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船模型
例1、在平靜的湖面上停泊著一條長為L,質量為M的船,如果有一質量為m的人從船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求船和人相對水面的位移各為多少?
解析:設人從船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時間為t,人、船的速度分別為,由人、船整個系統在水平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則:
模型特徵:
1.無關;
2.由(1)(2)得,在系統滿足動量守恆的方向上,人船的位移與質量成正比;
3.對,分式中的分子m為船上一端移到另一端的「淨質量」,分母M+m為船和船上所有物體的質量和。
例2、在冰面上靜止著質量為M、長為L的車,車的一端由一名士兵進行實彈射擊在車另一端的靶子,已知士兵和其武器裝備的質量為m,每顆子彈的質量,當士兵發射了顆子彈後稍做休息,又發射了顆子彈,並全部擊中靶子,求車後退的距離________。
解析:車、人和子彈三者構成的體系在水平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從車的一端移到另一端的淨質量為,由模型特徵得
例3、在距離地面高h處的氣球上站有一人,人和氣球的質量分別為m和M,開始兩者均靜止,人要沿繩安全的滑到地面上,繩至少多長?
解析:人和氣球兩者在豎直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人滑到地面相對地的位移為,設球上升的高度為,繩長至少為L,則由得。
所以繩子長至少為。
例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斜劈,斜劈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斜面長為L,斜劈的頂端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當小球滑到斜劈的低端時,求斜劈後退的距離。
解析:小球和斜劈兩者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斜劈斜面長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由上面的模型特點得斜劈後退的距離。
二、子彈打木塊模型
例5、如圖4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子彈以初速度水平射向木塊,設木塊沒有被射穿且子彈受到的阻力f恆定,求
(1)木塊的最大速度;
(2)木塊的最短水平長度;
(3)木塊的速度達到最大時,子彈射入木塊的深度與木塊的位移之比;
(4)子彈與木塊相對運動過程系統產生的內能。
解析:(1)當木塊與子彈的速度相等時,木塊的速度最大,由動量守恆列式
(2)子彈和木塊對地的位移不相等,木塊未被擊穿,表明木塊的水平長度應不小於兩者位移之差,即
由<1>、<2>、<5>式得,所以木塊的最短水平長度為
(3)設子彈進入木塊的深度為d,聯立<1>、<2>、<4>、<5>式得
(4)系統增加的內能等於系統減少的動能
由<1>、<5>得表示子彈原有動能,系統內能增加。
模型特徵:
<1>當子彈和木塊的速度相等時木塊的速度最大,兩者的相對位移(子彈射入的深度)取得極值;
<2>系統的動量守恆,但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恆,系統內力與兩者相對位移的乘積等於系統機械能的減少,當兩者的速度相等時,系統機械能損失最大;由上式可以看出,子彈的質量越小,木塊的質量越大,動能損失越多;
<3>根據能量守恆,系統損失的動能等於系統其他形式能的增加;
<4>解決該類問題,既可以從動量、能量兩方面解題,也可以從力和運動的角度,藉助圖像求解。
例6、質量為的小木塊以水平速度為滑上一個靜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平板車,如圖5所示,平板車的質量,若木塊沒有滑出平板車,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求
(1)求整個系統損失的機械能;
(2)這一過程所經歷的時間。
解析:(1)整個系統損失的能量為:
(2)以為研究對象,受到水平向右的恆力
例7、如圖6所示,兩根足夠長的固定的平行的金屬導軌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兩根導軌間的距離為L。導軌上面橫放著兩根導體棒ab和cd,構成矩形迴路。兩根導體棒的質量均為m,電阻分別為,迴路中其餘部分的電阻不計。在整個導軌平面內都有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兩導體棒均可沿導軌無摩擦的滑行。開始時cd棒靜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若兩導體棒在運動中始終不接觸,求在運動中ab棒產生的焦耳熱是多少?
解析:ab棒向右切割磁感線運動,整個迴路中有感應電流存在,在安培力的作用下,ab棒做減速運動,cd棒做加速運動,當兩棒的速度相等後,整個迴路中的電流等於零,兩棒保持向右做勻速運動。
兩棒組成系統動量守恆,由上面的結論知,系統損失的動能等於系統產生的焦耳熱,
ab棒產生的焦耳熱
例8、1919年盧瑟福用粒子轟擊一個靜止的核發現質子。上面的核反應可以用下面的模型來認識。運動粒子撞擊一個靜止的核,它們暫時形成一個整體(複合核),隨即複合核迅速轉化成一個質子和一個原子核,已知複合核發生轉化需要1.19MeV,要想發生該核反應,入射的粒子的動能至少為多少?
