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板->成功?短板效應的另類解讀_騰訊新聞

2021-01-09 騰訊網

管理學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

日常工作中,很多領導喜歡用短板效應來教育員工加強對自身劣勢的鍛鍊,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相信很多職場新人都聽過類似的論述,而且其中很多人也都是這樣去實踐的,希望通過努力補足自身的短板進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正面來看,木桶效應可以很好的告訴我們不要自滿,隨時注重自己的短板並儘量加以提升,這確實能夠提升我們的綜合實力,但反過來看,木桶效應的敘述將很多人的視野過度集中在我們沒什麼或缺乏什麼的問題上,但人無完人,一個人可以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各方面都很強,往往是他在某一方面具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將優勢擴大並最終走向成功。

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成功人士,你會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比較明顯的劣勢,如果用木桶效應的理論就應該是這樣:長得不好看或者不修邊幅的人,他們一定要多修煉自我形象提升;不擅長演講講話都是要靠稿子的人,他們一定要多鍛鍊即興演講能力;不懂財務的老闆,他們一定要多學習些財務知識……我們說這些方面的提升確實可以讓他更厲害,但即使他們不做又有什麼影響呢?長得不好看不影響能力突出吧?霍金不能行動但不妨礙他改變世界吧?老闆不懂財務但能領航公司配個財務專家一樣不影響公司經營。這中間關鍵的問題在於,你是糾結於自己的短板還是發揮自己的優勢?

還是看回木桶效應,如果我們把一個集體理解為一件產品,按照木桶效應的理論: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如果我們每一個成員就是「集體」這個產品的零部件,每個零部件都有它自己的作用,有的負責銷售,有的負責管理,有的負責生產,那是不是只有當我們每一部分的作用都發揮到極致,這個產品的質量才會最好?那怎麼發揮到極致呢?每個成員在自己所屬的領域中發揮極致。那怎樣保證所屬領域發揮到極致?尋找擅長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讓他們發揮優勢就好了。

