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蛋白修飾H3K4me2在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2020-11-02 BioArt

責編 | 兮


細胞內的DNA每時每刻都會受到來自代謝活動或外界造成的各種損傷。當DNA損傷發生時,細胞活動會中止,以便於DNA 修復蛋白接近並清除損傷。如果損傷得到及時修復,細胞活動和功能會恢復正常,繼續參與發育和衰老的過程。相反,如果修復沒有及時進行,就會造成細胞功能異常,從而導致發育障礙、癌症以及早衰。因此,了解DNA損傷修復的機制可以幫助人類理解疾病與衰老的成因。近年來的研究多集中於探究DNA損傷後的識別和修復過程,然而當損傷被修復以後,細胞功能如何恢復正常,是否能完全恢復到損傷前的狀態,則知之甚少。


近日,德國科隆CECAD (德國衰老相關性疾病研究中心)Björn Schumacher團隊(第一作者為王斯瑤博士)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H3K4me2 regulates the recovery of protein biosynthesis and homeostasis following DNA damage在被紫外線照射過的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上首次發現了一個被DNA 損傷所激活的組蛋白修飾:H3K4me2。這一組蛋白修飾可以幫助損傷修復後的細胞重啟蛋白生成,重建蛋白平衡穩態,從而維持損傷後生物體的發育和衰老過程。



H3K4me2是與DNA緊密相連的組蛋白上的甲基化修飾。研究人員發現在DNA損傷發生後H3K4me2會逐漸累積並在24小時後達到峰值,之後逐漸回落。H3K4me2在DNA損傷後的短暫升高說明它有可能參與了DNA損傷修復的過程。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利用甲基化酶突變體來降低H3K4me2水平。果不其然,這些缺失了H3K4me2的線蟲無法在DNA損傷後恢復正常的發育過程且其壽命大幅縮短。相反,如果人為升高H3K4me2水平,則可以使線蟲對DNA損傷更加耐受,能更快的在DNA損傷後恢復發育過程,並且大幅減小了DNA損傷對壽命的負面影響。儘管DNA損傷導致的H3K4me2升高有利於線蟲從損傷中恢復,在之後的實驗中卻發現H3K4me2並不參與DNA損傷的修復過程,而是影響了DNA修復完成之後細胞功能的恢復過程。藉助ChIP-seq和RNA-seq技術研究人員進一步確定了H3K4me2的短暫升高激活了蛋白合成及蛋白穩態的相關基因的轉錄,從而調節細胞功能恢復。此外,蛋白合成抑制劑cycloheximide顯著抑制H3K4me2累積所導致的DNA損傷耐受現象,進一步證明了H3K4me2通過調控蛋白合成而促進了損傷後細胞功能的恢復。


這一研究發現了蛋白的合成和穩態有助於細胞從損傷後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並且組蛋白修飾(H3K4me2)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此外,通過調節組蛋白修飾,可以有效的限制DNA損傷所導致的不良後果。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開發針對發育障礙和早衰類遺傳疾病的治療手段。鑑於DNA損傷在正常的衰老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該研究也可以應用在預防和延緩衰老的領域。


此外,第一作者王斯瑤博士所在的研究組位於德國科隆CECAD (德國衰老相關性疾病研究中心)Schumacher lab 正在招聘優秀博士生和博士後,希望有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背景的同行積極申請,有意者可以直接聯繫 bjoern.schumacher@uni-koeln.de或siyao.wang@uk-koeln.de。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94-020-00513-1


