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揚何川Nature聯合發文揭示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

2020-11-26 搜狐

原標題:施揚何川Nature聯合發文揭示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 文獻精讀

表觀遺傳學算是生物學裡華人貢獻比較多的一個領域了。比如國外有張毅(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JHDM1,哺乳動物 DNA去甲基化)、施揚(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LSD1)、何川等等;國內有朱健康(植物 DNA去甲基化酶 ROS1)、徐國良(哺乳動物 DNA去甲基化)、李恩( DNA甲基化的建立)等。而且還有下一代的大牛也正在崛起。最近,表觀遺傳越來越熱,前段時間饒毅與朱冰還專門就表觀遺傳進行過相關的辯論。除了DNA甲基化,最近比較熱的就是RNA的m6A修飾了,M6A(N6-methyladenosine,6-甲基腺嘌呤)是真核生物mRNA內部序列中最常見的一種甲基化修飾,同時受到甲基轉移酶(METTL3,METTL14,WTAP等)/去甲基化酶(FTO,ALKBH5等)以及一些RNA結合蛋白(YTHDF1/2/3, ELAVL1等)的共同調控,在細胞內是一個動態可逆的過程。在我們之前分享的中也發現m6A對於circRNA的翻譯起著重要作用,而最近施揚與何川強強聯手在Nature發文闡明了RNA m6A修飾在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之前何川曾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雜誌上發表綜述,對m6A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篇綜述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真核生物中的m6A RNA甲基化、真核生物中的m6A「寫入」蛋白、哺乳動物中的m6A「擦除」蛋白、m6A的「讀取蛋白」及效應子功能、m6A的生物學影響。各位感興趣的可以按照文末提示下載原文閱讀。

DNA是生物遺傳信息的重要載體,DNA損傷劑廣泛存在於體內和體外。體內代謝過程產生的自由基和其它活性化合物可以造成DNA損傷;環境中的紫外線和離子輻射以及一些化學物質也可損傷DNA,DNA損傷及時清除或者修復,遺傳信息就能精確保留,如果修復功能有缺陷,DNA損傷就可能造成兩種結果:一是細胞死亡;二是發生基因突變,或進而惡性轉化為腫瘤細胞。

UV照射後DNA分子上的兩個相鄰的胸腺嘧啶(T)或胞嘧啶(C)之間可以共價鍵連結形成環丁醯環,這種環式結構稱為二聚體。胸腺嘧啶二聚體的形成是 UV對DNA分子的主要損傷方式。

DNA損傷之後細胞會啟動DNA的修復機制,這種機制被稱作DNA損傷反應(DDR)。在本文中作者發現,UV照射會引起DNA損傷位點對應的RNA部位發生快速短暫的m6A修飾。諸多polyA尾的轉錄本都會發生這種修飾,並且受甲基轉移酶METTL3和去甲基酶FTO的調控。當缺失METTL3時,細胞無法迅速修復UV照射引起的突變,並且對UV照射更加敏感,這表明m6A在UV照射引起的DNA損傷反應中有著重要作用。UV照射引起的反應涉及多種DNA聚合酶,其中一些負責重新合成被核苷酸減去修復途徑移除的DNA,另外一些則參與了跨損傷修復從而使得細胞忽略S期的損傷而繼續複製過程。DNA聚合酶κ(Pol κ)與核酸剪切修復途徑也參與跨損傷修復途徑,在METTL3催化下可以快速定位到UV引起的DNA損傷位點。 總之在本文中作者發現了RNA m6A修飾在UV誘導的DNA損傷反應中的重要作用,RNA的m6A修飾主要是指導細胞快速準確的將Pol κ募集到損傷位點並且加速DNA的損傷修復從而促使細胞存活。

為了鑑定DDR過程中涉及的新的染色質調控事件,作者篩查了損傷位點附近的染色質因子和修飾。令人驚訝的是,在U2OS細胞中m6A修飾特異性抗體能很好的識別UV微輻射引起的DNA損傷位點(Fig. 1a)。當進行UVC的全局輻射時,信號主要在細胞核內積累,並且呈現劑量依賴效應(Fig. 1b)。當進行UV照射時,核內信號強度就超過了細胞質,並且在照射後2 min達到峰值,8 min之後減弱。只有UV照射會引起這種反應,而γ射線引起的損傷則沒有誘導m6A修飾(Fig. 1c)。由於DNA和RNA的m6A修飾均可以被m6A修飾抗體識別,所以作者又探索了UV照射到底是引起的哪種修飾。結果發現,當用RNase A處理細胞時,損傷位點的m6A修飾積累消失了(Fig. S1g)。並且實驗表明只有poly(A)+ RNA會與UV照射成劑量相關關係並且在2 min達到峰值(Fig. 1d),而完全RNA則不行,這說明修飾主要發生在poly(A)+ RNA。

