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北麓:遷徙的紅喉歌鴝》

2021-03-01 攝影與關注

 連續三年在秦嶺北麓觀察遷徙的紅喉歌鴝。

開春鳥類迂徒,三年裡紅喉歌鴝在同期,同地觀察,感覺鳥類會有自身熟悉的固定遷徙路線,及沿途休息與覓食的相對穩定的地理位置。冬季南遷,也在廣州市公園,連續幾年觀拍到它的蹤跡。

 開春秦嶺北麓遭遇,是它北上往繁育地的過程,冬季廣州出現,則是其南下越冬體現。

 紅喉歌鴝體長約16釐米;重量16-27克。 紅喉歌鴝雄鳥體羽大部分純橄欖褐色,各羽中央稍現深暗,雄鳥亮紅色的喉部,眼上白色條紋,雌鳥白色喉部,眼上條紋淡黃色。

 俗名紅點頦、紅頦、紅脖鴝兒、紅桔、白點頦,紅蛋殼等。中國著名小說,電影《紅旗譜》中描寫富貴族追捧,提籠所養的名貴鳥兒:紅點頦,就是它。

分布地域圖。

 英 文 名 Siberian Rubythroat

拉丁學名 Luscinia calliope

 紅喉歌鴝分布於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印度、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及臺灣等地。中國大陸從東北至華西、華南、西南皆可找到。紅喉歌鴝屬遷徙性鳥,常好棲息地面,在平原繁茂草叢或蘆葦間跳躍,多位於距水不遠的地面。以昆蟲為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善鳴叫,善模仿,鳴聲多韻而婉轉,悅耳。

 我國的地理分布 省份: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青海、新疆、臺灣和香港。

繁殖方式 卵生。

 紅喉歌鴝繁殖於5-7月份,營巢灌叢地面。產1-5枚卵,卵呈藍綠色,孵化約14天。

繁殖地於東北、內蒙北部、甘肅、四川等,遷徒遍布我國東部,廣東,廣西、海南和臺灣以至更南部越冬。求偶期叫聲悅耳,常於清晨、黃昏,甚至月夜也鳴叫。

物種模式產地據說在西伯利亞葉尼塞河-勒拿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三有保護鳥類)。

