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公轉速度不斷變慢,最終會不會撞向太陽?答案不可思議

2020-12-04 科學拾遺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很難感覺到地球是運動的,所以古時候的人們都認為地球是不動的,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任何物體都環繞在地球的周圍。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早期的科學家通過觀測,慢慢地得知地球不僅在運動,而且運動得非常快,經過觀測計算,科學家得出,地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30.28km/s,也就是說,你就算一天一動不動,也會跟著地球運行340多萬公裡,很驚訝了是吧,即使現在最快的高鐵,也才不到200m/s。

而地球運動也很有意思,生活中,別人惹我們生氣,或者是我們和別人逗著玩,總會用到「滾」字,粗暴點的就是大叫一聲滾出去,溫柔點的就說以圓潤的方式離開。儘管我們總是說到滾,但真正滾的,基本沒有,不過地球的運動方式就完美的闡述了「滾」字的含義,雖然沒有人叫它這麼做。如果你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你就會發現,地球滾動著走向遠方。

地球運動不是漫無目的的,它饒著地球公轉,我們知道,一個物體進行圓周運動,就必須要有一個向心力,而地球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和太陽的萬有引力提供的。一般情況下,太陽的引力剛好可以維持地球的公轉,所以人類和太陽的相對位置基本保持不變,為什麼要帶上基本呢?因為還有宇宙膨脹。

我們假設,如果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速度逐漸變小,比如地球的公轉速度短時間內從30km/s降到20km/s,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牛頓經典力學告訴我們,物體的向心力和它圓周運動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現在地球的速度變慢了,就意味著地球的向心力也變小了,太陽只需要一部分的引力就能維持地球的圓周運動,另一部分引力沒事幹,就開始向太陽的方向拉扯地球,這樣,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最終,地球撞在了太陽上。

不過,上面的是理論上的分析,我們來分析實際的情況。首先,我們看看一些行星的運行速度,海王星的公轉速度是5.43km/s,木星的公轉速度是13km/s,火星的是24.1km/s,而水星的是47.8km/s,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離太陽越近的天體速度就會越快,而地球的速度變慢,就有可能會遠離地球,儘管非常不可思議,但太陽系中的情況確實如此。

而且,如果地球真的不斷靠近太陽,那麼它的向心力就會增大,有可能會導致萬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然後地球開始做離心運動。事實上,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而我們也不斷的遠離太陽,不過遠離太陽可能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關係,誰知道呢?

