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走出去」,看中銅馳宏鋅「鍺」如何邁向大市場

2020-11-27 澎湃新聞

轉型升級「走出去」,看中銅馳宏鋅「鍺」如何邁向大市場

2020-05-29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為中國最早從氧化鉛鋅礦中提取鍺用於國防尖端工業建設的企業,馳宏鋅鍺前身會澤鉛鋅礦上世紀50年代為「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作出貢獻,隨後經國務院批示建成年產2噸鍺,帶動年產2.5萬噸鉛鋅生產的「新工地」冶煉廠,成為國內第一家由伴生金屬帶動主體金屬生產的企業。從1966年會澤鉛鋅礦鍺廠建成到2017年,馳宏鋅鍺鍺產業主要以鍺精礦火法富集、溼法提純、區熔精煉生產為主。2018年,為加速推動馳宏鋅鍺深加工的轉型升級,馳宏鋅鍺將鍺資產獨立運營,注資成立全資子公司馳宏鍺業。自此,馳宏鍺業就肩負起馳宏鋅鍺深加工產業「走出去」邁向大市場的使命。

謀轉型

產業延伸步伐加快

2018年以前,馳宏鋅鍺雖然有50多年提取鍺的生產歷史,但鍺產品的加工處於原料加工階段。轉型升級、延伸鍺產業鏈,是馳宏鋅鍺賦予馳宏鍺業的使命。但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產業鏈該如何延伸成為馳宏鍺業面臨的難題。

「鍺產品因為受眾面小、產品多元化等特點,都是按訂單生產,企業對市場反應要積極迅速才能生存發展。我們經過系統調研分析,立足於市場,踐行『沒有市場的科研是沒有生命力的』這一理念,以市場指導研發和生產,積極探索產業鏈延伸的方向和路子。」該公司負責人說。

說幹就幹,從2018年3月到2019年年底,馳宏鍺業銷售團隊跑遍了國內線上、線下的多個市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利用阿里巴巴網店、鍺產業協會、招商引資會等平臺,打開了市場,客戶從馳宏鍺業剛成立時的16家增長至目前的80多家(其中國際客戶5家)。市場的打開,推動了該公司鍺產業的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2019年,受市場需求的拉動,馳宏鍺業建成每年5萬片鍺毛坯生產線並投入使用,按下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快進鍵」。

根據市場需求,馳宏鍺業加快新產品研發的步伐,拓展鍺產品應用領域,先後將鍺產品從傳統的四氯化鍺、二氧化鍺、區熔鍺、鍺單晶等產品延伸到定製鍺粒子、超純低氯二氧化鍺、超細二氧化鍺等高端鍺材料,其中超純二氧化鍺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會「優秀產品獎」。馳宏鍺業還與中國科學院共建院企聯合實驗室,開啟了工業和大眾紅外測溫產品的研發,將紅外測溫產品用於工業生產流程質量控制,產業鏈延伸步伐進一步加快。

提效率

產品產能增長迅速

馳宏鍺業自成立以來,每年的產品產量和各項生產指標均完成任務,但馳宏鍺業深刻認識到傳統的生產加工方式勞動生產率低,產品質量不夠穩定,只有依託機械化、自動化才能提質增效,保障產品質量和品質始終保持在高水平線上。

2019年,根據生產需要及企業長遠規劃,馳宏鍺業對「鍺精礦火法富集、溼法提純、區熔精煉、定製化產品深加工」全生產流程進行了優化升級,完成了全密閉鍺精礦自動配料進料系統建設。系統投產後,操作人員由7人降為1人,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生產工藝控制參數更加穩定,實現了企業的本質安全生產。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後,在沒有增加一人的情況下,馳宏鍺業鍺產能實現了指標提升,產量翻番。馳宏鍺業還建成了鍺殘液綜合回收系統,進一步提升鍺提純綜合回收率,實現了資源再生循環利用,在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道路上更進一步。

依託前期從鉛鋅精礦提取鍺成熟生產技術的支撐和對鍺產業研發與市場的高度重視,馳宏鍺業僅用兩年時間,便發展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原生鍺生產加工企業之一。2019年,在鍺價大幅下降的不利環境下,馳宏鍺業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20.22%,為馳宏鋅鍺利潤連續三年突破10億元作出積極貢獻。

抓機遇

新動力助力成長

產能上去了、市場開拓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產品質量更優了,在傳統指標優化的同時,支撐馳宏鍺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隨著市場不斷拓展和產品口碑持續提升,馳宏鍺業OEM訂單快速發展,目前已經與國內外涉及民用、醫用、高端首飾等行業的多家企業建立定製工業生產線和企業庫。

