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畢銀麗——煤礦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養分...

2021-01-0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創新點

(1)微生物復墾技術近年來已成為礦區土地復墾新的研究方向,新建人工生態系統正向趨於穩定。微生物復墾5年後,接菌持續促進了土壤養分含量提高,土壤養分呈現明顯的空間格局變異性。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存在空間自相關性,有機質空間變程較長,連續性較好;土壤全氮空間分布呈塊狀分布,對空間依賴性較強;土壤速效磷呈不規則斑塊狀,破碎化程度高。

(2)利用經典統計學、地統計學和協同克裡金插值方法,研究採煤沉陷地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因素。發現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含量均值分別為0.50,11.93,2.24g/kg,均呈現出中等強度變異,存在空間自相關性,土壤菌根菌絲密度與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性。

(3)以土壤菌絲密度為協變量的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最優模型分別為高斯模型、球狀模型和高斯模型,決定係數分別為0.709,0.757和0.467,均高於單一變量的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決定係數。以菌絲密度為輔助變量進行協同克裡格插值能夠顯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含量的預測精度。

進入點擊PDF可下載全文

1

作 者

畢銀麗1,2,胡晶晶2,劉 京2

2

單 位

1. 西安科技大學 地質與環境學院;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3

研究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與消費國,煤炭資源開發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造成沉陷區地表塌陷、土壤結構受損、土壤肥力降低,植被和生態退化,土壤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而傳統工程復墾投資大、周期長、生態效果不穩定,微生物復墾技術以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獨特的優勢,成為了當前國內外礦區土地復墾的新熱點。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簡稱AMF)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微生物,能與80%以上的陸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關係,在促進植物養分吸收、修復根系功能、改良土壤結構、修復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畢銀麗和申慧慧採用叢枝菌根等微生物復墾技術能夠促進採煤沉陷地植被恢復、改良土壤、加快生態復墾速度,微生物復墾多年後,生態系統種群實現了自我演替變化。微生物復墾區域的土壤理化性狀經多年微生物累積作用而發生質變,土壤養分空間異質性變化更值得在空間尺度上實現由點到面的關注。

4

摘 要

微生物復墾技術近年來已成為礦區土地復墾新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復墾多年後,新的人工生態系統已建立,其灌木林下土壤養分的空間異質性研究成為關注的重點。選擇神東大柳塔採煤沉陷地微生物復墾地為研究區,利用經典統計學、地統計學和協同克裡金插值方法,研究採煤沉陷地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因素。

結果表明:研究區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含量均值分別為0.50g/kg,11.93g/kg,2.24mg/kg,均呈現出中等強度變異,存在空間自相關性。選擇能表徵叢枝菌根真菌特性的關鍵因子土壤菌絲密度,發現土壤菌絲密度與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性。

以土壤菌絲密度為協變量的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最優模型分別為高斯模型、球狀模型和高斯模型,決定係數分別為0.709,0.757和0.467,均高於單一變量的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決定係數。

以菌絲密度為輔助變量的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均呈現強空間自相關性,有機質的變程較長,空間連續性較好;土壤全氮空間分布呈塊狀分布,對空間依賴性較強;土壤速效磷呈不規則斑塊狀,破碎化程度高。以菌絲密度為輔助變量進行協同克裡格插值能夠顯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含量的預測精度。

5

部分圖片

各樣地位置分布示意

研究區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空間相關

土壤全氮的變異函數及協同變異函數

土壤有機質的變異函數及協同變異函數

土壤速效磷的變異函數及協同變異函數

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空間分布

6

作者簡介

畢銀麗,女,1971年7月生,陝西米脂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10項。發表論文170多篇,SCI/EI 60多篇,授權專利20項,軟體著作權2項,專著2部。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生態文明先進個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提名獎、國務院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陝西千人、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北京市科技新星、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孫越崎青年科技獎、煤炭工業技術創新優秀人才等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

礦區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

主要成果

長期從事礦區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建立了西部乾旱半乾旱煤礦區微生物修復關鍵技術,初步揭示了出菌根真菌的生態修復機理,為我國煤礦區生態修復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

來源:

畢銀麗,胡晶晶,劉京.煤礦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養分的空間異質性[J]. 煤炭學報,2020,45(8):2908-2917.

BI Yinli,HU Jingjing,LIU Jing.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nutrients under shrubbery in micro-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in coal mine areas of China[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20,45(8):2908-2917.

