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上取得...

2020-12-04 澎湃新聞

北林大「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2020-04-27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營教師團隊對張廣才嶺、長白山、小興安嶺300公頃大樣地中60餘萬株林木開展8-15年定位觀測,並設置了涵蓋東北天然林的地理網格狀監測樣地,大樣地與網格樣地共同構成了點面結合的研發平臺。近日,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團隊於2018年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19年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團隊」。此項研究是在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林業大學傑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等共同支持下開展的。

大樣地與網格樣地構成點面結合的研發平臺

團隊通過研究,為東北森林生物多樣性緯向梯度格局提供了機制性的解釋。研究區橫跨暖溫帶、中溫帶及寒溫帶,不同氣候帶之間的生態過渡區通常具有較大的環境變異性,從而導致較高的物種周轉率。

該研究檢驗了兩個與北部溫帶森林區域有關的假設:β多樣性響應於不同生態區之間的環境異質性而具有非單調緯向變化;生境過濾對β梯度的作用效應受區域物種庫大小的影響。

研究發現β偏差隨緯度梯度表現出非單調變化模式,在50°N附近出現峰值,反映出樹種的組成及分布在中溫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渡與轉變;之後由於環境異質性的降低,在寒溫帶隨緯度的增加迅速下降,支持了第一個假設。β偏差的非單調緯向格局主要受東北地區年降水、降水季節性及最乾旱季降水控制,因此環境過濾是β梯度的重要驅動力。環境貢獻大小對區域物種庫具有明顯的依賴性,環境對β偏差的影響隨著區域物種庫的增大而增大,支持了第二個假設。

β偏差緯度梯度及其環境貢獻隨區域物種庫大小的變化

另外,團隊通過分析和研究,為物種共存及群落構建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SCIENCE雜誌在創刊125周年之際,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其中「物種的多樣性是由什麼決定的」位列前25個被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凸顯了破解物種多樣性形成與維持機制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該研究以團隊位於吉林蛟河的42公頃大樣地複測數據、836個幼苗樣方連續5年的動態監測數據為基礎,闡明了生態位分化和負密度制約是影響東北針闊混交林樹木存活的關鍵機制,值得關注的是二者的相對重要性在不同生活史階段表現也不盡相同。

樹木存活對鄰體身份及密度的響應

這項研究進展以「Abiotic niche partitioning and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across multiple life stages in a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astern China」為題,發表在生態學TOP期刊Journal of Ecology(IF:5.6)上。

林學院16級博士姚傑為論文第一作者,趙秀海教授和張春雨教授為通訊作者。

論文下載連結

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1365-2745.13335

往 期 回 顧 (點擊文字查看原文)

