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國際黑暗天空周:一探光汙染防治成果,感受夜空的星羅棋布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國際黑暗天空周:明白人們怎樣與夜空聯繫

(圖片:克雷格·梅休和羅伯特·西蒙,哥達德空間飛行中心)

晚上在外漫步,看向天空,你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成百上千顆星星點綴的黑絲絨;還有滿布天空,閃爍著、飛奔著亮光的藍色光芒。

天文在線告訴人們:當人造光亮照亮整個人類居住地時,星星都褪色了。根據一項2016年的研究,只有20%的美國人能在晚上看見銀河,而99%的美國人都經歷過光汙染。千年以來,銀河是一片荒涼的,與人類居住地不同的區域。這是洛杉磯的格裡菲斯天文臺臺長E.C. Krupp所講,他研究千年以來人們與天空的關係。

Krupp說:「大多數人住在城市裡,在城市我們看不到夜晚的天空,事實上,我們甚至忘記了它的存在。」「再次進入我們祖先看它的角度需要努力,不僅是我們的古代和史前的祖先,老實說,只是我們歷史的祖先,因為100多年前不像這樣。」「對人類來說人造光亮是一種特別的福氣。但與此同時,人造光亮使我們脫離夜空,不僅通過不必要的照明造成了汙染,還分散我們的注意力。」Krupp說到。我們忙於其他事。

他說,近幾十年,人們對距離的意識在增強,有一個小的運動主要在保護黑暗天空。(國際暗天協會,4.19它正在舉行每年的國際黑暗天空周,它是那個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我們對夜空有情感性回應,對它的美麗,對它的表面秩序,儘管那是我們在宇宙中的一個偶然機遇——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對那些事情回應的是極度愉悅。你真的不想讓人們錯過它。」Krupp說。「我們能看見與天空的聯繫是推進我們探索事物的源泉之一,事實上,它也推進我們對技術的掌握和改正自己行為的能力。

克勞伯(格裡菲斯天文臺古天文學家)認為,自古以來天空和人類大腦的關係是由根植於我們的潛意識當中的「尋找規律」這一傾向決定的,尤其是當這種聯繫跟農業生產周期有關的時候,「尋找規律」這一特徵會更為突出。克勞伯同時指出:「天象的規律有一個很明顯的優勢,「可視不可及」,因此沒有其他人為的外力可以幹擾它們。天象對所有人都是可見的,同時它們也與地球上的一些可以對人類行為產生影響的事物是同步的。」

時至今日,延續了千年的通過夜觀星象來決定生存模式的行為已經不再存在。但是克勞伯認為,儘管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一定程度上切斷了人們和夜空的既往聯繫(天象指導行為),科技發展同時也提供了可以取而代之的新的人與夜空之間的聯繫,例如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太空照片和新聞故事。

越來越多的人對外太空的無盡邊際,陌生感,以及所能觀測到的事物有著極濃厚的興趣。克勞伯認為,儘管所有令我們感到激動和欣喜的外太空的圖片幾乎都不是原始圖像,但是處理之後的圖像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感知和接受太空的未知。

他進一步解釋道:「經過處理之後的圖像對我們的視覺和大腦來說是一個很有益的轉變。當你真的進入太空時,你會發現它並不像圖片上看起來的那樣。但這恰恰就是重點,我們只是通過人類的行為讓天空變得比它原有的樣子更加的神聖且有意義,正如我們的祖先所做的一樣,只不過現代的我們用了另外一種方式。」

國際黑暗天空周是在四月的新月周開始,這期間全世界的人們都會熄滅所有的燈光,以一種沒有光汙染影響的方式去觀察夜空的美麗。 這一活動是由美國維吉尼亞州,米德羅西亞的一個高中生,珍妮弗·巴洛,在2003年的時候發起的。隨著人們對天空的興趣愈加濃厚,這項活動的參與者以及受歡迎程度每一年都在增加。同時,國際黑暗天空周也是被國際夜空保護協會(IDA),美國天文學會(AAS),天文學聯盟(美國天文學家團體組織),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美國天文學雜誌)所批准和支持的。

光汙染:影響光學望遠鏡所能檢測到的最暗天體極限的因素之一。通常指天文臺上空的大氣輝光、黃道光和銀河系背景光、城市夜天光等使星空背景變亮的效應。

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是一個總部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於1988年由天文學家大衛·克勞福德(David Crawford)和身為醫生的業餘天文學家提摩西·杭特(Timothy Hunter)成立。IDA 的使命在保護我們夜間天空環境的黑暗,以及藉由管理室外照明的品質傳承夜空。光汙染是戶外照明的遮蔽不正確,讓不必要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中和天空造成的結果。

國際黑暗天空周是在一個星期的期間內關閉燈光,讓人們能在沒有光汙染的情況下欣賞壯闊美麗夜空的活動。此活動於2002年在維吉尼亞州的密德羅申開始,由詹尼弗·巴羅發起,參與的大眾和團體與年俱增。目前已有國際黑暗天空協會、美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同盟和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籤名支持。

