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組蛋白標記H3K36me2招募DNMT3A並影響基因間DNA甲基化

2020-12-04 生物谷

2019年9月18日訊/

生物谷

BIOON/---催化DNA中CpG甲基化的酶,包括DNA甲基轉移酶1(DNMT1)、DNA甲基轉移酶3A(DNMT3A)和DNA甲基轉移酶3B(DNMT3B)。這些DNA甲基轉移酶對於哺乳動物組織發育和體內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還與人類發育障礙和癌症有關,這就支持DNA甲基化在細胞命運的指定和維持中起著關鍵作用。

之前的研究已表明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參與了確定啟動子和活躍轉錄基因體的DNA甲基轉移酶定位和DNA甲基化的模式。然而,控制基因間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維持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塔頓布朗拉赫曼症候群(Tatton–Brown–Rahman syndrome, TBRS)是一種兒童過度生長障礙,是由生殖系DNMT3A突變導致的。兒童期巨腦畸形症候群(Sotos syndrome)是由NSD1的單倍劑量不足引起的,其中NSD1是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催化組蛋白H3在K36位點發生二甲基化(H3K36me2)。TBRS與兒童期巨腦畸形症候群具有相同的臨床特徵。這表明這兩種疾病存在機制上的關聯性。

圖片來自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534-3。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洛克菲勒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導NSD1介導的H3K36me2是在基因間區域招募DNMT3A和維持DNA甲基化所必需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histone mark H3K36me2 recruits DNMT3A and shapes the intergenic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

全基因組分析表明DNMT3A的結合和活性與常染色質的非編碼區域的H3K36me2共定位。在小鼠細胞中剔除基因Nsd1及其旁系同源物Nsd2導致DNMT3A重新分布到H3K36me3修飾的基因體上並且減少基因間DNA的甲基化。

來自患有兒童期巨腦畸形症候群和NSD1突變體

腫瘤

的患者的血液樣品也表現出基因間DNA的低甲基化。

DNMT3A的PWWP結構域在體外表現出對H3K36me2和H3K36me3的雙重識別,並且對H3K36me2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這種更高的結合親和力可通過源自TBRS的DNMT3A錯義突變加以破壞。

綜上所述,這項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跨染色質調節途徑,這種調節途徑將異常的基因間CpG甲基化與人類