接下來作者想鑑定出調控RNA甲基化的酶。而實驗表明,一種已知的m6A甲基轉移酶METTL3可以在2 min內就定位到UV照射誘導的損傷位點處(Fig. 2a),而且敲除實驗發現,METTL3的催化活性是RNA m6A修飾反應的必須條件(Fig. 2b)。因為m6A修飾信號會很快從損傷位點處消失,作者又研究了RNA的去甲基化過程。實驗發現,一種已知的去甲基酶FTO會定位到損傷位點處,當敲除FTO時會增加損傷位點處RNA的m6A修飾,並且當使用UVC照射時,不僅可以增加核內m6A修飾而且可以增加m6A修飾的持續時間(Fig. 2c)。為了增強DDR,之前在細胞中加入了BrdU,不過在沒有使用BrdU的FTO敲除細胞中使用UV照射時也可以發生RNA的m6A修飾,並且在含有BrdU的細胞中用γ射線照射也沒有檢測到RNA的m6A修飾(Fig. 1c)。以上結果說明,m6A修飾反應是UV特異性的,由DNA損傷引起,並且可以通過在DNA中加入BrdU增強。

接下來作者研究了RNA的m6A修飾是否會影響DNA損傷的修復過程。通過使用一個可以識別環丁烷嘧啶二聚體(CPDs,UV照射引起DNA損傷的最初形態)抗體做基因組DNA的dot-blots實驗發現,敲除METTL3時,CPD的移除被延遲了(Fig. 3a)。與此一致的是,METTL3催化活性對於DNA損傷之後的轉錄及時的重新起始也至關重要(Fig. 3b,c)。最後,作者還發現METTL3催化活性對於經過10-15J UV照射的細胞存活也很重要(Fig. 3d)。

DNA聚合酶是DNA修復通路的下遊因子,作者接下來又研究了UV誘導的RNA m6A甲基化修飾是否可以調控他們定位到DNA損傷位點上。結果發現Pol κ定位到損傷位點與RNA m6A修飾同時發生,而且Pol κ是唯一一個招募需要METTL3和METTL4的聚合酶(Fig. 4a),並且依賴於METTL3的催化活性(Fig. 4b)。

總之,本文證實RNA甲基化在促進細胞UV抗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並且發現了一個新的通路,這個通路中METTL3、m6A RNA和Pol κ在UV引起的DDR反應早期中起著重要作用,而RNA的甲基化對於將Pol κ招募到損傷位點至關重要(Fig. 4c)。

參考文獻(公眾號對話框回復JC35下載文獻):

1 Xiang Y, Laurent B, Hsu CH et al. RNA m6A methylation regulates the ultraviolet-induced DNA damage response. Nature 2017; 543:573-576.

2 Fu Y, Dominissini D, Rechavi G, He C.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mediated through reversible m(6)A RNA methylation. Nat Rev Genet 2014; 15:293-306.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微信

入官方微信群,備註:

