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2021-01-21 騰訊網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

把愛國之情 報國之志

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

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為貫徹落實指示精神,教育部開展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在近日公布的首批20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由北京理工大學王越院士領銜的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成功入選!

北京理工大學作為黨創建的第一所理工大學和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具有鮮明的國防特色,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人才培養中心工作,在科技重大研究中注重多學科交叉、多團隊合作和多平臺協同,瞄準「大平臺、大項目」,組建大團隊,努力創造「大成就」!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就是其中的代表。

王越,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兵器工業第206所所長,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雷達與通迅系統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理工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負責人。

北理工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長期從事信息安全與對抗、信號處理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教書育人、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做出成績,取得成果。在王越院士的帶領下,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團結凝聚的教師團隊。

立德樹人,培育英才

「培養引領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是北理工以實際行動踐行「學術為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辦學理念的真實寫照。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己任,表現突出,在王越院士和陶然、安建平、吳嗣亮、羅森林等教授帶領下,潛心教學研究、課程建設、青年教師培養等工作,院士帶頭,教授們率先垂範,親自上講堂,以自己的知識和品德為教書育人盡心盡力。

王越院士已年過八旬,仍然奮鬥在教學第一線,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站立課堂,連續講課3節,成為常態,院士給學生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堂堂觸動心靈的思想教育課。王越院士是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主講的《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理論》是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王越院士還領銜主持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擔任全國競賽組委會主任20 年。目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已成為組織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受益面廣、影響力強、認可度高的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在它的推動下,全國各地普遍制度化舉辦校級、省級電子競賽,形成了非常可觀的競賽受益輻射面,對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我國信息產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團隊教師陶然教授是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多年堅持講授本科《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課和研究生課程,將分數域信號處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於本科生、研究生課程講授中,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被評為優秀,指導和共同指導的博士共4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先後獲得校師德標兵、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多個稱號。

團隊教師羅森林教授為北京市教學名師,學科專業責任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和質量工程項目20餘項;已出版教材(含著作)12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北京市精品教材4部;獲批專利30餘項;2004年發起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ISCC)已連續舉辦14屆(國內第一),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此外,團隊十分重視社會服務、學術交流、科普、科研成果轉化工作,近年來舉辦了研究生暑期學校、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學生科普講座、科研基地參觀等活動多次,擴大了人才培養的受惠面。

在團隊教師的努力下,信息對抗技術專業、信息系統及安全對抗實驗教學中心分別獲批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專業建設點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近5年來獲得多項教學成果和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大學生創新項目十佳項目等獎勵,培養的研究生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1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篇、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1篇、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1篇、電子學會優秀碩士論文1篇。

心有大我,時代擔當

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國防科技事業和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北理工用實際行動助推「中國夢」。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完成了高新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國家高技術863計劃等重要科研任務。

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信號處理機,圓滿用於神舟八/九/十與天宮一,神舟十一、天舟一與天宮二的歷次空間交會對接

團隊研製出海/陸/空系列高速交會相對定位測量雷達裝備、我國第一部星載空間目標測量雷達、第一部星載告警雷達、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信號處理機、北鬥導航衛星應急測控數傳一體機等設備,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團隊中多名教授受聘為政府、軍隊的技術專家,為我國科技、教育和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多人擔任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學會、IEEE等國際學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積極主辦各種學術交流會議。近5年來先後主辦「未來移動通信論壇」1次、「低慢小目標管控技術」國際研討會1次,承辦中國工程院第四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展望」院士論壇1次和國際會議特邀分會2次。

瞄準前沿,矢志創新

始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凝練重大科學問題,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已經成為北理工人攻堅重大科技成果的精神動力。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在信息安全與對抗、分數域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及其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國家科技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也得到了國際同行們的高度認可。

團隊在高速交會相對定位測量、遠程雷達探測與對抗等方面取得了有重大影響的成果,研製出多套空間目標探測雷達增程信號處理系統,將雷達作用距離拓展了8~10倍,使我國脈衝測量雷達首次具備了中高軌目標探測跟蹤能力。研製出我國第一部空間平臺自主威脅告警雷達,2013年以來用於完成我國首次太空飛行器在軌自主防撞軌控等驗證試驗,成果對提高我國空間平臺自主威脅感知與安全防護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團隊曾獲教育部創新團隊、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稱號,近5年來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獲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863某重大項目「傑出貢獻團隊」、「載人航天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發表SCI 高水平論文100多篇,獲發明專利100多項,其中多項專利在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

團結協作,傳承發展

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在重大項目的攻關與日常工作中,北理工的教師團隊,遵循根脈,培養時代新人,紅色接力棒代代傳。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堅持傳承學校的紅色傳統,堅持團隊協作,堅持組織育人,組織科研,健全老中青傳幫帶機制,以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在國防重大項目的攻關中培養具有紅色基因的時代新人。

在王越院士帶領下,團隊老、中、青結合,年齡結構合理;在聚焦於信息安全與對抗、信號處理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的同時,不忘通過承擔重大項目錘鍊隊伍;積極培養年輕教師,促進了教師隊伍的長期穩定發展。

團隊成員吳嗣亮教授獲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陶然教授當選IET Fellow,獲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先鋒榮譽;安建平教授當選中國電子學會會士,擔任戰支TJ載荷專業組等專家委員會成員;羅森林教授是北京市教學名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崔嵬教授入選教育部2013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邢成文副教授於2017年獲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

