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轉速度為什麼會時快時慢

2020-12-03 冷知識大學問

人們拉一輛車子上坡,覺得很沉重,走得很慢;拉到坡頂後開始下坡又覺得很輕鬆,走得就很快。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速度時快時慢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知道,地球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當地球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運動時,受太陽引力的吸引,就象從坡上往下滑動一樣,把引力勢能轉變成運動速度,因此公轉速度越來越快。

到近日點後,地球公轉速度達到最大。相反,從近日點向遠日點運動時,就象從坡腳向坡頂攀登一樣,要失去一部分速度用來克服太陽對自已的吸引力,公轉速度就變得越來越慢。到達遠日點時,它的運動速度達到最小,之後又向近日點滑下去。如此年復一年,循環往復。

科學家們早就算出了地球公轉的平均線速度是每秒鐘29.79公裡,在遠日點最慢為29.3公裡,在近日點最快為每秒30.3公裡。

德國有位叫克卜勒的天文學家總結了這條所有行星運動都適用的「行星運動第二定律」,稱做:向徑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必定相等。

所謂向徑就是地球到太陽的連線。如何理解這條定律呢?我們可以這麼設想,地球在一個橢圓形的軌道上繞著太陽向前運動,一邊向前走,一邊要掃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地」。

在相同的時間內所掃的「地」的面積要相等,那麼,在橢圓半徑短的一面一定要走得快些;在半徑長的那一面一定要走得慢些,這樣才能保證所掃的面積都相等。所以地球的公轉速度便時快時慢了。

地球為什麼有始有終

中國古代有一個傳說,是盤古開天闢地到如今的,這個神話故事今天已無人相信了。

物質既不會產生也不會消滅,但能以一種存在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地球是由物質組成的,因此也必然遵循這一規律。

地球有它開始形成的時候,也會有最後毀滅的日子,那麼地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又將在什麼時候毀滅呢?

地球是一顆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從球的早期形成,發展、出現生物、人類誕生直到有朝一日地球滅亡,幾乎無不與太陽有關,因此科學家都把地球的形成與滅亡同太陽及太陽系的形成與滅亡作為同一個問題加以研究。

關於太陽及太陽系的起源有種種假說,歸結起來,可分為演化說和災變說兩種。不論哪種假說,有一點是公認的事實,即太陽向外輻射的能源是靠佔太陽總質量53%的氫聚變成氦,在聚變過程中,大約每秒鐘有6.3億噸氫轉變為氦後下沉到太陽的核心部分,另有460萬噸左右的氫轉化為輻射能,通過計算知道,太陽已經這樣向外輻射了大約60億年了。

既然地球是太陽的一顆行星,當然地球的形成必然要比太陽晚些,或者與太陽同時形成。

根據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測定的地殼年齡為30-40億年,加上形成地殼以前的年齡,地球的年齡應為40多億年,人們用這種方法測定掉到地球上的鐵隕石的年齡和測定從月球上取來的巖石標本的年齡,也均為45~46億年,所以人們已普遍認為地球的年齡已有46億歲了。

當有朝一日太陽行將滅亡的時候,地球當然會更早於太陽而毀滅。

隨著太陽不斷向外輻射,太陽上的氫會越來越少;而由氦構成的核心會越來越大;中心溫度也會越來越熱,以致這樣的高溫,可以使氦原子變成鐵原子等一類更為複雜的原子。

太陽也將輻射出更強的能量,同時太陽開始膨脹,逐漸變成一顆紅巨星,這顆紅巨星大到足以把地球的軌道包括在內,地球當然就壽終正寢了,不過據天體物理學家估計,這將是80億年後的事