-bjfu1952-

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新媒體聯盟

來源 | 林學院

整理排版 | 鯤川

原標題:《北林大「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理工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把愛國之情 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為貫徹落實指示精神,教育部開展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在近日公布的首批20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由北京理工大學王越院士領銜的信息安全與對抗教師團隊成功入選
  • 北京硬核高校:科研取得重要進展,在生態學TOP期刊發文!
    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營教師團隊對張廣才嶺、長白山、小興安嶺300公頃大樣地中60餘萬株林木開展8-15年定位觀測,並設置了涵蓋東北天然林的地理網格狀監測樣地,大樣地與網格樣地共同構成了點面結合的研發平臺。近日,團隊在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西南政法大學團隊入選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
    近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西南政法大學由孫長永教授擔任負責人組成的刑事法一體化教師團隊成功入選。此前,經濟法教師團隊於2018年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中華法文化傳播教育教師團隊於2019年入選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我校「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我校「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1-01-11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寧夏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
    現為寧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寧夏大學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主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優勢特色作物現代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寧夏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
  • 重慶五支「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背後的故事 今晚電視見
    2018年1月10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教師團隊入選。其中,重慶市高校共有5個教師團隊入選,分別是:重慶大學廖強「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西南大學李加納「油菜教師團隊」、西南政法大學盧代富「經濟法教師團隊」、重慶郵電大學王汝言「信息通信理論與技術教師團隊」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趙計平「汽車製造類專業群教師團隊」。
  • 重慶大學「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榮獲重慶市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2日14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重慶市公布第二批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重慶大學李百戰教授為負責人的 「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入選。李百戰牽頭於2004年組建了「可持續建築環境教師團隊」,致力於該領域拔尖人才培養和國家重大需求關鍵技術研發,推動中國低碳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
  • 廣工「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深入連南扶貧慰問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骨幹教師和三個本科班以及部分研究生共43人,來到清遠市連南縣大坪鎮的牛路水村進行系列扶貧慰問活動。  活動中,師生共走訪了42戶貧困戶,每戶贈送10斤大米,5斤糧油;走訪了鄉村醫院,贈送投影儀、電腦和該教學團隊自己研發的電子聽診器。  在牛路水村,師生們參觀該村新農村建設成果,並和村委幹部們進行座談。
  • 科研動態 | 北林大近期科研進展掃描
    >北林大環境學院科研團隊在工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反應領域取得新進展北林大團隊在生物質能源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北林大保護學院研究團隊在植物生態適應研究的新方法上取得進展北京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中科院植物所等聯合解析重要木本花卉 – 杜鵑花高質量基因組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地質學教師團隊
    地質學教師團隊不僅將地學的精義不斷推進,更是將地質人的品格代代相傳,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團結協作、成果顯著的團隊,在教書育人、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驕人成績,一批批優秀學子從此築夢起航,走向國家最需要的地方,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 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首次走進河南
    作為一個至誠無私的愛國者,黃大年時刻惦記著養育他成長的這片土地,他的脈搏時刻和祖國一起跳動,祖國是他最大的眷戀!」11月29日,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首次走進河南,來到「中國礦業高等教育的發源地」——河南理工大學,奏響了一曲激情、奉獻與夢想的讚歌。
  •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各地區各部門結合黃大年先進事跡說感悟
    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開展向黃大年學習活動中,要分層次、有系統地挖掘和宣傳一批教書育人的先進模範,在教育戰線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向全社會充分展示新時期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風貌,唱響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  培育黃大年式團隊。黃大年具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
  • 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日報重慶7月24日電(記者 譚英姿 鄧蕊 王壯飛)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起源於1982年我國知名傳熱學者辛明道教授創建的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3年以來,團隊面向國家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延伸至微生物制氫、乙醇及沼氣發酵、微藻能源等微生物能源轉化過程中關鍵熱物理問題研究領域,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和特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
    中國日報重慶7月24日電(記者 譚英姿 鄧蕊 王壯飛)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起源於1982年我國知名傳熱學者辛明道教授創建的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3年以來,團隊面向國家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延伸至微生物制氫、乙醇及沼氣發酵、微藻能源等微生物能源轉化過程中關鍵熱物理問題研究領域,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和特色。
  • 中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典專家合作取得科研突破!
    解析了杜鵑高質量的基因組圖譜及其構成特點,揭示了花色形成相關的基因調控模式、關鍵的轉錄因子及結構基因,為杜鵑花關鍵性狀遺傳機制研究和基因組編輯等高效分子設計育種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礎。Biotechnology Journal》(影響因子6.018,生物二區)國際期刊上。
  • 黃大年先進事跡感動武漢高校師生
    聽完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後,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袁佔軍說。    10日下午,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武漢大學舉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等湖北地區高校師生代表,武漢大學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學者、萬人計劃學者、海外引進人才及教師學生代表等近千人聽了報告。
  • 師者黃大年
    生前,黃大年有許多頭銜,國家「千人計劃」入選專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第三屆執委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學部長、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身後,他獲得許多榮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傑出科學家、全國優秀教師……他是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愛國報國的先進楷模,高校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他用畢生努力實現了愛國之情
  • 黃大年科研團隊:吉林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科研團隊
    為宣傳「黃大年式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提出的殷切期望 給地球做CT的團隊 什麼是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團隊?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原理和定理定律研究地球,為人類解決生存的資源、環境,以及地球的形成演化等問題,俗稱給地球做「CT」。
  • 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全國巡迴報告
    劉雲山代表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黃大年同志家屬表示親切慰問,並頒發黨中央追授黃大年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證書、獎章。  劉雲山在會見時說,黃大年同志的事跡和精神感人至深,不愧為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榜樣和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 用黃大年先進事跡教育黨員和師生
    他嚴謹治學,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把培養人才和建設團隊作為傾盡心血的職業理想,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且用得上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師者之德、之行、之風、之魂。  四是忘我拼搏、為實現中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爭分奪秒在為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徵途上努力拼搏,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把個人理想融入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壯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