這個活動選擇在每年四月涵蓋到新月的那一星期的時段進行,以便天空能儘可能的黑暗,並達到最佳的視象條件。

活動的目標是

暫時性的減少光汙染,以提升對夜空的領悟。

鼓勵使用更好的照明系統,讓光線向下投射而不是照向天空。

促進對天文學的研究。

詹尼弗·巴羅認為,夜空是宇宙給我們的美麗與壯觀的禮物,不應該被掩藏和浪費在光汙染之下,夜空應該是讓大家欣賞的,以便後代不會失去與奇蹟的宇宙間的聯繫。

作者:Meghan Bartel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由於光汙染的加重,夜空中的星星在慢慢消失,我們該如何恢復黑夜
    隨著人工照明的有效溫度升高,光汙染的影響也隨之增大。將照明溫度從3000 K(國際黑暗天空協會推薦)提高到4000 K會導致光汙染增加250%,而使用全光譜LED燈會進一步加劇這一問題。圖解:(現代)摩根-基南光譜分類系統,顯示了每個恆星類別的溫度範圍,單位為開爾文。
  • 天空有多黑呢?什麼又是光汙染?你能在晚上看見銀河系嗎?
    然而古代的天文學家有一個巨大的優勢:他們可以看到夜空中的星星。如果你天黑後出門,在晴朗的夜晚你可能會看到許多星星。但是你能看到銀河系在夜空中呈拱形嗎?在大多數地方,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事實上,由於光汙染,我們大多數人看不到銀河系,甚至連我們前輩能看到的星星的一小部分都看不到。
  • 仰望夜空 靜夜辨星辰喚醒心底野性
    在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景背後,不可忽視的光汙染正使滿天繁星逐漸褪色,兒時仰望星空的愜意幾乎成為一種奢望。守護那片暗夜星空國際黑暗天空協會是一個致力於夜空保護工作的組織,該協會於2001年制定《國際黑暗天空地天保護計劃》,以肯定專業人士為夜空保護工作做出的卓越貢獻。
  • 光汙染對太陽能路燈未來的意義
    我們來自一個小城鎮,所以我們和像紐約市這樣的地方在光汙染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然而,我們都經歷了某種形式的光汙染。光汙染不是你所想的,但它真的會影響我們嗎? 光汙染是光線向上發光,照亮空氣中的灰塵和碎片,產生雲層效應,遮擋夜空的方式。從一開始,我們就一直依靠夜空來獲取位置、季節、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不再依賴夜空來獲取信息,但它是否仍然影響著我們?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改變地區的光汙染因素呢?
  • 無光汙染的倫敦夜空 星光閃耀(/ 1)
    建築物和車輛的燦爛燈光讓我們忘記了倫敦的夜空是如此美麗。在倫敦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光汙染使夜空幾乎被燈火吞噬,只有最明亮的點點星光能夠穿透城市的燈光。世界上最為迷人的自然景觀——夜空,正在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 夜晚的星星在慢慢消失,是宇宙膨脹還是光汙染?給如何尋找黑夜?
    在此之前我們都是依靠星星和月亮所發出的光亮來照亮夜空。照明工具的出現對於人類來說確實是非常方便的,尤其是對於安全和經濟來說,更加具有優勢,但是在照明工具出現之後所產生的光汙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在地球之外,其實這些光汙染也直接影響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和認知。曾經有業餘的天文學家提出了博爾特半天尺度的概念。光澤出現遮蔽了黑暗的天空,人類對於自然狀態下黑暗的水平難以捉摸,即便是在山區或者是農村的小鎮上,只要有人類的照明工具可以通電,就能將天空瞬間點亮。
  • 星鏈計劃將光汙染帶到了夜空
    筆者-小文從前,人類只需要一抬頭就能看見滿天繁星,而在一些遠離城市的郊區,人們甚至能清晰地看見銀河。這一切都要從光汙染說起,自從人類的城市快速發展起來之後,星光在燈光的遮擋下顯得越發黯淡,而近年來,隨著馬斯克一項宏圖計劃的展開,光汙染從地面被帶到了夜空中。
  • 夜晚天空那麼多恆星,可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白晝結束,天空中最明亮的恆星太陽落下地平線,留給地球的是廣闊的黑色夜幕,上面散布著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如果幸運的話,也許還可以看見我們銀河系的其餘部分和鄰近的星系——麥哲倫星雲。但是同樣是恆星,為什麼太陽那麼亮,照亮了地球,夜晚滿目的恆星卻還是如此的黑暗呢?只是距離的緣故呢?夜空應該是黑暗的嗎?
  • 光汙染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
    圖2:這是2012年美國宇航局衛星拍攝到的美國夜空,顯示夜空幾乎被人造光照亮在這場燈火管制之前的數十年中,城市燈光始終遮擋著來自遙遠太空的微弱光線。當人造光照射到不需要它們的地方時,就形成了所謂的光汙染。
  • 我國光汙染若干法律問題透視
    光汙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等汙染之後的一種新的環境汙染。光汙染問題最早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國際天文學界提出,他們認為光汙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發亮造成對天文觀測的負面的影響。光汙染防治是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研究與控制光汙染已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 為什麼夜晚的天空總是黑暗的?
