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推薦|包玉英等:北電勝利煤礦排土場土壤AM真菌與土壤理化性狀...

2021-01-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作 者

包玉英1,2,莫 莉1,2,陳 金1,2,王寶傑1,2,張曉東1,2,馬曉丹1,2,戴雁峰1,2

作者單位

1.內蒙古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2.內蒙古大學 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

研究背景

煤炭開採作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打破了生態系統原有的平衡和穩定性。露天採煤嚴重地破壞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結構,影響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同時形成了不同時期土壤重構的排土場景觀。與天然草原土壤相比,排土場的土壤結構、理化性質和生物特性變化較大,影響著植物的建植、生存和生長,尤其是在乾旱、半乾旱生態脆弱區,影響較嚴重且不可逆。因此,在煤炭生產的同時用不同的重建模式對礦區排土場進行植被恢復,並採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會造成不同時期的排土場植被演替進程和景觀的差異。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ungi)是一種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土壤微生物,能夠與陸地上80%~90%的植物共生,形成互利共生體;許多研究證實AM真菌在特定棲息地或生態系統之間的種類豐富度和群落組成具有高度可變性,而且,AMF能夠增強植物對磷(P)、鋅(Zn)、氮(N)和鐵(Fe)等低遷移率養分的吸收和轉移。另外接種AM真菌的研究表明,菌根能有效的促進植物生長。同時AM真菌表現出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酶活性等的重要作用。AMF除了吸收礦物質養分外,還能穩定土壤結構,使植物在乾旱、鹽鹼和有毒土壤等脅迫條件下生存,影響土壤過程、植物多樣性和陸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因此,選擇露天採煤生產形成的排土場作為研究對象,探索排土場植物群落演替和土壤修復過程中AM種群的變化,不僅對排土場生態修復具有評判作用、而且對區域AM真菌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產生積極的影響。

2

摘 要

煤炭的露天開採破壞了地表植被,改變了土壤結構和土壤微生物(AM 真菌)組成。為了研究採煤擾動條件下AM真菌與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以北電勝利煤電基地為對象,比較研究了排土場與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多樣性、地上生物量、AM真菌多樣性及土壤環境因子的動態變化規律。

結果顯示,原生草原的植物多樣性顯著高於各排土場樣地,且人工維護的南排土場樣地的顯著高於自然演替的北排土場樣地。從研究區各樣地土壤樣本中共分離鑑定出AM真菌6科9屬24種,優勢的種類主要有Glomus reticulatum,Septoglomus deserticola 和Acaulospora sp1,多數的AM 真菌在各樣地表現出較低的豐度,並具有特異的樣地偏好性。

植物多樣性、AM真菌多樣性和植物生物量3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與環境因子有效磷AP,銨態氮AN,總氮TN,總碳TC,鹼性磷酸酶ALP呈顯著正相關,與pH,速效鉀AK,過氧化氫酶CAT呈顯著負相關。

AM真菌的豐度與土壤環境因子緊密相關,只有Glomus aggregatum與這些環境因子呈現較弱的相關性。本文結果為露天煤礦及其排土場AM真菌群落多樣性及其影響因子的研究、以及礦區植被重建和生態修復提供數據基礎。

3

文中圖片

植被物種多樣性比較分析

AMF多樣性比較分析

AMF與環境因子關聯分析

作者簡介

包玉英,女,蒙古族,1963年4月15日生,內蒙古科爾沁人,內蒙古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全國煤炭協會土地復墾委員會理事,全國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菌物學會菌根及內生真菌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獲內蒙古自治科技進步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研究方向

微生物資源與生態修復

主要成果

致力於植物共生微生物(叢枝菌根真菌)多樣性與區系分類,草原植被根際微生物生態學及礦區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為微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及礦區生態修復奠定研究基礎。

來源:

包玉英,莫莉,陳金,等. 北電勝利煤礦排土場土壤AM 真菌與土壤理化性狀相關性研究[J]. 煤炭學報,2019,44(12):3670-3675.