解析:粒子撞擊一個靜止的核符合動量守恆,系統損失的動能轉化為複合核轉化所需要的能量為,所以入射粒子的動能。
三、彈性球正碰模型
例9、已知A、B兩個彈性小球,質量分別為,B物體靜止在光滑的平面上,A以初速度與B物體發生正碰,求碰後A物體速度為和B物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因發生的是彈性碰撞,取方向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恆
由機械能守恆
由<1>、<2>兩式得:
模型特徵:
<1>在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恆、機械能守恆;
<2>當時,,A物體靜止,B物體以A的初速度運動,速度發生互換;
當,則,即物體A、B同方向運動,因,所以速度大小,即兩小球不會發生第二次碰撞。其中當,,即當質量很大的物體A碰撞質量很小的物體B,物體A的速度幾乎不變,物體B以2倍於物體A的速度和物體A同向運動。
當時,則,即物體A、B反方向運動,其中,當時,,即物體A以原速度的大小彈回,物體B靜止不動。
例10、如圖8,質量分別為M、m(M>>m)的母子球從高h處下落。試證明:大球與地面相碰後,小球從大球頂反彈的最大高度為。
解析:設母子球著地的速度為v,,由於M>>m,著地後,大球反彈,以速度v碰撞小球,小球獲得豎直向上的速度2v;同時小球以速度v碰撞大球,必然以速度v返回,所以小球以速度3v反彈,則小球從大球頂部反彈的最大高度為
例11、帶有光滑圓弧的軌道、質量為M的滑車靜止於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圖9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以速度水平衝向滑車,當小球在返回並脫離滑車時,下列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
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平拋運動
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平拋運動
C.小球可能做自由落體運動
D.小球可能做水平向右運動
解析:小球滑上滑車,又返回,到離開滑車的整個過程中,相當於小球與滑車發生彈性碰撞的過程。如果mM,小球離開滑車向右做平拋運動,故答案應選B、C、D。
例12、如圖10中兩單擺的擺長相同,平衡時,兩鋼球剛好接觸,現將擺球A在兩擺線所在的平面向左拉開一小角度釋放,碰撞後兩球分開各自做簡諧運動,以分別表示兩擺球A、B的質量,則( )
A.如果,下次碰撞發生在平衡位置的右側
B.如果,下次碰撞發生在平衡位置的左側
C.無論擺球質量之比是多少,下次碰撞都不可能發生在平衡位置的右側
D.無論擺球質量之比是多少,下次碰撞都不可能發生在平衡位置的左側
解析:當時,A球以與B球在平衡位置發生彈性碰撞,速度互換,A球靜止;當B球反向擺回,以的速度與A球在平衡位置再次發生彈性碰撞,如此反覆;
當時,A球與B球在平衡位置發生第一次碰撞,因,所以兩球同向右擺動,各經過半個周期後第二次到達平衡位置。因兩擺球的擺線等長,故兩擺球的周期相等,所以兩球同時到達平衡位置,在平衡位置發生第二次碰撞。同理,當,兩球也在平衡位置發生第二次碰撞,故答案應選C、D。
四、平射炮反衝模型
例13、光滑的水平面上靜止一輛質量為M的炮車,當炮車水平發射一枚質量為m的炮彈,炮彈出口時有的火藥能量釋放,其中有的能量轉化為系統的內能,求炮彈和炮車的動能各為多少?
解析:炮彈和炮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設炮彈和炮車的速度分別為,由動量守恆得,即動量大小關係
設炮彈和炮車的動能分別為,系統機械能的增加量為,則由能量守恆得
模型特徵:
<1>在滿足動量守恆的方向上,整個系統任意時刻的動量為零,即;
<2>炮車和炮彈獲得動能為;
<3>讓(1)式比上(2)式得,即炮彈和炮車獲得動能與其質量成反比。
例14、如圖11所示,帶有光滑的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的滑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滑塊的質量為M,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靜止從A點釋放,當小球從滑塊B處水平飛出時,求滑塊的動能。
解析:當小球從B點飛出時,小球和滑塊在水平方向上滿足動量守恆,由上面的模型特點的滑塊獲得的動能為
例1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質量分別為M、m的兩小球,兩球間放有一被壓縮的輕質彈簧,其彈性勢能為E,釋放彈簧,兩球被彈開,求小球m的最大速度。
解析:當彈簧完全彈開後,由上面的模型特徵知,小球m的動能,由動能定理得小球的最大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