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很難感覺到地球是運動的,所以古時候的人們都認為地球是不動的,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任何物體都環繞在地球的周圍。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早期的科學家通過觀測,慢慢地得知地球不僅在運動,而且運動得非常快,經過觀測計算,科學家得出,地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30.28km/s,也就是說,你就算一天一動不動,也會跟著地球運行340多萬公裡,很驚訝了是吧,即使現在最快的高鐵,也才不到200m/s。
而地球運動也很有意思,生活中,別人惹我們生氣,或者是我們和別人逗著玩,總會用到「滾」字,粗暴點的就是大叫一聲滾出去,溫柔點的就說以圓潤的方式離開。儘管我們總是說到滾,但真正滾的,基本沒有,不過地球的運動方式就完美的闡述了「滾」字的含義,雖然沒有人叫它這麼做。如果你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你就會發現,地球滾動著走向遠方。
地球運動不是漫無目的的,它饒著地球公轉,我們知道,一個物體進行圓周運動,就必須要有一個向心力,而地球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和太陽的萬有引力提供的。一般情況下,太陽的引力剛好可以維持地球的公轉,所以人類和太陽的相對位置基本保持不變,為什麼要帶上基本呢?因為還有宇宙膨脹。
我們假設,如果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速度逐漸變小,比如地球的公轉速度短時間內從30km/s降到20km/s,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牛頓經典力學告訴我們,物體的向心力和它圓周運動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現在地球的速度變慢了,就意味著地球的向心力也變小了,太陽只需要一部分的引力就能維持地球的圓周運動,另一部分引力沒事幹,就開始向太陽的方向拉扯地球,這樣,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最終,地球撞在了太陽上。
不過,上面的是理論上的分析,我們來分析實際的情況。首先,我們看看一些行星的運行速度,海王星的公轉速度是5.43km/s,木星的公轉速度是13km/s,火星的是24.1km/s,而水星的是47.8km/s,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離太陽越近的天體速度就會越快,而地球的速度變慢,就有可能會遠離地球,儘管非常不可思議,但太陽系中的情況確實如此。
而且,如果地球真的不斷靠近太陽,那麼它的向心力就會增大,有可能會導致萬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然後地球開始做離心運動。事實上,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而我們也不斷的遠離太陽,不過遠離太陽可能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關係,誰知道呢?
如果地球的速度一下子變得極小,你認為它是會遠離太陽,還是撞向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