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扼殺華為,看看工業革命歷史就明白了,這是中美國運之戰

2021-01-09 crazy歷史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中部。

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出現絕非偶然,英國最早實現了君主立憲,新興資產階級上臺,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方向。以商業立國的目標和資產階級的目標不謀而合,開拓市場,進行商業活動成為了推動英國工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量。

在加上當時英國皇家協會幾乎是匯集了世界最為頂尖的科學家,整個社會對於科學的崇尚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一切,都在推進工業革命的爆發。

藉助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成為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日不落帝國的稱號由此而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

然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等因素,世界科技中心開始轉移。擁有著更為良好制度和更加富有開拓精神的美國,實力迅速膨脹。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美國率先興起。

此時,美國雖然並未在全球挑戰英國的地位,但是很顯然,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原因,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當時所缺乏的,僅僅是一個表現機會而已。

不久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誌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這次科技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則一舉奠定了美國世界霸主的位置。同樣抓住這個機會的還有蘇聯,而因為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蘇聯在戰後短短數十年就成為了世界上媲美美國的超級大國。雙方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

看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幾乎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催生出世界級的強國。我們現在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前期。雖然現在目標並非非常明確,但是5G技術,很顯然是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這一點沒有任何國家會反對。

然而,一直執世界科技牛耳的美國此次竟然令人意外的掉隊了。而被美國當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中國卻彎道超車。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率先拔得頭籌,那麼就意味著在接下來,中國很可能會第一個搭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順風車。

從歷史上看,這無疑將會把中國推上世界超級大國的位置。對於美國而言,這是絕對無法容忍的結果。所以,美國現在全世界進行收縮,不斷退群,其實就是為了積蓄力量和中國背水一戰。

在中美之間的科技戰爭中,目前來看,華為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它就是改進了蒸汽機的瓦特,是發現了電磁感應的法拉第,擁有著顛覆性的力量。所以,很多人將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僅僅當做是商業糾紛,完全是誤解了美國的意圖。這是一場戰爭,一場賭上了中美雙方未來國運的戰爭。