    然而,天空中發光的星星數不勝數,為什麼夜晚總是黑暗的呢?晴朗的夜空,你或許見過天空微微發亮的稀薄帶狀物,猶如一抹淺淺的雲。這條帶狀物包含了構成銀河係數以億計的發光恆星,由於遙遠,我們無法辨別出它們各自的星光,只看到一片瀰漫的稀薄亮光。
  • 【講座預告】葉梓頤--星空與光汙染
    憑藉極光攝影作品獲得2016年「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大賽「夜空之美」組冠軍並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極光組第三名,也是第一位獲得此大賽獎項的亞洲女性。多家媒體專欄作者,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籤約攝影師。作品曾登上NASA每日一圖,中國國家地理等知名媒體。同時擁有自己的微信個人公眾帳號「梓談」。
  • 國內就能擁有群星間的感受,幾乎沒有光汙染,暗夜公園海拔五千米
    在我國西藏,由於當地人口稀少,人類的生活沒有對大自然造成過多的汙染,使得這裡幾乎沒有光汙染。在西藏阿里暗夜阿里暗夜星空保護地,這個海拔高達4200米,總劃地面積25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擁有著世界上出色的星空資源。
  • 在海拔9000米的高空,為什麼飛機的窗外一片黑暗看不到星星?
    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夜空被一種叫做「天光」的現象嚴重汙染,整個城市被籠罩在一層光幕之下,通常在晚上你只能看到幾十顆星星,甚至會看不到。這種光汙染非常嚴重,就算晚上沒有月亮也沒有關係,眼前一片光明!然而,在郊區或農村地區,情況就會發生改變。
  • 交大學子調研關注城市光汙染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一群學生利用暑假時間,開展了「尋找璀璨星空--上海城市光汙染調研」社會實踐專題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和實地考察。&nbsp&nbsp&nbsp&nbsp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組織,如:國際照明委員會 、國際暗夜協會 、國際天文學會等呼籲公眾對光汙染引起重視,倡導學者對光汙染及其危害深入研討。但由於缺乏指導性的研究數據導致光汙染的防治止步於指引、倡導型文件,鮮有明確的法律來控制夜間光汙染。
  • FINDER繼電器對光汙染說NO
    不幸的是,由於光汙染的急劇增加,近年來,享受美麗的星空變得越來越困難,在大城市附近變得幾乎不可能。 但是光汙染是什麼意思? 這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人造光的釋放而改變了夜間環境中自然光的數量。文化方面:受災最嚴重的人當然是天文學,因為天空太明亮大大限制了當前使用的望遠鏡的效率。經濟的:通過繼續照亮不必要的區域,會在金錢和資源上產生連續和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但是,各個州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種汙染? 在我國,防止光汙染的措施是每個地區的責任。
  • 晚上仰望天空,肉眼看到的星星都是恆星嗎?
    一、一些星系肉眼可見所有的星星基本屬於銀河系。但也可以看到少數幾個星系,我們看到的是數百萬到數十億顆星的組合光,在夜空也像是一顆星星。我們最近的鄰居,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在南半球很容易看到。然而,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最美麗的星系之一,是我們銀河系附近的仙女座星系,也被稱為M31,明亮到可以在沒有月亮的黑暗夜晚用肉眼看到。
  • 全新ES8南極星藍 | 在最深邃的暗夜下探
    與象限儀座流星雨相同,從古至今,在書籍、電影、歌曲中,我們見過了太多關於北半球眾星象的華麗辭藻,然而追溯整個宇宙,天空視角最大的地球南極,也暗藏著更多的蒼穹奧秘。作為人類在南極地區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這裡遠離城市的光汙染和工業文明的空氣汙染,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和大氣視寧度,擁有地球上最深邃的暗夜天空,是國際天文界公認的「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承擔著天文學觀測的重要任務。
  • 在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木星將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在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木星將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以下是今晚如何看到木星及其衛星照亮天空。接下來的兩個晚上是一年中最好的機會去見證氣態巨行星木星的輝煌。木星,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在昨晚到達了它的對立面。木星將是我們夜空中第二亮的行星,僅次於金星。作為一種額外的享受,天文觀測者只需要一副雙筒望遠鏡就能觀測到木星上最明亮的四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三、木衛二和木衛四經常可見,而木衛一經常在木星的前方或後方。此外,如果一顆衛星從木星前面穿過,這種現象被稱為凌日現象,業餘天文愛好者就會用雙筒望遠鏡把它擋在木星的強光中。