姓名-單位/學校-研究方向

·END·

科研小助手 關注的都說好

輕鬆科研|趣讀文獻|前沿資訊|逗逼科普

微信號:SciRes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新聞...
    《科學》發表同濟大學高亞威教授團隊聯合研究成果
  • Nature:揭示m6A在免疫系統中的作用
    2017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被稱作T細胞的白細胞調節著我們的身體對外源物質作出的免疫反應,即我們的適應性免疫反應。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暨南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了解到一種近期發現的RNA表觀遺傳標記發生的變化如何調節T細胞和它們作出的這種免疫反應。
  • 基因頭條 | 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重要...
    科研進展 1、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分析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 巴豆醯化在生殖發育、腫瘤發生、轉錄調控、抗逆脅迫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研究揭示m6A修飾對人類疾病遺傳力的貢獻
    研究揭示m6A修飾對人類疾病遺傳力的貢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21:31:04 美國芝加哥大學何川、Xin He、Matthew Stephens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N6-甲基腺苷(m6
  • 《科學》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
    為發育和疾病的調控和靶點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1月17日,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東方醫院高亞威教授聯合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何川、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韓大力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染色體相關RNA上的m6A 修飾參與染色質狀態與轉錄活性的調控》,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
  • Nature:一種用於控制DNA損傷反應的非編碼RNA
    2012年5月23日,Nature在線發表了義大利分子腫瘤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Fabrizio d'Adda di Fagagna 課題組的一篇題為Site-specific DICER and DROSHA RNA products control the DNA-damage response的科研論文,報導了一種新的非編碼小RNA 用於在DNA損傷部位控制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Cell Research: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及翻譯水平上受到精密的調控,從而確保精子發生不同階段功能特異基因的準確表達。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Mol Cell:新研究揭示DNA損傷後的組蛋白降解促進DNA修復
    2020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DNA損傷可能發生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數DNA被包裹在核小體上,這就使得修復複合體無法進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DNA會誘導組蛋白耗竭,這增加了DNA纖維的可訪問性和靈活性,並提高了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6-09-14  瀏覽:
  • 國自然熱點—m6A等熱門RNA修飾研究技術漫談
    通過對比免疫共沉澱樣本(IP)和對照樣本(Input)中的序列片段,將m6A修飾區域定位到轉錄組上,可一次性檢測RNA上的所有m6A修飾區域,並計算出不同樣本中RNA差異 m6A甲基化程度。例如:劍橋大學在Nature上發文:m5C RNA甲基化可以調控幹細胞功能和壓力應激;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課題組在Nature上發文,揭示了真核生物mRNA中的m1A動態修飾;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在Cell發文,表明ac4C修飾可以促進mRNA翻譯效率。
  • Nature:揭示DNA依賴性蛋白激酶在rRNA加工和造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2020年3月9日訊/生物谷BIOON/---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DNA-PK)是結合DNA並修復雙鏈斷裂的最重要的酶之一。這種修複方式對於產生能夠幫助免疫系統抵禦入侵者的受體至關重要。但是DNA-PK不僅結合DNA,而且還結合RNA。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2020-08-2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揭示維生素C參與產生一種全新的DNA修飾
    文章詳細闡述了維生素C直接參與該DNA修飾的反應機理,並揭示這一蛋白及其產生的DNA修飾在調節萊茵衣藻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首次在萊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這種單細胞真核生物中鑑定到一種新型的TET同源蛋白,並發現該蛋白可以將維生素C的碳基骨架轉移到DNA上,產生一種全新的DNA修飾。文章詳細闡述了維生素C直接參與該DNA修飾的反應機理,並揭示這一蛋白及其產生的DNA修飾在調節萊茵衣藻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DNA損傷修復——老問題還有新進展
    當DNA發生損傷組蛋白γH2AX(紅色螢光)聚集在損傷位置,隨後招募53BP1(綠色螢光)幫助修復 >2015年9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人體內存在著幾萬億個細胞,這些細胞內部一直存在分子的合成,轉運和修飾,而在這些過程中難免會發生錯誤。
  • Nature:喝酒引起的DNA損傷可以修復?
    近日,《Nature》再次發文,酒精引起的DNA交聯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機理修復,有望因此找到治療FA(範可尼貧血)的策略,甚至降低酒精性癌症的發病率。乙醛是一種有毒物質,當體內含量過高時,乙醛會堆積在細胞裡,造成一種危險的DNA損傷-鏈間交聯(ICL),該損傷將DNA的兩條鏈粘在一起。結果,它阻礙了細胞分裂和蛋白質生產。
  •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2020-10-10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該研究以兒童早衰症和成年早衰症的人間充質幹細胞為模型,探究了RNA甲基化修飾m6A及其核心甲基轉移酶METTL3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變化規律,揭示了細胞周期因子MIS12作為METTL3/m6A的下遊效應因子調控幹細胞衰老的新型作用機制。
  • JACS:研究者揭示DNA光損傷反應動力學機理研究進展
    在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支持下,化學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致力於發展時間分辨紅外等光譜方法,深入研究導致DNA光損傷的激發態及自由基反應的複雜過程,取得了系列進展,發現並提出分子和量子態層次上認識DNA光損傷的多種化學反應新機理。DNA光損傷的本質是生色團鹼基分子吸收紫外光發生光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