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有機框架納米酶MIL-47(V)的類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調控研究及抗炎應用

2021-01-14 納米酶 Nanozymes
生物體在正常生理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含氧並且性質活潑的物質,如超氧化物、H2O2等,這些物質被統稱為活性氧(ROS)。在正常生理條件下,活性氧的產生與清除處於平衡狀態;但在病理條件下,活性氧產生與清除的失衡會加劇炎性疾病惡化。在眾多活性氧中,H2O2至關重要。它不僅壽命長,易在脂質膜上擴散與轉移,還可產生高度破壞性的羥基自由基。生物體內天然存在的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Px)可以通過催化穀胱甘肽(GSH)將過量的H2O2轉化為H2O,降低其對生物體的損傷,因而在眾多疾病治療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關注。但GPx與諸多天然酶一樣,受其本身蛋白質結構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穩定性差、可用性差等缺點,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納米模擬酶(Nanozyme,簡稱納米酶)是一類具有類酶特性的納米材料。在目前眾多天然酶模擬物中,納米酶以其獨特的高比表面積、低成本、豐富的表面化學形貌等優勢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其相關的應用研究也日漸增多。然而,現有應用中尚未報導僅利用類GPx納米酶用於治療的研究。究其原因是,在現有納米酶研究中,僅有幾種材料被報導具有類GPx酶活性,且其活性一般,因而需要與其他抗氧化劑聯合用於治療。因此,探索開發新型高性能的類GPx納米酶並將其用於生物醫學治療有深遠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OF)在模擬水解酶、過氧化物酶等方面的積極探索為相關領域眾多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受此啟發,本研究利用與金屬蛋白酶具有相似金屬-配體相配位的MOF結構,通過改變配體從而製備出一系列具有類GPx活性的MOF納米酶,並將其用於老鼠耳朵炎症和腸炎的治療研究。如圖1所示,選取萊瓦希爾框架材料(MILs),通過在1,4-苯二甲酸(BDC)配體中引入F、Br、NH2、CH3和OH的取代,從而調控MIL-47(V)-X的類GPx活性,並將其進一步用於體內抗炎治療。


圖1:構建類GPx的MIL-47(V)-X MOF納米酶用於抗炎治療的示意圖。金屬釩與一系列取代的對苯二甲酸配位形成具有類GPx活性的MIL-47(V)-X MOFs (X = F,Br,NH2,CH3,OH和H)。其中,MIL-47(V)-NH2具有最優異的類GPx活性,並被用於進一步的抗炎治療研究。其優異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減輕耳朵炎症和腸炎模型中的炎症反應。


MIL-47(V)-X利用微波方法合成,並通過PXRD表徵確認其成功製備後(圖2A),通過監測煙醯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在340nm處吸光度變化,研究了它們的類GPx活性(圖2B)。如圖2C、2D中結果顯示,每一種MIL-47(V)-X都表現出類GPx活性,且MIL-47(V)-NH2顯示最高活性。


圖2:(A) MIL-47(V)-X的PXRD表徵。(B)類GPx的MIL-47(V)-X MOF納米酶與穀胱甘肽還原酶偶聯催化的反應示意圖(GR,PDB ID:3GRS)。(C)在室溫下,在含有2 mM穀胱甘肽、0.4 mM過氧化氫和0.4 mM NADPH的50 mM磷酸鹽緩衝液(pH = 7.4)條件下,監測340 nm (A340 nm)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用於表徵MIL-47(V)-X MOFs的類GPx催化活性。(D) MIL-47(V)-X的類GPx活性的柱狀圖比較。空白實驗是指在沒有MOF的情況下。


基於上述結果以及對底物和催化劑濃度對反應動力學等影響的研究,選擇20、50和80 µg mL-1 的MIL-47(V)-NH2 MOF納米酶用於進一步體內、外研究。在研究MIL-47(V)-NH2 MOF納米酶的潛在生物應用之前,首先進行體外實驗評估其細胞保護作用和體外ROS清除能力(圖3A)。首先,進行細胞毒性實驗以評估MIL-47(V)-NH2 MOF納米酶的生物相容性(圖3B)。然後,研究了MIL-47(V)-NH2 MOF納米酶對H2O2誘導的氧化應激的細胞保護能力(圖3C)。結果表明,MIL-47(V)-NH2 MOF納米酶不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還是一種有效的ROS清除劑,可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圖3:(A)細胞保護示意圖。(B)不同濃度MIL-47(V)-NH2 MOF下的細胞存活率。(C)MIL-47(V)-NH2 MOF的細胞保護能力。(D)不同處理下細胞的螢光顯微圖像。