製版人:十一

相關焦點

  • Mol Cell:新研究揭示DNA損傷後的組蛋白降解促進DNA修復
    2020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DNA損傷可能發生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數DNA被包裹在核小體上,這就使得修復複合體無法進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DNA會誘導組蛋白耗竭,這增加了DNA纖維的可訪問性和靈活性,並提高了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
  • Nature:揭示組蛋白標記H3K36me2招募DNMT3A並影響基因間DNA甲基化
    2019年9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催化DNA中CpG甲基化的酶,包括DNA甲基轉移酶1(DNMT1)、DNA甲基轉移酶3A(DNMT3A)和DNA甲基轉移酶3B(DNMT3B)。這些DNA甲基轉移酶對於哺乳動物組織發育和體內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還與人類發育障礙和癌症有關,這就支持DNA甲基化在細胞命運的指定和維持中起著關鍵作用。
  • 新研究揭示DNA損傷後的組蛋白降解促進DNA修復
    DNA損傷可能發生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數DNA被包裹在核小體上,這就使得修復複合體無法進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DNA會誘導組蛋白耗竭,這增加了DNA纖維的可訪問性和靈活性,並提高了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它們還與人類發育障礙和癌症有關,這就支持DNA甲基化在細胞命運的指定和維持中起著關鍵作用。之前的研究已表明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參與了確定啟動子和活躍轉錄基因體的DNA甲基轉移酶定位和DNA甲基化的模式。然而,控制基因間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維持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Nature:揭示蛋白支架在修復DNA斷裂中起關鍵作用
    蛋白支架示意圖,圖片來自University of Copenhagen。每天,體內的細胞分裂數百萬次,要保持它們的身份,就需要母細胞無誤地將完整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子細胞。這不是一項小的任務,這是因為我們的DNA不斷受到環境和細胞自身代謝活動的攻擊。結果就是DNA鏈可以在每個細胞分裂周期中至少斷裂一次,並且這種頻率會因某些生活方式(比如吸菸)或先天性DNA修復缺陷而增加。
  •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動態表觀基因組對於發育和健康中適當的基因表達至關重要。此過程的核心是複雜的轉錄過程,該過程將細胞信號與染色質變化,轉錄機制和信使RNA的修飾(例如N6-甲基腺苷(m6A))整合在一起。然而,對動態表觀基因組的這些方面的整合在機理上還不是很了解。
  • CNS前沿文獻追蹤: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的γH2AX
    回頭看看,關於DNA損傷修復的文章分享了好幾篇,索性又扒了扒老文章,找到了一篇17年的nature子刊,看的是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的γH2AX,具體內容如下:作者想研究DNA損傷修復過程中γH2AX,先用共聚焦和WB看了一下伴隨修復過程 γH2AX的變化趨勢 看看損傷後不同時間點細胞周期、增殖情況
  • 基因頭條 | 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重要...
    科研進展 1、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分析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 巴豆醯化在生殖發育、腫瘤發生、轉錄調控、抗逆脅迫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淺談組蛋白修飾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 of histone蛋白質在翻譯後需要經過合適的摺疊及翻譯後修飾(PTM)才能行使正常功能,對組蛋白而言通常是甲基和乙醯基集團的修飾,常被成為histone marks。這些蛋白質在疾病中有重大作用,但可以被很多小分子抑制,進而調控疾病,所以是持續熱門的研究方向。2.
  • 新研究揭示mA通過共轉錄逆向調控組蛋白修飾的現象和機制
    m6A參與了眾多發育過程,m6A失調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表觀基因組的動態變化對於基因在發育和生理過程中的正確表達至關重要,轉錄過程是染色質動態調控的核心。儘管m6A通過共轉錄產生,它對染色質的直接調節作用仍然所知甚少。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 施揚何川Nature聯合發文揭示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
    在我們之前分享的中也發現m6A對於circRNA的翻譯起著重要作用,而最近施揚與何川強強聯手在Nature發文闡明了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之前何川曾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雜誌上發表綜述,對m6A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SIRT6在DNA損傷修復中的新功能
    責編 | 兮基因組不穩定性的增加是腫瘤和衰老的關鍵特徵之一,而DNA損傷修復能力的下降是導致基因組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根據識別損傷的方式不同,NER通路被分成兩條子通路:一條是全基因組NER(Global genome NER, GG-NER),它能識別並清除整個基因組中與核苷酸結構變化相關的螺旋扭曲;另一條是轉錄偶聯的NER(Transcription-coupled NER, TC-NER),它是在轉錄過程中,由於RNA聚合酶II被損傷的模板鏈阻滯而被激活。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
    該文章通過ChIP-chip技術, 對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組蛋白H3的賴氨酸9位點可以被乙醯化及單、二或三甲基化,這些組蛋白的修飾狀態對基因的表達以及染色質的組織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在擬南芥中,H3K9ac幾乎毫無例外地與轉錄激活相關,而H3K9me2則主要位於組成型異染色質區。
  • ...研究院藍斐團隊合作研究 報導H3K36me2調控DNMT3A建立DNA甲基化
    DNA 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修飾,調控多種生物過程,如異染色質形成、基因印記、X染色體失活、轉座原件沉默等,近年來的研究也表明DNA甲基化異常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DNA低甲基化也成為癌症的一個新特徵。哺乳動物中,DNA甲基化主要發生在CpG上(5mC),這是有DNA甲基轉移酶DNMT家族蛋白決定的。
  • 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再獲突破
    LSD2抑制OGT引起的腫瘤細胞生長機制示意圖 日前,復旦大學徐彥輝課題組在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領域獲得新進展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發生在組蛋白上的翻譯後修飾,主要發生在核心組蛋白的某些胺基酸殘基上,包括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飾狀態可以決定組蛋白的活性,是招募一些蛋白質與之結合,還是解除已結合的蛋白質,從而決定DNA的命運?是打開基因的表達,還是關閉?是進入複製,還是進行修復?這些都有可能受到組蛋白修飾方式的影響。
  • DNA損傷反應與DNA的修復(二)
    作為DDR(DNA損傷反應)的3個PIKK之一,DNA-PK在DDR中主要參與NHEJ過程。而另外兩個PIKK,ATM和ATR具有更多功能。DNA受損後,乙醯基轉移酶TIP60 / KAT5可以識別帶有H3K9me3組蛋白標記的裸露核小體,從而被募集到受損的染色質,並被屏蔽去磷酸化而維持激活狀態。激活的TIP60可以通過乙醯化(FATC基序中的K3016)來激活ATM。
  • 揭示修復酒精引起的DNA損傷的新機制
    2020年3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和英國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修復由酒精降解產物引起的DNA損傷的新機制。這一發現突顯了飲酒與癌症之間的聯繫。
  • DNA損傷反應與DNA的修復(三)
    ATR是其在人體中的對應基因,1996年被克隆。ATR通過其伴侶蛋白ATRIP被募集到覆蓋有複製蛋白A(RPA)的損傷區域。RPA是真核生物的單鏈DNA結合蛋白,損傷處的單鏈DNA(ssDNA)被RPA包圍後會募集ATR-ATRIP複合物。RPA-ssDNA是許多DNA修復途徑的重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