責任編輯:韓晉平

編輯整理:郭曉煒

審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謝和平,吳立新,鄭德志:2025年中國能源消費及煤炭需求預測

錢鳴高,許家林:煤炭開採與巖層運動

袁亮:煤及共伴生資源精準開採科學問題與對策

康紅普,王國法,姜鵬飛,等:煤礦千米深井圍巖控制及智能開採技術構想

謝和平:深部巖體力學與開採理論研究進展

康紅普,尹丙鼎,高富強,等:中國煤礦井下地應力資料庫及地應力分布規律

聯繫我們

聯繫人:郭曉煒

電話:010-87986411-811

郵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網址:www.mtxb.com.cn

版權聲明:

本平臺刊登的《煤炭學報》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煤炭學報》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學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北京):畢銀麗——煤礦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養分的空間異質性
    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存在空間自相關性,有機質空間變程較長,連續性較好;土壤全氮空間分布呈塊狀分布,對空間依賴性較強;土壤速效磷呈不規則斑塊狀,破碎化程度高。(2)利用經典統計學、地統計學和協同克裡金插值方法,研究採煤沉陷地微生物復墾區灌木林下土壤全氮、有機質和速效磷的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因素。
  • 論文推薦|畢銀麗等:水分脅迫下AM 真菌與解磷細菌協同對玉米生長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創新點通過人工室內模擬礦區水土環境,揭示不同水分條件下叢枝菌根與解磷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植物生長、土壤養分的影響作用機理。研究為菌根和解磷菌等微生物作為生物肥料廣泛應用於礦區,提高旱區植物抗逆性,促進旱區植物生長,熟化旱區土壤,恢復礦區和旱區生態環境提供理論支撐。
  • 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揭曉 畢銀麗、孟祥軍獲能源大獎
    10月16日,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煤炭行業2人獲能源大獎,10人獲青年科技獎。煤炭行業能源大獎的獲得者為西安科技大學教授畢銀麗、山東能源集團首席技術專家(原兗礦集團總工程師)孟祥軍。
  • 西安科技大學畢銀麗教授榮獲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大獎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畢銀麗教授獲孫越崎能源大獎。畢銀麗,女,1971年生,教授、博導。現就職於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曾就職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兼任中國煤炭學會常務理事、煤炭行業生物修復工程中心主任、中國煤炭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煤炭學會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菌物學會菌根與內生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能源與環境學會副會長、北京市能源與環境學會京津冀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西部乾旱半乾旱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研究。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宏偉——非靜水壓力條件下巷道圍巖破碎區應力分布特徵
    進入點擊PDF可下載全文1作 者 王宏偉1,2,張登強1,鄧代新1,姜耀東1,3,劉洋洋12單 位 1.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2.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3研究背景 當前,隨著礦井開採深度的增加,巷道圍巖由於應力集中程度極高且分布極不均勻,變形異常顯著,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巷道坍塌、冒頂和
  • 城市化進程下徐州礦業廢棄地治理模式
    關鍵詞: 礦業廢棄地; 溼地公園; 遺址公園; 治理模式; 江蘇徐州引 言 礦業曾經是徐州的優勢和支柱產業之一,但在 城市化進程下城市區域迅速擴張,導致原本廢棄在 城外的開山採石宕口和採煤塌陷地等礦業廢棄地進 入市區,其惡劣的生態環境逐漸成為影響城市面貌 的重要因素。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陶志剛——降雨條件下全段高排土場邊坡穩定性實驗研究
    進入點擊PDF可下載全文1作 者 陶志剛1,2,李華鑫1,2,曹 輝3,龐仕輝1,2,王 賀32單 位 1.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3. 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礦山工程研究設計所3研究背景 全國有113000多個礦山,其中有8457個礦山對礦區的整體環境影響比較大,而我國又是一個多露天礦的國家,露天礦主要的地質災害問題中滑坡和泥石流是最突出的,這類地質災害的發生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
  • 論文推薦|包玉英等:北電勝利煤礦排土場土壤AM真菌與土壤理化性狀...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ungi)是一種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土壤微生物,能夠與陸地上80%~90%的植物共生,形成互利共生體;許多研究證實AM真菌在特定棲息地或生態系統之間的種類豐富度和群落組成具有高度可變性,而且,AMF能夠增強植物對磷(P)、鋅(Zn)、氮(N)和鐵(Fe)等低遷移率養分的吸收和轉移。
  • 外源養分添加和土壤團聚體結構對微生物殘體影響研究獲進展