受到體外實驗結果的激勵,分別用佛波醇12-肉豆蔻酸13-乙酸酯(PMA)誘導的小鼠耳炎模型和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的腸炎模型評估了MIL-47(V)-NH2 MOF納米酶的體內抗炎效果。小鼠耳炎模型實驗中,將不同濃度的MIL-47(V)-NH2 MOF皮下注射到發炎的耳朵進行治療後觀察到了活性氧探針DCFH-DA螢光的減少以及耳組織的炎症減輕(圖4);在小鼠腸炎模型實驗中,在用MIL-47(V)-NH2 MOF治療後,小鼠體重逐漸恢復並且觀察到炎性細胞因子 IL-1β(圖5E)和TNF-α(圖5F)的顯著下調。在耳炎症模型與腸炎模型中,MIL-47(V)-NH2與活性較低的MIL-47(V)-H納米酶相比均具有更優異的抗炎效果。同時,治療中均未發現小鼠心臟、肺、肝臟、脾和腎等其他器官明顯損傷。以上結果證明了MIL-47(V)-NH2 MOF納米酶具有有效緩解炎症的性能,表明其作為一種有效納米藥物用於抗炎治療的潛力。


圖4:(A)耳部炎症模型示意圖。(B)不同處理後耳炎症小鼠的活體螢光成像。(C)不同處理後的右耳組織H&E染色圖像。


5:(A)腸炎模型的建立和治療程序示意圖。(B)不同治療下的每日體重記錄。(C)第10天拍攝的腸圖像。(D)不同處理下腸組織的H&E染色圖像。及不同處理下腸勻漿中(E)白介素-1β和(F)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


研究首次報導了具有類GPx活性的MOF納米酶。通過將金屬釩與取代的對苯二甲酸配位製備出一系列具有類GPx活性的MIL-47(V)-X (X = F,Br,NH2,CH3,OH和H) MOF納米酶。且以最優性能MIL-47(V)-NH2為例,證明了其在體外清除活性氧和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的功能。這一結果擴展到體內抗炎,進一步證明了類GPx的MIL-47(V)-NH2納米酶對耳部炎症和腸炎的廣譜抗炎作用。同時,高活性MIL-47(V)-NH2的治療效果優於低活性MIL-47(V)-H。上述研究結果不僅驗證了類GPx的納米酶可以單獨應用於抗炎治療,而且證明了傳統的結構-活性關係概念可以應用於基於納米酶的治療設計。因此,該工作不僅拓展了仿生MOF的研究,且此類抗氧化納米酶的開發豐富了目前納米酶的研究,為納米酶的設計及仿生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原文:

Jiangjiexing Wu et al. Ligand-dependent activity engineering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mimicking MIL-47(V)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zyme for therap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0714; Angewandte Chemie (2020). 10.1002/ange.202010714.