在北理工,還有很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教師團隊,他們在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偉大事業中,踏實前行、默默無聞,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作一個個充滿北理工品格的閃亮成果,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鼎力貢獻。

相關焦點

  • 我校「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我校「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1-01-11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南政法大學團隊入選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
    近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西南政法大學由孫長永教授擔任負責人組成的刑事法一體化教師團隊成功入選。此前,經濟法教師團隊於2018年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華法文化傳播教育教師團隊於2019年入選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北林大「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上取得...
    北林大「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2020-04-27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五支「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背後的故事 今晚電視見
    2018年1月10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教師團隊入選。其中,重慶市高校共有5個教師團隊入選,分別是:重慶大學廖強「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西南大學李加納「油菜教師團隊」、西南政法大學盧代富「經濟法教師團隊」、重慶郵電大學王汝言「信息通信理論與技術教師團隊」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趙計平「汽車製造類專業群教師團隊」。
  • 重慶大學「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2日14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重慶市公布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重慶大學李百戰教授為負責人的 「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入選。李百戰牽頭於2004年組建了「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致力於該領域拔尖人才培養和國家重大需求關鍵技術研發,推動中國低碳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
  • 中國地質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創評以來,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學校各部門協同參與、通力配合,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創建。在前期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學校按照文明校園「六個好」的標準,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 ——記寧夏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
    老驥伏櫪志在報國 2018-02-09 來源:教師司   陳任,男,1963年生。1999年3月畢業於日本九州大學,獲博士學位。
  • 21個團隊被授予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榮譽稱號
    5月30日,吉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科協、省科技廳在吉林電視臺「吉林好人發布廳」舉辦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發布活動,授予21個團隊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榮譽稱號。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曉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秀蘭,省政協副主席支建華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
  • 曹喜濱李蘊洲獲評全省高校年度人物
    哈工大報訊(肖克/文)近日,黑龍江省高校2017-2018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發布儀式舉行。副省長孫東生出席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我校師生榜上有名,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曹喜濱教授、機電學院機器人研究所碩士生李蘊洲分別獲評全省高校教師年度人物和大學生年度人物。
  • 廣工「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深入連南扶貧慰問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骨幹教師和三個本科班以及部分研究生共43人,來到清遠市連南縣大坪鎮的牛路水村進行系列扶貧慰問活動。  活動中,師生共走訪了42戶貧困戶,每戶贈送10斤大米,5斤糧油;走訪了鄉村醫院,贈送投影儀、電腦和該教學團隊自己研發的電子聽診器。  在牛路水村,師生們參觀該村新農村建設成果,並和村委幹部們進行座談。
  • 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首次走進河南
    作為一個至誠無私的愛國者,黃大年時刻惦記著養育他成長的這片土地,他的脈搏時刻和祖國一起跳動,祖國是他最大的眷戀!」11月29日,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首次走進河南,來到「中國礦業高等教育的發源地」——河南理工大學,奏響了一曲激情、奉獻與夢想的讚歌。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地質學教師團隊
    對於以地質為學科特色的行業高校來說,地質學專業無疑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基礎和龍頭,始終發揮著孵化器、穩定器、推進器的重要作用。  團隊堅持教學理念改革,每年組織教師選擇地質典型現象地區野外集體考察,開展教學研究,考察成果融入課堂教學。指導學生科研立項、創新創業項目157項,組織和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並榮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團體一等獎,更好地培養了地質類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 北京硬核高校:科研取得重要進展,在生態學TOP期刊發文!
    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營教師團隊對張廣才嶺、長白山、小興安嶺300公頃大樣地中60餘萬株林木開展8-15年定位觀測,並設置了涵蓋東北天然林的地理網格狀監測樣地,大樣地與網格樣地共同構成了點面結合的研發平臺。近日,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用黃大年先進事跡教育黨員和師生
    、充分認識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重要意義  黃大年同志是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愛國報國的先進楷模,是我省高校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他嚴謹治學,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把培養人才和建設團隊作為傾盡心血的職業理想,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且用得上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師者之德、之行、之風、之魂。  四是忘我拼搏、為實現中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爭分奪秒在為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徵途上努力拼搏,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把個人理想融入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壯闊篇章。
  • 師者黃大年
    生前,黃大年有許多頭銜,國家「千人計劃」入選專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第三屆執委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學部長、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身後,他獲得許多榮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傑出科學家、全國優秀教師……他是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愛國報國的先進楷模,高校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他用畢生努力實現了愛國之情
  • 中宣部追授黃大年「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黃大年簡歷資料介紹
    新華社長春5月26日電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傳部26日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知識分子」黃大年的先進事跡,追授黃大年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黃大年同志生前是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
  • 黃大年先進事跡激勵知識分子愛國奮鬥:以家國為念 為民族燃燈
    黃大年生前率領的團隊,以更加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繼續著他未竟的事業:深探項目完成驗收,深探專著付梓出版,黃大年生前設計的3個項目成功立項並進入實施階段。吉林大學建立起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開設了黃大年創新實驗班、組建了黃大年創新團隊、落成了黃大年實驗室。  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邴正說:「黃大年是吉大的驕傲和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