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有機金屬納米表面塗覆技術介紹

2020-12-01 電子產品世界

化學Ni/Au(ENIG)、化學鍍錫、化學鍍銀、化學鍍Ni/Pd/Au(ENEPIG)和有機可焊性保護劑(OSP)等PCB可焊性表面塗(鍍)覆層不是納米級的表面塗(鍍)覆材料,它們的表面塗覆厚度都在300nm(0.3um)以上。而新開發的有機金屬OM(Organic Metals)的表面塗覆層,儀有50nm,而更重要的是一一在50nm厚度OM表面塗覆層中,它們由90%左右是導電聚脂(Conductive Polymer)材料和1 0%的金屬Ag(實際上Ag僅為4nm的厚度)來組成的,因此它優越於目前所有的表面塗覆材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308.htm

  1概述

  有機金屬OM是一種特殊的有機材料,即它是一種具有金屬特性的導電性聚合物。它是通過「合成」並「分散」開來的顆粒大小為10nm的有機金屬OM材料。有機金屬OM材料用於防止銅氧化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在幾年前就確立了這個論點。而應用於PCB的表面塗覆是十分經濟的。同時,即使經過存放和熱老化(Storage and Thermal Aging)以後,仍有優良的可焊性。因此在浸錫沉積以前,先進行有機金屬OM的表面塗覆(製備)是十分有益的。更突出的是,OM是PCB頂級(Top-Quality)的表面塗覆層之一,建立這種工藝可以廣泛應用於PCB工業上,並且可用於無鉛焊接的電子產品的製造中。

  在這個技術工藝中,通過OM預浸處理可以在銅表面形成大約80nm厚的吸附層(Ad SO rb ed Laye r),因而,導致有選擇性的形成Cu+,從而保護了下面的Cu。同時Cu+又作為催化劑為Sn2+提供了「電子」,使S n沉積到Cu表面上。

  近10年來,經過0rmecons的精心研究和探索,成功地完成了含有「有機納米金屬」為PCB提供了優良的表面塗覆層。在三年以前,作為第一個以0M基的「納米表面塗覆層」提供了市場。0M基的「納米表面塗覆層」,不僅有足夠高的抗熱變(退)色(Di sc010 ration)而適用於無鉛焊接條件,而且,現在新一代的0M-Ag絡合的納米表面塗覆層(Complex Nanorfinish)已經問世,並表明在抗老化、抗變(退)色和可焊性等方面有更好的性能。

  2工藝說明和性能介紹

  下面是OM一Ag絡合的納米表面塗覆層的工藝形成過程及其性能實驗情況。

  2 .1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是以特種酸清潔劑開始,經過專門微蝕刻處理,然後在制板(Panels)經過短時間浸漬(調整1 0 s)後,進入活化液槽(0MN7100,35℃/90 s),經過漂洗、乾燥便完成了。其加工工藝流程如下:

  酸性清潔劑-漂洗-微蝕刻-漂洗-調整-OM液槽-去離子水漂洗-烘乾

  在制板樣品經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靜電庫倫法測量(GCM)進行結構研究(Morphology Investi2ation)。圖1表示PCB的銅焊盤表面經過OM/A2納米表面塗覆處理以後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圖像,SEM圖像表明,0M-Ag絡合物是處於銅結晶的界面處,而大部分面積(區域)是銅的表面。

  

  圖1 PCB用OM/Ag納米表面塗覆處理後的SEM圖象

  2 .2庫倫法研究(couIometric lnvestigation)

  採用靜電庫倫法測量(GCM,Galvanostatic Coulomet:ric Measurement)的電化學研究表明,以0M基的納米表面塗覆是形成了新型的絡合物,如圖2所示。這個新型絡合物的電位(電勢)是明顯區別於普通(單純)的Ag處在Cu表面上的。

  