相關焦點

  • 南非總統:美國「懲罰」華為,是因為嫉妒華為超越了他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他們顯然嫉妒一家名為華為的公司超越了他們,正因被超越,他們現在必須『懲罰』這家公司。」這是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於當地時間7月5日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時的講話。而這裡的「他們」正是美國。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南非目前正加緊5G網絡建設。
  • 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孤立主義損害美國 正在扼殺「美國夢」
    英國《金融時報》8月2日發表一篇題為「孤立主義正在扼殺美國夢」,作者系哈佛商學院院長尼廷·諾裡亞,他認為,美國夢一直激勵著最具雄心的移民選擇美國我在印度出生和長大,在上世紀80年代初來美國讀研究生,之後成為美國公民並一直生活在這裡。過去一年裡,我和我的移民朋友們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年輕30歲,現在考慮來美國,我們會怎麼做?  我們理解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反移民論調為何能找到受眾。對於其他國家低收入勞工的競爭,美國工人感受到威脅是可以理解的。
  • 科技日報談中國科技:華為 美國到底怕它什麼
    (原標題:華為,美國到底怕它什麼)從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到IEEE限制華為專家參與審稿,再到6月3日,IEEE忽又宣布限制解除。刀光劍影下,問題浮現每個人心中:一家中國民企面前,號稱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到底在怕什麼?
  •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美國嫉妒華為超過了他們
    「很明顯,美國嫉妒一家名叫華為的中國公司超過了他們,」7月5日在南非米德蘭舉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南非(4IRSA)數字經濟峰會上,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重申了對華為的支持。與此同時,華為董事陶景文也在峰會上指出,華為一直在協助南非成為非洲的數字經濟中心,每年為其創造約6000個培訓機會。
  • 以自由之名搶劫TikTok,美國奉行海盜傳統,中國人不要幻想和平
    川普說:「2020大選將是歷史上最不準確和最具欺騙性的選舉。這將使美國非常難堪。推遲選舉,直到人們能夠正確、安全地投票」這段話令人非常費解,為何2020年的大選最具欺騙性呢?這種說法從而來呢?7月24日,川普曾發文稱將舉行白宮新聞發布會,宣布驚天事件。結果最後虎頭蛇尾,只不過是重複陳詞濫調繼續甩鍋。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
  • 英國禁用華為的真實原因:演給美國看,表一下忠心!看看英國人怎麼...
    英國禁用華為的真實原因:演給美國看,表一下忠心!我覺得這個才是重點! 就連英國本土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都認為自家英國太慫了,什麼事情都得看著美國的眼色來行動,這波跪舔的慣性行為,其實一直都在!
  • 歷史傳記片《電力之戰》發預告 卷福對決珊農
    》最新的上映安排是今年10月4日 1905電影網訊 韋恩斯坦影業近日發布歷史傳記片《電力之戰》的全新預告。在預告中,19世紀的兩位電力發明家愛迪生和特斯拉之間產生了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而這種發明和技術的競爭則直接影響到了電力商業的布局。 整個預告處在一種詭異怪誕的氣氛裡,各種歷史人物、商業大亨鱗次櫛比地登場,令人眼花繚亂。
  • 美媒:美國大選是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戰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2016年川普與希拉蕊之戰是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戰》的文章稱,專家學者和評論人士以及政客和預言家都會指出五花八門的政治分歧來解釋唐納·川普與希拉蕊·柯林頓之間即將展開的大戰,這是川普與女人之戰,是基督教新教徒與希拉蕊之戰
  • 金燦榮:如果第四次工業革命是5G,那中國已領先世界,美國只有水貨5G
    美國說的公平交易,是不公平的比如說貿易保護主義大概會盛行一段時間,特別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他現在不光是跟我們打貿易戰,他跟歐洲,跟他的兩個鄰居,跟日本韓國印度它都打貿易戰。這個對世界影響是不好的。華為的5G比諾基亞和愛立信要領先兩年,成本要低30%~40%。美國沒有5G,美國有個水貨5G,就是AT&T的,最近被Sprint告上法庭了。你說你是5G,我一測試,不是5G啊。你是虛假廣告。他水貨,因為美國它沒有其他通訊企業了,它的摩託羅拉和朗訊已經沒有了。
  • 【交戰】FCC封殺華為設備,回應:所言不實;美國的阻撓無法阻止華為...
    1.美國封殺華為設備 華為:所言不實 將傷害美國消費者2.美國的阻撓無法阻止華為強大3.川普若打響貿易戰 蘋果手機大盤雞不答應4.中日美三國AI人才爭奪之戰愈演愈烈這是地球上所有公司中最有趣的軌跡:在不依靠美國市場的情況下,他們成功地成為了第一。」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華為,站住!深圳宣布坂雪崗科技城擴容!對標美國和韓國這兩大世界級...
    一般道路命名的原則,一般視人物、企業對城市經濟、就業貢獻度而言,華為從深圳成長為世界通信業龍頭,對社會的貢獻不言而喻!有意思的是,華為片區附近,曾為周邊道路以科學命名了一批道路:貝爾路、張衡路、稼先路、隆平路、衝之大道、居裡夫人大道等,據說這是任正非本人親自命名。一家企業用路名向科學致敬,一個城市為何不能用地鐵站向企業致敬?而且這裡還成了一個地標!
  • 以史為鑑:美國如何利用貿易戰稱霸世界
    美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貿易戰打垮其他國家,遏制或者阻斷他國產業升級的道路,從而確保美國在全球獨大,消除他國的競爭威脅。  下面,我們就看看美國是如何利用貿易戰實現大國崛起並保持大國地位的。而美國由於有利的地理位置,遠離歐亞大陸,在一戰中隔岸觀火,不僅未受損失,反而獲得巨大的利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一戰之後,歐洲在重建的過程中需要大量進口各種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於是美國大量向歐洲出口,獲得了又一個高速發展的機遇。  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相較於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進步神速。到1929年,美國在當時的世界經濟中具有空前的重要性。
  • 網易研究局|丁一凡:美國調查華為就像處死嶽飛一樣
    4月25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美國為何要調查華為?華為應該如何應對?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
  • 中芯國際擁有7納米晶片工藝,為何未能實現量產?今天算明白了
    中芯國際擁有7納米晶片工藝,為何未能實現量產?今天算明白了在美國對我國華為提出晶片制裁戰略之時,我國華為就立刻將國產晶片的研發提上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日程項目,與此同時我國也崛起了一批新興的晶片企業,從晶片的周邊技術入手,為華為發展提供助力支撐。然而發展至今,我國國產晶片依舊未能突出美國的包圍,國產晶片的崛起之路依舊困難重重。
  • 為何清華畢業生多選擇去華為?這就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真相
    作為同樣知名的企業,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清華學生選擇去華為呢?【1】清華是中國理工科的最高學府清華被稱為中國工程師的搖籃,裡面有一批優秀的中國工科精英,其實這一部分人就是中國高科技主要的接班人。【2】華為真正管理殺手是人才機制其實人才很多,中國與全世界滿天飄飛的都是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往往懷才不遇,所以對中國也好,對民企也好,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機制,而華為卻具備將頂級人才市場化的這一人才管理能力。
  • 美國「卡脖子」時,為何這句話如此提氣?
    如今中國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一些國家對中國的科技競爭早已沒有「公平」可言:華裔科學家被當做「間諜」、留學生遭驅趕、華為被斷供,TikTok遭圍堵,中興、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等中國企業在「制裁清單」裡「榜上有名」……
  • 華為與美國尖端科技企業聯盟的碰撞下所揭示的國家科技發展隱憂
    當貿易戰一步步蔓延到科技層面,這個國家的隱憂就一點點地浮現出來了。網絡上對待華為與美國多家頂級科技公司的對戰表現出了普遍樂觀的態度,但是這卻並非是民族自信,而是盲目。回想曾經的北洋水師,擁有著亞洲第一的稱號,在人們普遍相信必將痛擊外敵的喜悅中,迎來了敗亡而籤訂《馬關條約》的結果,而後這個國家便爆發了投降情緒。在網絡普及的這個年代,卻依舊大多數人都未能看清自己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以至於我不敢想像這樣的國家將如何實現趕超美國。
  • 美國博物館所藏八稜碑 記述唐朝著名的石堡城收復戰
    漢碑都是四面,此碑為何獨有八面?碑的身世、內容,為何把前去考察的林教授嚇了一跳?是洋人文物盜運,還是信教貢生主動捐獻?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罕為人知眾所周知,美國許多博物館藏有大批中國文物,如華盛頓弗利爾與賽克勒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近年由福格美術館、賽克勒博物館、布希雷辛格博物館三館合併而成)、堪薩斯城納爾遜·阿金斯藝術博物館,但是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卻罕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