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考諾肽:從海洋殺手中提取來的止痛良方(上)

2021-02-08 蝌蚪五線譜

螺貝類是海洋生物族群中最大的一群,對人類而言,在它們繽紛而美麗的外表下,卻有可能隱藏著致命的殺機,而芋螺就是螺貝類海洋殺手中的佼佼者。

這種具有雅致外表的生物具有特殊的毒液系統,令它足以在危機四伏、物競天擇的大自然中得以屹立不倒。一直以來,對於人類而言,它的毒液都是徹底的噩夢,直到有科學家發現,從中可以提取出優秀的止痛藥。

美麗的芋螺殼(shellstreasures)

來自海邊的芋螺愛好者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芋螺大約有600多種,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附近、熱帶或亞熱帶的海域。菲律賓籍化學家奧利維拉(Baldomero Olivera)從小長大的家鄉,也在芋螺的生長地內。

上世紀四十年代,當奧利維拉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收藏市集上便宜、但又小巧美麗的芋螺貝殼。但在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些貝殼背後的致命殺機。

芋螺平時喜歡藏匿在潮間帶的砂礫、石堆或珊瑚礁中,到了夜晚就會出來捕食。這些習性讓它非常容易和沿海地區的居民狹路相逢。芋螺有著非常陰險的捕食習慣和與之配套的捕食器官,它們的口部長有幾排密集排列的秘密武器「齒舌」,它們呈中空的刺狀。

一隻被同類殺死的芋螺,放大可見飛箭一樣的齒舌(kmweb.coa.gov)

想要進攻時,芋螺會先在毒腺裡生成毒液,一次裝填一根齒舌,將它變成劇毒的飛箭並裝填在特化的長吻上。芋螺先悄悄靠近獵物,利用長吻吸引獵物的注意,之後迅速將尖端的齒舌刺入目標體內,待它們死亡或麻痺後再捕食。

芋螺伸出的長吻尖端上,裝載著細小的帶毒齒舌(《發現》雜誌)

