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網際網路中經常可以看到浩瀚無垠的星空,那一顆閃亮發光的星星,仿佛是美好的代言詞,吸引著人們不斷去探尋宇宙的奧秘,而今天的人們可以如此精確的觀測到整個浩瀚無垠的宇宙,歸根結底還是在於航天技術的發展。其中不得不提的,那便是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也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一塊裡程碑。從1993年提出設想到2016年的正式完工,短短這二十幾年時間裡,我國在這一領域就成為世界第一,這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科學家的努力,其中要提到的一位便是南仁東。
南仁東出生於我國吉林,家庭不算富裕位於山區。南仁東從小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多次受到學校的表彰,一直以來都是處於學校成績榜榜,在他高考那年,以接近滿分的成績成功的考進清華大學的無線電系,開啟他的大學生涯。
畢業之後的他恰巧處於動亂年代,沒有辦法再繼續徵召,所以便進入一家電廠開啟打工模式。到上世紀77年,整個國家的考試體系開始恢復,南仁東便馬不停蹄地前往參加研究生等考試,成功的獲得研究生跟博士學位。在1984年,南仁東便開始在國際上參加一些天文觀測論壇,這出色也受到了國際眾多國家的認可,甚至有國家開出300倍的高薪,想要留下南仁東,但是此時的南仁東卻不為所動,他所學所用皆是為了報國。
1993年,南仁東前往日本參加無線電聯盟大會,本次屬於國際會議。在會議上有日本學者提出要打造射電望遠鏡,傳統望遠鏡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此時的南仁東聽到之後便向同事提出,我們也來建一個吧。這是一種新的設想,在我國的發展史上是完全空白的,想要建立談何容易,但是南仁東卻沒有放棄,歸國之後就開始準備起來。
首先南仁東需要解決一個「土地」問題,根據南仁東的設想,需要一個天然的大坑,而且還有地貌等的要求,整體的選址十分嚴格。經過長時間的奔走,南仁東偶然得知貴州有一天坑符合他的需求,立即馬不停蹄的趕往貴州。
南仁東來到貴州之後,一身建築民工的大半,與大山融為一體,當地的居民甚至以為是這裡發現了礦產。每日南仁東都要在大山中不斷統計數據,勘察地貌,手腳受傷是常有的事。經過12年的對比觀察之後,最終也選定於此。接下來需要面對的一個經費問題。南仁東。四處奔走於國內各大高校,希望能夠提供資金,隨後一些外國學者也不斷聯名舉薦南仁東,最終國家撥款,這一工程正式開始。
進入動工階段,南仁東一直都在現場監工,事事親力親為,再小的問題也是經過反覆確認,最終耗時十年,「中國天眼」正式竣工,給國家與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17年,「中國天眼」竣工儀式開始,此時的南仁東已經身患肺炎,卻依舊從北京趕往貴州參加典禮,看著自己幾十年的努力成果,也不禁感慨落淚。
總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南仁東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裡,一直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無論艱難險阻。曾經尊敬的他已經離開人世,但是他的精神永遠留存在後人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