腫瘤

生長和過度發育相關聯在一起。(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Daniel N. Weinberg et al. The histone mark H3K36me2 recruits DNMT3A and shapes the intergenic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534-3.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基因間甲基化調控機制
    研究揭示基因間甲基化調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5 13:59:5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hao Lu、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acek Majewski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C.
  • ...研究院藍斐團隊合作研究 報導H3K36me2調控DNMT3A建立DNA甲基化
    已有研究證明組蛋白修飾可以調控DNA甲基化,如組蛋白H3K4零甲基化通過被ADD結構域識別誘導DNA甲基轉移酶DNMT3A的活化構像以刺激其活性;而H3K4甲基化則不具備這種功能(表現為抑制信號),因此DNMT3A不作用於活躍啟動子和增強子區域;H3K36me3通過與DNMT3B的PWWP結構域結合招募DNMT3B促進活躍轉錄基因體區(genebody)的甲基化,但基因間區的DNA甲基化調控過程尚不清楚
  • Alpha助力DNA甲基化表型調控新發現
    Nature上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跨染色質調節途徑,即NSD1(一種組蛋白甲基轉移酶)介導的H3K36me2是在基因間區域招募DNMT3A和維持DNA甲基化所必需的,並將異常的基因間CpG甲基化與人類腫瘤生長和過度發育相關聯在一起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Weinberg et al,doi:10.1038/s41586-019-1534-3【1】Nature:揭示組蛋白標記H3K36me2招募DNMT3A並影響基因間DNA甲基化doi:10.1038/s41586-019-1534-3催化DNA中CpG甲基化的酶,包括DNA甲基轉移酶1(DNMT1)、DNA甲基轉移酶3A(
  • 新研究揭示mA通過共轉錄逆向調控組蛋白修飾的現象和機制
    該研究首次發現m6A直接逆向調控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2去甲基化的現象和機制,確立了RNA m6A修飾與組蛋白動態修飾之間的直接關係,揭示了環境和發育信號產生轉錄增強和記憶的新機制。在該項研究中,為了篩選m6A共轉錄調控的表觀修飾,夏來新團隊建立了一個染色質修飾的報告系統,當報告基因轉錄本上發生了m6A修飾時,他們發現對應染色質上的抑制型組蛋白修飾標誌物H3K9me2會被特異地去除,而其他的組蛋白修飾則變化不大。圖1.
  • 多篇研究成果聚焦甲基化研究領域新進展!
    母體維生素C缺乏並不影響整體胚胎發育,但會導致生殖細胞數量減少、減數分裂延遲和成年後代的生殖力下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來自缺乏維生素C的胚胎的生殖細胞的轉錄組與攜帶Tet1無效突變的胚胎的轉錄組非常相似。維生素C缺乏導致異常的DNA甲基化譜,包括減數分裂和轉座因子的關鍵調節因子的不完全去甲基化。
  • 植物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招募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組蛋白翻譯後共價修飾是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影響染色質的狀態而調控基因表達等過程。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飾(H3K27me3)通過維持基因的沉默狀態,在動植物細胞命運決定以及生長發育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基因組中特定位點的H3K27me3修飾水平由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和去甲基化酶進行動態調控。
  • 組蛋白修飾H3K4me2在DNA損傷修復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這一組蛋白修飾可以幫助損傷修復後的細胞重啟蛋白生成,重建蛋白平衡穩態,從而維持損傷後生物體的發育和衰老過程。是與DNA緊密相連的組蛋白上的甲基化修飾。相反,如果人為升高H3K4me2水平,則可以使線蟲對DNA損傷更加耐受,能更快的在DNA損傷後恢復發育過程,並且大幅減小了DNA損傷對壽命的負面影響。儘管DNA損傷導致的H3K4me2升高有利於線蟲從損傷中恢復,在之後的實驗中卻發現H3K4me2並不參與DNA損傷的修復過程,而是影響了DNA修復完成之後細胞功能的恢復過程。
  • 朱健康組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跨代遺傳
    該研究首次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遺傳的現象,並闡明了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多種表觀遺傳修飾機制共同決定了從頭甲基化通路—RdDM依賴的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分子機制。相較於CD位點,ND位點富含較高水平的活性染色質標記,如組蛋白H3K4me3修飾和H3K18ac修飾;另一方面,不同於ND位點在nrpd1突變體中幾乎丟失了所有序列類型的DNA甲基化,CD位點在突變體中依然保留了部分CG以及CHG甲基化。這些特徵可能導致了他們在DNA甲基化丟失後恢復過程中的不同表現。
  • 朱健康組在DNA甲基化跨代遺傳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研究首次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遺傳的現象,並闡明了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多種表觀遺傳修飾機制共同決定了從頭甲基化通路—RdDM依賴的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分子機制。DNA甲基化作為真核生物中最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其信息能否跨代傳遞對維持表觀基因組穩定性和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及傳代都是至關重要的。
  •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2020-08-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揭示相關組蛋白甲基化活性的串擾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黃晶課題組首次揭示了染色質的核小體結構對組蛋白修飾酶MLL(Mixed Lineage Leukemia
  • Nat Struct Mol Biol:證實表觀遺傳標記組蛋白修飾與DNA甲基化之間...
    如今,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建立起人類兩個最為基本性的表觀遺傳標記---組蛋白修飾和DNA甲基化---之間存在的首個關聯。相關研究於2012年9月30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上。
  • 發現DNA甲基化轉移酶獨特的生物...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表觀基因組,包括DNA甲基化,在有絲分裂分裂過程中穩定傳遞。然而,單細胞克隆擴增產生異質的甲基化組,因此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儘管不斷發生表觀遺傳漂移,DNA甲基化組仍保持穩定。
  • JBC:組蛋白甲基化調控研究
    2009年6月5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朱冰實驗室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發表題為「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L Is a Subunit of Human KMT3a/Set2 Complex Required for H3 Lys-36 Trimethylation
  • 淺談組蛋白修飾
    常見的功能域如CXXC (H3K4me3的reader,可以招募相應的writer SETD1對DNA進行甲基化修飾。又如bromo domain,含有這類domain的蛋白家族通常能夠識別組蛋白上經過修飾的賴氨酸,可以調控基因轉錄活性。 3.
  • 研究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完整調控途徑,詳細闡述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同時,該研究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DNA甲基化修飾發生於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DNA甲基化與DNA去甲基化決定了生物體內的甲基化水平和圖譜。
  • Mol.Cell Bio:揭示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轉錄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染色質的組蛋白末端會發生多種化學修飾(包括乙醯化和甲基化修飾等),是真核生物細胞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基因表達譜式的重要調控方式。之前的研究發現組蛋白H3K4甲基化分布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對基因轉錄主要起正調控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H3K4甲基化對某些基因表達起到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有待闡釋。
  • 【課題套路】一篇NC教你組蛋白甲基化課題新套路
    現如今,表觀遺傳學在疾病研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高分論文中不乏DNA/RNA/蛋白的甲基化/乙醯化研究。我們公眾號已經陸續解讀過研究熱點m6A的課題設計思路(後續還會有關於m6A的各種技術帖噠),這一回讓我們來看看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的研究應該如何設計。
  • 組蛋白甲基化與DNA甲基化的關係
    DNA甲基化需要進行基因篩選,由基因篩選識別出的一個基因被發現為一個與來自小鼠、蒼蠅和分裂酵母的組蛋白H3甲基轉移酶相關的蛋白編碼。這一發現將兩種類型的染色質更改聯繫在了一起:DNA甲基化和組蛋白甲基化。儘管DNA甲基化被認為是很多外源更改的關鍵,如X-染色體失去活性、銘記作用和基因沉寂等,但這裡組蛋白甲基化似乎是DNA甲基化的一個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