每個公司在招聘不同崗位的時候都會按照崗位的職責列出所需人才的要求,這中間有對專業的,有對能力的,為什麼?就是要讓這些有優勢的人在這個崗位上發揮他的優勢進而讓工作效果更好。公司都是盈利性質的,現在商業環境這麼複雜,招聘一個沒有優勢的人從新鍛鍊肯定不如直接招聘一個有突出優勢的人更好。從應聘者來看也是一樣,你在面試心儀工作的時候是會強調自己有哪些優勢可以更好的工作呢?還是說明自己的短板並表明自己的提升決心呢?答案顯然是前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揚長避短」,通過不斷發掘或建立自己的優勢,樹立個人品牌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建立自己的優勢,可以令你脫穎而出並獲得工作的自主權和更優渥的條件。憑藉自己的優勢,你還能獲得除了你的上司之外更多人的注意。當這些人一起聊天偶爾提到你的名字時,聊到的總是對你有利的,這會幫助你獲得肯定以及更多的晉升機會。建立自己的優勢,意味著你要去發展一項尚未被其他人留意的才能。它可以很簡單,如整理表格或撰寫報告。也可以特別一點,比如獲得別人不知道的信息。還可以是通曉公司日程、掌握財務預算或是熟知內部體系。但是切記:別讓這項才能影響到你的本職工作,否則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從「短板效應」來看:劣勢決定集體水平,教你在學習中如何補短板
    不得不說他們在理科上面的優勢確實是非常的強,從木桶效應上來說,理科就是他們的長板,而對於文科就是他們的短板,如果讓他們能夠補上自己文科這一塊短板的話,絕對可以考上重點的高中。確實,他們考上了重點的高中,之後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也會成為高中的學霸,將來肯定是考上重點大學沒問題的了。
  • 打破木桶效應:我們習慣補短板,卻一不小心丟了長板
    於是,很多在某一科上有天賦的同學,聽話地開始猛補自己的偏科。有的同學總體成績得到提高,皆大歡喜;但也有的同學,因為沒有把握好時間和程度,導致了偏科的依舊不足,而擅長科目也一落千丈。「木桶效應」每個人都知道,然而事事都求均衡,是正確的嗎?本文中,《反敗資本》作者藺雷博士在深入訪談調查100多位創業者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 投資補短板效應增強 防止「路徑依賴」走老路
    有關專家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領域存在著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繼續擴大有效投資既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不過,在擴大投資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把握好投資方向,既不能走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老路,也要注意防範地方債務風險。
  • 銳智車聯分享,短板效應和長板效應
    一個水桶,有些板長,有些板短,最終能裝的水的高度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這就是短板效應。這就猶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板和短板,於是大多數人為了能裝更多水於是不斷學習去彌補自己的短板。而有些人則使用長板效應,也就是我把水桶向長板的那面側過來,這樣不就可以裝更多的水了嗎。
  • 人性弱點之短板效應
    短板效應短板效應這一詞彙還有一種說法是水桶的短板效應, 決定裝水多少的是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了裝水的多少, 強調了解決薄弱環節的重要性.似乎和人要有一技之長相反,其實不然, 一技之長,吃飯的手藝等是指立足或賺錢的優勢,短板效應是綜合某一事物或為人的現象.
  • 湖北省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會議在黃石市召開
    萬勇一行參觀堤防補短板工程現場 在陽新縣富河葵賽湖堤防補短板工程現場,萬勇一行查看了工程建設的進度,並了解了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王建華介紹防洪治理工程情況 萬勇一行對陽新縣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和河長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對陽新縣今後工作提出了要求。
  • 「短板效應」限制孩子發展?教會孩子「取長補短」,學習更輕鬆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短板」,也因此會被缺點牽絆住腳步,很難進步。對此,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可以總結該現象的詞「短板效應」。用另一種形象的方式來解釋,即:一桶水的最終高度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的長度。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拖後腿。01那麼什麼是短板效應呢?
  • 補上孩子「短板」,還是發揮孩子長板?「木桶定律」咋遵循?
    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定律」,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定律中體現的「短板效應」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團建、組織中,從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甚至象徵到某一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教育界曾發出各種聲音,大抵都表達了一個意思:補上孩子的短板,方能讓孩子將來有所成器!最好的現身說法就是:高考——錄取分數看總分!
  • 「原創」教育的長板與短板效應
    培養、發展個人能力的教育理念裡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是長板效應,發現個人的特長後,盡力在這方面加以培養,學有專長,成為專業領域的佼佼者,以此作為立身之本,謀取一份職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最大限度地成就個人的趣味人生,至於自己的不足的那一部分,不再用盡全力,拼力去彌補。另一種是與發揮個人長板相反的短板效應。
  • 你的短板,或許正是成功的起點
    瓦拉赫效應: 在短板中逆推優勢 文 | 包楚婷 德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曾經在讀書的時候被老師放棄過兩次。
  • 短板效應告訴你:再優質的男人,有了這三個「短板」也不能嫁
    什麼是短板效應?短板效應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也被稱為木桶效應。短板效應被運用在各個地方,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個模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根木板。 無論是對於在公司而言,還是對於一個人來說,決定他水平的永遠都不是最高的那個木板而是短板。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而那就是我們的劣勢,也就是我們的短板。在兩性關係中,假如再優質的男人,他有了這三個短板,女人也是不能夠輕易去嫁給他的。
  • 補短板扶真貧 松潘縣給 「水桶」注滿水量
    自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村以來,一場尋找水桶村發展短板、破解制約發展瓶頸的脫貧攻堅戰役全面打響!問診把脈找短板,對症下藥精發力「要想富,先修路!水桶村雖臨近川九路省道沿線,但是一直處於旅遊沿線輻射死角,與川九路隔江相望,發展旅遊產業望得見,夠不著!」原水桶村黨支部書記鄧真感嘆道。
  • 同安提出教育補短板目標 三年內再增3.7萬個學位
    教育補短板的「發令槍」剛響,同安區已經擬出一長溜的學校建設項目,足足有74項。這個區發展教育的決心,可見一斑。  要補到什麼水平?  在此之前,同安教育有「三大工程」:「有學上」、「上好學」、「育人才」。
  • 木桶定律新讀:短板相對論
    要理解木桶定律,我們需要帶著兩個問題去看:誰是短板?有了短板會怎麼樣?在職場中,木桶定律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的優勢與專長,而忽略短板所在。一個企業家能否成功,取決於他的經營和管理能力;一個團隊Leader能否成功,取決於他是否擁有高超的領導能力。
  • 李維東:家庭教育要慎防木桶短板效應
    近期的新冠肺炎防疫期間,又有幾個新聞爆出,極個別人不聽社區防疫人員的正確勸說,不戴口罩、不讓測體溫、開車衝擊門卡等等,令人厭惡,也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傷害防疫人員,從而受到法律懲戒。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有三五個非常個別的,平日也不是什麼大事。
  • ...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百姓獲得感!市長劉毅督導牛灣斷面水質達標...
    搶進度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百姓獲得感!市長劉毅督導牛灣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 2020-12-03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破「短板效應」的影視作品們
    這些雖有短板但獲得高分的劇集,值得被稱為奇蹟。 近期,這一現象的代表,可能就要數《錦衣之下》了。 某種意義上,這部劇也算是小小的「奇蹟」,畢竟一般情況下,一部劇的評分應當是各種實力的綜合,如果按木桶短板理論,評分更要降低一截。而《錦衣之下》最終呈現的評分卻只「盯」上了木桶中的長板。 不過,硬要說有與《錦衣之下》有著相似情況的劇集,還是有一些的。
  • 每日一詞∣補上「三農」領域短板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s in...
    (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提供了重要遵循。會議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
  • 木桶定律(短板效應)木桶理論
    生活中處理問題時,我們如果可以先解決導致問題的「短板」,就可以大大的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俗話說「人無完人」,人性確實是存在許多弱點的,如惡習、自卑、錯誤、憂慮、嫉妒等等。這些短處往往是限制我們能力的關鍵。就像木桶一樣,所以,想要讓木桶裝更多的水,就必須加長自己最短的木板。
  • 湖州德清:以「三進三服務」的非常之功,穩企業、增動能、補短板...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葉樹剛 圖片提供:德清縣新聞中心 向人民報告 中共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說,德清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