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蛇放進冰箱,它們就會冬眠嗎?需要搞清楚,蛇要進入冬眠狀態不是溫度低就可以的!冰箱的冷凍溫度一般在-18℃左右,即便是冷藏也多維持在4℃左右的低溫,區別只是它們凍死這條蛇用的時間長短不一樣。
溫度高低和蛇的身體有多少脂肪都影響冬眠
大家都知道,蛇本來就是變溫動物,一旦它們身處溫度低於10℃的環境中,便會出現身體被麻痺的情況。自然環境中的一年四季,溫度的上升和下降都有個過程,蛇冬眠的這個行為其實就是它們的生活習性存在季節性特徵的體現。而蛇的身體內部,也會因為季節的更替形成所謂的生物鐘,它們會在寒冬來臨之前儲存好足夠的脂肪。
毋庸置疑,溫度的高低的確是刺激蛇類動物進入冬眠狀態的主要外界因素,但蛇的體重也是它們進行冬眠的入眠狀態的重要因素,只有當它們的體重進入到對個體而言比較的水準時才更適合進入冬眠狀態。反之,只要動物的脂肪沒有儲存夠,即便外界的溫度較低,它們也難以入眠,而是當自己的體溫和周圍環境差不多的時候,直接跳過入眠階段進入深眠。
放冰箱的蛇為什麼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你以為丟進冰箱的蛇也能直接進入深眠狀態?大錯特錯!冰箱的作用是避免食物腐敗,本質就是保持低溫的一種家用器具罷了。相信用過冰箱的人都有體驗,不管我們購買多新鮮的素菜,又或是購置品質多好的冰箱,那些自己精挑細選的素菜都會像被榨乾了水分一樣變得萎靡不振。
不管是蛇,還是其他會進入冬眠狀態的動物,它們都會提前選擇好地點,而蛇類動物一般都會在比較乾燥的洞穴或者樹洞裡面冬眠,目的就是為了讓體溫保持在一個自己更能適應的範圍,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水分蒸發。但是,冰箱的環境本就是潮溼的,而且還會吸收冰箱內物體的水分,被放在冰箱裡的蛇,當然也逃不過冰箱的正常作用。
與此同時,雖然蛇冬眠的時候,它們的確都不需要吃喝任何食物,但是,當蛇的體溫一直降低到跟周圍環境一致,此時它們身體各器官的功能也減退了,包括新陳代謝的水平。所以,蛇熬過冬天靠的就是身體裡積累的脂肪,通過這些提前累積的脂肪提供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而被突然丟盡冰箱的蛇,很顯然也沒有做好儲存脂肪的準備,沒有足夠的脂肪轉換為能量,它又如何度過「冰箱裡的寒冬」!
蛇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變溫動物?
地球上的蛇類動物至少有三千多種,而我國範圍內的兩百多種蛇,則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比如,雲南、廣西和福建這幾個地區分布的蛇類動物就多達100種左右。雖然,生活在山野的朋友們可能對蛇並不陌生,甚至一年總能遇上那麼幾次。但是,也有不少蛇已經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並且,目前也已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蛇類動物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蛇類動物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所有動物面對陌生的食物都存在畏懼感。事實上,現在的人們大多都遠離山野,生活在積聚了大量人群的城鎮地帶,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人,一般也只有在動物園裡才有機會看到一些蛇類動物了。
蛇在攻擊目標物體的時候,會因為蛇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蟒蛇一般就是緊緊的纏繞住目標物體,讓其因為窒息而死亡,然後再將獵物直接吞下。而那些會分泌毒液的小型蛇,則往往都是通過咬住目標獵物,致使毒液侵入到被咬物體的血液之中。
對於蛇類動物來說,最適宜它們自由活動的環境溫度便是20到30℃左右,而空氣溼度則最好保持在50%到70%之間。蛇的生活習性除了具有季節性之外,同時還存在晝夜性的特徵。比如,像眼鏡蛇和眼鏡王蛇這樣的蛇類動物,通常會選在白天出來活動和晚上的時間休息;而像金環蛇和銀環蛇這樣的蛇類動物,則是在夜晚出去尋找食物,也就是晝伏夜出;另外,像蝮蛇這樣的蛇類動物,它們會選擇黃昏和早晨這樣的特殊時間活動,也就是說它們的行為活動具有晨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