  圖2 Gu、在Cu上浸Ag和在Cu上OM/Ag的「電位一時間」曲線


相關焦點

  • pcb等離子表面清洗機印製電路板處理技術
    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半導體製造技術。該技術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應用較早,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因此,在IC加工中是一項長期而成熟的技術。因為等離子體是一種高能、高活性的物質,對任何有機材料等都有很好的蝕刻效果,等離子體的製作是幹法處理的,不會造成汙染,所以近年來已經被大量應用於pcb印製電路板的製作。
  • 前處理:金屬材料表面鋯系納米轉化膜研究
    慧聰表面處理網:摘要     金屬材料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通常採用鉻酸鹽鈍化工藝或磷化鈍化工藝來提高耐腐蝕性或塗膜的附著性,但前者有高毒性與後者淤渣難以處裡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鋯系納米轉化膜形成工藝及耐腐蝕性能的測試。
  • 碳黑系列——C黑導電膜,PCB行業印製工藝程序簡介
    首先用炭黑懸浮液接觸印製電路板,在通孔孔壁表面形成炭黑層。石墨懸浮液用於接觸印刷電路板和孔壁工作檯。表面的炭黑層形成石墨層,然後電鍍。該工藝分兩步進行,先後形成炭黑層和石墨層作為電鍍導電基層,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據報導,碳粒子懸浮法已開始一步法工藝法製備電鍍導電性基底層。
  • 表面技術的分類和功能介紹
    今天我們來學習表面處理的分類和功能介紹,該教程由本人(D哥學機械)原創,首發百家號,轉載請保持其完整性,並註明出處,謝謝!1、 表面處理的含義及分類表面技術:是指用機械、物理或化學方法,來改變工件表面狀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或施加各種覆蓋層,使工件表面具有不同於基體的某種性能,從而達到特定使用要求的一種應用技術。
  • PCB表面處理工藝特點及用途
    常見的五種表面處理工藝 現在有許多PCB表面處理工藝,常見的是熱風整平、有機塗覆、化學鍍鎳/浸金、浸銀和浸錫這五種工藝,下面將逐一介紹。1. 熱風整平 熱風整平又名熱風焊料整平,它是在PCB表面塗覆熔融錫鉛焊料並用加熱壓縮空氣整(吹)平的工藝,使其形成一層既抗銅氧化,又可提供良好的可焊性的塗覆層。熱風整平時焊料和銅在結合處形成銅錫金屬間化合物。
  •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大型合作採用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來克服在納米粒子表面上表徵自組裝有機分子結構的挑戰性任務。自組裝單層保護的納米顆粒越來越多地用於電子,藥物輸送,催化和傳感裝置中。構成殼層的配體的組成和結構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被認為決定了納米顆粒的性質,例如化學,生物和界面行為。調諧配體分子允許納米粒子為特定應用定製。
  • 納米技術:用金屬有機骨架殼減少金屬核顆粒的磁性!
    納米技術:用金屬有機骨架殼減少金屬核顆粒的磁性!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風力渦輪機的稀土元素的表面採礦很困難,在美國很少進行。科學家們想知道他們是否可以使用磁性顆粒從地熱鹽水中提取痕量水平的金屬。包裹在稱為金屬有機骨架(MOF)的分子骨架殼中的顆粒應易於捕獲金屬並讓其餘的金屬流過。然而,由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Pete McGrail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在MOF外殼形成後,磁場強度下降了70%。MOF的使用可以允許從地熱源的鹽水,來自油氣田的產出水或諸如飛灰的廢物中分離釔,鈧和其他元素。
  • 二次塗覆實現氧化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隔膜中表面改性
    傳統隔膜的是有PE,PP或兩種混合物組成,表面為疏水性介質。現在常用的NMP微極性溶劑能夠親和隔膜,但是NMP具有一定的汙染性和高成本,這在鋰電池激烈的價格戰中不相宜的,另外功能性納米材料也很少能添加到極性材料中。文章巧妙的採用二次塗覆法,一次是把傳統隔膜浸泡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第二次是塗覆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矽混合組分。
  • 自旋電子器件的新製造方法:將有機分子塗覆到金屬上
    這個新的製造方法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採用了相對易於根據不同用途而進行配置的有機分子。這些分子層可以塗覆或者印刷到金屬上,創造新的電子功能。背景如今,幾乎所有的電子器件都是基於電子的的電荷特性。金屬導體或者半導體中的電荷定向運動會形成電流,電流可用於傳輸與處理數據信息。