相關焦點

  • 紅點頦——紅喉歌鴝
    今年有幸遇見並近距離拍到大家一致公認較難拍到的紅點頦——紅喉歌鴝。
  • 遷徙的鳥---TO BE BY I'm SIDE
  • 秦嶺北麓萬伏高壓電獵殺林麝等野生動物上千隻,熊掌論斤收購
    在秦嶺北麓太白山裡,動物們被電流直接擊穿心臟死亡,隨後被盜獵者們被除去內臟,層層加碼之後販賣至7省12市。它們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其分泌產生的麝香是一種藥材,極其珍貴;也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它們在死後,熊掌還遭到肢解,準備送上餐桌。
  • 中國名貴籠鳥-紅喉歌鴝
    中國名貴籠鳥-紅喉歌鴝中國名貴籠鳥-紅喉歌鴝中國名貴籠鳥-紅喉歌鴝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秦嶺北麓藍田幾道峪,造就雄奇的山秀麗的水,多得數也數不清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是形容位於關中東部的藍田縣的藍關古道的。藍田地處秦嶺北麓,屬於秦嶺山區與關中平原過渡帶,是西安的東南大門。「近水樓臺先得月「,山、川、原、嶺、峁、溝兼有的複雜地形與秦嶺獨特的氣候賦予了藍田不亞於皖南的絕色山水。發源於秦嶺深山灞源鄉的灞河水,浩浩蕩蕩,流經西安,匯入渭河。
  • 秦嶺氣候生態災害風險新特徵與應對策略
    狹義的秦嶺,專指陝西省域內的秦嶺中段山脈,是本文關注重點。秦嶺是陝西省乃至全國維持氣候資源穩定的「生態園」和「氣候源」。通過分析評估發現,近60年(1961年至2019年)秦嶺年均氣溫呈上升趨勢,增溫幅度約為0.02℃/年,年平均氣溫為13.2℃,秦嶺北麓升溫較南麓更明顯。秦嶺年降水量無明顯趨勢性變化,從2000年起呈微弱上升趨勢,降水變率約為1.5 毫米/年,降水量均值為758.1毫米。
  • 「天下山川,以此為最」:秦嶺對中華文明意味著什麼?
    於是南麓是亞熱帶溼潤氣候,北麓則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其次,秦嶺又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東往的浩蕩之水,在北麓匯聚成河,注入黃河;南麓的不竭溪流則匯聚為江,融於長江,大江大河終同歸大海,合為一體。再次,秦嶺本身亦是中國最為豐富生物基因庫,也是南北動植物區系的界別地。
  • 媒體:陝西省委常委錢引安被查,秦嶺違建與其主政時間重疊
    「轟隆隆……」伴隨著推土機的轟鳴,秦嶺北麓一座座曾經輝煌的別墅瞬間倒塌。每天轟然倒下的又何止這些別墅,還有很多人的人生,官員的仕途。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陝西省委常委、秘書長錢引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鳥中貴族紅點頦,也稱紅喉歌鴝,更是中國四大名鳥之一
    紅點頦又名紅喉歌鴝(音同「渠」)。體長14-17釐米,體重16-27克。遷徙總是不會離開水源很遠,很少走山地或盆地,多走平原及沿海,遷徙時大面積見於在中國華北平原及沿海地區。
  •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加強秦嶺生態保護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再次強調,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秦嶺終南秀
    秦嶺終南秀 在中國大陸的山川脈系中,秦嶺是唯一的一條橫亙於中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它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到達河南省邙山,綿延1600多公裡,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狹義上的秦嶺是指秦嶺中段陝西境內的一部分
  • 秦嶺植物保護|一片葉,記錄秦嶺的色彩
    「雜果林及次生灌叢、紅樺林帶、巴杉冷杉林帶還有太白紅杉林帶,秦嶺植物的層次感和色彩,讓我非常震撼。」星子回憶道,當時她萌生了要為秦嶺植物做標本的想法。 第一個標本對象,星子選了秦嶺北麓的蕨類植物。「因為在大家腦海裡,蕨類植物多數生長在長江以南。它們能生長在秦嶺北麓,這讓我覺得很驚奇。」星子介紹說。在製作標本前,星子準備好了海綿、吸水紙和其他各類工具,選擇造型完整、較有特點的葉片。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因秦嶺在我國地理、生態、人文上的獨特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大格局、大氣場、大景致,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可謂是「一號步道」。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大體呈東西走向,東起於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鎮平縣,經商山進入陝西省境,先後穿越終南山、地肺山、太白山、玉皇山,由陝甘嶺進入甘肅省境,經麥積山、齊壽山、秦嶺門、朱圉山、太皇山、臘利大山,落腳於太子山北麓的臨夏市。
  • 生珠瀑布翻坳響 走進秦嶺太平峪
    孟德龍 攝7月15日,為期三天的「西安·秦嶺2019無人機鳥瞰秦嶺美景拍攝活動」在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落下帷幕。作為壓軸的最後一站,太平森林公園中豐富的地質奇觀讓眾多攝影選手眼前一亮。陝西太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太平峪內,總面積6085公頃。是秦嶺北麓著名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 秦嶺的羚牛,一群可愛又可怕的動物
    小編我認為人類的旅行和動物的謙虛是有關係的,每年每時,動物都會在固定的時候遷徙,開始了他們的生命之旅,即便經歷長途跋涉也不會停止。而人,在經歷了漫長進化之後,到了現在的樣子,不會有遷徙一說,但是我們會旅行。也許存在於我們身體中的某一基因,他讓我們去旅行,去探索。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秦嶺開工建設世界級國家植物園 賈治邦參加奠基
    新華社西安5月30日電(記者梁娟)30日上午,投資15億元的秦嶺國家植物園在陝西省秦嶺北麓的周至縣集賢鎮正式開工建設。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和陝西省省長袁純清等參加了奠基儀式。    陝西省副省長趙德全說,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聯合共建的秦嶺國家植物園,規劃投資15.15億元,擬建成世界一流的主題植物園,打造陝西省除兵馬俑之外的另一個國際著名旅遊景區。    據陝西省林業廳廳長張社年介紹,秦嶺國家植物園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裡,園區整體布局包括植物園區、道文化展示區和珍稀野生動物博覽區三大部分。
  • 陝西秦嶺核心保護區範圍擴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區域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西安3月30日電(記者雷肖霄)記者近日從陝西省政府獲悉,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將原條例「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名稱對應修改為「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並對各保護區範圍重新作了劃分,將核心保護區範圍由海拔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