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處理:金屬材料表面鋯系納米轉化膜研究

2021-01-08 hc360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

摘要

    金屬材料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通常採用鉻酸鹽鈍化工藝或磷化鈍化工藝來提高耐腐蝕性或塗膜的附著性,但前者有高毒性與後者淤渣難以處裡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鋯系納米轉化膜形成工藝及耐腐蝕性能的測試。經中性鹽霧腐蝕性能測試結果表明,鋯系納米轉化劑所獲得的轉化膜,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可以替代傳統的鉻酸鹽及磷酸鹽鈍化工藝。

    1、前言

    對金屬材料例如鐵、鋅、鋁等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為了提高工件的耐腐蝕性或與塗膜之間的附著性,通常進行化學轉化處理。

    通常產業界廣泛採用鉻酸鹽鈍化法處理金屬以延長鏽蝕時間。鉻酸鹽層是由三價和六價鉻的複合氧化物與氫氧化物所組成,如Cr2O3形成保護膜保護基材免受外界環境的腐蝕。Cr(VI)會與加工後造成基材曝露部份進行還原反應形成Cr(III)化合物覆蓋於缺陷部份,達到自我修復的能力,使得此層具有優異的防腐蝕作用。儘管鉻酸鹽有效抑制白鏽的產生,但由於六價鉻的高毒性與致癌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危害。隨著環保的要求和歐盟的ROHS、ELV和WEEE法規的實施,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限制六價鉻鈍化產品得的進口。另外,磷酸鋅鈍化工藝亦被廣泛使用。然而,磷酸鋅處理劑進行金屬表面處理時,會產生大量淤渣。磷酸根離子會使環境富營養化,增加後續清除淤渣與廢水的處理成本,不具有經濟優勢。因此為了環保問題及經濟優勢,急待開發無磷無鉻鈍化液。其中以鈦或和鋯體系的鈍化工藝研究較多也最具有潛力。鈦、鋯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具有不被酸或鹼所侵蝕的化學上之安定性質。此外,前述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透過金屬和氧形成網狀結構沉積於基材表面上,阻絕水、氧和腐蝕促進成份,達到良好的耐蝕性能。本文以鋯系納米轉化劑對各種金屬表面進行鈍化處理,可獲得很高的耐蝕性能及對塗層附著能力。

    2、工藝流程與試驗方法

    2-1 工藝流程

    納米轉化工藝流程如下:

    噴粉,油漆工藝流程

    脫脂水洗納米轉化水洗純水洗乾燥噴塗烘乾

    電泳工藝流程

    脫脂水洗納米轉化水洗純水洗電泳烘乾

    2-2 納米轉化劑技術指標

    表2-1工作液的技術指標

 外觀游離酸度總酸度pH青烽鋯系納米轉化劑無色透明狀  3.0 - 4.0

    使用時按體積比,原液:水=1:19兌水攪拌均勻。鈍化溫度20-40℃,鈍化時間60-180s,pH值用氨水或氫氧化鈉調節3.0-4.0範圍。

    2-3 測試方法

    2-3-1 附著力測試:採用QFZ型漆膜附著力試驗儀測試

    2-3-2 納米轉化膜恆溫恆溼耐蝕性測試:基材經由納米轉化劑處理後置放於溫度35℃、溼度80%的恆溫恆溼箱測試,以基材表面開始產生鏽蝕來評價納米轉化膜的耐蝕性。

    2-3-3 中性鹽霧腐蝕試驗:按GB/T1771-2007進行,採用連續噴霧方式,將塗覆後的試樣沿對角線方向劃開,以試樣對角線兩邊的脫皮寬度或起泡大小來評價塗覆後納米轉化膜的耐蝕性。

    3、結果與討論

    3-1 成膜機理

    成膜機理主要是利用H2ZrF6和HF之平衡反應,在基材表面上析出納米轉化膜。一般鋯鹽在足夠量的氫氟酸水溶液中,會以H2ZrF6的形式存在。在此,H2ZrF6和HF之間,有下述平衡反應發生