馳宏鍺業高度重視科研技術開發,2018年以來,申報專利40項,獲得授權22項,並將科研成果廣泛應用於新產品的開發延伸。馳宏鍺業主導編制了《高純鍺粉》行業標準,參與編制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用鍺酸鉍晶體》《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範—區熔鍺錠》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先後被雲南省、曲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科學技術進步單位」「曲靖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共贏是支撐企業「走出去」長久發展的基礎,馳宏鍺業積極探索發揮鍺材料最大價值的路徑,堅持「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建設,將目光投向紅外測溫儀領域,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推進紅外測溫設備研發。2020年,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馳宏鍺業充分發揮鍺紅外測溫熱成像測溫儀遠距離非接觸、傳染風險低、人群測溫效率高的優勢,迅速抓住國內全自動測溫系統缺口大的市場機遇,非接觸式遠距離紅外體溫篩查儀應「疫」而生,目前,該系統已投放市場應用,獲得使用單位的認可及好評,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此外,馳宏鍺業緊密結合生產一線實際需求,推出的溫度智能監控預警系統也已試用成功。該系統可對生產區域、設備運行狀態進行遠程精準監控,準確鎖定發熱部位,確保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邁出了工業生產領域智能監控的步伐,為本質化安全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60年前,會澤鉛鋅礦以「鍺」為祖國的國防工業作出貢獻,今天,馳宏鍺業以「鍺」助力國家抗擊疫情。無論是在會澤縣礦山鎮的小山坳裡,還是走出大山邁向國際舞臺,馳宏鋅鍺始終緊跟時代,堅持變的是策略和步伐,不變的是信念和追求。馳宏鍺業的發展是馳宏鋅鍺發展的一個縮影,依託馳宏鋅鍺豐富的自有資源、完整的產業鏈、日趨厚實的科技研發實力和中鋁集團的廣闊舞臺,馳宏鍺業將凝聚新時代新合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素材由吳仕豔、陳錦提供)

今日中鋁微信號:CHINALCO-NEWS

如何關注

①複製CHINALCO-NEWS,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CHINALCO-NEWS,即可找到。