BAO Yuying,MO Li,CHEN Jin,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M fungi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dumping site of Beidian-Shengli Coal Mine[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9,44(12):3670-3675.

責任編輯:常明然編輯整理:郭曉煒

審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錢鳴高,許家林:煤炭開採與巖層運動

王家臣:我國放頂煤開採的工程實踐與理論進展

袁亮院士視頻講解煤炭精準開採科學構想

謝和平,鞠楊,高明忠,等:煤炭深部原位流態化開採的理論與技術體系

王國法,劉峰,龐義輝,等:煤礦智能化——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

聯繫我們

聯繫人:郭曉煒

電話:010-84262930-811

郵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網址:www.mtxb.com.cn

版權聲明:

本平臺刊登的《煤炭學報》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煤炭學報》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學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北京):畢銀麗——煤礦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養分的空間異質性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簡稱AMF)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微生物,能與80%以上的陸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關係,在促進植物養分吸收、修復根系功能、改良土壤結構、修復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畢銀麗——煤礦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養分...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簡稱AMF)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微生物,能與80%以上的陸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關係,在促進植物養分吸收、修復根系功能、改良土壤結構、修復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畢銀麗和申慧慧採用叢枝菌根等微生物復墾技術能夠促進採煤沉陷地植被恢復、改良土壤、加快生態復墾速度,微生物復墾多年後,生態系統種群實現了自我演替變化。
  • 論文推薦|畢銀麗等:水分脅迫下AM 真菌與解磷細菌協同對玉米生長及...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簡稱AMF)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常見土壤真菌種類,能與陸地上大部分植物形成共生關係並在根際土壤中形成菌絲網,擴大植物根系對氮、磷等礦質元素及水分的吸收面積,改善植物營養狀況,促進植物生長發育,提高其抗逆性。
  • 華能蒙東公司扎賚諾爾礦區排土場三期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跑出「蒙東速度」
    地處北國邊陲的扎賚諾爾傳來喜訊——華能內蒙古東部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蒙東公司)扎賚諾爾礦區排土場三期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於2020年12月18日15時58華能蒙東公司扎賚諾爾礦區排土場三期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位於滿洲裡市扎賚諾爾區原靈泉露天煤礦內排土場場址,地形為低山丘陵,起伏較大,地下為靈泉礦採煤沉陷區。佔地面積279公頃,總投資4億元,年上網電量1.67億千瓦時。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陶志剛——降雨條件下全段高排土場邊坡穩定性實驗研究
    滑坡和泥石流災害會嚴重影響排土場排土作業安全,排土場的邊坡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露天礦安全生產作業與開採進度,所以排土場邊坡穩定性的研究對於礦山的安全和經濟效益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排土場的變形量遠超普通巖質邊坡的變形量,所以傳統巖質邊坡的監測系統無法在排土場邊坡中廣泛應用。
  • 淺談:水稻對土壤性質及生物的影響
    另外,轉基因植物在農藝性狀和化學成分等方面與親本非轉基因植物之間也會存在較大甚至顯著差異[55,67-69],這些差異可能會使植物組織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土壤有機質含量等方面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土壤理化性質[50,52,54]。