    H2ZrF6+H2O→ZrO2+HF

    當金屬板試樣置於鋯鹽酸性溶液中,金屬表面即發生腐蝕微電池反應。

    在陽極發生金屬的溶解:

    M→Mn++ne-

    在陰極發生O2、H+等去極化劑的還原:

    2H++2e→H2或O2+2H2O+4e→4OH-

    在陰極區的還原反應導致金屬層表面局部的pH值升高,促進氟鋯酸解離,析出表麵皮膜之主要成份ZrO2。同時,溶液中的氟離子捕捉劑與氟離子形成穩定的氟絡合物,以這種方式降低經由氟鋯酸解離出的氟離子濃度,有效促進鈍化膜的形成。

    3-3 鋯系納米轉化膜性能測試

    3-3-1 冷軋板裸膜及塗覆後性能測試  

工藝基材裸膜恆溫恆溼測試電泳 500 h NSS噴粉 500 h NSS油漆 200 h NSS青烽鋯系納米轉化劑冷軋板48h<3.0mm<3.2mm<3.5mm

    3-3-2 鍍鋅板塗覆後性能測試   

工藝基材噴粉 100 h NSS噴粉 300 h NSS油漆 300 h NSS電泳 500 h NSS青烽鋯系納米轉化劑鍍鋅板<1mm<3.5mm<8mm<5mm

    3-3-3 鋁板裸膜及塗覆後性能測試    

工藝基材裸膜 72 h NSS裸膜 120 h NSS噴粉 500 h NSS油漆 500 h NSS青烽鋯系納米轉化劑鋁材未出現鏽蝕腐蝕面積 <10%<1mm<1mm

    註:(1)金屬素材與塗料均由客戶提供

    (2)各項塗層的百格試驗均合格

    (3)數值代表劃痕周圍鏽蝕或起泡(鍍鋅板材)蔓延程度

    3-4 鋯系納米轉化膜特點

    3-4-1 鋯系納米轉化膜與傳統工藝處理流程比較

    一般傳統磷化前處理系統工序較為繁複,如皮膜前的表面調整,以及最終的鈍化。除了工序比鋯系納米轉化膜繁複外,在建線成本及藥劑使用成本,皆不利於經濟效益的競爭優勢。

    傳統磷化

    脫脂→水洗→水洗→表調→磷化→水洗→水洗→鈍化→純水洗

    納米陶磁轉化

    脫脂→水洗→水洗→納米轉化→純水洗

    3-4-2鋯系納米轉化膜的優點

    *不含有重金屬鎳、鉻成分,減輕廢水處理和環境負擔。

    *具有增加塗料結合力、提高耐蝕性能,已相當傳統的磷化。

    *適用予鋼鐵、鋅、鋁多種金屬前處理。

    *可兼容現有的前處理生產線(浸漬或噴淋),節約設備成本。

    *於常溫下操作,短的處理時間,無需表面調整及鈍化可節約成本。

    *幾乎沒有沉渣,不堵塞噴嘴,減少廢棄物處理成本。

    4、結論

    青烽公司鋯系納米轉化膜是一種無公害非鉻酸鹽處理劑,利用溼式沉積方法在各種金屬表面形成納米轉化膜;可以獲得優異耐腐蝕性與增強與塗料密接性。此產品可代替鉻酸鹽處理劑,用於汽車家電建材領域。此外,由於是不含磷、不含鉻的經過表面處理的基材,因此用途可以廣泛擴充到容器、餐具及室內建材等。