撰稿:陳夕雯

校審:武江潔星

編輯:徐庚辰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推動了納米酶領域的快速發展。此後,該團隊一直致力於高活性納米酶的設計和開發,尤其是借鑑天然酶催化活性中心的結構和催化機理,不斷將天然酶仿生的理念引入納米酶。首先,天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部位核心-鐵原子周圍的組氨酸介導了H2O2在活性位點的定位,並有助於催化反應的啟動。
  • 科學家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推動了納米酶領域的快速發展。此後,該團隊一直致力於高活性納米酶的設計和開發,尤其是借鑑天然酶催化活性中心的結構和催化機理,不斷將天然酶仿生的理念引入納米酶。首先,天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部位核心-鐵原子周圍的組氨酸介導了H2O2在活性位點的定位,並有助於催化反應的啟動。
  • 生物物理所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推動了納米酶領域的快速發展。此後,該團隊一直致力於高活性納米酶的設計和開發,尤其是借鑑天然酶催化活性中心的結構和催化機理,不斷將天然酶仿生的理念引入納米酶。首先,天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部位核心-鐵原子周圍的組氨酸介導了H2O2在活性位點的定位,並有助於催化反應的啟動。
  • 我國科學家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推動了納米酶領域的快速發展。此後,該團隊一直致力於高活性納米酶的設計和開發,尤其是借鑑天然酶催化活性中心的結構和催化機理,不斷將天然酶仿生的理念引入納米酶。首先,天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部位核心-鐵原子周圍的組氨酸介導了H2O2在活性位點的定位,並有助於催化反應的啟動。
  • 南京大學魏輝Angew:利用配體工程策略設計GPx納米模擬酶以用於體內治療
    南京大學魏輝教授開發了一種配體工程策略,並利用該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GPx模擬酶活性的金屬有機骨架(MOF)。NH2, CH3, OH和H) MOFs的GPx模擬酶活性也會被相應地調控。實驗以具有最好的模擬酶活性的MIL-47(V)-NH2為研究對象,在體外和體內實驗中均證明了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緩解耳損傷和結腸炎的炎症反應。
  • ...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該工作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Nat.
  • 南京大學研究組及合作者在納米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撰文:王小宇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納米酶是指具有類酶催化活性的功能納米材料。與天然酶相比,納米酶擁有眾多優點,如價格低廉、穩定性高以及可大量製備等。得益於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催化科學以及計算科學的迅速發展,納米酶已經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參見: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9, 48, 1004-1076)。
  • 新型單原子納米酶, 在抑菌方面潛力巨大
    納米酶合成路線及形貌特徵。Zn-MOF前驅體的形貌特徵。FeN5 SA/CNF的類氧化活性。細菌的形貌變化。FeN5 SA/CNF類氧化活性的理論研究。納米酶是一種具有酶樣特性的催化納米材料,吸引了科學家的廣泛研究興趣。
  • 華中農業大學在納米酶介導的生物固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一種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鐵酸鈷納米酶(CoFe2O4-NPs),並深入解析了其在調控大豆共生固氮協同效應的作用機制。  化學氮肥的施用,在補充作物氮素營養、提高作物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近年來,其與生態環境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尋求一種高效利用資源、環境友好的新氮素來源勢在必行。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表現出類似酵母裂解酶活性
    納米酶的活性範圍從過氧化物酶、加滷酶、NADH過氧化物酶、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亞硫酸鹽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到過氧化氫酶。已被報導了各種納米酶例如:富勒烯衍生物、金屬碳化合物、金屬(鉑(Pt)、鈀(Pd)和金(Au))納米顆粒、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稀土納米顆粒和鐵磁納米顆粒等。
  • Chem.丨關於Fe-N-C單原子納米酶的報導
    致謝感謝測試狗團隊在STEM測試上的支持研究概述納米酶是指納米材料具有酶的活性。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是原子級分散的Fe-Nx,與天然的過氧化物酶的結構類似。因此Fe-N-C 單原子催化劑可以模擬過氧化物酶的活性,被稱為單原子納米酶。近日,華中師範大學朱成周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Fe-N-C單原子催化劑。
  • 過渡金屬(Fe,Co,Ni)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金屬有機框架(簡稱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或團簇通過配位鍵自組裝形成的具有分子內孔隙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其孔隙度高、比表面積大、結構和功能性可調等優點使其成為了極具發展潛力的儲能材料。MOFs材料可變的金屬中心及有機配體導致了其結構與功能的多樣性,通過調控材料的中心原子以及有機配體能夠實現對MOFs的結構控制。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作為晶態雜化多孔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積與孔體積等優點在諸多應用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然而, 此類材料所存在的水穩定性差等問題, 嚴重限制了其實際工業應用.
  • :「從頭」預測納米材料類酶催化活性
    氧化鐵表面模擬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分子機理和動力學,提出了預測納米材料類POD活性的普適性理論方法。此外,POD在環境和化工等領域也有諸多應用,如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作為工業製造過程的添加劑。然而,天然POD製備程序複雜,催化活性易受溶液pH、溫度和離子強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限制了其應用範圍。尋找價格便宜、性能穩定的催化材料替代POD具有現實意義。
  • 酶單分子納米膠囊技術生物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酶生物傳感器具有簡單、快速、廉價、便攜、微型化等優勢,在醫療診斷、食品、環境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但其穩定性不高是限制其應用的障礙。酶是蛋白質分子,作為高效的生物反應器具有顯著的選擇性和特異性。然而,它們對外界環境(溫度、溶劑、pH值等)高度敏感,且保質期很短、穩定性不足,限制了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酶生物傳感器亦如此。
  •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合成新型 PDA介導的磁性雙金屬納米酶並應用於ICA
    納米酶作為一種新興的模擬酶,由於其催化效率高,設計結構靈活,製備方便,在惡劣的環境中,如高溫和極端的pH下穩定性好 得到了顯著的關注。並且已逐步應用於臨床、食品安全、農業和環境領域。 近日,南昌大學賴衛華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合成一種具有類過氧化物酶活性的新型聚多巴胺(PDA)介導的磁性雙金屬納米酶(Fe3O4@PDA@Pd/Pt),並將其作為探針應用於ICA中。
  • ...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臭氣產生
    馬 闖 扈 斌 劉福勇 張宏忠 魏明寶 趙繼紅 (鄭州輕工業學院/環境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研究背景 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重要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 環境工程|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
    馬 闖 扈 斌 劉福勇 張宏忠 魏明寶 趙繼紅 (鄭州輕工業學院/環境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研究背景 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重要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 新型金屬有機框架納米片,可用於防腐塗層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NIMTE)Wang Liping教授領導的海洋功能材料課題組,通過表面活性劑輔助自下而上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薄金屬有機框架(MOF)納米片。開發的二維MOF納米片增強了複合塗層的防腐性能。研究成果發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圖中線條是有機連接橋,交叉點是金屬離子。黃球代表孔隙空間,可充滿液體或氣體。(圖片來源:伯克利實驗室)  金屬有機框架有望成為定義21世紀的材料。目前,它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現實世界應用。例如,金屬有機框架可用於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投送藥物,甚至可以在可充電電池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