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屬有機框架納米片,可用於防腐塗層

2020-12-05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Wang Liping教授領導的海洋功能材料課題組,通過表面活性劑輔助自下而上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薄金屬有機框架(MOF)納米片。開發的二維MOF納米片增強了複合塗層的防腐性能。研究成果發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

作為二維材料的一個重要分支,有機框架材料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水對其結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極大地影響了材料在金屬保護領域中的穩定性。

針對這一問題,NIMTE研究組通過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為表面活性劑,實現Cu2+離子與卟啉配體之間的預組裝和配位,合成了具有優異水穩定性的MOF納米片。所得到的超薄納米片,厚度為1~3 nm,與傳統的液體剝離法製備的納米片相比,其規模更均勻,產率更高(57%)。

此外,將合成的二維MOF納米片作為納米填料應用於環氧熱固性材料中,以提高其對腐蝕性介質的阻隔性能。測試結果表明,所製備的納米片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的滲透,從而顯著提高塗料的防腐性能,得到更廣泛的實際應用。

該工作為光催化、氣體分離等相關領域的材料和器件的研發提供了重要參考。

論文標題為《Ultra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prepared via surfactant-assisted method and exhibition of enhanced anticorrosion for composite coatings》。

相關焦點

  • 金屬有機框架塗層降低了發電所需電壓
    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氫氣和甲醇可以利用陽光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半導體塗層材料,在將陽光與電力直接結合的過程中生產燃料。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如今,氫氣和甲醇主要由石油或天然氣等化石資源生產。
  • 金屬納米塗層的意義
    磨損是零件失效的重要形式之一,金屬表面耐磨塗層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磨損本身非常複雜,存在多種磨損類型,而且隨著工況,諸如載荷、速度、溫度等等,摩擦表面的性質等的變化,都會使磨損類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磨損的特徵與機制。
  • 納米級厚度氧化鋁塗層或可完美防腐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於金屬的固體氧化物保護塗層,當其足夠薄時,可以像液體一樣變形,從而填充裂縫。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用於金屬固體氧化物塗層,當其足夠薄時,可以像液體一樣產生形變,從而填充裂縫。這種薄塗層可用於防止小分子(燃料電池中的氫氣、核電站中的放射性氘)洩露。即使金屬表面有堅硬的保護層,氧氣也能通過裂縫接觸到金屬表面,進而進入金屬顆粒間的界面,從而導致進一步腐蝕。如此往復最終引發金屬材料的結構損壞。但有3種元素在被氧化後可以通過形成的氧化膜阻止自身的進一步氧化:氧化鋁、氧化鉻和二氧化矽。
  • 可導電的新型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可能的下一代半導體
    蘇拉夫·薩哈的金屬有機框架研究於2020年3月18日登上ACS圖片:Sourav Saha 金屬有機框架(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是新興的多功能材料,它們正逐漸退出實驗室並進入無數實際應用中。例如,MOF可以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遞送藥物,甚至可以用於可充電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 可產生多色、寬頻帶雷射的金屬-有機框架微晶體
    構成單晶的多種組分均生長在一種混合了能夠產生紅、綠及近紅外雷射的染料分子的金屬-有機框架(MOF)上。微晶中不同染料分子的分段組合類似於一個小型諧振,並能夠在更低的三色雷射(紅、綠和近紅外)閾值下合成動態的、多色單模雷射。這一發現將為基於MOF的單模、微型/納米級雷射在生物光子領域的應用打開新的篇章。此研究當前發表於《光:科學與應用》。
  • 納米片增強複合塗層腐蝕機理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 納米科學:化學氣相沉積能夠生產純淨,均勻的金屬或聚合物塗層
    納米科學:化學氣相沉積能夠生產純淨,均勻的金屬或聚合物塗層!它也是一項不斷完善和擴展的技術,推動了新方向的材料研究 - 例如大規模石墨烯片的生產,或者可以「印刷」到紙張或塑料片上的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在後一個領域,同時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務長的格裡森一直是先鋒。她開發了傳統上用於在工業條件下將金屬沉積到低溫工藝中的高溫工藝,該工藝可用於更精細的材料,例如有機聚合物。
  • 國內首套自修復納米防腐塗層添加劑中試裝置一次試車成功
    ,標誌著國內首創自修復納米塗層技術實現了從實驗室原始創新到規模量產的質變和飛躍,開啟了我國智能自修復納米防腐塗層的產業化進程,為深入踐行軍民融合理念,推動前沿科技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及國民經濟主戰場重大使命的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納米塗層的神奇特性
    金屬防鏽耐磨納米塗層,是利用新一代高分子材料長效納米塗層技術,並採用了最新納米複雜化工藝。該金屬表面處理塗層起到金屬防腐蝕、絕緣、耐高溫、防鏽上光和抗汙加硬保護的作用。該納米塗料生產和施工工藝簡單,無氣味,是適用性廣、無環境汙染的環保塗料。
  • 金屬有機框架電催化劑的結構改造策略
