,而細胞則有各種有機分子構成,分子以下則是原子,能將這些從原子到分子到細胞再到組織與器官結合起來的是電磁力!
  • 輕子、夸克和(質子、中子、電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和作用?
    基於上述和其它的事實,Gell-Mann, Zweig和其他學者於1964年提出這樣的假說:所有的強子都僅由少數幾種基本單元組合而成,即所謂的夸克。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帶電荷為+2/3)和一個下夸克(帶電荷為-1/3)組成。
  • 質子、中子下面還有什麼?
    從初中開始大家接受的物理方面的教育就說,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包括質子,電子,中子,然後就再也沒有往下細分了,至於質子、電子和中子裡面有什麼,老師沒有說,書上也沒有寫。其實這些粒子還可以細分,細分以後就得到了今天我要介紹的夸克。
  • 《量子雜誌》:質子發生了什麼?夸克的數學仍與實驗衝突
    在今天的《量子雜誌》(Quanta Magazine)上,刊登了一篇題為:「質子發生了什麼? 夸克數學仍與實驗衝突」(What Goes On in a Proton? Quark Math Still Conflicts With Experiments)的評論文章。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三個粒子組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甚至還可以將它們分為更小的粒子,如夸克。原子是在大爆炸137億年後形成的。當這個炎熱而密集的新生宇宙開始冷卻時,這就為夸克和電子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夸克結合在一起會形成質子和中子,而這些粒子處於原子核中。根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說法,這一切發生在宇宙誕生的最初幾分鐘內。
  • 光沒有靜止質量,怎麼被黑洞吸引?它動質量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嗎
    光子具有能量這大家都知道,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是會被吸引這大家也知道,但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那是怎麼受到引力彎曲的?聽說光子又有動質量,那麼它的動質量又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光從來都不走彎路,所以黑洞讓光線走「彎路」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那麼黑洞又如何讓光線走起了「彎路」呢,很多朋友認為認為是引力所致,其實這並沒有找到真正的根源,如果要理解這個「引力」彎曲光線的過程,我們必須要來理解一下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能夠改變時空的結構,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質量彎曲了時空
  • 物質的質量來自哪裡?進入質子內部看看
    但似乎很難猜出它們代表了什麼。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首先得問一個問題:在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什麼組成的?古希臘哲學家猜想存在著一種最小的、無法分割的「原子」,構成了萬事萬物。古希臘文中的τομο,正是「atom」(原子)一詞的來源,其字面意思是不可分割的。
  • 用超級複雜的數學解決夸克問題,透視質子的內部世界
    一個質子由三個夸克組成,它們被膠子場結合在一起。物體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然而,深入其中一個質子或中子,事情就變得奇怪了。三種被稱為夸克的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來回彈跳,被稱為膠子的相互連接的粒子弦彈回來。奇怪的是,質子的質量一定是以某種方式來自彈性膠子弦的能量,因為夸克的重量非常小,而膠子沒有質量。
  • 認為暗物質是由六夸克組成,這非常荒謬
    儘管我們對它了解很多,但是,我們還沒有確定到底是什麼粒子組成了它。我們做過的每一個直接檢測實驗都空手而歸。儘管已經提出了大量的暗物質候選粒子,但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其中任何一個。本月有一個新的想法將波作為暗物質候選:一種被稱為d*六夸克的特殊粒子。這是一個可行的暗物質候選者嗎?圖註:六夸克是由六個夸克組成的粒子。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
  • 中子和質子的夸克有何不同,中微子雙β衰變意味著什麼?
    當時間回到19世紀末,能夠知道放射性衰變最初是什麼:Ernest Rutherford(歐內斯特·盧瑟福)發現了α,β和γ,這是三種不同的衰變,但它們之中的每一個都導致了不同類型的能量發射。這三種衰變中的「β射線」是最特別的,因為它在停止之前就足以穿過一些金屬板。經過後來的實驗證明,這些射線的本質其實就是電子。
  • 原子核聚變後中子與質子數都不變,虧損的質量來自哪裡?
    2D+1H→3He一個質子+一個中子的氘和一個質子的氕聚變成了2個質子+一個質子的氦3在整個過程中,質子數兩沒有改變,中子的數量也沒有改變,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質量虧損?原子核的質量總是小於組成它的質子的質量之和,兩者的質量差我們稱之為質量虧損!任何粒子的結合都伴隨著質量虧損,唯一的區別就是大小差異!比如一個電子和質子結合成氕時,質量僅有13.6eV/c^2!幾乎被忽略不計!
  • 質量是什麼?物質為什麼會有質量?
    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所具有的能量會扭曲時空,而扭曲的時空又會移動質量;物體做加速運動,會引起物體的質量增大。      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質量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在經典物理學裡面沒有答案。這個答案需要在量子力學中尋找。      物體之所以有質量,是因為組成物體的基本粒子有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