  • 【工藝技術】金屬表面矽烷處理技術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    摘要:根據金屬腐蝕及塗層防腐原理,研究了金屬表面矽烷處理工藝技術及處理後的功能特性,分別進行了鹽水浸泡、中性鹽霧、溫水浸泡試驗。結果表明,金屬表面矽烷處理工藝技術可以取代塗裝前磷化處理。該技術具有常溫處理、無毒性無汙染的特點,可廣泛應用於塗裝前處理與防腐領域。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產品製造所需的材料品種種類越來越多,對各項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是日趨提升,金屬材料便是其中之一。金屬材料的應用由來已久,在日常生活、機械製造、航天航海、交通能源、石油化工以及生物醫學等眾多行業和領域內的應用比重都很大。
  • 納米科學:化學氣相沉積能夠生產純淨,均勻的金屬或聚合物塗層
    納米科學:化學氣相沉積能夠生產純淨,均勻的金屬或聚合物塗層!它也是一項不斷完善和擴展的技術,推動了新方向的材料研究 - 例如大規模石墨烯片的生產,或者可以「印刷」到紙張或塑料片上的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在後一個領域,同時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務長的格裡森一直是先鋒。她開發了傳統上用於在工業條件下將金屬沉積到低溫工藝中的高溫工藝,該工藝可用於更精細的材料,例如有機聚合物。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東洋炭素株式會社在CN101631744A中公開了使用進行滷素處理過的碳源和金屬催化劑的原料作為陽極,通過電弧放電法製備含有碳納米管的碳材料。(2)成膜方法①塗覆成膜塗覆成膜法的關鍵在於解決碳納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將碳納米管分散液在基底上塗覆成膜。
  • 新型金屬有機框架納米片,可用於防腐塗層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Wang Liping教授領導的海洋功能材料課題組,通過表面活性劑輔助自下而上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薄金屬有機框架(MOF)納米片。開發的二維MOF納米片增強了複合塗層的防腐性能。研究成果發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
  • 納米透明耐磨塗料材料技術*發展前景巨大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現有一種塗料塗刷在地板上,塗層透明耐磨,透明度高,能提高地板的擦洗耐磨性和保護性;塗刷在高速鐵上車廂、汽車、設備上,不形象材料外觀顏色,而且耐磨保護性強,美觀防水防腐;樹脂鏡片需要塗覆透明耐磨塗料,才能長期保持光潔不霧化等等,這種一層透明耐磨材料就是透明耐磨塗料,透明度高
  • 青烽:無磷轉化技術在金屬表面前處理的應用
    慧聰表面處理網:摘要     金屬材料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通常都需要進行表面處理,以提高耐腐蝕性及增強塗膜的附著性。一般採用鉻酸鹽鈍化工藝或磷化鈍化工藝,但前者有高毒性與後者淤渣難以處裡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矽烷-氧化鋯複合轉化膜形成工藝和電塗或粉末噴塗後耐腐蝕性能的測試。
  • 天然有機質和金屬離子在礦物表面的共吸附
    礦物-有機混合體系中二者間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對金屬吸附的拮抗或協同效應,這取決於金屬離子的類型和濃度、體系pH以及礦物和有機物的表面化學性質。二價陽離子的存在通常會增加礦物對天然有機物質的吸附,然而NOM對金屬離子吸附的影響跟pH有關。與金屬離子-氧化物二元體系相比,三元體系中的一般情況是:在低pH且存在NOM情況下,礦物表面金屬離子的吸附增強。
  • 等離子塗覆裝飾工藝
    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類似下面這些產品,猜想它們的表面處理技術時,不自覺的就會想到電鍍等鍍膜工藝。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是用一種噴出來的仿電鍍裝飾工藝做的外觀效果,屬於環保性等離子塗覆工藝,可以替代傳統電鍍,實現高光或啞光的金屬質感效果。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背景前幾天,筆者剛介紹過有關有機電子(Organic electronics)方面的創新技術。它為有機半導體拓展應用於薄膜電晶體,掃清了最主要的障礙。這個結構由含氟聚合物層和兩種金屬氧化物材料製成的納米疊層組成,作為柵極電介質使用,並同時保護有機半導體(之前,有機半導體一直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發生損傷。),並使得電晶體的工作達到前所未有的穩定性。
  • pcb化學鎳金工藝流程介紹-電子發燒友網
    PCB化學鎳金是指在裸銅面上化學鍍鎳,然後化學浸金的一種可焊性表面塗覆工藝。它既有良好的接觸導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裝配焊接性能,同時它還可以同其它表面塗覆工藝配合使用。隨著日新月異的電子業的民展,化學鎳金工藝所顯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紹pcb化學鎳金工藝流程,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