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科學成為統一體的時代已經到來

2020-11-02 長寧政法綜治

作者:許琦敏 來源:文匯 選稿:吳春偉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人工智慧會議Ⅱ上,2000年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表示,過去數百年,科學被細化劃分成許多學科,這是符合當時學科發展規律的,但現在,「我們要開始進入一個科學重新融合成一個統一體的時代了」。

「隨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們發現,所有學科都可以歸根到原子和微結構。」姚期智說,回顧近十年的諾獎成果,人們會發現,有的時候這些獲獎成果雖然獲得的是諾貝爾化學獎、物理獎,以及生理學或醫學獎,其實給它頒任何一個學科的獎項,好像也都是可以的。畢竟,獎項只是一個名頭,獲獎的這些科學發現對於其他學科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些學科其實在它的核心,已經到了相互融合的地步。」

姚期智認為,信息技術會與其他學科融合,在下一步的跨學科融合中,人工智慧將會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在探索宇宙的神奇過程中,無論在哪個層面探究,信息處理及信息理論都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人工智慧無疑代表了信息科學的未來。「我相信,人們都非常關注把信息科學變成一種統一的科學。」

「信息科學的基礎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數學和物理學。但我認為,過去幾十年中,信息科學已經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它吸收了博弈論、控制論等所有學科的重要部分——雖然大家還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但實際上,一個統一的科學核心已經在形成。」從量子計算到基因研究,姚期智認為,一個具有統一基礎形態的信息科學即將出現。「我們要把它組織成為一種真正的平臺,它將會成為信息科學新的基礎,這樣的信息科學才能與其他不同學科有更加深入的互動。」