責任編輯:葉麗

相關焦點

  • 青烽:無磷轉化技術在金屬表面前處理的應用
    慧聰表面處理網:摘要     金屬材料表面進行電塗或粉末塗覆前,通常都需要進行表面處理,以提高耐腐蝕性及增強塗膜的附著性。一般採用鉻酸鹽鈍化工藝或磷化鈍化工藝,但前者有高毒性與後者淤渣難以處裡的問題。為此,本文探討矽烷-氧化鋯複合轉化膜形成工藝和電塗或粉末噴塗後耐腐蝕性能的測試。
  • 工藝技術│鋯化前處理工藝的應用研究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1、引言     隨著國內外對節能、環保及汙水排放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塗裝三元磷化前處理材料因含有P、Mn、Ni等重金屬汙染物逐漸被地方法規禁止,新型的綠色無磷轉化膜技術逐漸成熟並快速發展,該工藝能徹底的不使用P、Mn、Ni、亞硝酸根等有害物質,目前主要有鋯鹽前處理工藝、矽烷前處理工藝
  • 氧化鋯陶瓷的表面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_氧化鋯陶瓷_口腔修復_口腔科...
    然而,其遠期修復效果不如金屬類修復體,臨床主要問題是固位力差。這主要是因為氧化鋯是一種惰性材料,表面含矽酸鹽很少,玻璃相很少,所以,它與牙齒的粘接效果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是從改變氧化鋯陶瓷的表面性質、增加表面粗糙度、研製更好的粘接劑等方面入手。筆者主要對改變表面性質和增加其表面粗糙度這兩個方面的研究進展做一概括。
  •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金屬材料,納米結構-表面處理...
    我國學者發現金屬材料納米結構新特質2009/3/16/08:4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劉言 畢偉 羅冰    【慧聰表面處理網】近日,美國《科學》雜誌報導了我國學者在金屬材料研究領域獲得的新發現。
  • 解析鋁型材噴塗前矽烷處理技術
    未經表面處理的鋁合金擠壓型材外觀單一,並且在潮溼大氣中容易腐蝕,因而很難滿足建築材料高裝飾性和耐腐蝕性的要求。為了提高裝飾效果、增強抗腐蝕性及延長使用壽命,鋁型材一般都要進行表面處理。有機塗層處理的鋁型材因具有表面質量優異、質感柔和,顏色豐富美觀,抗腐蝕性能和耐候性好等優點而得到大量使用,在鋁型材表面處理中約佔35%,近年來在國內發展較快。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1、表面處理工藝簡介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2、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分類總共可以分為4大類:表面改性技術、表面合金化技術、表面轉化膜技術和表面覆膜技術。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為了使金屬表面能加以強化,提升實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應用金屬表面處理工藝,那麼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與大家共同探討相關內容:1 金屬表面處理的作用和種類隨著產品投入使用,不可避免的會跟環境相接觸,而首先接觸的就是金屬表面,當金屬表面發生破壞或失效,就會對產品的服役效果和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
  • 聚乙烯醇/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阻燃性能研究
    一、摘要通過溶液插層法製備聚乙烯醇/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儀、熱分析儀、微量燃燒量熱儀等對複合材料的結構、熱穩定性和燃燒特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α-磷酸鋯的加入有利於促進碳渣的生成,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 聚乙烯醇/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阻燃性能研究!
    一、摘要通過溶液插層法製備聚乙烯醇/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儀、熱分析儀、微量燃燒量熱儀等對複合材料的結構、熱穩定性和燃燒特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α-磷酸鋯的加入有利於促進碳渣的生成,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 塗裝過程中的金屬表面處理
    對於金屬鑄件,我們比較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是,機械打磨,化學處理,表面熱處理,噴塗表面,表面處理就是對工件表面進行清潔、清掃、去毛刺、去油汙、去氧化皮等。而金屬的表面處理在塗裝過程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它關係著噴塗的質量和效果。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塗裝過程中的金屬表面處理。
  • 衛生陶瓷用納米矽酸鋯研發與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六十年代,唐山生產衛生瓷產品時,以磷灰石作為乳濁劑,八十年代的衛生陶瓷逐漸開始用325目鋯英粉做乳濁劑。八十年代後期,淄博華光陶瓷在生產出口咖啡杯上,進口日本矽酸鋯(時稱矽酸鋯),替代在用的氧化錫、氧化鋯乳濁劑,取得極大的經濟效益。1992年開始,包括華光在內部分廠家和研究單位,開始研究試製生產矽酸鋯,並逐步開始替代進口。
