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教育|幼兒認識世界的方式——智力都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2020-11-26 騰訊網

反覆灌輸知識是能發展智力嗎?

沒有接觸過幼兒教育的人幾乎都認為,外界給幼兒一些信息,幼兒接收了這些信息,經過反覆練習,就能發展智力。如同小學生把a、o、e抄寫100遍,就能學會拼音,發展了智力一般。 當然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科普這個問題,了解這點以後,你不但能高品質帶娃,而且還輕鬆很多!

這種機械式灌輸的信息,就像是敲開寶寶感官大門硬闖進來的,這些信息在寶寶的大腦中留下了印象,這些印象只能稱為記憶,並不是智力狀態。寶寶只能機械存取這些印象,他不會洞察,不會深入思考,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他難以將這些東西綜合應用。

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比如認識很多字,會背很多詩等。實際上,對於0-6歲幼兒來說,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而不是給他灌輸某種技能。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所有的智力都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裡面灌東西。兒童的智力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源於感覺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不能給兒童機械灌輸知識技能,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智力。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是指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智力的概念,我們看出,給幼兒灌輸技能知識僅僅形成了記憶,距離構成概念還很遠。

幼兒智力是怎樣發展的呢?

幼兒教育家孫瑞雪說:「詞語捕捉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明晰的屬他的對象。」智力就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幼兒天生具備這種能力,切莫扼殺,請珍惜保護。

幼兒根據什麼來理解事物呢?依據感覺。感覺包括視、聽、味、觸、嗅、運動、平衡等等。6歲前幼兒都是通過這些感覺來認知事物,形成概念,再把概念慢慢織成一張網,構成智力體系。