    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通常受磷的限制,氮沉降增加會加劇生態系統磷限制的程度,進而影響土壤碳循環過程。微生物殘體不僅是土壤有機碳庫的重要貢獻來源,也可以通過土壤團聚體結構的調控間接影響土壤有機碳庫的穩定性。但是關於土壤養分的可獲得性、團聚體結構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如何影響微生物殘體的積累及其對有機碳庫的貢獻,人們尚缺乏清晰認識。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研究人員基於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長期養分添加實驗平臺(10年),研究了長期外源養分添加和土壤團聚體結構對微生物殘體的影響。
  • 白蟻堆影響土壤養分的時空分布格局
    原標題:白蟻堆影響土壤養分的時空分布格局 土棲白蟻因對有機質的選擇、搬運、分解、攝取等方式,極大地改變著土壤的物理結構、化學性質和水文特性,而被稱為生態系統的「工程師」。最近,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精靈在森林生態系統養分固定、再分配、物質循環過程中,還扮演著重要角色。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左建平教授榮獲首屆國際巖石力學「科學成就獎」
    祝賀左建平教授榮獲ISRM首屆「科學成就獎」近日,國際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學會(簡稱ISRM)評出首屆國際巖石力學「科學成就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採礦巖石力學分會理事長左建平獲此殊榮。
  • 奇妙的土壤微生物
    與以上幾種菌類不同的是,它更適於在鹼性環境下發揮作用,一般說來,酸性的土壤中多以放線菌和黴菌起作用,鹼性土壤中就主要靠這些藻類微生物來維持輔助作用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及調節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較多,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 和原生動物等。數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
  • 土壤微生物群組
    土壤微生物組是陸地生態系統植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重要驅動者,直接參與了植物獲得養分和土壤養分循環兩個過程。(5)土壤微生物組是活性物質的資源庫,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土壤微生物組中的有益生物可抑制人類和動植物致病菌增殖和傳播,而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可通過改變土壤微生物多樣性來影響人類健康。土壤微生物是重要的次生代謝產物(如藥物)的資源庫,多數天然抗生素來自於土壤微生物。
  • 原煤炭部13所直屬高校,中國礦業大學歷久彌堅,其餘改旗易幟!
    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了國家111計劃。中國礦業大學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辦學單元,徐州部分直接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部分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所以省部共建情況並不一樣。
  • 重點: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
    國家推薦性標準《秸稈收儲打包體系建設規範》參編單位徵集 經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於組織執行2019年第四批國家推薦性標準計劃的通知》(供銷科標字【2020年03號)文件批覆,中國再生資源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安徽省質量和標準研究院作為起草單位,起草推薦性國家標準《
  • 北京力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順利召開
    2020年1月12日北京力學會學術年會歷經9年,再次來到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科學家打開土壤微生物群落裝配「黑箱」—新聞—科學網
    8月23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土壤微生物與有機肥團隊關於土壤微生物群落裝配和生態功能影響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窺見了「黑箱」裡的秘密。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張瑞福告訴《中國科學報》,土壤微生物活動是實現土壤物質循環和養分轉化的功能基礎,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功能,因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裝配會影響土壤養分循環能力和生態系統生產力的高低,並關係到生態系統的穩定。近年來,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及多樣性損失對生態系統的威脅,引起許多國際組織和政府的重視。
  • 科學網—土壤微生物群落裝配「黑箱」被打開
    本報訊(記者李晨)由於土壤微生物的複雜性和難培養性,長期以來,人類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如何影響群落生態功能的認識不深,只能用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招生政策解讀
    原標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招生政策解讀14個Q&A,帶你解讀礦大(北京)招生政策又是一年高考季,為幫助家長和考生們準確理解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助力學子圓夢礦大(北京),本期編發關於礦大(北京)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有關問題的解答,你的疑惑將在這裡解決
  • 中國土壤分類,土壤問題有「八怪」,預計會成為今年的熱門考點!
    中國主要土壤類型 地球陸地表面上的各種土壤,都是在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澱積。土層較厚,質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 暗棕壤 東北地區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中溫帶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冬季寒冷而漫長,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