「我的夢想,就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將這種統一的信息科學真正落實。」姚期智說,它不僅能夠與不同學科融合到一起,而且能夠作為導體,幫助人們進一步推動科學的發展。他坦言,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夢想,「我們現在就該行動起來,從本科教育開始,以信息科技為核心,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從而促進未來所有學科的相互融合」。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姚期智:我相信實現科學統一的時代,現在已經到來了
    在今天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青年論壇人工智慧Ⅱ上,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提出,過去數百年,科學被分割細化成很多學科,這是符合當時學科發展規律的,但現在我們要開始進入一個科學重新融合成一個統一體的時代了。
  • 國士無雙:姚期智與中國計算科學的崛起
    然而,就在此時,計算機技術蓬勃興起,這樣一個新興的事物,引發了姚期智極大的興趣,他在當時甚至大膽預言,未來的世界,是計算機的時代。1973年,26歲的姚期智放棄物理學轉向計算機技術,並進入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75年,他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5年9月,他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擔任助理教授。
  • 超級人工智慧何時到來?姚期智院士:不可預知,應可控而有益
    在10月22日下午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20年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發表了大會報告就當今人工智慧的弱點,也就是技術瓶頸問題,姚期智認為,終極挑戰是實現通用的超級人工智慧(Super-interlligence)。超級人工智慧何時到來?姚期智認為,這尚不可預知。他認為,超級人工智慧必須可控而有益,在這一點上就像原子能、基因編輯。現年74歲的姚期智姚期智1946年12月出生於中國上海,國際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獲得圖靈獎,也是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
  • 超級人工智慧何時到來?姚期智:尚不可預知
    圖為圖靈獎首位亞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作發言(主辦方供圖)新華網上海10月22日電(馮孔)2020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及全體大會10月22日在上海舉行。在大會報告環節,圖靈獎首位亞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作發言,他從人工智慧技術存在的弱點,下一步的突破方向等方面做了分享。姚期智表示,人工智慧看起來非常亮麗,但很多算法仍有相當大的脆弱和不穩定性。
  • 姚期智院士:首先成為一名科學家
    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受聘成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同期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上,姚期智與大學生和高校老師分享自己對人工智慧(AI)研究及專業選擇的思考。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姚期智院士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人工智慧一些非常亮眼的成果,正是許多年基礎研究的累積而成。為了確保未來人工智慧有可持續的巨大進步,今天我們更應該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 姚期智:科學精神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中國科協新聞網訊 11月30日,2012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著名計算機專家、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獎項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應邀為與會青年學子作大會報告,他的報告題目是《科學家與科學之路》。在報告中,他與廣大青年學子分享了自己對科學的本質與科學精神的認識。他認為,科學精神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20-11-2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姚期智院士:心繫人民 懷揣赤子心
    從建國之初到現在,經過幾代領導人的努力,幾代科學家的開疆拓土、奮力拼搏,如今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已經足以比肩世界上的所有大國。當然,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一位在57歲是依然選擇回國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教授,如今他已經年過七旬,還依然在講臺上繼續耕耘,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姚期智祖籍湖北,出生於上海。
  • 姚期智:圖靈獎得主
    姚期智,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清華大學教授。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從事教學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2000年,美國計算機學會把該年度的圖靈獎(公認為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授予他,使他成為自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 北鬥時代已經到來
    受制於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北鬥時代已正式到來!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左)為姚期智院士(右)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 同濟大學供圖 攝當天,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同濟大學校長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姚期智教授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科學家,被公認為是密碼學及量子計算的國際先驅。
  • 唯一獲得圖靈獎華人58歲放棄美國籍成為中國公民一代牛人姚期智
    他就是、姚期智他在1975年在麻省理工數學系任副教授,1976年在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任副教授,1981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教授,1982年在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任教授,1986年呢在普林斯頓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任教授,他已經是國際頂尖的學者,另外他還在很多地方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所獲得的獎項的實在是太多了
  • 中國唯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
    姚期智,1946年出生於中國上海,計算機學家,他有著非常傳奇的人生經歷,為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7年姚期智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理教授、教授;199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0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報告中,姚期智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國寶級科學家姚期智:賣掉家產放棄美國籍,回中國培養大批人才
    從小崇拜楊振寧的他,原本立志要成為一位物理學家,在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竟轉學計算機,又攻讀了計算機科學博士。2004年,身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的他,毅然辭職歸國,投身於祖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在他的努力下,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位居全球第一。
  • 她,讓姚期智從物理學轉向計算機學,他,邀請姚期智來到清華!
    那還是姚期智在哈佛讀博期間,一次學生會組織的校際野餐晚會上,他被一名女生深深吸引了。這名女生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系,叫儲楓。姚期智對儲楓特別有感覺,熱儲楓對姚期智也有了心靈感應。就這樣,他們相識了,然後相戀了。那時候,計算機專業在美國也是剛剛起步的,對於這個專業的前景,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 姚期智:他到底有多厲害你知道嗎?
    姚期智就是這樣一個人,兩次衝破人生成功的現狀。第一次衝破學科學習的成就,攬獲圖靈獎等各計算機科學獎項,拿獎拿到手軟;第二次衝破功成名就的安逸,一心歸國為祖國做出貢獻,桃李滿園。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還不斷衝破學科的各個閉鎖和黑暗,用創新和努力譜寫了計算機科學的神話,他就是姚期智,一個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奠基現代密碼學基礎,在計算機學科可以和楊振寧並駕齊驅的大家能人。
  •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中國不缺人才,真正缺的是什麼?
    這正是埃達式的「詩意科學」。這種遠見將成為數字時代的核心概念:任何內容、數據或者信息(音樂、文本、圖像等)都可以採用數字形式來表達,並由機器進行處理。 事實上,幾千年來,科學與人文藝術裹挾前進的河流,從未停歇。這一進程中,孕育了大量改變人類命運的理論和發明。
  • 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2000年榮膺圖靈獎(計算機科學的國際最高獎),是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曾於2019年10月率團前來同濟大學訪問,與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的專家一起,就雙方人工智慧研究內容展開學術互動交流。
  • 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為中國創建一流計算機學科
    昨天(4月24日)起,中央電視臺(CCTV)推出系列報導《家國棟梁》,講述知識分子無愧於時代的奮鬥故事。央視《新聞聯播》系列報導開頭這樣說: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今天的《家國棟梁》系列報導,我們來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