    該反應對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包括水電解器、再生燃料電池和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迄今為止,這種反應在許多材料中發生的程度是有限的,這限制了某些類型的能源技術的轉換效率。因此,材料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找出可作為電催化劑的替代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以加快這一反應。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一個新型非線性光學的材料寶庫
    受到石墨烯巨大成功的啟發,科研人員遂逐漸將目光拓展到了其他二維材料,如黑磷、過渡族金屬二硫化物(TMDCs)、拓撲絕緣體等新型二維材料,並且獲得許多令人興奮的成果。例如,黑磷的帶隙可隨著原子層數的增加而由單層的 2 eV 逐漸調製到體材料的 0.3 eV,並且在該變化過程中始終保持直接帶隙結構; TMDCs 在光電探測方面展示出了獨特的優異性能;拓撲絕緣體在費米面附近能級與波矢成線性色散關係,在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背景  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或團簇,通過配位鍵自組裝而成的具有分子內孔隙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多功能的新興納米材料,可以存儲、分離、釋放、保護幾乎任何東西。圖中線條是有機連接橋,交叉點是金屬離子。黃球代表孔隙空間,可充滿液體或氣體。(圖片來源:伯克利實驗室)  金屬有機框架有望成為定義21世紀的材料。目前,它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現實世界應用。例如,金屬有機框架可用於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投送藥物,甚至可以在可充電電池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
  • 可用於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的新型材料
    > 德勒斯登亥姆霍茲研究中心和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開發了一種完全基於金屬有機框架層的光電探測器德勒斯登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DR)的物理博士生Himani Arora證明了這種金屬有機框架可以用作寬帶光電探測器。由於它不含任何成本密集型的原材料,因此可以廉價批量生產。 近二十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OFs)已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材料體系。到目前為止,這些高度多孔的物質,其中高達90%是由空曠的空間構成的,主要用於儲存氣體、催化或在人體內緩慢釋放藥物。
  • 金屬有機框架納米酶MIL-47(V)的類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調控研究及抗炎應用
    納米模擬酶(Nanozyme,簡稱納米酶)是一類具有類酶特性的納米材料。在目前眾多天然酶模擬物中,納米酶以其獨特的高比表面積、低成本、豐富的表面化學形貌等優勢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其相關的應用研究也日漸增多。然而,現有應用中尚未報導僅利用類GPx納米酶用於治療的研究。究其原因是,在現有納米酶研究中,僅有幾種材料被報導具有類GPx酶活性,且其活性一般,因而需要與其他抗氧化劑聯合用於治療。
  • 防腐塗料防腐蝕的化學原理是什麼 防腐塗料的電化學作用是什麼
    一、防腐塗料防腐蝕的化學原理是什麼 防腐蝕的化學原理就是將有害的酸鹼物質中和為中性的無害物質,來保護防腐蝕塗層內的材料不受腐蝕性物質的侵蝕。無機防腐塗料是經過高度分散活化的鈍化金屬微粒、納米石墨鱗片、納米金屬兩性氧化物、超細稀土超微粉體等組成。
  • PCB的有機金屬納米表面塗覆技術介紹
    化學Ni/Au(ENIG)、化學鍍錫、化學鍍銀、化學鍍Ni/Pd/Au(ENEPIG)和有機可焊性保護劑(OSP)等PCB可焊性表面塗(鍍)覆層不是納米
  • 構建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複合電極材料用於催化新型陽極增值反應
    MOF陣列進行簡易的電化學活化,成功實現了基於鎳鈷氫氧化物的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新型結構電極材料的製備。本文亮點採用簡易的電化學循環伏安法實現了泡沫鎳負載鎳鈷雙金屬MOF納米陣列的活化。該過程涉及到由MOF向氫氧化物的體相轉變及二維結構向納米陣列負載納米片複合結構的形貌轉變,同時大幅提升了表面電化學活性位點的數量。
  • 林文斌 JACS : 納米金屬有機框架-可服缺氧的光動力治療癌症免疫療法
    將ICB與其他免疫原性治療相結合可提高非炎症性腫瘤的反應率。光動力療法(PDT)會引起急性炎症反應,改變腫瘤微環境,並有希望顯著提高ICB的療效。然而,PDT和ICB的協同治療很少被探索。【成果簡介】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林文斌教授(通訊作者)等報導了一種納米金屬有機骨架(Fe-TBP),作為一種新型的納米光敏劑來克服腫瘤缺氧和提高PDT的敏感效率,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非炎症性腫瘤。Fe-TBP是含氧量正常和低氧條件下由鐵氧簇、卟啉配體和敏化PDT構建的。
  • 生物礦化金屬有機框架納米粒子用於蛋白質的細胞內傳輸與內涵體/溶酶體釋放(本期推送:張瀅)
    本文中,該課題組介紹了一種新型的蛋白質傳遞平臺。他們通過金屬有機框架(MOF)對蛋白質進行擔載,並進一步引入仿生礦化技術合成了MOF NPs。這種納米粒子具有高效的蛋白質擔載能力,同時其表面遮蔽的聚合物賦予了納米粒子以體內穩定循環的性質。體外實驗表明,在長達數月的時間內,MOF NPs可以保持其擔載的蛋白質的活性,使其免受酶的降解。
  • 樓雄文教授課題組:金屬原子摻雜的Co3O4多層納米片用於電催化產氧
    基於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樓雄文教授課題組研究報導了13種不同金屬原子摻雜的超薄Co3O4納米片合成的空心納米片。這個合成材料包含共腐蝕-配位-重組的方法源於咪唑框架67(ZIF-67)納米片,通過路易斯酸蝕刻和金屬物質配位形成獨特交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