  • 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研製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材料,並觀察其在體外及體內的生物相容性,以期製作出一種理化性質優越,生物相容性高的人工生物材料,為其進一步應用於人體植入材料提供最佳材料的選擇。2、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材料的體外抗菌性能研究採用貼膜法檢測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材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抗菌性能。將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傳代培養,混懸於TSB培養液中,採用麥氏比濁法配置成濃度為1.5x10 8CFU/mL的菌液,並依次做4次10倍遞增稀釋。分別吸取100 pL菌液接種在各組抗菌試件表面,蓋上消毒PE膜,培養24 h。
  • 小米5發布 微晶鋯納米陶瓷到底是什麼
    在經歷了上一代的奧氏體304不鏽鋼事件後,小米手機的機身材料總能引發大家的科普熱潮,在小米5發布會上,小米CEO雷軍提到小米5外殼採用了微晶鋯納米陶瓷材質,那麼這到底是一種怎樣高大上的材料呢?    陶瓷自然不必作過多解釋,首先筆者還是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納米陶瓷。納米陶瓷實際上指的就是以納米晶為主要成分的陶瓷材料,而納米晶指的則是晶粒的特徵維度尺寸在納米量級(1-100nm)的材料。納米陶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例如陶瓷刀具、烤瓷牙齒以及塗料等諸多方面。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對它們去除重金屬的機理也進行了探討,納米材料對重金屬的去除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還原、光催化還原以及共沉澱等。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對它們的優缺點、機理以及改進方法進行了總結歸納。同時,本文對影響重金屬去除的幾個因素(溶液pH值、重金屬濃度、吸附時間、溫度、納米材料性能、離子強度以及共離子影響)進行了歸納總結。最後,對未來納米材料在修復重金屬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展望。
  •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摘要:水體系重金屬汙染治理是目前全世界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傳統治理方法由於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 已不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納米纖維素憑藉其來源豐富、可再生、化學反應活性高、比表面積大、密 度低等優點,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然而,納米纖維素吸附材料在水體系重金屬 去除領域還存在吸附量較低,吸附選擇性、再生性、性能穩定性較差,製備成本較高等問題,這限制了其在水 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工業化應用。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總共可以分為4大類:表面改性技術、表面合金化技術、表面轉化膜技術和表面覆膜技術。
  • 3D列印材料「擴員」 新方法處理的合金製件強度堪比鍛材
    目前絕大多數採用增材製造方式研製的合金會出現周期性裂紋,但新問世的合金不但未出現裂紋痕跡,且強度堪比鍛造材料。該方法還可用於其他合金的製造。3D列印又稱基於金屬的增材製造,是指逐層添加金屬粉末進行製造的技術,這種方法可以提高設計自由度和製造靈活性。
  • 納米無機載銀磷酸鋯對樹脂基託理化性能的影響
    表面硬度不夠、較低彎曲強度等是傳統PMMA樹脂基託較為突出的缺點。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學者對傳統PMMA樹脂基託進行了改性研究!其中納米載銀無機抗菌劑(nano-silver based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agents, NSBI-AA)展現出的小尺寸效應和表面效應等理化性質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青睞。
  • PCB的有機金屬納米表面塗覆技術介紹
    而新開發的有機金屬OM(Organic Metals)的表面塗覆層,儀有50nm,而更重要的是一一在50nm厚度OM表面塗覆層中,它們由90%左右是導電聚脂(Conductive Polymer)材料和1 0%的金屬Ag(實際上Ag僅為4nm的厚度)來組成的,因此它優越於目前所有的表面塗覆材料。
  • solidworks金屬表面處理
    電鍍鍍層金屬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陽極,待鍍的工件做陰極,鍍層金屬的陽離子在待鍍工件表面被還原形成鍍層。為排除其它陽離子的幹擾,且使鍍層均勻、牢固,需用含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溶液做電鍍液,以保持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濃度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