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文大咖:我曾去監獄教天文,在那裡遇到了最好的學生

2021-02-25 賽先生

參考文獻:

Finkbeiner, A. (2019). The Astronomer Who』d Rather Build Space Cameras. Quanta Magazine, retrieved on Oct. 3, 2020 from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jim-gunn-the-astronomer-whod-rather-build-space-cameras-20190418/#

Gunn, J. E. (2020). Jack of All.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58: 1-25. Retrieved on Oct. 3, 2020 from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pdf/10.1146/annurev-astro-112119-041947

Wikipedia. James Gunn (astronomer). Retrieved on Oct. 3,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Gunn_(astronomer)

相關焦點

  • 專訪天文奇才James Gunn| 賽先生天文
    研究天文的人,能同時涉足觀測、理論、儀器的已經不多,在三大領域裡都取得矚目成就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而Gunn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可謂天文界的「大三通」。比如我在英國劍橋天文研究所訪學時對弗雷德·霍伊爾(Fred Hoyle)有了初步了解。雖然從小就喜歡天文,其實我一直不知道天文學家究竟做些什麼。霍伊爾的書清楚地告訴我天文研究具體要做哪些工作。 我還想提一點,就是我們高中有個女老師教新聞寫作教得特別好。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南京一中帥哥自學天文知識國際天文奧賽奪冠
    在剛剛結束的第22屆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中,韋傳鈺獲得金牌與最佳觀測獎。據悉,此次比賽共有來自13個國家的約60名學生參加。  從小就愛觀測星星  韋傳鈺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天文非常感興趣,平時就愛翻看些天文方面的科普書籍。考入南京一中後,加入學校「望星會」社團,開始了他天文競賽之路。
  • 【天文器材開放日】老師教你使用天文望遠鏡(青少年入門級)
    3月26日(周日)上午10:00-12:00,有專業天文老師教大家使用望遠鏡。還可以分組,讓參加的青少年動手組裝望遠鏡。
  • 天文知識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目前,國內不但在中小學沒有天文方面的專門課程,即使在大學階段,真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天文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少,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教育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已經認識到了國內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的欠缺乃至空白,少數學校與天文科普場館開始攜手致力於天文科普教育的探索和嘗試。
  • 牛棚裡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自己從一張白紙到成為天文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受到大量天文科普作品的啟發和影響。上海天文臺曾有一位年輕的天文工作者對她說,「葉先生,你知道嗎,就是因為當年我有機會作為一個業餘天文愛好者和您一起去漠河,親眼見證了日全食的整個過程,被天文的魅力深深感染,才從此決定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在葉叔華60多年的天文生涯中一直讓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在上海建一座科普性質的天文館。
  • 天文大師(第三十八期):來自美國的天文攝影師——Anis Abdul
    在德州的馬拉松小鎮,我有一套共享的裝備:星特朗 Edge11 + AP1200。此外如前所說,我正在奧斯汀西部建造一個遠程的天文臺,那裡的天空更暗,我打算建來主要用作深空攝影。希望我能在一個月內完工。Q6:如你所說,天文攝影真的太難了,那麼你一開始是怎麼入坑的呢?又是花了多少時間才成功產出第一張不錯的照片?一切都始於2014年,我妻子送了我一個6英寸的牛反望遠鏡,我把單反裝了上去。和很多人一樣,我在畫面中第一次看到獵戶座大星雲的時候,完全被震驚到了,我立馬被吸引住了。
  • 都說它是近年最好的天文紀錄片,帶娃看完4集,真心好!附5部經典天文...
    而作為迄今為止唯一被發現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的孤獨感,讓我們特別想去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紀錄片的第2集,講的就是兩個姐妹行星——火星和地球。現在我們知道,火星上並沒有生命,那裡非常貧瘠,表面覆蓋著炙熱的沙土,所以看起來是鏽紅色的。
  • 衝破玻璃天花板的天文學家葉叔華:天文不是浪漫的工作
    自己從一張白紙到成為天文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受到大量天文科普作品的啟發和影響。上海天文臺曾有一位年輕的天文工作者對她說,「葉先生,你知道嗎,就是因為當年我有機會作為一個業餘天文愛好者和您一起去漠河,親眼見證了日全食的整個過程,被天文的魅力深深感染,才從此決定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在葉叔華60多年的天文生涯中一直讓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在上海建一座科普性質的天文館。