  •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動物與叢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促進植物生長
    土壤真菌群落組成複雜多樣,包括從植物病原菌到共生菌等功能多樣的物種。共生菌中的叢枝菌根真菌(AMF)可幫助植物獲取生長所需的磷素(P)。雖然已揭示植物宿主和非生物因素與AMF群落的聯繫,但是對於較高營養級的土壤動物(原生生物和線蟲)如何通過捕食作用影響AMF群落結構和功能尚不清楚,難以建立有效的線蟲定向調控措施,提升植物生產力和養分利用率。
  • 奇妙的土壤微生物
    它通常分為兩類,一類稱自養細菌,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這個種群的作用是直接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平衡土壤的酸鹼度高低。另一類稱異養細菌,這一類細菌通常都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狀態存在,對作物生長有直接促進作用,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具強大的固氮作用,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
  • 張華明:煤礦行業的「發明家」
    在祖國北疆建設的眾多行家能手中,湧現出一名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榜樣,他在轟鳴的機器和雄渾的號角中開闢了一條煤礦設備維修領域的「發明創造之路」,他就是—張華明。張華明是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礦用設備維修領域的技術帶頭人,他以刻苦鑽研各種礦用設備維修技術、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取得了諸多創新成果和突出業績。
  • 孫三溝煤礦節能減排方法多
    中工網訊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孫三溝煤礦,礦產資源儲量3343萬噸,一直致力於建設「綠色礦山」。為了確保露天開採過程不造成環境汙染,該礦安排裝載機、平路機不間斷進行道路平整作業,並配備灑水車和霧炮車進行灑水噴霧降塵處理。
  • 土壤鹽鹼化嚴重 改良后土壤容重降幅達22%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按配比使用秀谷生態自主研發生產的秀谷NYJ-0204鹽鹼改良劑,其含有大量的二價陽離子,通過離子對換改變鹽基類型,釋放影響種植的陽離子鈉,其納米結構能有效吸附穩固土壤中的鹽基成分,並補充中微量元素,藥劑中的有效矽元素使土壤疏鬆、通透保水保肥,優化土壤結構,從而解決土壤鹽鹼化問題。配合相應的水肥管理,有效的解決了當地的土壤鹽鹼問題。
  • 腐植酸改良土壤
    > 目前國內耕作土壤中,肥力水平低,土壤理化性狀差,農作物產量不高的低產土壤約佔30%左右。這些土壤的基本性狀可以概括為:「旱、澇、鹽、鹼、酸、板、瘦」幾個字。改造低產土壤對農業實現均... 目前國內耕作土壤中,肥力水平低,土壤理化性狀差,農作物產量不高的低產土壤約佔30%左右。這些土壤的基本性狀可以概括為:「旱、澇、鹽、鹼、酸、板、瘦」幾個字。改造低產土壤對農業實現均衡增產,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 Nature:菌根真菌是土壤碳存儲的關鍵
    不同生態系統在居主導地位的、與植物相關的菌根真菌(與幾乎所有陸地植物相關的根共生體)的類型上有所不同。「外生菌根和杜鵑花類菌根」(EEM)真菌產生降解氮的酶,而「叢枝菌根」則不,於是便有了這樣的預測:EEM生態系統中的植物將會與分解者競爭土壤氮,因此增加土壤碳存儲。
  • 果樹栽培技術|鹽鹼地果園土壤改良措施
    土壤的酸鹼度可影響果樹根系生長,各種果樹對酸鹼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柑桔、香蕉能適應酸性土壤,棗、葡萄能適應微鹼性土壤,蘋果則要求中性到微酸性土壤。果樹對酸鹼度的適應性,又因砧木而異,如以砂梨作梨砧木能耐酸性土壤,杜梨砧則耐鹼性土壤。
  • 「十四五」土壤生物學分支學科發展戰略|專題
    以古田山24 公頃大樣地連續9 年的監測數據為基礎,研究人員發現樹木的同種負密度制約效應與土壤真菌類群有關,快速積累病原真菌的樹木種群往往受負密度制約效應的調節較強,而擁有外生菌根的樹木種群受負密度制約效應的調節較弱,因此,土壤病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共同調控森林植物物種組成[88]。通過對青藏高原大尺度的生態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真菌多樣性與植物多樣性強耦合,而與地上植物生產力無直接聯繫[89]。
  • 內生真菌,直教作物大變樣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持續支持下,王志偉課題組最近從中國本土植物中接連發現幾個禾本科植物內生真菌新種,其中兩篇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真菌學會會刊Mycologia(2009年第二期)上,第三個新種相關論文已收到該雜誌的確認接收函。加上2006年發現的「揚子香柱菌」,該課題組已從我國本土植物中先後發現了4個真菌新種。
  • 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