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極星。
北極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目前所指是「勾陳一」。
北極星位於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鬥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
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
北極星距地球約434光年,直徑約為5200萬公裡,質量略大於太陽質量的4倍,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較穩定的恆星
(北極星實際由北極星Aa、北極星B及北極星Ab三個天體組成)。
二,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是紫薇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
(北鬥七星與大熊星座)
(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藉此確定季節)
三,北鬥七星: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
a,天樞(貪狼)
主星擁有4倍太陽質量,32倍太陽半徑,是一個巨大的恆星。
易學認為,北鬥天樞(貪狼星、小天罡星)是智星、吉星。象徵著強有力的統治管理。
讖語詩《馬前課》,「二三其位,羊終馬始。」貪狼星降世,象徵586馬年至599羊年,隋高祖開始了重新統一中國的步伐。
b,天璇(巨門)
《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中稱之為「巨門」,原文如下:「南無巨門星。是東方妙寶世界光音自在如來佛。」
c,天璣(祿存)
天璣,主理天上人間的財富,喻為財富之星。
d,天權(文曲)是北鬥七星中最黯淡的一顆。
e,玉衡(廉貞)中國古代冠冕(禮帽)上的一個部件
(矽基文明的外星人)
f,開陽(武曲)
開陽是個著名的雙星,它的伴星(大熊80)中國古代專名「輔」,與主星角距:11'49",亮度3.95等。
古代阿拉伯軍隊用這對雙星測量士兵視力。
g,搖光(破軍)
古代以為象徵祥瑞。英文名Alkaid 的意思是「懺悔者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