  •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不能錯過的天文盛宴-日環食
    ~ 淮安市少兒圖書館、淮安天文愛好者協會邀約大家一起到大運河廣場觀日。屆時邀約天文大佬及愛好者為大家進行科普講解。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學習天文知識,發現科學,探索宇宙的神奇與奧秘。 今年的6月21日下午,我國天空中將會出現一場罕見的日環食奇觀!也就是民間所得「天狗食日」,您知道嗎?
  • 「天文數字」之我見
    原標題:「天文數字」之我見   生活中,人們都免不了和數字打交道,「天文數字」一詞常在媒體和一些文章中出現。   我曾看到過一些寫有「天文數字」的文章:某公司稱,由於管理不善,如今已欠下了天文數字的債務;乾隆六次下江南,所花的錢是天文數字;某品牌化妝品的價格簡直是天文數字;某明星的年收入被曝,竟是天文數字……內容不同,但這裡「天文數字」表達的都是同一意思──數字巨大。讓人費解的是,現實生活中有時數字不是太大,也用「天文數字」來表示。
  • 天文很有趣,所以我開了一間可以仰望星空的書房
    你是怎麼想到開設這家天文主題的書店? 施逸昕:作為一個天文人,我開書店的初衷是想「賣天文」。其實一開始呢,我想開一家天文酒吧,純粹是因為自己喜歡喝酒(笑)。後來學長建議我可以改成書店。但我在做一件很特別的事,所以獲利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反正如果賠到受不了我就關掉好了。這有點像你存了一筆錢,有人可能想買輛車,但我選擇開一家店。在你關於天文的旅行經歷中,哪次印象最深刻?
  • 報名|天文望遠鏡喊我去看星星
    為響應2020年度全國科普日主題「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的號召,合肥市圖書館特邀請曾擔任中科大天文協會副社長,具備豐富天文科普經驗的李瑞成老師,為大家帶來系列天文主題授課及天文望遠鏡實地觀測的科普活動。
  • 專訪天文營營員劉卓楷 思考星空是人類的本能
    他不僅是現任的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聯盟主席、北京匯文中學天文社社長,還分別在初三和高一獲得過全國中學生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低年組的金牌和高年組的銀牌,可以說是北京市中學生天文愛好者裡的領軍人物。劉卓楷對天文的興趣從小學時就開始了,不過真正開始系統的學習是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得益於匯文中學天文社老師的指導,他正式走上了天文學習的道路。
  • 也談談「天文單位」
    想來自己從申請這個號到現在一直沒有進行「自我介紹」,也便借著機會談談所謂的「天文單位」。認識的朋友會知道「天文單位」其實是一個「外號」,自己給自己起的那種;高中時曾是學校天文社的成員乃至高二時仍「不務正業」留任,但由於身高原因,看起來就很不像個「師兄」。
  • 「軒轅十四隊」歷史首次參加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
    不過既已播種,發芽結果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很多同學藉此認識了天文,認識了這項競賽。不僅如此,後續我在科技館的招生人數,以及組織的西城區賽的規模都在那一年上升了一個檔次,反過來又成為了甄別天文愛好者的一個契機。 一年以後,從我教的第一撥學生中有一位同學進入了2011年的奧賽決賽,他叫李廷霖,當時是進步小學5年級的學生。
  • 國內十大頂尖高中的天文社,水平堪比大學天文專業的學生
    偉大的哲學家康德曾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為高考而奮鬥的高中生涯,一群志同道合,熱衷探索科學的學生相聚在一起,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也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國內頂尖的高中,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社團,成員的水平頗具專業水準。
  • 我的天文望遠鏡
    □鄭州市緯一路小學六(4)班 黃一豪冬夜的星空寒冷而皎潔,滿天的星星常使我陷入遐想:遙遠的宇宙真有外星人嗎?圓圓的月亮上有沒有嫦娥玉兔?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描述的黑洞、蟲洞、時空旅行也讓我著迷。茫茫宇宙,該有多少讓人遐想的東西呀。可是從書本上我看不到真實的宇宙,於是萌發了要一臺天文望遠鏡的夢想。
  • 阿里山的天文老師
    手執一副「四季星空星座盤」,何平饒有興致地向一群好奇的遊客講解著天文知識。  今年60多歲的何平是臺北市天文館的一名解說員,也在知名景點阿里山的飯店擔任客座天文老師,為來此旅遊的住客們講解天文常識,帶領大家實地觀察星空。  「近幾年,飯店給住客增加了天文課程,他們都非常感興趣,住客數量也在逐步提升。」他說。
  • 5年監獄教育,我不僅僅教美國重刑犯學說中國話
    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幾次成為西方文化大發展、大變革的借鑑。所以中華文化,它本身的影響力之強大,很多時候超過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人的想像。監獄裡的這些學生們對於漢語和中華文化的興趣不是一個特例,而是很常見的現象,普通高校裡這樣的學生多的是。
  • 達坂城區高崖子牧場:天文旅遊拓展新視野
    今年9歲的劉希堯是個小小天文愛好者,家裡擺滿了各種星球模型,對於他來說,家門口就有這麼專業的觀測場地,必須要去。「我一直很喜歡天文,和幾個同學還組建了興趣小組,我們聽不少大哥哥大姐姐們說過這裡,這次暑假就約著一起來了。」劉希堯說。看著擺放在露臺上的專業設備,劉希堯興奮地把玩著,並不時地請教一旁的專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