這些毒液對人類同樣也是致命的,手指頭大小的芋螺就足以讓一個成年男子喪命。有許多漁民及貝殼愛好的收集者,在撿拾或捕獲芋螺時,不慎被刺傷甚至毒死的案例。

那些海岸邊的悲劇在奧利維拉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而正因此,他從青少年時代就立志要找出那些漁民喪命的原因。1960年,19歲的奧利維拉從菲律賓大學畢業,之後遠赴美國讀博。60年代末,他在斯坦福讀博士後的時候,終於實現了兒時的願望,開始系統地研究芋螺。如何從海洋殺手中提取止痛良方,敬請關注《齊考諾肽:從海洋殺手中提取來的止痛良方(下)》。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透明殺手--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這個世界上危機無處不在。我們見過很多類型的動物殺手,都不算什麼,因為我們能看得見。
  •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時間:2016-04-21 00:4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 最近一段時間,臺灣多地發生不同程度的地震跡象。
  • 傳說中最美麗的海洋殺手,神奇「藍龍」被衝上南非的沙灘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1月26日報導,一種被稱為「最美麗的海洋殺手」的奇妙生物最近被衝上南非的一處海灘。這種生物有著的藍色皮膚,像龍一樣的軀幹,還帶有致命的毒液,它們在陽光照射的海灘上閃閃發光,猶如童話裡的珍禽異獸一般。
  • 「失笑散」——只有2味藥的小方子,卻能快速止痛,留下你的笑顏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個中醫裡面常用來幫助人們緩解氣血瘀滯之疼痛的良方——失笑散。中醫方劑的名字起的是非常有內涵的,失笑散正是取其能助人快速止痛,使人流出笑顏之意。而且失笑散的組成也非常簡單,全方只有兩味藥材,但正是通過這種簡單的配伍,卻能能快速止痛,留下你的笑顏!
  •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時間:2019-07-08 15:01   來源:文匯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據《太陽報》7月5日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新研究顯示,已發現1116隻鯊魚和鰩魚被海中塑料垃圾纏住
  • 海洋殺手-大白鯊
    海洋殺手-大白鯊 大白鯊,又叫噬人鯊,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鯊魚。
  • 水母,海洋中的隱形殺手!夏天下海小心它!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周末了,帶孩子去飯店吃飯,席間上了一道老醋蟄頭,孩子很愛吃,於是問我,這個是什麼?我回答他是海蜇。,今天就發幾個關於水母的郵票來欣賞一下吧!水母(jellyFish):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遊生物。水母外形就通常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
  •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DHA油脂新工藝打破國外壟斷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出高品質的DHA油脂,加進奶粉中能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製成軟膠囊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南京工業大學黃和科研團隊發明的海洋微藻生產DHA油脂新工藝,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微藻型DHA油脂的生產壟斷,目前已在多家企業應用並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合作企業新增產值數億元。該工藝還獲得2017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一等獎。
  • 【海洋科普】顏值超高的海底殺手——獅鬃水母
    【海洋科普】顏值超高的海底殺手——獅鬃水母 2020-07-10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見的雞心螺,為什麼能躋身海洋十大殺手之列?
    在我國國海南以及西沙群島,時常可以看到這種海螺,色彩豔麗,海螺殼前方比較尖瘦,後面比較粗大,整體上呈倒錐形結構,形狀跟雞的心臟很像,它的名字就叫雞心螺,也叫做芋螺。看見這樣漂亮的海螺,可千萬不要用手去撿,因為它們含有劇毒,它有一個外號叫做「雪茄螺」,意思被它蟄後一般就只剩下抽支雪茄的時間來搶救了。而且因為雞心螺的毒液是神經毒素,受害者在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痛苦。所以很難察覺,等到發現的時候,中毒者會出現痙攣、昏迷、全身肌肉麻痺等症狀,嚴重者會長時間昏睡,而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最終心臟衰竭而亡。
  • 十大海洋終極殺手
    虎鯊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虎鯊會撕咬幾乎任何東西,其中包括魚類、海豹、鳥類、魷魚、小型鯊魚、海豚、牌照甚至於舊輪胎。它們的身長最高可達到5.48米,重量可達到1噸,是當之無愧的"海洋殺手"。在很多熱帶和溫帶水域,我們都能發現虎鯊的蹤跡,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嶼周圍。有記錄顯示,大白鯊每年襲擊人的次數確實要高於虎鯊,但致人死亡的事故發生數量則不及虎鯊。
  • 新發現海蝸牛毒素止痛
    核心提示:據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已對毒液的止痛作用進行了動物試驗,並取得了良好效果。未來,一種由此開發出的新型止痛藥可能取代傳統的鎮痛藥物如嗎啡等,通常後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給患者帶來嗜睡、噁心或視覺混亂等副作用。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每當有獵物經過它們的洞穴時,雀尾螳螂蝦就會用偷襲的方式襲擊獵物,如同守株待兔的掠食者。當然,其領域性極強,個性也相當的兇殘。
  • 藍鯨的祖先竟是兇猛的海洋殺手
    藍鯨的祖先竟是兇猛的海洋殺手鬚鯨的起源一直都是一個混淆不清的迷,但是新發現卻給了我們一把能夠破解這個難題的關鍵性鑰匙,這把鑰匙就是冠齒鯨!圖註:在海洋中遨遊的藍鯨,其屬於鬚鯨類,圖片來自網絡圖註:成群活動的座頭鯨,同樣屬於鬚鯨,圖片來自網絡今天海洋中的鬚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包括了我們熟悉的藍鯨、長鬚鯨、座頭鯨等等。儘管鬚鯨溫順,但是這些大傢伙的祖先卻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兇猛掠食者,它們是如何逐漸由掠食轉變成濾食的呢?一具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古鯨化石向我們展示了其中神奇的演化過程。
  • 海洋中最大的殺手-底拖網
    海洋底層拖網的特色是「大小通吃,凡拖過必無生機」。超大型拖網船就像吸塵器一樣,將成千上萬的魚不論大小,不管魚種,全都落入到容量相當13架波音747大小的漁網中。拖網這種捕撈方式如果不是在海洋而是在陸地,就會像上圖那樣子!幾乎就這麼一次拖網就會將這片草原一網打盡,什麼動物都不會留下。而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商人眼中沒有價值的東西。
  • 侏羅紀時代巨型海洋「殺手」:長4米外形似海豚
    侏羅紀時代巨型海洋「殺手」:長4米外形似海豚 (1/1) "← →"翻頁
  • 纖維素酶在中藥成分提取中的應用
    中藥材中植物藥佔90%,植物藥的有效成分大多包裹在細胞壁中,對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傳統的熱水、酸、鹼、有機溶劑浸提法,受細胞壁主要成分纖維素的阻礙,往往提取效率較低"恰當地利用纖維素酶處理這些中藥材,可改變細胞壁的通透性,提高藥效成分的提取率。
  • 海洋中的「拳擊殺手」,揮拳會產生電火花,只有防彈玻璃困得住
    每到炎炎夏日,各種海鮮類的食物就會成為火爆產品,尤其是蝦類會非常受人歡迎,而在蝦類中有一種叫做皮皮蝦的動物總是讓人很是喜歡,可是大多數的人類對於皮皮蝦的了解僅限於它的味道非常美味,卻並不知道皮皮蝦在海洋中時是一種兇猛的蝦類,其實蝦類的味道雖然鮮美,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蝦類都會成為人們的食物
  • 讓你完全喪失痛覺的最辣物質竟能止痛?
    但樹脂大戟最知名的地方倒不是它的辣,畢竟這貨已經完全脫離了食材的範疇,而是在於它在止痛效果上的超強效果,雖然它本身就能帶來巨大的疼痛。樹脂大戟最早的提取記錄見於1975年,在1997年被首次應用在止痛上。
  • 可怕的人類上癮史:治病良方是如何墮落為罪惡毒品的?
    早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靠「吸毒」來刺激大腦,只不過當時所謂的「毒品」僅是一些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的草藥混合物而已。最早在5000多年前,人類開始從仙人掌、龍舌蘭等植物中提取致幻劑,而人類與鴉片、大麻、古柯的接觸,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