原標題:《轉型升級「走出去」,看中銅馳宏鋅「鍺」如何邁向大市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出埃及,邁向新生
    三逾越節羔羊走出埃及,邁向新生,其秘訣就是羔羊。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並不只是感受到新年的開始,更要去接受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基督為人類而犧牲,但只有憑信心去接受祂,個人親歷祂的恩典,一舉一動都有新生樣式的時候,我們才是真正屬基督的。四全家的侍奉走出埃及,邁向新生。這不僅是個人的工作,也是家庭的工作。只有全家都聚集在上帝的祭壇前,我們的侍奉才是自由的,沒有阻礙。
  • 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加快不鏽鋼產業轉型升級
    他指出,戴南不鏽鋼製品產業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參加調研。  戴南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城建提升、生態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物流、熔煉、酸洗、市場、質檢「五集中」。史立軍來到園區,詳細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 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2018-04-11 20:5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雲南省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關鍵一步:轉型升級 做精磷產業
    今日觀察 伴隨著推進綠色發展,晉寧作為雲南省重要磷礦資源聚集地,搶先謀劃,邁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堅實步伐。 一方面大量淘汰落後產能、關停滇池流域礦山,修復治理植被;另一方面,堅持走磷產業可持續、綠色發展,做長產業鏈,通過創新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 溫商這條「走出去」的轉型方程式照亮 「千年之約」
    溫商如何乘「一帶一路」東風實現「走出去」?他們先行先試,計算出了一條溫商「走出去」的轉型方程式。  短短3年,因為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青山工業園區的落地,印尼摩羅瓦立縣一個偏僻小漁村變成了全球最重要的鎳鐵和不鏽鋼產業基地之一,該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到15%,是印尼全國平均值的3倍。經營該園區的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去年底成為溫州30多年民營企業發展史上誕生的首家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巨無霸」企業。
  • ...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進:創新是驅動汽車業轉型升級源動力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表示,唯有創新才能驅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力,迎接汽車「新四化」挑戰。  江淮汽車的實踐證實了創新是驅動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源動力。成立於1964年的江淮汽車,是一家業務涵蓋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汽車出行、汽車金融等眾多服務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位居2018年世界最具品牌價值50強、中國汽車品牌前五強。
  • 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家紡企成「範本」
    >  十九大對「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進一步的確認和落實,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在迎來更多的機遇。  謀求共贏,著眼建設紡企海外產業集群   近年來,中國紡織業全球布局戰略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主動進行垂直產業鏈優質資源掌控,企業通過國際產業合作進行生產力跨國布局並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良性互動的模式愈加凸顯
  • 鍺和稀土
    因為探測器要用到高純度鍺,在所有金屬當中,探測器所需要的原材料最貴是鉲,鉲的價格現在雖然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然需要1300多萬美金/克,主要是探礦,13N高純鍺單品材料製成的高端高純鍺檢器儀器前程不可限量。稀土礦是構成現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新材料,信息,能源,這三大支柱其核心部件都要用到稀土,包括鐠、釹、銪、鈥 鉺、鍺等。
  • 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建德市委、市政府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精準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堅持抓整治和抓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治出了生態環境新面貌,打出了轉型升級新天地,走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2014年,建德市捧獲首批「五水共治」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被評為省「無違建縣(市、區)」創建工作先進集體;2015年,成功創建省第二批「清三河」達標縣市。
  • 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從城市視角觀察中國未來趨勢,將支撐有關中國邁向現代化「最後一段」的判斷,同時凸顯發展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跨越陷阱並爭取「最後的勝利」,一要深化改革,改變動力;二要推進一體化發展,促進擴散,從而邁向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  城市化發展與風險如影隨形,充滿不確定性。
  • 山東不僅有孔子和煎餅|轉型升級|濟鋼集團|孔子|菏澤|海水稻|山東
    2017年6月為推動山東省鋼鐵產業優化布局轉型升級、適應濟南市省會城市功能定位,濟鋼集團在33天內安全有序關停了650萬噸鋼鐵產能、平穩分流近2萬名職工。「去產能不是去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關鍵。」近年來山東更是注重農業轉型升級,「藏糧於地,藏糧於技」。2017年海水稻從山東青島邁向全球。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期望讓億畝荒灘變糧倉。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海水稻的種植推廣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不可估量。青島海水稻試驗田。
  • 蘭白「兩區」跨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優化創新政策供給,積極指導兩區建設主體不斷完善本區域產業規劃和創新政策,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和先行先試力度,努力構建產業人才智力集聚與產業轉型升級互促並進新格局。加大創新政策宣傳,積極面向全省高新區、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通過專題培訓(網上培訓)、交流研討及發放創新政策「口袋書」等各種宣傳方式,進一步加大對各類普惠性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聚力推進兩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 從「隱士」到「明星」,鍺元素的逆襲
    鍺元素自身的天然豐度和半金屬化學性質,導致了它很晚才被人們發現和認識。而對鍺元素的提純、開採工作,又進一步影響到鍺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鍺元素才開始真正大放異彩,這次的機遇來自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 溫州「傳統製造業重塑計劃」瞄準高精尖 做足小文章 撬動大市場
    如今,溫州傳統製造業正在迅速擺脫以往依賴成本優勢、產業層次不高的狀況,而是越來越善於在「小」字上做文章,撬動大市場。截至目前,溫州進入省「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庫的企業數連續3年居全省首位。  近日,記者來到寶龍電子的研發車間,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才發現,研發臺上一粒金屬小塊,竟然就是世界上最小的馬達。馬達雖小,卻裝著15個配件,經過4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 金融科技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
    互金從業者連偉這樣說道,連偉所在的公司從網貸轉型而來,公司經歷了海外上市的榮光、也經歷了網貸業務清退的陣痛,現在公司正在全力向to B的轉型。  從原有優勢業務而來,到金融、再到數科,360、小米等展示了去金融化的意願,拉開了金融科技公司在不斷變化條件下的多種發展可能性。
  • 121大會---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的奠基禮
    ……這次會議將邀請國家領導,部委領導,知名專家學者,百家企業,百位縣域領導等參會,打造「一縣一品」健康產業形態,共同為扶貧攻堅助力,為產業轉型升級、健康養老吶喊,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如何總結2017的健康產業的現狀;2018年的健康產業將向何處去?
  • 鋅碘單液流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原標題:鋅碘單液流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進而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
  • 從數位化邁向智能化 測繪技術需要數據驅動
    測繪科技如何轉型升級,成為業界關心的重要話題。」10月28日,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軍在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指出,從信息化測繪到智能化測繪是必然趨勢。陳軍提到,20世紀90年代起,經過數十年的科技攻關與推廣應用,測繪實現了從模擬測繪到數位化測繪的轉型升級,支撐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 溫嶺:大力發展科創服務中心促企業轉型升級
    在這幢位於總部經濟基地的科創大廈大樓裡,入駐的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機構的研究人員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著,為這幢大樓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為全市中小企業創新轉型注入強心劑。  引智引才,集聚科技資源  科技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入車間,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真正實現科技價值,而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就是科技成果轉化鏈上的重要一環,「為此,圍繞溫嶺市的特色支柱產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大力引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務機構,集聚智能製造、3D列印技術、流體技術、新能源產業技術、海洋生物技術研發等高端技術和科技研發人才,促進全市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 國機重裝:傳統領域轉型升級 新興領域開拓創新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
    國機重裝:傳統領域轉型升級 新興領域開拓創新2019-05-21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開局平穩,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比去年全年回升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