相關焦點

  • 地球公轉速度是多少 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節氣
    我們將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
  • 地球的自轉速度為什麼時快時慢?
    經過反覆驗證,科學家測定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時快,有時慢。地球自轉速度一般因季節不同而變化,1 年中8~9月自轉速度最快,3~4月自轉速度最慢。地球不僅在1年內自轉速度不均衡,而且年與年之間自轉速度也有差異。近300年來,地球自轉最快的是1870年,最慢的是1903年。
  • 如果地球公轉速度不斷變慢,最終會不會撞向太陽?答案不可思議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早期的科學家通過觀測,慢慢地得知地球不僅在運動,而且運動得非常快,經過觀測計算,科學家得出,地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30.28km/s,也就是說,你就算一天一動不動,也會跟著地球運行340多萬公裡,很驚訝了是吧,即使現在最快的高鐵,也才不到200m/s。
  • 月球公轉速度像炮彈一樣快,但卻是最慢的,太陽速度是它的250倍
    地球每24小時左右就自轉一圈,體現在不同緯度上,地球的自轉線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其中以赤道的速度最快,達到了每秒465米,這個速度比聲音的速度(每秒340米)還快不少。那麼地球的公轉速度有多快呢?其實讓地球的軌道長度除以單位時間就能得出來了,計算發現地球每秒鐘就圍著太陽跑29.79公裡,北京到廣州的距離它只需要一分鐘,這個速度超過了地球上所有的火箭發射速度,唯一能超越這一速度的人類飛行器就是美國去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了,這個探測器受太陽引力的影響,在靠近太陽的近日點時最快每秒能達到40公裡
  •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有了一年四季,地球圍繞自轉軸旋轉有了晝夜之分。於是,就有不少人想著如何讓一天的時間變得更長一點。比如,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比現在慢10倍,那地球上的時間過渡會不會僅為目前的十分之一?然而,我們很多人都只是主觀臆斷性的假想,而對時間的本質缺少基本認知。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厲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求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 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端就堅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構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如今快得多。在地球最初構成的時分,太陽系是非常繁華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及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你絕對想像不到,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速度,竟有這麼快
    也就是說地球公轉的速度,大約是音速的87倍。難怪人們都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話一點都沒有錯,因為你的光陰,正在以每秒鐘大約30公裡的速度流逝……但是這麼快的速度,如果能用肉眼去觀察,卻很難看出它在移動。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珊瑚化石表明:3.7億年前一年有400天,地球自轉速度比現在快說到珊瑚,最著名的當屬澳洲的大堡礁。珊瑚是一類很古老的生物,早在寒武紀時期就開始在海中繁衍生息。珊瑚蟲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化石就是這些珊瑚蟲的遺骸。珊瑚蟲會分泌出石灰質的外殼,用來保護自己免受侵害,外殼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
  •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它奔跑的速度有多快?有個太空飛行器已經超過了它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感覺地球一動不動,然而實際上地球有兩大運動在影響著我們,那就是它的自轉和公轉了。地球每24小時左右就自轉一圈,體現在不同緯度上,地球的自轉線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其中以赤道的速度最快,達到了每秒465米,這個速度比聲音的速度(每秒340米)還快不少。那麼地球的公轉速度有多快呢?
  • 時間感覺為何時快時慢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16日報導】題:為何時間在人年老時過得快,驚恐時過得慢,度假時扭曲反常  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時間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如此才不會讓所有事情同時發生」。  不過,一位心理學家現在對時間過得太慢或太快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 月球自轉時會「晃動」,它並非分毫不差地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同。這兩個周期的相同並非是偶然,可以說是時間積累出的必然,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月球就是被地球潮汐鎖定了。為什麼月球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呢?可以先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鏈球運動員在擲鏈球時需要拉著球在原地轉幾圈,轉動的過程中鏈球就是只有一個面對著鏈球運動員。這個情景和月球繞著地球轉有相似之處,鏈條給鏈球的作用力提供了鏈球做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地球給月球的萬有引力提供了月球做圓周運動需要的向心力。不同之處在於萬有引力是無形的鏈條。
  • 地球公轉速度比炮彈速度還要快,你認識天上的星座嗎?
    地球公轉一圈的平均速度是每秒鐘29770米,在遠日點地球的速度是每秒鐘29270米,到近日點的時候已經增加到了每秒鐘30270米。所以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走距離是地球直徑的200倍,在一個小時的時間中地球能走8倍多的直徑距離,這個速度在地球上能達到炮彈發射速度的30倍左右了。
  • 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那達到光速時會是怎樣的情況?
    理論上說,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當運動速度趨近於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靜止,但理論上並沒有說「達到光速」,時間會怎麼樣。在狹義相對論中,是已經禁止了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的可能。一個靜質量為m0的物體,隨著它運動速度的加快,它的動質量M將會如此變化,看如下公式,當速度v逐漸增加,動質量M增加,當v趨近於光速c時,M趨近於無窮大,給一個具有無窮大質量的物體進行加速,理論上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狹義相對論中規定,一切有靜質量的物體皆不可能達到光速。
  • 地球自轉在變慢,月球公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在地球早期,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在恐龍時期一天只有20幾個小時,而今天,一天是24個小時。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那麼未來很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月那麼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和月亮有關。
  • 光速最快,那最慢的速度是什麼?能有多慢?
    :宇宙中信息傳播最快的速度等於真空中的光速。即使你的思想能瞬間想到銀河系、然後又瞬間回到地球,但你要想把你的想法告訴別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打電話了吧,但這也低於光速。了解了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我們接下來就說,宇宙中最慢的速度!
  • 火箭返回地球時會燃燒,發射時穿過大氣卻不會燃燒,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當我們發射火箭的時候,我們很少看到大氣層燃燒,但是當它返回的時候卻會因為摩擦力而燃燒起來呢?同樣是穿過地球的大氣層為什麼會有這樣巨大的區別呢?當宇宙中的天體高速進入到地球大氣層中的時候產生了非常強大的衝擊波,也可以叫「激波」,壓縮了空氣,從而產生了巨大的熱量,比較小的隕石可能在大氣層中就被燃燒殆盡了,有的個頭更大,速度更快的隕石很有可能砸到地面。小的隕石在高溫的條件下,會被直接融化成液態。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運動是所有運動的複雜合成,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兩種最基本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著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做繞轉運動,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太陽系八大行星公轉的軌道平面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這就是八大行星公轉的共面性。
  • 地球的公轉運動,按地球公轉速度來算,應該是坐地日行257萬千米
    近日點和遠日點示意圖地球公轉的近日點大約每年1月初到達,此時地球公轉的速度最快;而>遠日點大約每年7月初到達,此時地球公轉的速度最慢。地球公轉也有角速度和線速度,地球在一年時間內繞了太陽一周,也就是轉了360°,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大約為59′每天。地球公轉一周的總長度約為9.4億千米,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大約為29.8千米每秒,也就是每秒鐘地球前進大約30千米,大約每天前進257萬千米。
  • 為什麼地球的自傳速度越來越慢,是什麼影響了它
    地球從成型至今,已經轉的越來越慢了,從最開始之處,地球的自轉時間只有8個小時,到現在已經有24個小時,是什麼導致了地球越轉越慢呢,其實還是和月球有關係,月球和地球之間的相互影響,形成了地球上獨特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