如果地球的速度一下子變得極小,你認為它是會遠離太陽,還是撞向太陽?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一樣地變慢十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了!2019年還有6天就結束,每當臨近年關的時候,在我們朋友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信息,往往都是感嘆時間易逝和容顏易老。然而,真的是時間本身過得太快,或是歲月催人老嗎?
  • 擁有橢圓形公轉軌道的地球,為什麼沒有飛離或撞向太陽?
    比如,在地球的公轉軌道上,明明有近日點和遠日點這樣的特殊位置,那地球為什麼依然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中,而沒有飛離或撞上太陽?地球公轉需要遵循的規律不止一個正如地球的自轉具有特殊的規律一樣,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在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時候,同樣也是在一個非實體的軌道上規律性的運行。
  • 地球公轉速度為什麼會時快時慢
    人們拉一輛車子上坡,覺得很沉重,走得很慢;拉到坡頂後開始下坡又覺得很輕鬆,走得就很快。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速度時快時慢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知道,地球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當地球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運動時,受太陽引力的吸引,就象從坡上往下滑動一樣,把引力勢能轉變成運動速度,因此公轉速度越來越快。到近日點後,地球公轉速度達到最大。相反,從近日點向遠日點運動時,就象從坡腳向坡頂攀登一樣,要失去一部分速度用來克服太陽對自已的吸引力,公轉速度就變得越來越慢。到達遠日點時,它的運動速度達到最小,之後又向近日點滑下去。如此年復一年,循環往復。
  • 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但是好景不長,在地球形成沒多久,地球周圍一顆行星忒亞與地球發生了撞擊,忒亞的體積相當於如今的火星大小,如果被這麼一個大傢伙撞擊,非要把地球撞散架不可,但地球比較幸運的在於這次撞擊屬於側撞,並沒有把地球撞散架。
  •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圍繞太陽公轉會怎樣?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環繞太陽的運動會怎樣呢?比如地球撞上了一堵看不見的牆,當然這是完全不可能的,這是不會發生的。在我們開始想像地球完全失去軌道速度的恐怖後果之前,讓我們先來討論下其中涉及的物理學。地球以大約每秒30公裡的軌道速度圍繞太陽運動,這正是地球所需的速度來抵消來自太陽將其向內拉的引力。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厲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求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 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端就堅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構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如今快得多。在地球最初構成的時分,太陽系是非常繁華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及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
  • 如果地球不公轉了,會發生些啥?
    如果宇宙裡伸出一根巨大的指頭,讓地球慢慢地停止公轉,會發生啥事兒?沒啥好事。來自己動手試試看吧。在下方的模擬器中點「開始」(Start)鍵。你就能看到一個行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模擬器來源:Phet交互模擬機構/科羅拉多大學現在試著點「重置」(Reset)鍵,拖動寫有「V」的圓圈來減少行星公轉的速度,再點擊一次「開始」鍵。會發生什麼呢?(你玩這個的時候,也可以試試下拉菜單中各種不同的場景,並觀察相應情境下的「重力之舞」——對,你會在上面花很多時間的。)如果你把行星的速度降到足夠慢,就能看到它撞向太陽了。
  • 地球公轉速度是多少 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節氣
    我們將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
  • 地球自轉在變慢,月球公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在地球早期,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在恐龍時期一天只有20幾個小時,而今天,一天是24個小時。如果地球歷史足夠長,那麼未來很有可能一天就是一個月那麼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和月亮有關。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珊瑚後代總是生活在老一輩珊瑚的石灰質遺骨堆上,這些珊瑚不斷的製造石灰質的外壁,年復一年,不斷向四周伸展,最終形成壯觀的珊瑚礁。珊瑚礁形成速度很慢,礁體厚度每年只增長几釐米。上圖為單體珊瑚單體珊瑚會形成一個桶狀的石灰質外壁,外壁時粗時細,呈環節狀分布,每一節上又布滿了細小而平行的環紋,環紋的寬度不到0.05毫米。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正在變慢,未來有可能一天就是1000個小時
    真正對地球產生較大影響的撞擊發生於一次火星大小的行星撞擊。如果一顆行星與地球正面相撞,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有可能會讓地球直接崩成幾塊,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地球了。所以這一次的行星撞擊地球只是側面進行的碰撞。雖然只是一次側面碰撞,但是威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直接將地球撞出了大量的物質,這些碎片物質圍繞在地球周圍形成了行星環。在行星環中有一個較大的個體,它就是月球的前身。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當然,這個事太遙遠,我們沒必要為之擔心。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  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
  • 未來一天從24小時變240小時?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可能不少人在孩童時代都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太陽為什麼升起落下?現在知道是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八大行星都受到它的引力,各自運行在固定的軌道上。地球不停地自轉,這才有了黑夜白晝更替,有了一天24小時。公轉其實是受到了太陽引力的影響,太陽不出問題,那地球的公轉也不會。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會逐年變慢嗎?
    每年,地球繞軸旋轉一圈時,繞太陽旋轉一圈。在逐年的基礎上,我們的軌道變化微乎其微,以至於幾乎無法察覺,因為與行星繞太陽公轉的總時間(約45億年)相比,一次公轉(1年)的持續時間很小十億年)。然而,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足夠廣泛,而我們的現代儀器也足夠敏感,我們不僅知道地球的軌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略有變化,而且我們可以量化並確切地說出這些變化將是什麼。
  • 如果地球的自傳速度變慢十倍,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變慢十倍?
    地球自轉真的變慢十倍,那麼人也不能多活十倍時間,假如按天計算,人的壽命減少了十倍,但其實時間都沒變,因為生理活動並不會產生改變,它以自身的時間參考系工作,但可以根據相對論中的超高速速度運行時時間變慢的原則,想要真正時間變慢只要地球加快自轉即可,當自轉線速度非常接近光速時,即可實現時間變慢的效果
  • 地球正在遠離太陽,而最後又會撞向太陽?這是為什麼?
    目前來說地球正在遠離太陽,但是並不會一直遠離,在未來又會慢慢的螺旋靠近太陽,最終和我們的母恆星融合。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遠離的原因是什麼?未來靠近的原因又是什麼?
  • 如果地球停止公轉,你們生命的最後64天竟是這樣...
    並不因為它有什麼特別,單純是因為它(至少對我來說)很吸引,思考起來也很有意思。如果宇宙裡伸出一根巨大的指頭,讓地球慢慢地停止公轉,會發生啥事兒?沒啥好事。地球會撞向太陽!現在試著點「重置」(Reset)鍵,拖動寫有「V」的圓圈來減少行星公轉的速度,再點擊一次「開始」鍵。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正在放慢腳步嗎?或者說時間的流逝變慢了,這確實是事實。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的時間要比過去更長,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了1.7毫秒。往回推算,在6500百萬年到2.4億年前恐龍在地球出沒時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而這些變化都跟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有關,那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又是因為什麼呢?地球變慢的自轉速度又是為何?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終有一日,一天就是一個月
    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格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始就保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現在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