總結一下,寶寶通過感覺來認知世界。想讓你的寶寶學習什麼,就要先讓他感覺到什麼。當你的寶寶感覺到什麼的時候,你把這種感覺給他解釋清楚,就是在正確的教他。太抽象的東西幼兒不能理解沒關係的,6周歲後進入強烈的文化敏感期,自然就慢慢能理解抽象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幼兒數概念發展特點與教育
    幼兒數概念的形成、發展包括計數能力的發展、對數序的認識、數的守恆及對數的組成的掌握等幾個方面,但他還沒有總數概念,  幼兒數概念的建構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  引導幼兒感知事物的數量及其關係,建構初步的數概念,是幼兒數學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昨天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她就在不停的感嘆說她兒子的一些事,說從更出生的什麼都不知道到現在已經兩歲了,會認識簡單的顏色、畫畫、聽到歌曲也會不由自主的哼哼唧唧,有時候還跟著舞起來。她自己還生怕有什麼教的不好的地方。
  • 3-6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特點
    因此,家長有必要掌握3-6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特點,以期更好的指導幼兒學數學。1、對數的認識3~5歲的幼兒在點數實物後能說出總數,並能按成人說出的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這時的幼兒逐步認識到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如2比3小,3比2大,3是由2和1組成等。如果給幼兒提供可以操作的實物材料, 幼兒還能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這些都說明幼兒已在較低水平上形成了數概念。
  • 錯過0-6歲成長關鍵期,真會影響孩子一生發展嗎?
    腦的大小和聰明與否無關,而是與腦部神經網絡連結的密度、神經連結方式有關。腦部在嬰兒剛出生四個月時,就大約有二千億個神經元,可是彼此之間的連結還是非常稀疏,之後神經元會開始大量快速連結,隨著孩子成長大約到三歲左右,80%的連結會建立起來。
  • 國開(中央電大)學前本科《0-3歲嬰幼兒的保育與教育》期末考試
    C.同化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到(B)。B.6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至(B)。B.6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至(C)。C.6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至(C)。C.6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至(B)。
  • 注重孩子0-6歲的智力激發
    卡瑪拉用了25個月才開始說第一個詞「ma」,4年後一共只學會了6個字,7年後增加到45個字;進院後16個多月卡瑪拉才會用膝蓋走路,2年8個月才會用兩腳站起來,5年多才會用兩腳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爬行。狼孩卡瑪拉直到16歲死亡之時,還沒真正學會說話,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幼兒識字有方法 適合5-6歲孩子的兒童讀物推薦
    原標題:幼兒識字有方法 適合5-6歲孩子的兒童讀物推薦 幼兒識字通常指幼兒在智力發展時期的一種發展過程,給這個時期的孩子識字必須掌握方法,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圖像記憶的思維方式。成人式的學習方式不合適幼兒。其實相關專家認為學齡前兒童不宜過早地學習識字。
  • 0-3歲寶寶潛能開發關鍵期,日本教育學家:年齡越小智力發展越大
    文/可馨育兒0-3歲寶寶潛能開發關鍵期,日本教育學家:年齡越小智力發展越大日本著名的教育學家七田真發表過「智力發展遞減學說」,這門學說認為,在8歲前孩子的智力發育就像一個等腰三角形,在年齡越小的時候,智力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對於三角形的高度即智力的發展上限的影響也越大。
  • 0-3歲不同月齡早教訓練匯總,看這一篇就夠了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大腦在3歲前基本就形成我們成人大腦的4/5,因此,3歲前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家長要充分挖掘這個時期孩子的潛能,以及對孩子能力、性格上的培養。每個孩子都具備潛在能力,但這種潛在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遞減,這也就是著名的教育學者卡爾·威特提出的,才能遞減法則,如圖所示:通過上圖,我們會發現,0-3歲具有天才的吸收力,一直到6歲前的教育,主要是通過遊戲的形式,提升孩子的潛能,希望我們每個家長,抓住3歲前的黃金期,和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進行能力培養,那麼,所有的遊戲,家長就要把握尺度,有意識、有目的性的玩
  • 中國全腦開發教育發展現狀淺析
    隨著信息的高速傳播和普及,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也就是左腦與右腦。左耳、左視野以及左半身的運動行為與知覺行為所捕獲到的信息,都被第一時間傳輸到我們的右腦;而右耳、右視野、以及右半身的運動行為與感覺行為信息則在第一時間傳輸到左腦。
  • 幼兒心理學複習題答案(王振宇)
    A.幼兒早期 B.嬰兒期C.嬰兒晚期 D.幼兒初期11.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5-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 )。A.2歲-4歲 B.2歲-5歲C.3歲-6歲 D.3歲-8歲24.兒童語言最初是( )。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如何認識幼兒科學活動中的「探究」
    隨著對科學教育目標和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的深入理解與認識,人們也越來越強調幼兒的探究,強調科學教育的過程主要就是讓孩子親歷並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已經成為科學教育活動的一個核心詞彙。問:如何判斷一個活動是否是真正的科學探究活動呢?
  • 熱門幼兒教育雜誌-雜誌貓官方
    《東方娃娃·卜卜》,孩子不僅每月能閱讀一本優質的紙板書繪本,更能在情感、認知以及美術欣賞上,給到小幼兒更全面的閱讀關懷,詳情請見0-8歲:中國家庭首選《東方娃娃》,故事美育益智科普一站全齊。[02]  為3~7歲幼兒創辦的《東方娃娃》雜誌,中國最美親子刊。《東方娃娃》是那種編輯自己也十分期待著出刊,急著帶回家給自己孩子閱讀的雜誌。《東方娃娃》希望用藝術教會孩子看世界。
  • 0—6歲寶寶的空間智能理論及階段
    生活上,空間智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更近一步,對於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和修養,空間智能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幼兒空間智能發展4階段  兒童的空間智能有一個從靜態空間感知到獲得動態概念空間的發展過程,培養孩子的空間智能,也要根據每個階段孩子發展的特點,因勢利導。
  • 幼兒記憶特點解析,教你鍛鍊幼兒記憶,贏在幼兒成長起跑線
    而幼兒時期是兒童發展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記憶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對幼兒的學會一些鍛鍊幼兒記憶的方法鍛鍊幼兒記憶。。對其一生發展都起著重要意義。可愛的幼兒那麼應該如何鍛鍊幼兒記憶呢?首先我們要談一談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1幼兒常把想像與記憶弄混。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呢?舉一個例子就是小朋友特別喜歡一個玩具,但是媽媽沒有給他買。
  • 宇宙教育:讓孩子用更廣闊的視角認識世界
    從上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她就通過「宇宙教育」的理念向世人展示這種思考。在整個20世紀40年代,她通過授課傳授兒童教育的理論,發展出了生物和各元素的宇宙任務及其角色的概念。深入理解瑪利亞·蒙臺梭利的宇宙教育,必須要理解一種極其宏觀的看待地球歷史及人類在生物圈的位置的方式。她同時看到,這個方式可以激發孩子探尋人類在地球上行為的重要性的興趣。
  • 為家庭育兒提供支持服務 保障0~6歲嬰幼兒身心健康
    其中,0~3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嬰幼兒時期的經驗為他們的健康、社會、情感、認知以及語言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量的國際研究表明在兒童發展早期的關鍵階段,營養、刺激、免疫和保護對於促進兒童大腦的發育,幫助他們實現其最大潛能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期密切關注疫情對0~6歲兒童及家庭的造成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採取幹預措施,疫情可能會對兒童的成長產生長期的影響。
  • 關於學前教育的概念
    以上各種觀點,雖然各有差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把教育看成感化人、陶冶人、培養人的活動,是促進年青一代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教育的概念可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識地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品德和意識的活動。它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 孩子們的這些數學表現,你注意到了嗎?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鄧肯(Greg Duncan)認為,為了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奠定未來學習的根基,數學教育應儘早開始。 可見,數學啟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多麼重要啊! 孩子是天生的數學家。即便是嬰兒,也能察覺數量的改變,理解「更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